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個地形介紹,我們的樹屋要蓋在這顆大樹上,
大樹長在一個約70度的山壁上,這顆樹相較其他樹來得高,樹上的視野很不錯。
通往樹屋的路上雜草叢生,需要先開路。
這個約70度的陡坡非常難爬,表面全是易鬆動的泥沙,泥沙的厚度約8.9公分,想釘木樁做樓梯也沒辦法。
不知道這是不是300年前台北湖(1694年)的湖底爛泥經過乾燥與風化過程後的產物?
而我那300多年前來到台灣這塊土地上落腳開墾的祖先們,辛苦開墾的家園是否曾經歷過這場大災難?
而這裡的地層應該是屬於桂竹林層大埔段,隨手撿起一塊石頭都能在裡頭發現化石,我的闊船蛸、濾管蛤等化石都是在這裡發現的。
沒錯,我的秘密基地身兼化石採集場。「化石」大概是我這輩子最大的興趣了,從國小喜歡到現在都沒改變。
從樹根處往下看,斜坡陡峭且難以攀爬。
*這幾張照片是工作數日後拍的。
風險評估是實踐夢想前不可避免的步驟,不管怎麼樣的夢想都必須建立在「安全」這個前提條件之上。
於是我們也開始找尋是否有更合適的大樹可以蓋樹屋,一天黃昏我跟夥伴拿著砍刀在毫無人跡的山林間穿梭,一路找到山頂上的三角點為止。路上雖有一兩顆可以蓋樹屋的大樹,但如果每趟運送建材上來都得花上半個小時,我們可能得花上好幾個禮拜在運送建材這件事上,決定作罷。
回去測量一開始秘密基地那顆大樹,樹幹分岔處離地約3公尺60公分。
樹屋的地基打算利用這分岔處,放置木條以增加穩定性。
樹圍約235公分。
另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先做,
我們不能為了夢想,而去傷害到這顆樹木。
雖然用釘子會比較快,且用了釘子也不至於會讓樹木死亡,
但我們希望在「完全不傷害到樹木」的前提下搭建樹屋,
為此夥伴還特地請教一位專攻樹木的科技大學教授,詢問我們的蓋法是否會傷害到樹木,
在確定不會傷害到樹木後,就要開始動工了。
未完待續…
繼續下篇紀錄,樹屋計畫3:爬上去看看!
回憶上篇紀錄,樹屋計畫1: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收集建材
延伸閱讀
.轉貼文章技巧:臉書轉貼連結的設定
.按個讚,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謝謝觀賞。
如果您覺得寫得不錯,或是對您有幫助,請別客氣的留下回應或點個讚。
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各位朋友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