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Hz, I Love You》魏德聖導演的電影與所影響的台灣文化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海報, 台灣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魏德聖導演的新作品,台灣少見的歌舞類型電影。我一直都不太著迷於歌舞片與魏導的電影,但這部的表現相當令我驚艷,也對於這兩者都有不少改觀。

我是完全不在看電影前接觸相關資訊的觀眾,電影有很多客串驚喜類型的彩蛋,若知道越少越有趣(請勿偷看有雷心得區),大部分都跟《海角七號》(2008年)有關。

電影有不少笑點,從戲院觀眾反映看來多數人都蠻喜歡的(我自己也蠻喜歡後半段的笑點),演員演技雖難以跟他國演員比較但及格。

電影前半段可能是還不熟悉這類型電影的拍攝方式,在音樂與舞蹈畫面的融合度上稍嫌違和,少部分靠特效完成的背景依然不夠真實,後半段漸入佳境,是部看完會想推薦給大家的電影。

如果是像我這種不喜歡歌舞片的觀眾,我會建議在觀賞歌舞電影時,可以的話試著讓自己不要太在意主角走著走著就突然唱起歌來,然後路人會跑進來一起唱歌跳舞,如果真得很介意是可以等電視播出或租DVD,看不下去就別看就好。

歌舞片是一種很重視歌曲的創作,歌詞往往是表達角色的個性、想法、心情等,這部電影的詞曲創作是有呈現出這些的,歌曲也蠻好聽的。

 

電影檔期

這部電影會在農曆年節上映,做為過年想看一部歡樂電影,走出戲院時開開心心的,或是想看一部好看電影,而不想大過年的就看部粗糙爛片的觀眾來說,就個人的標準來說這部都蠻合適的。但我不確定五十歲以上的族群會不會喜歡這類型的歌舞電影就是了。

沒意外的話到西洋情人節時也還在院線上映,這部還蠻適合跟曖昧的對象、情侶一起觀賞的,看完會有想談戀愛的念頭。

 

挑選戲院建議

這部電影幾乎從頭到尾都是歌舞,戲院的音效非常重要,建議列為首要挑選原則。

 

關於片名

這部電影的正式片名是《52 Hz, I Love You》,中文「52赫茲我愛你」導演說只是「中文副標」[1],至於片名有沒有那個「逗號」,雖然維基百科沒有那逗號,但官方粉絲專頁跟官方上傳的預告片都有逗號,故採用之。

至於片名的意思,其實看完電影也不會知道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所以可以在無雷區提。

故事是從科學家發現一隻很特別的鯨魚說起,話說一般鯨魚以聲納溝通,一般鯨魚的頻率大約在10~39赫茲之間,但是有一頭鯨魚卻是高出其他鯨魚許多,是別的鯨魚都無法接受到的52赫茲,這隻鯨魚就被稱為「52赫茲鯨魚」(52-hertz whale)。這隻鯨魚就算跟其他鯨魚同在一片海域,也因為無法與其他鯨魚溝通而孤單的活著。

人們有時候會有種「好像全世界都不懂自己」的時刻,正好跟這隻鯨魚的狀況很像,好像自己的頻道與其他人都不一樣,既是同情這隻52赫茲鯨魚,也發現原來自己不是世界上唯一孤獨的生命。

陳綺貞因為這隻鯨魚寫了首《52赫茲》,韓國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BTS)也創作了一首《Whalien 52》,再來就是魏德聖導演知道這故事後引用為片名。

人們總是在有人陪伴時想要擁有自己的空間,但真的獨處後又懷念起有人陪伴的時光,有陣子魏導的妻子和孩子都沒能陪在他身邊,他好奇起大家獨處時都在幹嘛,發現大家都無所事事,才想要拍一部讓人覺得不孤單的電影。[2][3]

附註:第一眼瞄到海報時,我用「S2H2」下去搜尋片名,結果沒找到。XD

 

關於導演

我應該跟多數觀眾一樣,是因為《海角七號》才開始認識魏德聖導演的。那時候《海角七號》在台灣真的紅到不行,每天都會有相關的新聞,幾乎每個人見面時都會聊到「你看過《海角七號》了嗎?」,在台灣會去戲院看電影的族群以青少年為主,但這段時間進戲院看《海角七號》幾乎成了全民運動,是台灣本土電影票房史的奇蹟。

我看完電影後是覺得還不錯看,但認為絕對沒有網路口碑或票房數字那般優異,對於網友們一面倒的讚賞這部作品而不談及作品中的缺點,對於新聞沒完沒了的播放海角新聞,對於同樣一個哏不斷被廣告商拿去使用等現象都帶有不屑的態度在看待。

到了《賽德克·巴萊》(2011年),則是因為社會瀰漫著一股愛台灣風潮而進戲院捧場,同樣也是覺得台灣能拍出這樣的電影是很厲害,但好多段劇情都很沉悶,也不是那種看完會覺得滿足的電影。

那時候不太喜歡社會有股風氣,好像不進戲院捧場這些台灣電影就是不愛台灣,對電影略有微詞也是不愛台灣,會把那種近似言論被壓抑的情緒投射到作品或導演中,以至於我對魏導一直都是比較無感的(不會去喜歡上這個導演)。

Advertisements

可是現在看這些事情呢,感受又有點不太一樣了,由其在觀看《52 Hz, I Love You》的當下,明顯感受到魏導作品的用心與進步,再去回頭思考他之前的作品,也會用不一樣的角度去看。

說起2008年那段時間之前的台灣電影,我也幾乎只想得到小學時看過那些朱延平的電影,《海角七號》雖然有很多粗糙不夠精緻(這當然是跟看慣了美、日、韓的電影比較起來)的地方,但它的確是當下為數不多以台灣本土生活樣貌為背景,又能獲得觀眾共鳴的作品,作品的缺點有很多是台灣整個電影產業發展不夠完整的問題。

《賽德克·巴萊》也是台灣少有製作精細的歷史背景作品(其他我們能接觸到的頂多就是《戲說台灣》那類的作品),也把一段大家都漠視、忽略、遺忘的歷史,只當成是觀光拍照打卡景點的地方,重新引起大家的興趣與關注。

就電影內容上我還是沒有喜歡上魏導的前兩部作品,但我發現魏導作品在生活層面帶來的意義是很正向的、是影響整個台灣的,同時也是台灣很缺乏的。

到魏導這部新電影,觀影當下我想不到台灣有什麼歌舞電影,在觀賞過程中慢慢發現這部作品是很用心在製作的,也有機會成為觀眾心中經典的台灣歌舞片,或許這部作品能開啟台灣電影更多元的發展,光這點就很有意義了。

附註:回家上網搜尋後才知道有周杰倫的《天台》(2012年)也是歌舞電影。

整合的來說,我並不是討厭魏導的作品,但這個社會習慣用過於「單一化的角度」(其實這就叫偏見不是嗎?)來宣揚這些作品(不管是網友的心得、電視新聞,亦或是影評與作者),過度宣洩「愛台灣」的情感(不准別人有任何批評),這些行為才引起我的反感。

我不喜歡台灣這種只喊電影好看,就要其他觀眾進戲院捧場的文化,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喜好、興趣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那又為何要強迫別人的觀影感受得跟您一樣呢?我會希望別人告訴我這部電影是什麼類型,有哪些優點跟缺點,跟我說完之後讓我自己去選擇。這也是我在描述電影感受時好壞都會提及的原因。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7/01/26、2017/02/10 [K歌版]

.電視首播:2017/12/23 21:00~23:25 @ 衛視電影

.片長:110分鐘

.級別:普遍級(0+)

.電影資訊:@IMDb(未開放)、@爛番茄()、@臉書專頁(2萬+)

.片尾彩蛋: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會有各組演員演奏的畫面(一般是影片,但這個有特效處理過),還蠻特別的。

.電影預告:官方 YouTube 預告花絮音樂 播放清單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花店、練團室、吉他、聯合婚禮;雞蛋糕、多元成家、YouBike、台北捷運

電影場景:特有種商行、民生社區、信義新天地、信義威秀、關渡大橋、關渡、河濱

 

電影哏

台灣網路文化有種現象,如果一部作品大部分的人都很喜歡時,如果出現負評,底下就會有一堆人反應「你不懂xxxx」(某國文化、笑點、電影等)。

我覺得沒必要這個樣子,同樣一件事的表達,你可以試著把你感受到的文化給描寫出來,幫忙他人。沒必要留那種過於武斷的言論,說不定對方懂得比你還多所以才不喜歡。

所以我會在心得中描寫一些電影哏的由來,不是所有觀眾人生的重心都在電影上,對很多人來說電影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不懂某些事很正常,並不需要因此被批評。

這部電影有蠻多需要熟悉台灣文化或是魏導以前電影作品才會懂的哏,台灣文化的部分像是臺北市長、彎腰郵筒。

另外電影中有許多演員是導演之前執導或監製的電影中,合作過的演員回頭來客串,由於我沒事先得知這類的資訊,在看電影時看到這些演員客串演出時還蠻驚喜的。演員的部分我寫在演員介紹中。此外還有…

Advertisements

 

.大河要去求婚時機車發不動,大喊「我操你媽的台北!」「為什麼我不敢摔吉他!」

這是《海角七號》中阿嘉的台詞,他在說完「我操你,我操你媽的台北!」後把吉他摔爛,電影中的大河經濟比較拮据,所以他不敢摔吉他。XD

 

.小阿姨在跟小心討論哪種男生迷人時,那個貨車司機開的車公司名稱是「特有種商行」,小心唱歌時有幕背景是透明玻璃窗的咖啡廳,戶外種了不少植物的,就是特有種商行,這是導演的電影工作團隊開的咖啡廳,位於臺北市臨沂街。

 

觀影感受

電影前半段的歌舞部分,演員清唱的還蠻像是現場收音的,但若下音樂後、配上舞蹈的,都會讓人覺得有點不同調。

但我也沒從事過電影拍攝工作,不知道這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一開始沒抓到歌舞片的拍攝技巧,還是配樂?

動畫製作的背景還蠻不真實的,像是花店對街(有Ubike)那幕,應該是用電腦動畫製作的,我在想會不會整間咖啡店都是在棚內搭設的?大河樂器行、小安在天台唱歌的部分背景也不太真實。

這個從《海角七號》、《KANO》到現在這部都有這種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想多給台灣的動畫公司機會(我不知道是哪家公司製作的),還是拍攝電影路權申請的問題?

演員演技的部分就第一首歌路人角色的演技給人感覺最刻意[註],後面倒是還好,跟《海角七號》比較起來演員演技是進步很多的。

附註:台灣也缺少培養演員的環境,感覺很多路人角色都像是靠人情去拜託來的演員,面對鏡頭時生澀的程度會讓人瞬間很出戲。

前半段有很多小缺點會讓我比較無法融入電影,但後半段的狀況越來越好,不管是歌曲與畫面的搭配、笑點等都是。

特映會是在信義威秀13廳舉辦的,音響的效果還蠻讚的,有蠻長一段時間沒來這邊看電影了,再次回來比較後就蠻明顯的,聲音比較有層次,也很飽滿、夠力。

客串角色的登場個人覺得那氣氛都有營造成功,每個角色出現都有讓我感到意外或驚喜。

歌曲歌詞頗能展現角色特色,個性樂觀還是悲觀,對愛情抱持著怎麼樣的想法,不少對唱或多人合唱都充份展現出那衝突或特定效果,與劇情銜接的也不錯。除了部分台詞有點不夠生活化以外,整體來說都還蠻不錯的。

一開始可能不夠融入所以對電影的電影比較無感,但後期蠻多笑點都安排的很自然,我後半段幾乎都在讚嘆魏導電影的改變,《海角七號》演員演技的問題改善了,《賽德克·巴萊》不夠吸引人的問題改善了,進步的程度很令人驚艷。

 

有些與電影內容本身無關,但個人還蠻喜歡的地方是,這部電影主要有兩類型的演員,其一是許多非流行歌手(不曾在電視上看到他們MV)的演出,我本來不認識這些歌手的(到了一定年紀後就很容易跟流行音樂脫節,完全沒時間去關注相關的訊息),包括常聽到名字卻沒辦法跟長相、歌曲聯想起來的舒米恩,看完電影後對這些歌手都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投入,多少都有點喜歡上這些人。還蠻欣賞魏導不是直接去找那些已經家喻戶曉的歌手(像是五月天)來合作(當然這也沒什麼不好),而是給予更多在音樂夢想上努力的年輕人更多的機會。其二是找來曾經合作過的演員客串,我欣賞那份情義。

而且我想得更多,期待更大。台灣新浪潮電影那段時間我還來不及出生,完全沒看過那些電影,但大概知道是台灣影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改變。現在我也看到魏導努力在有限的資源中去拍出屬於台灣各種類型的電影,從親民的,到歷史的,再到歌舞片,我會對台灣的電影未來是有所期待的。

 

演員介紹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莊鵑瑛 飾演 小心

雙人組合「棉花糖」主唱小球,很可愛的短髮女孩。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廣告看板, 哈拉影城

電影海報都是兩人一組的,當時在海報上看到他們這組就直覺以為女生是小玉、男生是小球,結果正好相反。XD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林忠諭 飾演 小安(圖左)

樂團「宇宙人」主唱小玉,他面對鏡頭是幾個演員中比較生澀的,因為是主角之一戲分多而更明顯,個人覺得有在及格範圍內。

郵筒這段應該是彎腰郵筒/歪腰郵筒的哏,2015年8月7日受颱風蘇迪勒影響,臺北市中山區被招牌砸歪的兩個郵筒,後來成為民眾爭相合照的景點。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舒米恩/Suming Rupi 飾演 大河/蟑螂

Advertisements

成員以原住民為主的「圖騰樂團」的主唱。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陳玫希 飾演 蕾蕾

小男孩樂團主唱米非。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張榕容 飾演 同志情侶檔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李千娜 飾演 同志情侶檔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趙詠華 飾演 小心的阿姨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林慶台 飾演 麵包師傅

《賽德克·巴萊》中年版的莫那·魯道。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田中千繪 飾演 餐廳主管

《海角七號》的女主角友子,她現在的樣子我差點沒能認出來是她。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林曉培 飾演 餐廳服務人員

《海角七號》的飯店房務員,所以看到她在這部又扮演服務生時,是種客串驚喜。

覺得她是個很可惜的歌手,犯了錯後幾乎完全沒有復出機會。但可能有些背景比較硬的藝人,低調個一個時間後就再度出現在螢光幕上,這個社會本來就還蠻現實的,如果家世背景不好就得更小心謹慎。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楊蕎安/安乙蕎/麥子 飾演 餐廳服務人員

《海角七號》的大大,長大後是個可愛正妹。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馬如龍 飾演 餐廳客人夫妻

《海角七號》中阿嘉的繼父。(話說我完全忘了阿嘉他爸是親爸爸還是繼父,查資料才知道)

沛小嵐 飾演 餐廳客人夫妻

《海角七號》中阿嘉的媽媽。

 

Movie, 52 Hz, I Love You(台灣) / 52 Hz, I Love You(英文), 電影劇照

柯文哲 飾演 臺北市市長 柯文哲

提到歡迎市長時,沒料到真正的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跑來客串,有驚喜到。

 

【找不到劇照】

范逸臣 飾演 樂團主唱

《海角七號》的男主角阿嘉

 

【找不到劇照】

馬念先 飾演 樂團

《海角七號》賣酒的馬拉桑

 

【找不到劇照】

民雄 飾演 樂團

《海角七號》的交通警察

 

【找不到劇照】

應蔚民 飾演 樂團

《海角七號》的水蛙

 

【找不到劇照】

鄭暐達 飾演 小心的弟弟

 

【找不到劇照】

孫睿 飾演 小心弟弟的女友

魏導監製的《KANO》中,演飾嘉義女中校花、陳耕元妻子蔡招招的演員。

 

參考資料

1, 新聞:新作正名《52 Hz I Love You》 魏德聖愛用素人不怕劇透 2016-03-29 中時電子報(連結

2, 新聞:魏德聖「52Hz」片名有洋蔥!「那是世上最寂寞的聲音」2016-09-02 ETtoday新聞雲(連結

3, 新聞:你聽過「52赫茲」嗎?即便沒有同類聽得見,世界最孤獨鯨魚仍在深海歌唱20年… 2016-07-26 風傳媒(連結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6 Responses

  1. yelloeli表示:

    我大部分都是看西洋片
    這一次魏導的電影有讓我驚艷到
    還有
    你這篇文章也讓我驚豔到

  2. dinosaurs表示:

    yelloeli,台灣的電影能讓人真心推薦的並不多呀,但這部值得推鑑。:)

  3. 新加坡留學表示:

    謝謝你的說明介紹,改天去看

  4. dinosaurs表示:

    不用客氣。:)

  5. 林家民表示:

    “前半段有很多小缺點會讓我比較無法融入電影,但後半段的狀況越來越好,不管是歌曲與畫面的搭配、笑點等都是。”我也是如此,前半段除了蕾蕾唱的那一段,可以讓人入戲外,其他歌舞的部分,讓人有點出戲。另外,我個人覺得,魏導太喜歡非專業演員了,魏導可能為了堅持原味真實,找原住民演賽德克,找棒球員演Kano,找歌手演52Hz,而不是找演員受訓後去演棒球員,會是找會唱歌的演員(例如李千娜-她在片中有出現,但是不是主角)來演歌舞片。以至於這些非專業演員的演技都讓人有點出戲,海角七號前,國片”藝術”到連我這種人都會看到睡著,但是海角七號後,觀眾對演員的演技要求已經越來越高了。以52Hz為例,片尾出現馬如龍夫婦,戲很短,但是馬如龍把有錢也愛妻,但因為年紀關係,不知今天是情人節的老男人演得很好,跟小球與小玉哀求的神情,演的令人會心一笑,馬上上觀眾進入劇情,這就是專業演員的功力。我還是很喜歡這部片,也買了DVD,偶爾重看,心情都會變好,這是台灣難得的歌舞片,有很多缺點,但也有很多優點。

    • 闕小豪表示:

      我以前也沒想過為什麼很多導演都喜歡找素人演員,後來電影看比較多後就發現,即使演員演技很精湛(就拿梁朝偉來說),觀眾第一次看到他登場時,腦中還是會有他是梁朝偉的念頭在,很難克服,當然有些觀眾很容易入戲,通常這類觀眾整部電影從頭聊到尾也同樣能入戲。我想這是為什麼導演喜歡用素人的可能原因之一。至於培訓的部份,就是台灣電影產業大環境的問題,大家都是在很克難的狀況下前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