公視紀錄觀點《餘生·共游》鯨鯊海洋紀錄片(特映會)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餘生·共游》是非常棒的一部影片,看影片十分挑的我也給滿分評價,極力推薦大家一定要欣賞。

如果你本身喜歡海洋、鯨鯊、潛水,千萬別錯過這部海洋紀錄片;如果你不特別喜愛這些東西也沒關係,雖然是這是一部紀錄片,但絕對不沉悶,片中的漁民與生態工作者幽默的對話,會讓人不時的歡笑。

影片很具有教育意義(也很適合小朋友看),看完會想把很多觀念跟朋友分享,對於動物的看法與尊重生命的觀念,您會發現還有許多可以努力改變的地方。

不過「紀錄觀點」不像「人生劇展」會有重播的機會,錯過了就不好找了,請勿錯過。

 

公視紀錄觀點《餘生·共游》

首播時間:

公視頻道 2014年5月5日(一) 22:00 上集

公視頻道 2014年5月6日(二) 22:00 下集

影片預告:預告1預告2預告3

導演:柯金源

配樂:林強

企劃:于立平

後製導演:蘇志宗

水中攝影:郭道仁

 

影片簡介

鯨鯊-海洋中最大的魚類,牠巨大,牠溫柔,牠的生命,因人類的文化差異與價值觀,而有不同的可能性。

台灣曾經是少數獵捕鯨鯊的國家,尤其東部海域有黑潮經過,因此常有鯨鯊誤觸定置網。早期,鯨鯊除了被賣到漁市場,也轉賣到大型水族館,甚至美國內陸的喬治亞水族館,都看上了鯨鯊的商機。也曾經有漁民將鯨鯊養在近岸箱網裡,讓遊客體驗與鯨鯊共游的經驗。

鯨鯊的魅力讓許多人為之傾倒,有人專程遠赴菲律賓、澳洲等地近海,感受在大自然中與鯨鯊相遇的驚嘆,還有海洋生物研究人員對鯨鯊情有獨鍾,想要解開鯨鯊的生命密碼,更有保育組織號召跨國志工,為鯨鯊保育工作勞心勞力。

「餘生共游」紀錄片,循著鯨鯊在中西太平洋上的洄遊地圖,一路紀錄鯨鯊從碧藍海洋的自由,到被網圍困,被水族缸幽禁,或成為老饕桌上的餐點,影片呈現現代商業行銷包裝下的另一種生命剝奪,也有鯨鯊帶給人們的深層感動。

再次審視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態度,也看到鯨鯊生命面貌的各種可能性,有人視鯨鯊為海洋魚類的守護者,或者被老饕當作尊貴的佳餚,亦或者被作為長期的生財工具,這是人類的價值觀選擇。但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能否永續,就必須仰賴當代人的智慧與決心。

 

影片介紹

「餘生˙共游」紀錄片是亞洲地區首部以鯨鯊為主角的海洋紀錄片,影片從人與鯨鯊相遇為起點,講述鯨鯊的生存困境,追尋各種可行的共存模式,探索海洋中的生命價值。

導演柯金源第五部海洋紀錄片 探索海洋中最大魚類鯨鯊的生命軌跡

本片導演柯金源長期關照海洋環境變遷議題,從海岸地帶到水下珊瑚礁與生物,「餘生˙共游」長期紀錄鯨鯊的洄游生態以及人們對於鯨鯊利用方式的轉變,紀錄片主要拍攝及製作時間約為兩年,但田野觀察與影像紀錄,累積時間長達十年餘,是繼「阿瑪斯」、「記憶珊瑚」、「產房」與「退潮」之後的第五部海洋紀錄長片,影片長度為兩小時,分為上、下集播出。

柯金源導演表示,「鯨鯊」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牠巨大,最大可以長到二十公尺,但是牠溫馴,顛覆一般人對於鯊魚的駭人印象,尤其鯨鯊的洄游路線長達數千公里,區域涵蓋不同國家,在洄游路徑上,牠們必須面對許許多多的不確定性與危機,而不同地區的人們,因為文化與價值觀的差異,對於鯨鯊有不同利用方式,導致其族群數量日遇減少。在2000年間,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就將鯨鯊列入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受傷害物種(vulnerable)。而2002年,「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也將鯨鯊列為附錄二之物種名錄。因此,本部紀錄片想要呈現人們對待海洋資源的價值觀,與生命尊嚴的認知,以及實質保育成效為何?

Advertisements

從吃到禁捕保育 紀錄片訴說台灣近二十年來的鯨鯊利用史

5/5(一)晚間22:00播出上集,上集的焦點在於鯨鯊的「餘生」,紀錄了台灣人與鯨鯊近二十年來互動的故事。台灣曾經是少數獵捕鯨鯊的國家,台灣人對於鯨鯊的認識,最早是從餐桌開始,早期鯨鯊除了被賣到漁市場,也轉賣到大型水族館,甚至美國內陸的喬治亞水族館,都看上了鯨鯊的商機,也曾經有漁民想將鯨鯊養在近岸大型箱網裡,讓遊客體驗與鯨鯊共游。

在漁業資源日益匱乏以及國際保育聲浪的壓力之下,台灣在2008年全面禁捕鯨鯊,但是鯨鯊苦難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有些已經被請上岸的鯨鯊,牠們的餘生歲月幾乎都得在陸地上的人工水缸裡度過。「餘生˙共游」上集,就像是一部台灣鯨鯊利用史,分別從鯨鯊和人的角度,雙軸線帶出台灣人利用魚類資源的觀念轉變以及鯨鯊命運的不堪。

潛入日本 菲律賓 澳洲海域 近距離拍攝鯨鯊美麗身影

5/6(二)晚間22:00播出下集,這一集把視角推向東亞島嶼海岸區域,側重在與鯨鯊「共游」的體驗與利用型態的探討。紀錄地區是遵循著鯨鯊覓食洄游的軌跡,分別探訪了澳洲、日本、菲律賓等地,紀錄小組潛入海底,以鏡頭貼近海洋中最大的「溫柔巨獸」。本紀錄片的海洋生態攝影師郭道仁說:「想要了解鯨鯊的生態奧秘,就必須親自到牠的家裡拜訪,才能理解真實的生命力量」。

人們對於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充滿了好奇,能和鯨鯊在海洋中共游,是許多愛海人的夢想,少數小村落的漁民,在世界保育思潮之下,也把鯨鯊從漁獲轉換成觀光旅遊明星的商機。在日本沖繩的讀谷村,漁民將誤闖定置漁網的鯨鯊畜養在海中的大型箱網中,和潛水業者共同經營觀光活動,提供遊客下水體驗與鯨鯊共游;在菲律賓宿霧島南方的Tan-awan漁村,當地居民則以餌料引誘鯨鯊,遊客可以近距離觀看鯨鯊張著大嘴吸食的可愛模樣;菲律賓呂宋島南方的Donsol,在保育團體的協助下,已成為知名的鯨鯊生態旅遊勝地,在這裡要看鯨鯊得花點體力,用人類的本能加上浮潛技巧,才能跟著鯨鯊一起共游;在澳洲的聖誕島,每當紅地蟹集體降海釋卵的季節,鯨鯊也會遠道而來,享受這一年一度的蟹寶寶大餐,抓住這個時機潛入海洋,就有機會和鯨鯊不期而遇。

促成國際學術合作 亞洲地區首次以影像辨識確認鯨鯊洄游路徑

拍攝團隊遵循著鯨鯊在中西太平洋上的洄游地圖,走訪日本、菲律賓等國家近岸海域,也邀請海洋大學的研究人員一同前往,進而促成海洋大學鯊魚研究中心與菲律賓大型海洋脊椎動物研究保育組織(簡稱:LAMAVE研究計畫),進行國際鯨鯊學術研究合作,並在菲律賓歐斯陸共同標識衛星定位籤,追蹤鯨鯊的活動路徑,也透過影像辨識確認了鯨鯊的洄游路徑。

2013年4月6日,LAMAVE研究團隊在菲律賓萊特島南部,拍攝到一尾鯨鯊(編號P-545),透過兩方照片比對,確認這尾鯨鯊是海洋大學在2012年5月31日,於台灣宜蘭標識野放的鯨鯊(編號Taiwan 328),這尾鯨鯊的洄游範圍,跨越台灣與菲律賓二個國家海域,直線距離超過1600公里,是亞太地區第一尾以影像辨識確認的研究個體,也是海洋魚類研究的一大突破。

東方美學的海洋影像與配樂 呈現最真實的感動

「餘生˙共游」紀錄片中,有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並以大量精湛的海底畫面、現場音與受訪者的訪問,串接整部影片,是台灣首部紀錄海洋魚類的紀錄片,並且邀請音樂人林強為紀錄片創作配樂,林強以恆春在地居民的吟唱為創作元素,讓本片增添更多的台灣海洋味。觀看「餘生˙共游」紀錄片,除了跟隨導演近距離了解鯨鯊生命的轉折以外,在深具東方美學的海洋影像與音樂中,也能體會到鯨鯊從海底緩緩的現身靠近,那巨大的身軀從身邊而過,彷彿跟著牠一起在海洋中悠遊,感受牠的溫柔,這是本片最真執的感動。

五月,是鯨鯊洄游到台灣海域的季節,「餘生˙共游」紀錄片,一路紀錄鯨鯊從碧藍海洋的自由,到被網圍困,再被幽禁於狹小貧乏的水族缸,或是成為老饕餐桌上的佳餚,呈現了現代商業行銷包裝下的另一種生命剝奪,鯨鯊以牠的生命,啟發人們深層省思,讓我們看見自身的盲點與海洋的榮枯。

 

相關網站

餘生·共游(公視)

公視紀錄觀點餘生·共游(公視)

紀錄觀點(臉書)

追鯊10年 《餘生・共游》記錄片 學者也折服(上下游)

 

觀賞心得

 

影片題材:紀錄片、海洋、鯨鯊、潛水、限捕、禁捕、野放、圈養、魚翅、海生館

 

寫心得時,除了紀錄下影片的內容外,也會分享一些常識,可能會稍嫌基本,但也可能會有人不知道。

這部紀錄片主要紀錄目前地球上已知體型最大的鯊魚,同時也是體型最大的魚類:鯨鯊

問:海洋中最大的生物不是鯨魚嗎?答:沒錯,但鯨魚是哺乳類而非魚類,呼吸方式就不同了。

因體型龐大、與許多鯨魚一樣都是濾食動物,所以被稱作「鯨鯊」,因為魚肉雪白細嫩如豆腐通常被稱作「豆腐鯊」,漁民則是因為牠個性溫馴不怕生而稱牠為「大憨鯊」。

鯨鯊科底下只有這唯一的屬種,所以看到這種魚就叫牠鯨鯊、豆腐鯊就對了。

紀錄片分成上下兩集,上集「餘生」紀錄台灣近二十年來對待鯨鯊態度的改變,下集「共游」介紹鯨鯊洄游路徑各國對待鯨鯊的態度。

Advertisements

 

餘生

近幾年來台灣每年約有4、5萬噸的鯊魚捕獲量,約佔世界的7%。早期豆腐鯊對台灣漁民而言是很不錯收益的漁獲。

直到2000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把鯨鯊列入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受傷害(vulnerable)的物種,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在2002年把鯨鯊列入附錄二物種後;全球慢慢有共識要保護鯨鯊。

農委會資料(影片有提到但很快帶過),台灣從2002年開始限捕鯨鯊,一年只能捕捉80尾,後幾年降為65尾、60尾、30尾,到2008年開始全面禁捕鯨鯊。

禁捕後若鯨鯊勿入定置網,則是標識放流方式進行科學研究。

這政策對漁民有沒有影響呢?紀錄片中有位漁民捕捉到鯨鯊後通知漁業署時就有提到,沒禁捕前捕捉到這隻約可以賣33萬,而禁補後政府只補助3萬,那位漁民大哥看起來是很樂天知命,但我想經濟上絕對受到不少影響。

如果不禁止捕撈鯨鯊,每年捕獲到的鯨鯊體型大小與數量都逐年在減少,很有可能過不了幾年就會瀕臨絕種。

紀錄片並沒有呈現過於主觀、或只偏重於某種角度的言論,而是呈現資料後,讓觀眾自己去思考。

看到保育研究人員徐華遜為了做標識放流而被鯨鯊的尾鰭掃到,看到他迫不期待在港邊等待天亮後要下海觀察鯨鯊,都能讓人感受到他對鯨鯊的熱情與瘋狂。

紀錄片上集後半段提到屏東海生館圈養鯨鯊的問題,海生館2005年在南方澳買了3隻被漁民捕獲的小鯨鯊。

紀錄片拍攝2013年時,鯨鯊一號已野放,鯨鯊三號於2007年死亡(有腹水那隻),鯨鯊二號體型越來越大,水族箱空間有點不足,且尾鰭潰爛,動保團體找來議員開記者會抗議,希望將鯨鯊野放。

海生館在野放鯨鯊二號時,動保團體想紀錄與觀察海生館的野放過程,但海生館不肯;動保團體只看到車子開出海生館外後的情形(鯨鯊已被裝在車內)。

鯨鯊二號被野放隔天,華遜等人還是有在持續關注這隻鯨鯊,他們擔心牠沒游向大海而是在附近徘徊;

果然在野放點附近發現鯨鯊二號,而且還是往岸邊的方向游去,

他們認為這鯨鯊已經八年沒有接觸海洋潮流,加上在海生館已被迫養成固定繞圈圈的習慣,是缺乏方向感的主因,認為海生館野放過程過於草率。

在鯨鯊二號擱淺後,華遜等人先用人工幫鯨鯊轉向,再找來船把鯨鯊綁在漁船旁邊要帶到海中去野放,但海生館認為不該綁住鯨鯊太久,只載到不遠的地方就野放了。

這隻鯨鯊中午時又被發現擱淺在屏東車城楠仔海岸,不過在正午陽光下曝曬三個小時,即時旁邊有海巡署人員幫忙舀水潑濕鯨鯊,

十來個人合作也幾乎無法移動鯨鯊,等找到船來幫忙時,鯨鯊已經奄奄一息,因為整個體重壓著的關係可能傷到內臟而開始滲血,漁船拖鯨鯊出海時鯨鯊毫無活動跡象,直接沉在水中。 

這段影片沒有背景音樂或聲音,我在卻放映現場聽到許多微弱的啜泣聲。

蘋果日報一則相關的新聞:野放害死鯨鯊 海生館遭究責

 

紀錄片有雙方的說法。動保團體認為鯨鯊不該被圈養在水族館內,他們長很快,影片中是說鯨鯊最大會長到20公尺,但目前有被紀錄的應該是12.64公尺。牠們能下潛到600公尺深,卻被迫養在只有10公尺深的水族箱中。牠們被迫只能沿著水缸一直繞圈,一天繞幾百圈,重複八年,甚至有脊椎側彎的問題。他們尾鰭潰爛,可能跟尾鰭常掃到魚缸有關。水族館靠鯨鯊吸引到大批遊客,雖打著教育的名義,但實際上未能幫大家多認識這種動物。

紀錄片也有採訪海生館的說法,海生館認為台灣的海生館,若沒有這塊區域近海的一些生物可以欣賞(這裡指鯨鯊),那不是很奇怪嗎?海生館在處理野放過程,他們認為動物應該會保有牠的野性與本能。(迷之音:即使牠從小就被圈養了八年?)第一次野放擱淺後,第二次野放還是認為不用放太外海,不會擱淺的深度野放即可。

動保團體認為,海生館圈養鯨鯊最主要的目的是營收上的收益而非研究,輕率的野放鯨鯊也只是想花最少的錢處理掉問題,而缺少照顧的心態。

紀錄片不會給你答案,也不該給你答案,你必須自己去思考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物。這裡也建議各位朋友應當做自己的獨立思考。

 

新聞, 野放害死鯨鯊 海生館遭究責 新聞, 野放害死鯨鯊 海生館遭究責

剛好引用一下蘋果那則新聞報導底下的網友留言反應,有不少比例的朋友認為都是動保團體要求野放才造成鯨鯊死亡,而譴責動保團體。

Advertisements

這是一種看法,我們給予尊重,但我想紀錄與表達的是,這個階段我們對所謂海生館(與動物園)的看法。

我小的時候,很少有家長會帶小孩去逛科博館、科教館,那時偏向認為讀書重要、課本重要、死背就好,而非實際的去體驗與學習。

台灣花了很多時間,才讓民眾慢慢接受科學教育是有必要的,慢慢的有越來越多家長會在教育孩子上讓他們親身去體驗,

會帶小朋友去逛博物館、動物園、海生館的家長,毋庸置疑的會被我們認為是好的家長。大部分民眾不會認為這樣展示動物有什麼不妥。

 

以我自己而言,除了國小校外教學外,我不逛動物園,朋友從南部上來指名想去動物園時去逛過一次,會覺得被關在狹小房間內的貓頭鷹好可憐,這次旅行曾寫過日記「逛動物園雜感」。

從小我的想法就比較偏向於「動物原本生活在哪裡,就去哪裡看動物」,曾經在野外拍過幾年的動物。想看豎琴蛙,就是去南投找,想看橙腹樹蛙,就得去台東;想看貓頭鷹,就是得了解牠的習性、知道牠的叫聲,然後去牠會出現的地方找。

一來,這才是動物真實的樣貌。二來,盡可能尊重生命,不因為人們想看動物就把動物關起來。

即使真的必須把動物關在動物園,在活動空間上也應該盡可能的提供足夠原動物習性活動的空間,鳥兒應該能振翅飛翔,魚兒應該能自在悠遊。

於是我在看到這部紀錄片時,會覺得觀念是相似的,是認同的。

但我也認為任何一種正確的觀念,都需要慢慢被推廣,無法短時間內一次達成。

觀眾應該自行去思考圈養鯨鯊這麼龐大的動物在水族箱中是否恰當?如果能認同這麼龐大的動物不應該飼養在這麼小的空間內,也應該把正確的觀念告知自己的孩子,或是與朋友分享這些概念。

當然紀錄片也有提到其他圈養鯨鯊的國家,像是日本的沖繩美麗海水族館、美國的亞特蘭大喬治亞水族館都還有,也不全然只是台灣有這種現象。

喬治亞水族館擁有全世界最大水容積的水族箱,我不知道與屏東車城水族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較之下有沒有辦法提供鯨鯊足夠的空間,但紀錄片並不只用台灣的狀況在討論,這點也是值得讚賞的。

 

共游

下集共游的主旨則是擺在鯨鯊洄游路徑各國對待鯨鯊的態度,當然不捕捉與食用鯨鯊已是各國間的共識,大多從捕捉轉型為生態觀光。

華遜與海洋生態攝影師郭道仁等人實際到許多地方去體驗(最常出現他們的鏡頭,所以只提到他們)。

菲律賓宿霧島南方的歐斯陸(Oslob)Tan-awan漁村的模式是,每日早上會有漁民專程去餵鯨鯊,觀光客可以浮淺、或坐在船上輕易的觀賞到鯨鯊,遊客要觀賞鯨鯊一定得請當地的共游嚮導。

好處是這些從漁民變成共游嚮導的人賺的錢足以養家、渡過旅遊淡日與存錢。

缺點則是,鯨鯊已經發展出一種主動像漁船討食的習慣,這讓他們的嘴角多與船相撞的擦傷(頗有鳥為食亡的味道)。

台灣的海洋大學鯊魚研究中心(華遜等人)與好像是從法國來的菲律賓大型海洋脊椎動物研究保育組織(簡稱:LAMAVE研究計畫)透過追蹤發現,這些鯨鯊就是固定那幾隻,每日都在漁民餵食前趕來,在漁民停止餵食的午後離去,但也只在附近徘徊,而非正常鯨鯊的洄游路線。

他們會擔心這些被餵養慣了的鯨鯊,若離開此地,以養成與人類親近行為的很容易被其他漁船捕捉或是傷害。

 

菲律賓呂宋島南方的董索(Donsol)的經營模式有些不同,每日會有漁船出海尋找鯨鯊的蹤跡,

遊客坐在船上等待嚮導找到鯨鯊後,再一起潛入海水中與鯨鯊共游。

優點是,這是相較之下最為自然的一種方式,對鯨鯊的干擾也最少,

缺點則是,不一定每天都找得到鯨鯊,且鯨鯊游泳速度較快,嚮導發現鯨鯊後,遊客下水頂多奮力游個兩三分鐘與鯨鯊共游後就會追不上鯨鯊的速度,需上船等待下次尋找到鯨鯊的蹤跡。

 

至於在日本沖繩的讀谷村,漁民會把誤闖定置漁網的鯨鯊養在海中的大型箱網中。

一般浮淺遊客可以在箱網外看鯨鯊,有潛水執照的遊客則可以進入箱網內與鯨鯊共游。

鯨鯊被關起來個幾年後也會被放走,環保團體是諷刺的說「如果牠們表現得好的話」。

 

最後要提到的國家則是中國浙江,他們有專門的魚翅製作工廠,每年都捕撈數百頭鯨鯊。

魚翅應該是華人社會特有的飲食文化,漁船在出遠洋捕魚時,若捕到鯨鯊,會用刀活生生割下鯊魚的背鰭、胸鰭、尾鰭,身體丟回海裡。

被丟回海裡的鯊魚是絕對活不了,更不人道的地方在於這是非常殘忍讓動物痛苦死去的方式,

那為什麼只割魚鰭? 因為經濟價值高,漁船載送空間與燃料有限,漁民會挑選最具有經濟價值的部份帶走。

 

綜觀各國對於鯨鯊的對待模式:菲律賓歐斯陸、菲律賓董索、日本沖繩、中國浙江,甚至是美國亞特蘭大,

我們也可以從中思考台灣是否該把鯨鯊養在水族館中,是否能發展觀光來讓民眾認識這種動物,又該用怎樣的模式經營?

影片本還打算造訪澳洲的聖誕島,聖誕島的紅螃蟹大遷徙真的是一大奇觀,螃蟹到海中產卵的季節,對於以浮游生物為主食的鯨鯊來說是非常豐盛的大餐,也是鯨鯊的遷徙路線。不過這年去拍攝時,因為螃蟹較晚產卵,鯨鯊造訪吃不到大餐後已先離去。

 

提供一下印象中有出現受訪的人物:

海大博士班研究生徐華遜

海洋生態攝影師郭道仁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主任莊守正

前水試所魚類專家楊鴻嘉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

海景公司總經理楊慶南

台東鯊魚博物館館長陳文榮

台東成功漁民

日本大分海洋之蛋水族館山田先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

漁業署署長謝大文

新竹定置漁網漁民

海生館技正蕭澤民

海生館產學合作中心主任李展榮

日本沖繩美麗海水族館佐藤圭一

海洋保育志工陳信丞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特映會

這場特映會非常的有意思,很感謝公視能提供這樣紀錄片播放的平台,特映會報名人數非常踴躍,人多到部份觀眾甚至只能坐在走道上。

透過各位專家的介紹,以及與民眾的問答討論,有許多是直接觀賞紀錄片無法得知的,也稍做整理來跟各位朋友分享。

 

.有觀眾朋友問到,有一幕在野放鯨鯊時的畫面,為什麼尾部的繩子不拿掉?(剛好我也有這疑問)

答:那是漁民綁的活結,在鯨鯊游動時會自動脫落。

 

.鯨鯊是卵胎生嗎?

答:目前只有發現到一隻懷孕鯨鯊的紀錄,當時從鯨鯊媽媽肚子中發現300多隻小鯨鯊。莊守正認為是卵胎生(現場也有解釋原因),但楊鴻嘉認為不是。(依然要說,紀錄片就是應該反應各種看法與聲音)

 

.有個媽媽說,她帶小朋友去海生館看鯨鯊時,小朋友很興奮,就乖乖在水族箱前看一個小時不吵不鬧。但看完這部影片後,她想知道有沒有其他方式教育小朋友。

導演答:像現在有很多製作精美、用心拍攝的節目,是有系統的介紹生物,也是認識生物的管道。(這個我蠻認同的)

 

因為不喜歡影響到觀眾從影片獲得資訊後獨立思考的方向,所以我把重點整理在最後這裡。

 

.從捕捉到懷孕鯨鯊與發現78公分小鯨鯊兩點看來,台灣附近的海域極有可能是鯨鯊生產的地點。這頗值得研究。

.如果認同不該吃魚翅的理念,可以從自身做起,在自己的婚禮上不選擇魚翅這道菜,若能參與親友的婚禮菜單抉擇,也可以建議親友不要選擇魚翅。

.可以了解一下鯊魚煙的製作過程,很多時候漁民是捕捉到什麼就賣什麼、民眾就吃什麼,對於一些瀕危的鯊魚,我們應該有計畫的選擇不予捕捉。

.標識放流的儀器一台要20幾萬,研究鯨鯊的資源其實不太足夠。 

.對於水生館是否該圈養鯨鯊,或是我們應該是到環境中去看這些生物,或透過其他替代性的方式去認識這些生物(像影片),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我會認為尊重生命的觀念是適用在所有生物上的,懂得尊重鯨鯊的人,也會懂得去尊重其他生物。

.這部影片真的很值得觀賞,除了能更了解鯨鯊這種生物,也能認識台灣的海洋,能看到台灣漁民與保育人士的可愛之處,還有林強的優異配樂。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特映會現場請來相關工作人員為節目內容做解說外,也提供現場觀眾朋友發問互動。

我會覺得公視有在努力推廣這些節目,也慢慢有越來越多與民眾的互動,讓民眾可以參與,

也知道台灣有很多人默默在各方面努力,這是令人敬佩的,介紹一下現場影片相關的工作者。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特映會現場主持人找來公視《有話好說》的主持人陳信聰,因為有在看這節目所以認識。

很慚愧的除了主持人外,我只認識為節目配樂的林強大哥。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導演柯金源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海大博士班研究生徐華遜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主任莊守正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所長戴昌鳳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水中攝影師。名字聽起來音同玉慧。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公視紀錄觀點, 餘生·共游, 特映會

這是參加「公共電視」舉辦的特映會,體驗戲院:誠品信義店

 

延伸閱讀

.更多公視節目的觀賞心得:推薦目錄所有文章

.轉貼文章技巧:Facebook 轉貼連結的設定

.若在痞客邦留言後,不想再收到其他人的留言通知,請參閱:痞客邦通知設定

.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歡迎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請勿全篇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也請留下回應或點個讚,謝謝您。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4 Responses

  1. 珊珊來遲表示:

    早安,Mr.闕小豪,
    我是正在澳洲打工旅遊的背包客,
    這週末正好計畫前往Exmouth賞鯨鯊,
    很幸運地碰上柯導發表<餘生.共游>。
    也意外地拜讀了您的分享,讓我更了解鯨鯊。

    打算分享一兩篇關於賞鯨鯊的文章
    其中一篇(也是目前唯一)
    希望引用您的文章,讓更多人了解全世界最大的魚類!

    非常感謝您
    珊珊來遲

  2. dinosaurs表示:

    好棒的體驗呀,我也真希望能親眼見見鯨鯊,歡迎引用文章。:)

  3. 珊珊來遲表示:

    G'day Mr.闕小豪
    珊珊來遲從賞鯨鯊行程回來了!

    很幸運分別與三隻鯨鯊一起游泳,其中一隻鯨鯊非常好客地在水面游,讓我們(其他遊客)有機會跟著一起長達30分鐘,最後的10分鐘我因為體力不支,就先跳上小艇了(我要練好體力再去一次!)

    這過程,比我想像中的耗體力,那天晚上睡得特別沉,隔天醒來肩膀有些酸痛。
    可以想見,柯導在追逐鯨鯊過程的那種辛苦。
    (我才幾個小時,柯導追了十年阿~~)

    希望可以趕快完成這次行程的分享
    (可惜我的go pro忘記充電,沒啥照片T^T太失算了)

    真的可以認真規劃一下喔~
    澳洲的鯨鯊季從3月中~6月
    (最理想的時間據說是4月初)

    再次感謝你的文章,讓我有話題用菜英文和其他遊客討論鯨鯊。

  4. dinosaurs表示:

    紀錄片中有提到他們也只能奮力跟著鯨鯊游個幾分鐘,很棒的體驗,趕快記錄下來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