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聖約》影評:缺少道德感會怎樣?

Movie, Alien: Covenant(美國, 2017年) / 異形:聖約(台灣.香港) / 异形:契约(中國), 電影海報, 台灣

Alien: Covenant(美國, 2017年) / 異形:聖約(台灣.香港) / 异形:契约(中國)

1979年推出由雷利史考特執導的《異形》電影是影史上相當經典的作品,直到1997年共推出了四集,分別由四位風格不同的導演執導。

後來又在2004年讓《異形》跟《終極戰士》系列電影跨界對抗,推出兩集《異形戰場》,不過這系列普遍被認為是衍生創作而非本傳。

在2012年又推出異形的前傳作品,由首集導演雷利史考特執導,預計會有三集:《普羅米修斯》、《異形:聖約》、《異形:覺醒》(暫訂),是蠻雷導粉絲取向的系列作。

 

需要看過前作嗎?

聖約是用來解釋《普羅米修斯》沒說清楚的事與故事延續,若沒看過《普羅米修斯》很容易看得一頭霧水,不適合抱持著看怪獸爽片的心態進場。

那看《普羅米修斯》前需不需要補異形前作?其實不管有沒有看過前作,同樣都會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跟有沒有看前作無關,《普羅米修斯》的疑問在《異形:聖約》中解釋了其中一些,但還是有蠻多還沒解釋到的,可能得看續集《異形:覺醒》會不會解釋了。

至於若有看過《異形》第一集,就可以發現《普羅米修斯》有個橋段是在解釋第一集中某幕場景,還有《普羅米修斯》的太空船跟《異形》第一二、集中出現的是一樣的,建議是兩集都看;若要在兩集中挑一集,第一集的關連性更多(導演同樣是雷利史考特),但是電影步調比較慢,第二集娛樂性比較高。但與第一集有強烈的連結。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 | 宣傳

 

觀影情報

  • 上映:2017/05/10
  • 片長:122分鐘
  • 級別:輔導15級(15+)
  • 電影資訊:IMDb(7.0/2萬+)、豆瓣爛番茄(73%/‎206)
  • 官方網站:電影預告臉書(458萬+讚)
  • 片尾彩蛋:無,演職表約6分25秒
  • 露點激凸:凱麗赫爾南德茲(露點)、凱薩琳華特斯頓(激凸)

 

額外整理,以下三篇為正片沒有的片段,可於觀影前先看,或觀影後補充:

番外篇 – 「普羅米修斯號」的倖存者

瓦特的誕生片段

最後的晚餐 片段搶先看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外星生命、外星文明、造物主;鋼琴、滅火器、太空葬、小麥、抽菸、信號槍、人型機器人(字幕:合成人)

電影背景:LV_234(2104年)

 

影評

缺少道德感的機器人會怎樣?

這集主軸都圍繞在大衛這個角色上,會覺得這集是為了解釋《普羅米修斯》中大衛行為模式的原因,加強對這個角色的塑造,甚至用整整一集來說明。

在《普羅米修斯》中,大衛不像一般的機器人多是按照人類下達的命令乖乖且死板的執行(沒下達的事就不會去做),他會私自到處觸摸、行動,甚至拿人類來實驗,這集把這些個性塑造的更為鮮明。

片頭第一場戲是回憶片段,時間在《普羅米修斯》之前,描寫大衛剛被韋蘭創造出來時,兩人的互動模式。大衛應該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機器人法則要遵守,像是聽命於主人(在這邊是指創造它的韋蘭)、不能違背主人的命令(所以它還是有帶韋蘭去見造物主策劃者),雖然還是會執行主人的命令,但已經能看出它會思考、質疑創造者的言論。

附註1:看電影時,因為還不知道《普羅米修斯》中的韋蘭是由蓋皮爾斯(Guy Pearce)飾演,我還以為他是韋蘭的兒子,這是新型號的機器人,但也叫做大衛。後續接到聖約號上的劇情,我也沒發現是不同時段的故事,不知道聖約號上的機器人並不是片頭的機器人,是有聽到電腦AI系統稱聖約號的機器人為瓦特,我還以為那是辨識用的綽號之類的。直到看完整部電影再去回憶這個片段時,才知道片頭的應該是大衛,下一幕聖約號上的則是瓦特。原則上沒發現這點並不會影響觀賞,但這段其實是用來解釋大衛剛被製造出來時就有這種不願意服從的天性。

瓦特與大衛的相遇,是用來告訴觀眾,大衛這一批的機器人因為過於像人類,被認為是失控的,後面瓦特這一批的機器人就被拿掉了「創作」的能力(藉由吹奏樂器那段來表達)。正因為大衛像人類,所以它有好奇心,有自主思考能力,有創造的欲望,同時也有人類的各種缺點:利己的天性、過於在乎自我認同、殘酷等。它就像人類有時候會犧牲他人也毫不在意,所以拿哈洛威當實驗,它就像人類一樣會有創造與求知的欲望,就像人類製造出機器人或進行各種實驗。

人類創造的目的是什麼?有時候是為了追求全人類更好的福祉或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醫療、科技、社會制度、環保)、有時候是出自於好奇心(很多發明或發現都是從好奇心開始的)、有時候是出自於利己(為了解決自己某個難題)、有時候是為了獲得別人崇拜或優越感等等。

大衛研究黑水的原因是因為好奇,但基於各種原因漸漸的走向極端了。它發現它的造物主也有不如它的地方(需要追求永生,而它天生就已是永生),當人們發現崇拜的對象有缺點時,很容易把對方從神化的位置直接降到比自己還低的位置。(很多人會醜化那些擁有權勢、金錢、受歡迎的人,覺得自己贏過對方來獲得被比下去心靈上的滿足。)它發現人類總是瞧不起它,認為它無法擁有人類的情感。它發現自己也有機會成為造物主,於是開始研究各種被黑水影響的生物,想要創造出最完美的作品出來。

你可以把這部作品當成是一種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省思,機器擁有諸多人類無法達成的優點,像是人類有限的生命,或是運算、記憶能力都無法與機器相比,一但失控了,那就是個大災難。也可以透過大衛這個角色最大的問題點「缺少道德感(或憐憫心)」,來看看如果人類沒了道德感與憐憫心,會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這也符合現代人們越來越沒有道德感與憐憫心,是一種警示宣言。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反諷或因果循環的描述,策劃者引發起地球生命的起原,接著人類創造了機器人,而機器人(大衛)又創造了異形來消滅策劃者。

 

電影問答

雷導執導的這幾部異形電影每集都會留下一大堆困惑,然後續集才解釋其中一、兩個問題,但同時又會留下許多新的問題呀。

 

這集的星球是策劃者的母星嗎?

《普羅米修斯》片尾蕭有提到她不是要回她們來的地方,而要去這些策劃者來的地方,而這集聖約號來到這星球(LV_234)後發現蕭在這,所以可以得知策畫者是從這顆星球跑去《普羅米修斯》那顆星球的(LV_223)。

Advertisements

LV_234 有可能是策劃者的母星,也有可能只是他們遷徙(殖民其他星球)過程中的一站。

 

蕭不是考古學家嗎?怎麼修好大衛的?

預告番外篇 – 「普羅米修斯號」的倖存者裡有演出,大衛告訴她要怎樣修復,她照著做。

 

大衛為什麼要殺光 LV_234 上的策畫者?

當初大衛打開策劃者的休眠艙後,策劃者想殺了所有人,也把它的頭給扭斷。大衛有可能是基於報復心態,或是怕這些策劃者同樣不歡迎人類(蕭)與人型機器人(它)的到來。

這問題有點像人類為什麼能在「維持生命需求」外獵殺其他動物一般,問題不在於為什麼要這麼做,人類有能力這麼做,但是有沒有資格這麼做才是問題所在。

人們總覺得自己是高於其他動物一等的,很多人不把無謂的殺戮或虐待當一回事,大衛可能也有點想透過展現殺戮的能力,來展現自己是高於一等的存在。

 

大衛是怎麼製造出異形蛋的?

電影沒有打算否定到異形前作的設定,所以大衛有說它透過多次實驗後發現,最完美的異形還是得經歷 異形蛋 > 抱面體寄生宿主 > 從宿主破胸產生出異形 這程序。不過電影中似乎沒解釋到蛋的這個部分,可能得等時間軸設定在 《異形:聖約》之前的《異形:覺醒》來解釋了。

 

蕭怎麼了?

從正片沒有的劇情,介於《普羅米修斯》與《異形:聖約》之間的故事「番外篇 – 「普羅米修斯號」的倖存者」這預告,還有《普羅米修斯》的劇情看來,大衛對蕭都有著正面的情感,認為蕭對待它的態度不同於其他人類,有某種好感度存在著,應該是不會主動結束蕭的生命。

至於它是因為蕭意外身亡後想延續蕭的生命才做實驗,或是某種想要讓蕭擁有它的孩子(但它沒辦法生育,所以選擇讓異形寄生她)之類的怪想法,還是得等《異形:覺醒》來告訴觀眾了。

 

大衛頭髮為什麼會變長?

人類製造出來仿造人類的機器人稱為人形機器人(Android),人類把部分器官改造成機械的稱為賽博格(cyborg),感覺這集有點在暗示大衛正好相反,它是人形機器人想把部分器官改造成人類,所以才會長頭髮,至於要怎樣弄,大概跟黑水會有關。 後來大衛之所以要把頭髮剪掉,可能在那時它就已經開始計畫好要取代瓦特了。

當然要腦補或事後解釋能有很多種方向,譬如拿蕭的頭髮當自己的頭髮(可能要染個髮),當成是一種悼念等,就要看《異形:覺醒》才會知道了。

 

白異形為什麼不攻擊大衛?

有可能是因為大衛是機器人而不攻擊它,至於它說那句「牠信任我,我可以跟它溝通」之類的話,有可能是不想要讓自己製造出來的異形被殺,也有可能是想讓那個人停止攻擊然後被異形咬。

 

大衛為什麼能說謊?

一般都會認為機器人不能說謊,要也是因為執行主人命令,而對人類有所隱瞞,像是第一集的人形機器人,或是《普羅米修斯》中它曾中斷與維克斯的聯繫。

但是這集很明顯的大衛說了好幾次謊言,像是欺騙某個笨蛋去給異形寄生、欺騙大家蕭死於登陸意外(等等,那人類探險時發現那艘把山壁的樹木都撞斷的太空船又是誰的?),是在表達大衛越來越像人類了。

 

最後上船的人是大衛還是瓦特?

看電影時我是沒注意到大衛跟瓦特要有什麼辨識特徵,但在扭打那一幕就有猜到會是大衛勝出,後面那幾段大衛看著螢幕的橋段對我來說也沒有成功製造出懸疑感(就是上船後一直把它當成大衛看),電影可能是有想在這一段營造懸疑感,並在最後來個反轉的,從丹妮絲的驚恐表情中能看到。

 

抱面體的胚胎?

大衛打開冷凍櫃時,裡頭放的是欲殖民人類的胚胎,它又從口中吐了兩個抱面體胚胎放著,我比較好奇的是一顆異形蛋那麼大,怎麼胚胎會那麼小,而且胚胎不需要蛋殼也能孵育嗎?

 

丹妮絲是怎麼發現大衛偽裝成瓦特的?

丹妮絲沉睡前跟它說到「湖邊小屋」的事,大衛笑而不答(它不知道這件事),丹妮絲才意識到它不是瓦特而是大衛。

 

電影風格

1, 像這種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才回頭拍電影前作(背景年代更早)的作品,前傳電影中的科技設定理論上不能超過前作中的設定,這樣才會連貫,但又要拍出讓觀眾覺得新鮮有趣的東西來。

這集在這點的表現上就蠻有趣的,電影中的聖約號太空船艦能伸出巨大的太陽能板來充電,這個可能也是未來太空船艦發展的一個可行方向,但又不至於與前作衝突(前作已經進步到不必以這種模式來充電就能擁有穩定能源)。

2, 雷導執導的異形電影總是會讓我有種「呈現出酷炫的畫面最重要」的感受,先想要呈現怎樣的畫面,再去想劇情。在電影中有兩個部分讓我感受最為深刻,一是大衛使用黑水攻擊策畫者那段,不管是施放時的畫面,還是活像龐貝城翻版的焦土地獄,都很讓人震撼。

其二是一人分飾兩角的互動上,大衛跟瓦特都是由麥克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來演出,以往電影科技都會利用畫面剪輯來達成,當畫面帶到演員飾演的A角色時,利用其他演員穿著B角色的服裝、髮飾造型,通常是由B身後的視角拍A,來達成兩個角色好像同時在一起的效果,像是《讓子彈飛》(让子弹飞, 2010),科技進步一點後,則是利用綠幕+電腦特效,或動態捕捉科技讓兩人同時露臉現身,像《幻影殺陣》(Dhoom 3, 2013)

但這部又玩出一個更高的境界,甚至能讓兩個人合作吹奏曲子,在畫面上幾乎看不出破綻,我甚至都覺得電影是想要展現這樣的電影功力,才去構思這段劇情的。XD

也會覺得不知道是不是麥克法斯賓達太紅了,戲份安排好多,這反而使得其他角色的戲份或性格塑造相當薄弱,電影能被觀眾記住的角色就那麼兩、三個。

 

前作設定延續

1, 片頭出現片名字體的方式,與《異形》相同。

2, 船上的AI系統叫做母親,與《異形》相同。

3, 抱面體破蛋而出寄生人類的經典畫面。

Advertisements

4, 我發現異形系列電影貫徹最徹底的,大概是「抽菸」這件事,每集都有,另外就是每集都有新的人形機器人(第三集除外,主教第二集出現過)。

 

Movie, Alien: Covenant(美國) / 異形:聖約(台.港) / 异形:契约(中), 電影劇照

最後的晚餐,工作照

 

異形系列電影(Alien Series)

異形(Alien)1979年05月25日
異形2(Aliens)1986年07月18日
異形3(Alien³)1992年05月22日
異形4:浴火重生(Alien Resurrection)1997年11月26日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2012年06月08日
異形:聖約(Alien: Covenant)2017年05月19日
跨界作品
異形戰場(Alien vs. Predator)2004年08月13日
異形戰場2:適者生存(Aliens vs. Predator: Requiem)2007年12月25日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