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裂》影評:衰退焦慮症

The Substance(英國、法國、美國, 2024年) / 懼裂(台灣) / 完美物質(香港) / 某种物质(中國)

2024年尾時上映了一部令許多影評為之震撼的電影:懼裂。很具話題性加上主流影評高度讚美,也有不錯的票房表現。

影評讚美的點著重於電影諷刺當今社會諸多現象:

  1. 男性凝視,這是指以吸引異性戀男性的視角拍攝作品。
  2. 物化女性,為了拍攝男性凝視作品而產生的現象,順便再諷刺這些主導拍攝的掌權者,在被剝削的女性眼中是個什麼噁心模樣。
  3. 容貌焦慮,不過我覺得電影中展現出來的更像是對於自身各種條件衰退後產生的焦慮症。

除諷刺外,兩位女主角的選角也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一是演員經歷與角色的貼切性,二是詮釋角色的說服力。

從豆瓣與IMDb的分數與網友發表的文章看來,這部電影不是普羅大眾會喜歡、會具有深刻共鳴的作品。個人認為主因如下:

  1. 鏡頭語言,電影使用許多畫面來說明主角的心境轉換,這種表現手法不是每個觀眾都能理解,而多數觀眾看電影是需要完整理解世界觀的:每個角色的心態、為什麼說出某句台詞、整體邏輯性等。

 

觀影情報

上映:2024/10/18
片長:141分鐘
級別:限制級/18+
評分:IMDb(7.4/16萬+)、豆瓣(7.5/13萬+)、爛番茄(90%/332)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萬+)
片尾彩蛋: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 | 宣傳發行

 

(劇情透露區)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可能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
年代:
背景:

 

影評

議題討論:兩獨立體或共享意識?

先讓我們從電影中一個最核心能觀影感受差異的設定來討論,蘇(Sue)跟伊莉莎白(Elisabeth)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還是共享意識?

認為是兩個獨立個體的,主要是每次「交換」之後,剛醒來的那個,都嫌棄著前一位的生活方式。更何況最後兩者還共同存在做生死搏鬥。這種觀點普遍用母女的關係來看待兩人。

認為兩者是兩具身體共享意識的,則是電影最直白告訴觀眾的就是如此。

至於伊莉莎白為何要嫌棄蘇,這也不難理解:你是否曾經在醒來宿醉一整天,抱怨自己昨天跟好友們一起狂歡喝酒時怎麼不克制一點?是否曾經在各種考試不會答題時,抱怨自己有大半年可以準備,卻一天混過一天?

伊莉莎白對蘇的抱怨就是這種,蘇代表的是「不知節制揮霍青春」的自己。

至於蘇的狀況,我會用這樣子來想像,在我17、18歲時的時候,每到聖誕節、跨年,就是找三五好友或同學去狂歡,如果有跟我說:我放假時都一個人在家裡吃披薩、烤雞,看著電視購物頻道,喝酒度過,我一定覺得那個人很廢。

這就是蘇對伊莉莎白的看法,不屑。伊莉莎白則代表「否定自我並選擇逃避」的自己。

但我現在已經到了伊莉莎白的年紀了,沒有女友、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台北市十月、十一月又有90%的天數在下雨,每天下班時就是買杯珍奶、雞排等炸物回家,再從冰箱拿出半手啤酒,喝酒買醉、追劇耍廢。

如果有時光機能讓青春時期的我看到現在的我,反應大概也會跟蘇一樣吧。

有趣的是,每個觀眾都會最優先用自身的經歷去投射到電影中解讀,許多女性觀眾反而是用母女的關係來解讀伊莉莎白(母)跟蘇(女),她們很常在生活中聽到母親用自己的例子來勸誡她,在她們眼中,伊莉莎白像極了那個囉嗦、愛碎碎念、管控嚴格的母親投影。

我能想到佐證兩人是共享意識的部分:

  1. 那句重複的 You Are One
  2. 中途伊莉莎白曾經想中止服務,但她猶豫了。我認為中止服務=讓蘇死去=伊莉莎白無法在用蘇的外表生活,這樣她才需要猶豫;否則若只是自己的複製人死去,不符合這整部電影要討論的。
  3. 最後怪獸上台時喊著:我是蘇呀!我是伊莉莎白呀!

 

細節

以下細節討論我覺得比較無趣,可跳過,主要是給堅持兩人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的觀眾參考。

用邏輯來討論,若是「年輕版的自己」屬於複製人,對方有獨立思考能力、與你意識不相通:

好處
  1. 看看年輕版自己都在幹嘛
風險/壞處
  1. 每生活7天就得昏睡7天,相當於剩於壽命減半
  2. 複製人若超時使用(超過7天)會對你的身體造成永久損傷

如果意識是不相通的,伊莉莎白怎麼可能在沒有任何好處的狀況下做出那麼多犧牲,就是因為「可以有一半的時間享受年輕版的自己」,她才會做出這種選擇呀。

至於後來蘇被停止服務後,又被伊莉莎白救活,醒來後的蘇發現伊莉莎白想殺死她,憤而反擊。我自己是覺得這邊就開始走向「魔幻寫實」了,可能是編劇不知道該怎麼收尾。

包括瘦骨嶙峋的老人居然有辦法健步如飛拖著身體跑、怪獸上台時眾人有察覺卻沒尖叫跑開,都屬於這種表現手法。這邊就隨個人解釋了,你可以說伊莉莎白在選擇中止服務後的一切都只是想像,

也幫忙給個合理解釋,即使電影完全沒有提到這些:

兩人的身體就像一顆硬碟複製成兩台,伊莉莎白現有的記憶被複製到蘇的身體上,此後兩人各自擁有自己清醒時的片段記憶(兩個操作者各自操作著自己的電腦),而抽腦脊髓液就像是只有一個電源。

諸如此類是可以幫電影合理化的,但我通常不會做這件事,認為觀賞這部電影的樂趣也不在這。

 

 

 

觀賞平台

這是受「」邀請觀賞的電影特映會,

觀賞戲院:喜樂時代影城

觀賞戲院:台北京站威秀影城

觀賞戲院: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

觀賞戲院:今日秀泰影城

觀賞戲院:樂聲影城

觀賞戲院:國賓大戲院

觀賞戲院:台北新光影城

觀賞戲院:日新威秀影城

觀賞戲院:in89 豪華數位影城

觀賞戲院:國賓影城@台北微風廣場

觀賞戲院:美麗華大直影城

觀賞戲院:欣欣秀泰影城

觀賞戲院:喜滿客京華影城

觀賞戲院:台北信義威秀影城

觀賞戲院:國賓影城@台北長春廣場

觀賞戲院:哈拉影城

觀賞戲院:誠品電影院

觀賞戲院:光點華山電影館

觀賞戲院:湳山戲院

觀賞戲院:景美佳佳戲院

觀賞戲院:真善美劇院

版面介紹網址規則核心價值引用資料

 

電影資訊說明

電影名稱:
其他名稱:
年份:
國家:
語言:
台灣發行:
台灣上映:
導演:
編劇:
演員:

劇情簡介

 

https://char.tw/tags/

 

電影宣傳

電影海報

電影廣告看板

電影文宣

特映宣傳

特映邀請卡

電影發行

電影影碟

電影DVD

串流影音平台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