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小孩的校長》好的老師令人終生難忘

Movie, 五個小孩的校長 / 可爱的你 / Little Big Master, 電影海報

五個小孩的校長(香港.中國) / 五個小孩的校長(台) / 可爱的你(中) / Little Big Master(英文)

鮮少有華語電影能讓我看得頻頻拭淚(上部應該是長假被偷走的那五年),但希望這樣的描述不會造成大家帶著過大的期待進戲院。

《五個小孩的校長》以夢想貫穿整部電影,如果你也正在「堅持夢想」的這條路上努力著,或許它也能為你帶來許多努力的勇氣。

懷抱著教育理念的老師們更應該來看看,你會知道你們的努力不會白費,你們的夢想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

電影呈現出很多地方都正面臨著的三大問題:少子化、貧富不均、城鄉差距過大(教育資源不均)。

唯一令人抱怨的大概是國語配音,不然這部電影應該在我的年度 Top 10。

 

.上映日期:2015/04/02

.電視首播:2015/11/08 21:00~23:30(東森電影)

.片長:113分

.電影資訊:@IMDb()、@爛蕃茄()、@臉書專頁(4千讚)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片尾劇情:有。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有「真實事件與演員對照圖、幕後花絮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真人真事改編、夢想、教師、校長、殺校潮(香港新字)、教育資源不均、貧困家庭

小題材:木棉、田七水、馬來糕、職業傷害、高齡父親、父母早逝、異國生活、香港小姐

 

這件事情我很少提,但也不是刻意迴避,只是覺得沒必要特別提起;但與這部電影有關,所以來提一下。

我們家小時候很窮,家裡附近有個釣魚場,是跟老闆對賭那種(付鐘點費,釣到魚依重量換現金)。漁場是人工堆疊出來正方形隴起的土堤,圍繞著土堤的是排水用的水溝。

釣魚的過程非常漫長,釣客常常會喝提神咖啡,通常是伯朗,這種是鐵罐不怎麼值錢;有些釣客會喝啤酒,通常就是台啤(那時還沒有金牌啤酒,好像也沒有什麼海尼根之類的,或是釣魚場沒賣那些),啤酒都是鋁罐,值錢許多。

下課後都會去幫奶奶撿罐子,很怕遇到同學,怕丟臉。也很討厭許多釣客都會把檳榔汁、口水等吐在罐子裡,但你不太可能特定戴著手套去撿。

我小時候喜歡看書,但家裡也沒有什麼錢,是完全合格領有低收入戶的家庭,其實零用錢就剛好夠吃飯,沒有額外的錢能坐公車去圖書館。

國小唸書的時候,我們的班導會用自己的錢買書放在教室後方讓同學們閱讀,只要表現良好就可以換書回家,我有一疊《小牛頓》都是這樣來的。

我不知道我這輩子有沒有機會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但如果有這個機會,我會把一半的功勞歸咎於這位能讓我保有閱讀習慣的好老師,他叫做郭金水。(另一半則是要感謝老媽,我一直都不是個世俗認定中的好孩子。)

若沒有遇到這位老師,我還會喜歡閱讀嗎?我還會對科學擁有興趣嗎?我會不會走上一條全然不同但是走偏的路呢?我覺得是很有可能的。

我會不會厭惡我的家世?其實現在完全不會,人生的每一個經歷都造就出現在的我,我不討厭那些經歷。

 

很多人都喜歡比較,認為別人的失敗是因為不夠努力;喜歡取笑衣服骯髒的同學,喜歡取笑功課不好的人。別急著說那種人不會是你,有多少人出了社會後還是一樣歧視賺錢沒自己多的人。人多多少少都需要有贏過他人的感受,這樣才不會讓自己處在一個不安的心態。

Advertisements

但是當你回家只要躺著就會有老媽煮晚飯給你吃,有人為了籌下一餐連上課都沒辦法。當你把衣服脫掉亂丟在地上時有老媽會幫你撿,有人連可以換的衣服都沒有。

你用不同的狀況去跟別人比成績,那有什麼意義呀?(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個人能力也有差異)

相同的,所有的「比較」又何嘗不是如此,比學歷、比賺錢能力、比生活用品與住宅、比伴侶、比孩子…

 

《五個小孩的校長》的設定是一個只有五個學生的偏鄉小學(附註1),正面臨再招不到學生就得廢校的狀況。

不只香港,就我知道台灣跟中國都有許多偏鄉小學正面臨廢校的問題,這應該跟少子化、城鄉發展差距過大兩大原因有關。

在明星學校當校長,與董事(之類的)理念不合而過得不快樂的呂慧紅決定辭職提早退休。這一段也呈現出少子化後,許多家長更重視培養孩子競爭力的問題,讓孩子在孩童時代就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除了學校上課外,下課就是去學才藝。

某日慧紅發現元田幼稚園只剩一名教師,只能出4500元聘請校長兼校工。這一段有在諷刺媒體追逐新聞不注重當事人隱私問題,只一昧追求聳動新聞,以及香港整個社會笑貧不笑其他的心態(這都是舉世皆然的現象),表現手法是有一點點浮誇啦。

慧紅在辭職後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煎牛排完全沒熟),結果在找到自己興趣時(照顧這些孩童)整個人都不一樣了,還準備了燭光大餐(熟羊扒)。人生若能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真的是一大幸事;那種快樂是你用多少錢做其他想快樂的事都換不來的。

 

五個小朋友

學校的五個小朋友都來自於貧困的家庭,但各自又有各自的問題。

嘉嘉爸爸因為職業傷害而自暴自棄,常跟老婆吵架(會讓人想起木棉的印記)。堅持不讓賣祖產,炒地皮的人直接傾倒土在他們家讓他們出不來。

小雪的爸爸看起來像是他爺爺(以前很多外省人都是因為國共戰爭被迫來到台灣「重新」落地生根,利用退休俸取外籍新娘或台灣人,這種高齡爸爸的小孩就很常被笑),因為老了手腳沒以前靈活而被老闆開除,只靠撿拾破銅爛鐵維生。

電影只有說到媽媽帶著兒子在異地生活,不知道是表現哪種狀態;所以當爸爸生病時,念幼稚園的小雪就得負責煮菜(真的是太成熟了,我到現在都還不敢吃自己的炒菜,又苦又乾),她利用兩個鐵罐當踩高蹺,既讓人覺得聰明同時又不捨。

美珠的父母出車禍身亡(父母早逝),她認為是「響雷怪獸」(打雷)吃了她的父母。好像是她姑姑(嫻姨)因為沒有家室,所以就幫忙照顧這個孩子。

嫻姨終日忙於酒樓的工作,連生活都快忙不過來了,更別說照顧到小孩的學習。(有太多人為了下一餐在努力著而無法唸書)

Kitty 和 Jennie 都是在港生活的外國人,生活在很簡陋的環境。(電影沒明說是什麼狀況,但有太多人努力在異國求生,最近最為人知的大概是內戰非常嚴重的敘利亞,他們只能跑到土耳其打黑工,歐洲目前好像只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敘利亞難民。)

由於離學校很遠,媽媽只能搭計程車帶兩個小孩去上學,但計程車漲價後她再也無法負擔。(還好校長後來願意主動接兩姊妹上下課)

台灣也有很多弱勢的家庭正面臨相同的問題,若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想我們的困惑有時是否過於幸福了呢?

 

關於夢想

電影用夢想來串連每一個角色,劇中有棵懸掛夢想牌子的紙樹。

慧紅是讓這間幼稚園不要廢校,讓這些孩子能受教育。

永東的我有點忘了,好像是希望老婆康復吧。我好佩服他是如此支持著老婆,希望自己也能做到他那樣。

使用義肢的盧強想當運動員,想跑第一。

嫻姨想當香港小姐(覺得蠻多香港女孩都想當香港小姐,但台灣就沒有類似的狀態。)

兩姊妹的媽媽想當消防員。

Advertisements

何伯想當飛行員。

小孩們的夢想,美珠想到酒樓工作幫忙嫻姨,兩個姊妹的夢想是洗豆芽菜。

有時候在看電影時,會發現好多人的夢想對我們來說都是容易至極、易如反掌的事,像是逐夢上學路(Sur le chemin de l’école)那些小孩們的夢想就只是能繼續唸書,多麼微不足道呀。

從我們的角度去看那些夢想對我們來說根本就不是夢想,我們有著更難達成的夢想;我覺得這不算是容不容易滿足的問題,人就是會有野心、常不安於現狀的特點,所以才會一直追求進步,這份動力是好的(但衍生的盲點是不容易感恩已擁有的)。

總結的來說,我們都不該去輕視別人的夢想,也不用去跟別人比較自己的夢想夠不夠困難,一樣是那句老話: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那是無從比較起的。

 

教育的初衷

這部電影有透過慧紅與她同學來談論教育這件事,她同學認為教育是事業,搞好行銷找學生來補習讓他賺大錢。(會想起很多醫院、宗教團體也變成以營利為主要目標)

慧紅對於教育則是回歸到最原本的初衷,希望孩子們有書唸、幫孩子們解決問題。她有一句話我很喜歡「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收錄在經典台詞中。

我在寫部落格的時候,也會覺得裡頭有很多我認為是正確的核心思想想傳遞;我會覺得我受過很多人的幫助,今年我若能多幫一個人往正向的方向發展,那擴散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今天我寫篇文章讓一個人認同某個觀念,譬如就「蛇並不是邪惡的」這樣的觀念好了,這個人以後有可能成為老師,他會影響上百上千的學生。也有可能被我影響到的讀者未來是政治人物,他在做決策時能多一滴滴的生態考量。也有可能這個人將來為人父母,把正確的事傳達給他的孩子。

這就是教育的力量呀!我的老師告訴我什麼是對的,培養我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則竭盡我所能去傳遞正向的思想。每個人都是學生,同時也都是老師。

 

其他感想

整部電影都令我蠻感動的,不只是教育這部份,還有父母孩子之間的各種情感(尚存的,逝去的),或是夫妻之間相互扶持,以及追求夢想等等,很多都有戳中我感動的點。有些小缺點我覺得瑕不掩瑜,電影是過故事來體驗他人的人生經歷的。

1, 配音讓部份我覺得不夠順,無法說服我演員跟聲音是同一人,會讓我出戲,想看原版配音。

2, 有蠻多橋段很刻意(算矯情?),但都還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能不能接受就見仁見智了。

3, 小朋友們的演技對照起台灣的童星來說幾乎是天才般的演員了,但若要與歐美相比好像還蠻明顯有落差。

 

此外有好多演員都很面熟,但就是叫不出名字。台灣應該很多觀眾有這種狀況,台灣的電視台還蠻常播些早期的港片,且同一部電影一年可以重播400遍以上。以至於隨便轉台都會看到這些香港演員,但因為沒有這些演員的新聞(或出現在電視節目上),所以也叫不出演員名字來,能上台灣新聞版面時通常都不是好事。

譬如看到掃地那個婦人(黃文慧),我知道她是《嚦咕嚦咕新年財》的媽媽。看到校監(馮淬帆),我知道他常跟陳百祥、曾志偉一起演出,像是《精裝追女仔》(台灣:福星假期)或是也有劉德華的《最佳損友》。但當下就是叫不出名字,所以我寫電影心得時常常花上數小時在查演員資料。

 

 

經典台詞

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這是比身教更高層級的思考,除了以身作則外,更是靈魂(心)的交流。

 

每個人一生中總會遇上一位讓你掛念的老師。

片尾字幕出現這句話,讓我想起我的老師,由於他已經過世了,讓我完全抑制不住奪眶而出的眼淚呀!

 

附註1

電影中是香港元朗區元田村的元田幼稚園,查資料實際故事的學校是元岡幼稚園。

Advertisements

劇中的校長叫呂慧紅,實際上的校長叫呂麗紅。

 

電影歌曲

主題曲:友誼萬歲

作曲:王建威
填詞:鄭國江
主唱:楊千嬅
合唱:香港兒童音樂劇團

 

插曲:小太陽

作曲:顧嘉輝
填詞:鄭國江
主唱:香港兒童音樂劇團

 

插曲:喝采

附註,我不打算把自己的部落格當成電影資料庫來整理資料,電影歌曲這部份只會紀錄我有感觸,且知道是哪幾首歌的歌曲。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10 Responses

  1. 訪客表示:

    關於小雪的家庭,媽媽和弟弟在大陸未能申請到香港一家團聚,是香港一些家庭的典型問題。

    Kitty 和 Jennie 的家庭是香港的少數族裔,屬香港的低收入家庭,亦是香港另一個問題。

    友誼萬歲是Auld lang syne 作曲填詞不是他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VICDtDBX4

    最後,真的要看原版,才可以投入。

  2. dinosaurs表示:

    感謝您的分享,之前在電影中比較沒能看到香港的一些問題而對此不了解。

    歌曲的部份我是看維基百科,已根據影片資料修正,感謝告知呀。:)

  3. your nickname ...表示:

    太好了!

  4. dinosaurs表示:

    讚讚讚!

  5. ada表示:

    這套電影真的很棒,因為就是在描述真人真事~ 現實中,學校得到了很多善長的支持,近年來終於可以擴建學校了~ 而呂校長還是在拿港幣4500作月薪,因為她說想把資源都留給學生。
    補充一點,小雪的媽媽和弟弟並不是去外地生活,是在國內生活還沒成功申請到去香港定居的證件。這是在香港有一點普遍的中港家庭,香港年紀稍大的男生回鄉下娶一個年紀較輕的女生,然後生下的孩子看有沒有居港權,決定他們能否在港生活或接受教育。即便孩子有居港權,母親還是要透過輪候申請來港,造成很多不同住的中港家庭。

  6. dinosaurs表示:

    透過您的說明就能理解了,感謝您的分享。:)

  7. Chu Ming Hon表示:

    謝謝博主的影評。我是香港人,或可幫忙補充一點背景。

    //電影只有說到媽媽帶著兒子在異地生活,不知道是表現哪種狀態//
    香港很多中年單身漢自覺不濟,在香港尋偶無望(城市女人寧願單身,也不願下嫁粗人),就改北上娶大陸的鄉下姑娘。然而即使結婚生子,大陸太太卻未必馬上拿到居港權,要等待審批。戲中提及小雪媽媽在鄉下,而香港人慣稱大陸祖家為鄉下,故小雪媽媽大概就是沒居港權的大陸太太,滯留別處。由於太常見了,香港觀眾一點就明,導演就沒刻意細說。

    //Kitty 和 Jennie 都是在港生活的外國人,生活在很簡陋的環境。(電影沒明說是什麼狀況,但有太多人努力在異國求生,最近最為人知的大概是內戰非常嚴重的敘利亞,他們只能跑到土耳其打黑工,歐洲目前好像只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敘利亞難民。)//
    嚴格來說那對印度父婦不是外國人,不是暱居香港的黑工,而是新移民。除了大陸人外,香港一直都有很多中亞至南亞來的新移民,成了香港境內的少數族裔。就跟大多新移民一樣,他們起初要靠勞力維生,屈居陋港,子女則從小就學廣東話,所以Kitty和Jennie可以跟同學打成一片。

  8. dinosaurs表示:

    Chu Ming Hon,感謝您的補充,若沒有人幫忙說明的話,我就只是亂猜測,除非未來剛好能在哪看到相關的報導或紀錄片介紹等。

    不知道會不會造成您誤會所以解說一下,我並非要去指責導演表現手法不夠細膩(譬如這部可能本來就沒有打算走國際),而是來反應一下一個外地(或外國)觀眾看到作品時,可能在哪些細節沒能理解,如此而已。

    不過在您的介紹下,就很清楚這些角色的背景了,再次感謝您的分享解說。:)

  9. Chu Ming Hon表示:

    沒有誤會呀~^^ 我想就算不關乎地域,不同人看同一齣電影,感悟肯定都有出入。能夠互相交流,互相啟發,也是看電影的樂趣所在呢。所以我才摸到這裏,看過博主影評後,忍不住補充一下心得,當寫給其他網友看也好。博主看過的戲很多,影評又寫得用心,我不知不覺就做了常客呢 😛

  10. dinosaurs表示:

    感謝您的喜好與補充,我比較沒有時間出國旅行,都是透過電影在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以後若有不清楚或理解錯誤的,再麻煩您不吝指教嘍。有機會也希望能實際到香港去旅行,把感受透過實體化接觸來認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