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電影說明

年度推薦電影:2018年2017年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推薦電影說明

 

前言

2014年

以前也沒想過要來寫類似年度推薦電影這樣的文章,但2014年看了200多部的電影,覺得也可以來介紹一下我自己喜歡的電影。

從文章的瀏覽量與留言,有時也能發覺大眾喜愛的電影是哪裡,這些我收錄在「台灣觀眾喜歡」,

在寫電影資料時,會去找國外影評的評價資料,加上身邊有不少影評朋友,也收錄「影評喜歡」的電影。

我自己是不喜歡看電影前獲得任何資訊啦,但因為是推薦名單,所以會稍微提到該部電影的大概內容,描述以個人感受為主。

 

2015年

因為2015年才過沒幾天就看了一部非常喜歡的電影,激動到我想馬上把它丟到我的年度推薦電影之中,所以這篇本來該放在12月底才寫的文章就提早360天發表啦。

我把推薦電影名單分成三類,主要是我自己喜歡的電影推薦名單,此外再從我不喜歡的電影中挑選「觀眾喜歡」與「影評喜歡」兩類來做推薦。我覺得看電影是很主觀的,所以除了自己的喜好外,也分享一下觀眾、影評兩大電影族群的喜好。

附註:觀眾以台灣觀眾為主,有時候這與歐美是有很大差異的;影評則是指美國影評為主。

為了讓大家找到自己喜愛類型的電影來看,這份名單會在「類別」上會透露較多的資訊,沒有文章中對「有雷」的定義那麼嚴謹。

 

2016年

寫這份推薦名單的用意,是希望藉由小豪近年來整理電影相關資料與觀察的心得,來分享各種好看的電影。

這份名單不可能100%符合你的喜好,看電影是很主觀的感受,不可能兩個人喜歡的電影都一模一樣。我會這樣子想,假設你從台灣上映的「所有」電影中,憑預告、海報與片名等要素去大海撈針挑選電影來看,遇到自己喜歡的電影的比例是100分之10的話,如果你從這份名單推薦的電影去挑選,遇到自己喜歡的電影的比例是100分之60,那這份名單就有意義了。

我的觀影習慣是「進戲院前完全不獲得任何電影資訊,不看任何評價,先把個人感受寫下來」,心得的部份帶有強烈的個人感受,會堅持用這樣的方式寫作也是有原因的,有機會會寫篇「寫作核心價值」來說明一下,如果您遇到某部電影小豪的評價跟你不同,請多包涵。

除了我喜歡的電影外,另外還會有:觀眾喜歡、影評喜歡、推薦給特定族群、得獎作品等選項可供參考。

到某部電影評價很高,難免會產生期待感,要參考此份資料時,請先做好心理準備,雖然有些電影大多數觀眾或影評都愛,但不見得您也會喜歡,盡量記住哪些電影是您想去找來看的,但不要帶著極高的期待,希望大家是用較為「平常心」的心態來看這份「參考資料」。

電影年份的部份若台灣電影院有上映則以上映年份為主,若沒有上映(發行DVD、電視播出)則以原始影片年份為主。

 

分類說明

.大眾喜歡

指台灣觀眾看過電影後普遍的反應都是很喜歡,比例約佔八成以上的。

這裡的觀眾是指「有把意見反應到網路上」的人,像是在論壇或部落格發表影評、使用評分網站評分等,是以青年、少年為主,包括部分有在使用網路的中年人。至於年長者對電影的喜好或許跟年輕人差異會很大,想法也不一樣,但他們沒有把感受反應到網路上,也沒有單位是在各家戲院對所有觀眾做問卷調查的,這部分因為沒辦法獲得他們想法的管道,而沒有列入。

這個分類不會完全只考量電影票房,有些電影沒有經費宣傳或沒有排到太多戲院願意上映,但看過的觀眾都給予高評價這種也會列入。

但是有些作品較具特定族群取向,像日本動漫改編而成的電影、劇場版,或是日韓偶像主演,或是藝術電影,可能進戲院的觀眾本身就是喜歡這個類別的,評價也很不錯,但不適合推薦給大眾看,這種的會列在「特定族群」分類裡。

Advertisements

.爽片特區

會分類在這的,至少要五成以上的觀眾覺得這部電影精彩刺激、毫無冷場。可是每個觀眾的感受都不太一樣,有些觀眾可能會覺得這些電影合理性不足的,或是電影沒有什麼啟發性。

.文化差異

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包含著文化差異,從飲食、衣著、建築、審美觀、信仰、價值觀等等,有些文化可能放諸世界各地都被喜歡,但有些就會因為文化差異而影響喜好。

這邊會列出我認為該部電影很有可能因為文化差異而無法感受到電影魅力,像是印度電影的唱歌跳舞就不是台灣大眾都會喜歡的表現方式,或是美國電影有些跟歷史、價值觀、生活背景息息相關的作品,但台灣觀眾因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會有太大的感觸。

有些人會因為電影在奧斯卡、金球獎、影展得獎,或是權威評分網站給予高分,即使自己對電影沒什麼感觸也要大大讚美電影一番。我會覺得正視文化背景帶來的感受差異,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

世界上不是只有美國這個國家,也不該強迫所有人都熟悉美國文化,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喜好,嘲笑別人英文不好的觀眾,難道他就能精通世界各國語言與文化嗎?他在看一部陌生語言與文化的電影,難道不會希望電影表達的更明確一點嗎?

所以我會盡量把可能因文化差異而無法獲得良好觀影感受的電影放在這邊,給需要的觀眾,也給怕踩雷或是觀影後感想與主流評價不同的人做個參考。

.票房賣座

這個分類主要是給想跟朋友有話題討論電影的人參考,希望大家在聊天時會談到的電影自己也看過,或看電影習慣跟大眾喜好差不多,賣座的那些電影自己也都很喜歡,若是年度票房前15名但沒有其他推薦條件的都放這。

以2016年的票房來說,差不多 Top 25 名內的電影,或是台北票房在 5,000萬以上的,都是很熱門的電影。

.小豪喜歡

礙於我會的語言有限,時間也有限,除了美國電影外,其他國家像是日本、韓國、印度、泰國、香港都不太容易查到在該國影評或觀眾的評價,所以在推薦名單時,只好以個人喜好來做推薦嘍。

.國外熱門

原則上會推薦各國票房前幾名、狂破紀錄的電影,但只以台灣有上映或合法管道看的到的為主。

.特定族群

延續上面提到的,有些動畫電影在青少年之間很熱門,像《海賊王》、《火影忍者》、《進擊的巨人》、《名偵探柯南》、《蠟筆小新》、《妖怪手錶》,但這些都會有主要的年齡層,出了這個年齡層的觀眾可能完全無法從電影中感受到樂趣。更何況日本動漫百百款,每款都有它的喜愛族群,這種的就會放在這邊。

至於動畫電影中像皮克斯、迪士尼、藍天、夢工廠,或是日本的宮崎駿在台灣已擁有龐大粉絲,這類型的動畫我偏向不歸類在這。

另外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關注的議題,像是LGBTQ、人權、環境、社會公平正義、動物權益等,如果一部作品即使不是在關注該議題的朋友也會有興趣,或是該議題與台灣息息相關的,就不會放在這個分類,反之若是有在關注該議題的朋友比較會注意到的好電影,就會放在這。

.得獎作品

收錄入圍奧斯卡、金馬獎(或金鐘獎)3項以上獎項的作品,若只是入圍1~2項的不會放在這個名單中,若要找尋所有入圍作品可參考該年「得獎名單」。

多數觀眾普遍會認為得獎作品都很沉悶無趣,是電影愛好者跟文青在看的,加上撰文者容易把這類電影捧的很高,與大眾觀影後的感受有落差,導致很多人看到得獎作品反而是會畏懼的。

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很容易讓大家錯失一些有得獎,但其實蠻通俗的好電影。所以如果有某部得獎電影是多數觀眾都能接受的,我會盡量把它分類在其它項目,像是:大眾喜歡、小豪喜歡,而不會放在這。

一部作品能入圍多個獎項,多少都會有值得看的地方,有些得獎作品真的不好懂,可參考其他介紹做綜合考量。

.影評盛讚

Advertisements

主要還是推薦這年中,哪部作品是影評相當重視的作品。

.容易忽略

大部分奧斯卡有得獎的作品因為民眾關注度高,也會有相關新聞,票房都還不至於太低。部分作品未分到其他名單中,有些是因為上映廳數不多、又沒有在廣告的,知道的人不多,但評價還不錯,容易被忽略的電影。

.台灣電影發展

這邊主要是以台灣電影產業發展的里程碑角度下去做推薦,台灣電影礙於經費有限、電影相關產業發展不夠健全,要跟國外來比是相當不容易的,在這之中,我會挑選我認為有發展意義的電影來作推薦。另外像我會覺得布袋戲是相當能代表台灣特色的文化之一,這類型的也會推薦。

 

欄位資料說明

.電影名稱:

製片國家片名(製片國家) / 台灣片名(台) / 中國片名(中) / 香港片名(港) / 網路名稱(網);點名稱可連結至該電影心得。

.推薦原因:

總分析,包括國內外影評觀眾反應、市場反應、喜好族群分析、個人主觀推薦原因等。

.主要獎項:

主要只收錄奧斯卡、金馬獎,附上年份、入圍與得獎數量。

.口碑良好:

符合觀眾喜歡、影評喜歡條件。

.類型題材:

類型是指「影片類型」像是愛情、動作、恐怖、劇情等。題材是指「主要題材」,用意是不想漠視少數族群會喜愛但大眾討論度沒那麼高的作品,或是讓想找某些題材電影來看的朋友參考。這個分類偶爾會對於「觀影前完全不想獲得任何情報」的觀眾產生些許影響,若不想被影響需自動略過。

.觀眾反應(主要是指台灣市場):

(a) 年度票房:原則上抓年度票房前30名的電影,符合者加註「年度票房」,有資料的會附上名次。

台灣的票房統計一直都很不透明,2017年之前只有台北票房的資料,資料會以「台北(年分) No.幾」的方式呈現,2018年後有全台票房資料,則以「台灣(年分) No.幾」的方式呈現。

票房的統計方式是以「下檔時所累積的票房」,故某些年尾上映的電影,票房統計在隔年。

(a) 年度熱門:因為盜版盛行,有些電影超熱門卻沒有反應在票房上,考量點除了台灣票房之外,還包括在臉書與PTT上的討論程度、觀眾上網搜尋文章的比例、相關文章的討論數量等,符合者加註「年度熱門」。

(c) 毀譽參半:以台灣的觀眾反應為主,每個人看電影的喜好都不太一樣,但彙整大量資料後能歸納出大眾的評價,如果好評比例夠多,會分到「觀眾喜歡」中,如果好評、差評的比例在50%±10%的,我會附上毀譽參半,這個標籤只是想提醒一下這部電影的評價比較兩極。

 

參考資料說明

網路電影平台

觀眾

Advertisements

(a) IMDb,全名為「網路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

很多人都會把這當成是「歐美觀眾評價參考」,該網站雖是全世界的使用者皆可註冊,但主要還是美國的觀眾為大多數,可以發現該網站多數中國、印度、歐洲電影的評分人數非常少。

我抓分數「7.8」以上的電影來推薦,符合者加註「IMDb」與分數。IMDb的分數為0~10分,小數點後1位,範圍是 0.0~10.0,但長期觀察下來大多數電影都落在 7.0 ~ 8.0。

低於7.0的,據我觀察大部分是含帶有「情緒」,包括討厭演員或導演、討厭電影不當行銷、厭惡電影中傳遞的價值觀等,但也有些是真的覺得電影很爛。

「IMDb Top 250」電影目前為 8.0 ~ 9.2分,9.0以上的只有4部,所以我抓 7.8分做為好評價的標準。

(b) 豆瓣电影

華人較常使用的電影平台包括Mtime时光网、豆瓣电影等,這幾年觀察下來還是豆瓣電影使用者比較多,資訊或使用者也比較不封閉。

抓「8.0」以上的電影,符合者加註「豆瓣」與分數。

純粹個人感受,國外觀眾、影評較不會去談論邏輯部分,而華人則是很擅長邏輯思考,對這類型的作品相當喜愛。

另外豆瓣對於國外得獎藝術電影作品的分數也普遍較高,這類型的比較不是呈現大眾的普遍感受。

 

分數以小豪寫電影心得當下查到的分數為主,但像是 IMDb 與 豆瓣 一開始都會有灌水分數,所以若評分人數太少則不會列入資料中,原則上 IMDb 以5萬人以上、豆瓣以1萬人評分才列入參考,豆瓣人數較低是因為考量到中國電影有進口片配額。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這個限制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戲院跟片商拆帳(台灣主要是這種)的,一開始只有每年20部,2012年時調高至34部。另一種是買斷版權的,數量也差不多。

 

影評

(a) Rotten Tomatoes(中譯:爛番茄)

爛番茄有三個分數:新鮮比例、影評平均分數、觀眾平均分數(爆米花)

爛番茄對影評的評價會分成「新鮮」(fresh)跟「腐爛」(rotten),比例是指給新鮮番茄的比例,越高約好。如此的二分法很容易讓電影比例很兩極,比較無法呈現「不好也不差」的狀況。

原則上抓比例「90%」以上的電影,符合者加註「爛蕃茄」與分數。這網站以美國影評為主,非反應全世界的影評想法。

我之所以選擇比例而非均分,是因為覺得分數有時候比較不具參考性,均分8分的電影,我可能覺得只有5分,反之亦然。但如果是用比例,我就可以知道有多少比例的人喜歡這部電影,我也是其中一個基底數而已。

未避免資料過少無法真實呈現影評評價,原則上100篇影評以上的資料才會參考,熱門電影會等200篇影評才附加上分數(通常爛番茄總數都會是250±10)。

(b) 國內尚無較完整的影評網站,所以暫時無法參考。

 

觀眾喜好

台灣觀眾喜好參考以下資料…

(a)「批踢踢實業坊」(PTT)

PTT電影心得文大致上分好雷、普雷、負雷3種,挑好雷(不含普雷)比例8成以上,須有一定數量(約35篇以上)的心得,刻意反串、惡搞的會排除(尤其是三天兩頭被水桶的帳號)。

(b) 小豪臉書上朋友+部落格訪客留言等綜合考量

(c) 每日觀察部落格文章流量

以上三者做綜合考量後,符合者加註「台灣觀眾」。

(d) 我自己很喜歡:只列出小豪喜愛標準中,Top 15以上的,符合者加註「小豪 Top 5」(或10、15)。

 

其他說明

1, 原則上以台灣橫式海報為主,若找不到則以他國海報替代。

2, 電影年份的部份若台灣電影院有上映則以上映年份為主,若沒有上映(發行DVD、電視播出)則以原始影片年份為主。

 

改版說明

2017年9月

.分類改成11個:1, 大眾喜歡、2, 爽片特區、3, 文化差異、4, 喜惡參半、5, 票房賣座、6, 小豪喜歡、7, 國外熱門、8, 特定族群、9, 得獎作品、10, 影評盛讚、11, 台灣電影發展、12, 特殊意義。

.為使文章用手機也能閱讀順暢,把海報從表格左側移置上方,修改版面配置。

推薦電影說明, 改版, 2017年9月 推薦電影說明, 改版, 2017年9月

原先文章用手機閱讀時排版會亂掉,如上圖。

 

推薦電影說明, 改版, 2017年9月

調整過後版型在手機也能順利閱讀。

 

2017年1月

.原先認為得獎名單、影評評價、觀眾喜好都是網路查得到的資料,寫推薦名單就是以個人喜好為主即可,故原本有「小豪喜歡 Top 5 等級」與 Top 10、Top 15 三個分類。但經過考慮後,決定把個人喜好列為「附加」參考的「標籤」之一。

.新增「年度熱門」與「容易忽略」兩分類。

.排序上改為:得獎作品、觀眾喜歡、影評喜歡、小豪喜歡、年度熱門、特定族群、容易忽略

 

2016年7月

文章, 2016年闕小豪年度推薦電影, 改版說明

改版後資料呈現模式

 

2016年4月

文章, 2016年闕小豪年度推薦電影, 改版說明

改版後資料呈現模式

 

2016年1月

文章, 2016年闕小豪年度推薦電影, 改版說明

原本資料呈現模式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