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影評:台灣版派特森(誤)
父後七日(台灣, 2010年) / 7 Days in Heaven(英文)
描寫台灣道教與傳統喪禮習俗的黑色喜劇,電影入圍該屆金馬獎6項,拿下最佳男配角與最佳改編劇本兩獎項。電影記錄下並呈現出不少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文,是部以電視電影規格製作的電影,在畫面的質感上比較陽春,優異之處在於演員演技與劇本。情感表達上以較少被描寫到的「父親」角色為主,若有過親人過世經歷較容易獲得共鳴。
觀影情報
- 上映:2010/08/27
- 片長:92分鐘
- 級別:保護級(6+)
- 評分:IMDb(6.9/2百+)、豆瓣(8.0/1萬+)、爛番茄
-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1萬+)
- 片尾:跑演職表時有回憶中的那段父女對話,演職表約2分43秒。
- 主要獎項:金馬獎入圍(6)、金馬獎得獎(2) @ 2010年金馬獎
- 電視首播:2011/04/02 21:00 @ 衛視電影台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文學改編電影、喪禮習俗、親人過世;棺材、孝女白琴、救護車、醫院、婦女聯歡晚會、詩人、紙蓮花、美髮師、喜帖(前女友的喜帖)、布袋戲、電子花車、面膜、小狗、攝影機、靈堂、夜市(盜版CD、棒球九宮格)、筆電、公祭、泡茶、抽菸
用詞差異:下港(南部)、好理家在(好險),都是直接把閩南話翻成漢字
電影背景:彰化縣;香港 | 2007年 [附註1]
電影場景:彰化縣田尾鄉、溪湖糖廠冰店、縣道106乙(與喜樂橋)、深坑流動夜市、田中車站、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香港中環、赤鱲角機場
影評
電影呈現出的台灣人文
喪禮習俗
1, 留一口氣回家:電影中父親彌留之際,由醫護人員使用呼吸球囊幫忙父親呼吸,並由救護車送回家。
傳統習俗信仰中認為,如果不是在家死亡,靈魂會找不到回家的路,若不是意外身亡的話,多數家屬會在病患彌留之際,讓病患留一口氣回到家才斷氣。很多時候病患其實已經死亡,只是硬幫病患呼吸,名義上達成在家中死亡。
有種說法認為,若客死異鄉不能在家裡辦喪事(棺材不能放屋內),是因為中國早期瘟疫流行,是基於防疫的用途才這樣規定,只是時間久遠後,人們只記得習俗上要這樣做,卻已沒有這樣做的必要。
我們家也是有遵循這種習俗,但個人偏向認為不必堅持這習俗,人自然壽寢正終最好,為了習俗用強迫的方式延長生命,說不定對彌留的人是種巨大的折磨,痛苦還無法說出來,且醫院要能算準死亡時間也不容易,也有過送回家後病患沒能立刻死去又拖了好幾天的狀況發生過。
2, 死人直:要把父親送回家時,醫護人員囑咐家屬告訴父親『爸,我們要回家了』,到家時也要說『爸,我們到家了』。
傳統習俗認為死人是很「直」的(閩南語,不知變通的意思),在移動棺木、火化屍體、移動骨灰罈等時刻,都必須告訴亡者現在要幹嘛,像是搭電梯、過橋、或趕快離開身體(火化時)等。
在醫院時還沒斷氣,這邊大概是怕爸爸中途斷氣,才這樣說;另一個可能是父親已在彌留,但很多人會有要在家中斷氣的想法,告訴他要做什麼也能讓他比較安心。
3, 香跟紙錢不能斷:電影中,大志跟阿梅在傳統鋁製臉盆中把金紙排成像蚊香般的漩渦狀後再點火,這時家屬要在金紙尾端不斷用接龍的方式排金紙,讓金紙不中斷燃燒,通常都會輪班做這件事守靈。另外香也不能中斷,所以通常會插支能燒上數小時的「大香」,而有親友來祭祀時會用「小香」拜拜,如此交錯使得靈堂上的香不會中斷。
這樣做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取其「薪火相傳」的象徵意義,其二是認為人剛往生時需要指引目標。個人則是認為,這有幫往生者家屬分散注意力的作用。
4, 看良辰吉時,哪些生肖的家屬會相沖相剋。
5, 蠻多上一輩的老人家一輩子都只抽長壽菸(像我爺爺就是),小莊用菸拜拜時就說要請阿舅(舅舅)抽外國進口的菸。
6, 能哭/不能哭:迎棺時不能哭,但回來時女兒一定得哭。
這也是我很反感的一點,人難過自然就會想哭,不該被規定哪時候該哭,哪時候不能哭,違反自然,甚至找孝女白琴來用麥克風大聲假哭。
我們家是那種三合院傳統聚落,小時候都會覺得治喪這件事非常擾民,被鄰居吵得不得安寧且心神煩躁,最近20年來這種現象已不常見了。
7, 燒紙紮屋時家屬得圍住四周,不讓其他孤魂野鬼來搶。
8, 議員跑婚喪喜慶(變成議員是否能連任或當選的主要原因,而非問政成績)
這大概是華人文化圈的陋習,議員不是專心去為人民處理事情,而是負責「跑攤」婚喪喜慶跟選民搏感情,而剩下時間他們要做的則是用各種合法不合法的手段賺錢。
我們家不是什麼望族,公祭場上沒有什麼大人物會出現,小時候我爸的喪禮上有議員來上香,我也會有種「感謝你讓我爸爸這麼有面子」的感覺,基於這點我就足以為對方做牛做馬了,更何況只是投對方一票這種小事,我能體會為什麼議員們會努力做這種選民服務。
但年紀增長後就會覺得,那不該是他們的職務,且那也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榮耀。
9, 燒完東西產生的灰要用布袋裝的,丟到溪水或河中「放水流」,還要拜託水公水婆讓亡靈收到。
10, 長輩替晚輩送終是大不孝,所以長輩要象徵性的處罰晚輩,像是用拐杖敲打棺木。
11, 出現畫面:紙蓮花、電子花車、紙紮屋、紙紮金童玉女、孝女白琴、靈堂、遺照、罐頭塔、公祭會場、輓聯、手尾錢、花圈、走赦馬、香爐、冰櫃
12, 其他提到的名詞:入殮、火化、甘頭
彰化
- 電照菊花:有坐過客運夜車或開夜車走高速公路的朋友應該都會有印象,在經過彰化田尾時常常能看到整片農田上都是燈泡。這是因為菊花會在晚上開花,而且在小苗時就會開花,這時莖太短時法販售,每天照3~4個小時,讓菊花認為冬季尚未來臨而繼續生長。
- 玫瑰田:彰化是花卉栽培的重鎮。
人文與文化
- 阿義說他的詩是用「北京語普通話」寫的(而非以前常用的「國語」),另一首則是用「台語」寫的。
- 松茸酒,這個以前超普及,我爸跟爺爺都常喝。
- 腳踏車前後用 CD 來當反光板(我外公也會這樣)
- 議員嘴上說要低調(阿琴說要把議員名字寫大一點時,議員回說又不是他往生),實際上卻是恰恰相反(到公祭會場時嫌字體太小)。
- 同鄉的人情義理,有個同鄉在屏東意外身亡,從對話中聽起來應該是沒有家屬,阿義要免費去幫他招魂。
- 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台灣以前相當重視家族關係,加上很多地方都有同姓的人的聚落、遷徙不像現代這樣容易與頻繁,村里的人大多彼此有關係,像阿義就是小莊的外婆的爸爸的義子的孫子,此外能看到劇中幾乎每個角色都跟死者有親戚關係,包括王議員。像我每次回「阿祖」(閩南語,指曾祖父母)家,我都沒辦法搞懂家族成員彼此的關係。
觀影感受
我比較不喜歡這部電影在畫面上偏冷色系的色調安排,這讓色彩變得很詭異,台灣最近不少優異的作品都因為色調這點讓我在投入程度上打了些折扣,像是《紅衣小女孩》(2015年)、《濁流》(2017年)等,感覺導演是在有限經費的狀況下嘗試各種練習。
不過我很欣賞電影記錄下了台灣的人文習俗,就像前面整理的那些,這都是得基於細膩的觀察,思考後,選擇呈現方式,能呈現台灣人文的影視作品還是很少數,呈現的方式也不流於刻意或表面。
情感共鳴方面,父親在夜市脫掉脫鞋讓女兒穿那段我很喜歡,它表現出台灣那種比較內斂但又充滿疼愛的父愛展現。
文學風格
台灣近十幾年來的電影有一大半的電影都太過於文藝了,追求文學與藝術,鮮少把「跟大眾溝通」列為創作時的目標之一,台詞與劇情都非常的不生活化,再不然就是極端的以通俗為藉口的粗製濫造。但這是一種喜好問題,而非對錯,只是我會認為電影不管是想達成教育性還是娛樂性,能讓受眾更廣是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像我就會覺得阿梅反覆難眠時配上那『隨著冰櫃壓縮機的聲音,我的心臟就緊一次』旁白,這種還是比較適合以文字為主的平台(小說、散文等),放在電影中不是那麼恰當。看完電影後查資料,才知道這有原著散文作品,就能理解電影會這樣安排的原因。
附註1:
基於以下觀察,救護車上有彰化縣、我愛彰化不說髒話的路碑、輓聯中縣長是卓伯源(2005年~2014年)、田中車站、溪湖糖廠冰店等。父親住院日期為96年。
主要得獎紀錄
2010年第47屆金馬獎(完整名單)
- 入圍,最佳劇情片
- 得獎,最佳男配角:吳朋奉
- 入圍,最佳女配角:張詩盈
- 入圍,最佳新演員:張詩盈
- 得獎,最佳改編劇本:劉梓潔
- 入圍,年度台灣傑出電影
原著作品(散文)
- 書名:父後七日
- 作者:劉梓潔
- 出版日期:2010年
觀賞平台
觀賞平台:租DVD+小豪電腦
這是我最喜歡的台灣電影之一,電影比散文多了很多角色,也多了許多台灣的民間習俗與人情互動,只要在台灣鄉村生活過的,或是40-50歲以上的,對電影中的人物互動與對話應該都熟悉與親切。散文中沒有的道士與阿琴,反而是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很可惜的,王導的下一部電影,講歌仔戲的”龍飛鳳舞”,野心太大,旁支故事太多。雖然我還是很喜愛”龍飛鳳舞”,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野台戲的情節,但是票房不佳,真的很可惜。
那也推薦幾部我覺得好看的作品:《愛的麵包魂》(公視人生劇展版)、《流浪神狗人》,也都是呈現台灣文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