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之子》拉比在哪裡?

Movie, Saul fia(匈) / 索爾之子(台) / Son of Saul(英文), 電影海報

Saul fia(匈牙利) / 索爾之子(台) / 天堂無門(港) / Son of Saul(英文)

看電影時我比較重視劇情與導演想表達的議題,對於藝術表現的介紹完全是外行,也不在我的興趣之中。

《索爾之子》在拍攝手法,尤其是電影鏡頭呈現出來的壓迫感,是大多觀眾能感受到的。但在劇情上則完全相反,多數人應該無法理解電影幹麼花這麼說時間說這個故事,無法理解電影想表達什麼,電影本身亦沒有太多的劇情。

是一部可以看拍攝手法(技巧表現優異)的電影。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5/11/19(影展)、2016/01/22(院線)

.片長:107分

.級別:輔導12級(12+)

.電影資訊:@IMDb(7.9/1,618)、@爛蕃茄(94%/‎32)、@臉書(1百-讚)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片尾劇情:無

.主要獎項:奧斯卡入圍(1)、奧斯卡得獎(1) @2016年奧斯卡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集中營、毒氣室、拉比(rabbi)

電影背景: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1944年、工作隊(Sonderkommando)

影展:2015台北金馬影展(分類:影壇新世代)

 

鏡頭手法

打從片頭就是一段緊貼著主角索爾身邊的鏡頭,隨著他四處走動,幾乎貫穿整片採用這樣的拍攝角度。

電影大概是想呈現出「主角視角」的感受,讓觀眾更貼近身處在電影中集中營裡頭的感覺。

多數鏡頭都採用淺焦鏡頭,除了主角與主角視線主體外的背景是模糊的,而不是用哪種類似舞台劇的視角,能清楚看見一幕又一幕的電影場景。

表現手法是多數觀眾共同能感受到的,至於這樣的表現手法是為了什麼,每個人的解讀可能就會有差異了。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游泳那一段,要想像攝影師一路這樣跟著男主角移動,著實不容易呀。

 

Movie, Saul fia / 索爾之子 / Son of Saul, 電影劇照

多數畫面都是這種淺焦鏡頭,呈現出來的壓迫感也非常重。

 

電影題材

電影以集中營為故事背景,表現出納粹德軍當時處置猶太人(多數看起來是猶太人,胸口衣服有六芒星)的殘忍手段。騙這些人說要幫他們洗澡準備吃飯,實則把脫光衣服的眾人趕進密室後施放毒氣。

Advertisements

門關起來後震耳的哀號、 騷動,對照起實行這些動作「工作隊」成員的處之泰然(就真的當成是工作在做,沒有任何一些悲憫)。

更加殘酷的人,工作隊有人理解到,處理完這些對象後,他們就會是下一批被處決的對象(他們都是罪犯或俘虜)。

且毒氣室是行程滿滿的,平均每12分鐘就要處理掉一批對象,這些大概都是導演想呈現的。

只是對於納粹德國暴行的呈現,近年來的作品已經越來越看不出是要提醒世人記得人類曾經犯過的錯,抑或是消費這題材了。

 

拉比在哪裡?

電影看到一半我就決定文章副標要借用羅百吉的歌名取為「拉比在哪裡?」,而稍微在內心中笑了一下。

電影讓我覺得有壓迫的感覺是還好,但對於主角執著於找到拉比為小男孩安葬,相當令我感到煩躁。一來是為何他如此執著,就像其他人說的,索爾寧肯犧牲活人也要為死者舉行安葬。二來是電影對於這件事沒有給出解決我疑惑的解答,一部電影做出了一個奇怪的設定,我會希望是有其目的的。

觀賞到一半時憶起片名(不管是中文或英文),很早就有猜到那小男孩是索爾的孩子,但中途電影又增添懸念,周遭的隊友不斷告訴索爾「你根本沒有孩子」。(讓人想起PTT鄉民哏:醒醒吧!你根本沒有女朋友)這懸念並沒有在電影結束前獲得解答,事後也沒有「我要思考出答案」的念頭。

故事的發展過於巧合也是我不太喜歡的點,索爾在集中營中走動比當兵時還自由,際遇也過於巧妙,打探到哪裡有拉比幾乎都能成行,也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最後出現的小男孩也讓人覺得「這也太巧了吧!」。

我對這部電影比較無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它說不定會是您喜歡的電影類型。

 

演員介紹

Movie, Saul fia / 索爾之子 / Son of Saul, 電影劇照

Géza Röhrig)飾演 索爾(Saul)

 

電影問題

河邊鏟的白灰是什麼?

印象中電影沒有提到他們鏟到河邊的白灰是什麼,但從幾個動作可以串連起來:

1, 把人關到房間內,眾人哀號。(毒氣室)

2, 搬運屍體

3, 添加煤礦(燒屍體)

可以推斷出那些灰大概是骨灰。

可是在看電影當下會有些疑問,印象中現代科技屍體燒完後的骨灰還是會有一塊一塊的(有點像沙灘上的碎珊瑚),像電影中細的像灰燼是正常的嗎?

附註:除了毒氣外,有時也會直接挖洞之後,把所有人趕到坑邊去槍殺。

 

那個拉比是真的嗎?

那個拉比應該是類似神父的宗教角色,最後他為小男孩唸的那段應該是祈禱文,他應該是為了求生而假裝自己是拉比。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8 Responses

  1. 透明之間的距離表示:

    “餐”加,有錯字啊~~呵呵

  2. dinosaurs表示:

    妳好厲害,可以當國文小老師了,感謝。

  3. Dan watt表示:

    白灰就是焚燒後的骨灰
    只是倒在河邊
    現在奧許維茲集中營附近就有 還留著

    拉比就是猶太教的智者.關於猶太教的問題等等 信徒都會問拉比

  4. dinosaurs表示:

    我有猜到那個是骨灰,可能在說明上不夠明顯,我再稍微修正一下,也感謝您的告知。

  5. Cecile表示:

    他問拉比在哪裡,是在問「上帝在哪裡,為什麼丟下祢的子民了」。

  6. dinosaurs表示:

    如果是這種解讀的話,比較像是當時受到暴力對待的所有百姓的內心想法吧;也是有這個可能,但我通常不會去過度解讀那些導演沒說的話。:)

  7. 訪客表示:

    無感!!
    請問要怎樣讓你有感呢?
    親身體驗一下嗎??
    巧合或為了埋葬男孩做出的犧牲都是有因緣和背後的涵義,當下所發生的,後人是無法單純以評論或自我觀點以蔽之的

  8. dinosaurs表示:

    訪客您好,
    有時候可能是因為看過更震撼的電影,或是在看這部電影時沒能理解某些畫面/劇情想表達的含意,所以才會有這種感受。或許過段時間再看,感受又會不同,我也會隨著觀影經驗的累積,更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
    若我的感受跟您體驗到的有所不同,也請多多包涵。我會希望真實表達感受,然後再去探討造成這種感受的原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