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2:起義時刻》影評:日本文化、美國技術、中國觀眾
Pacific Rim: Uprising(美國, 2018年) / 環太平洋2:起義時刻(台灣) /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中國) / 悍戰太平洋2:起義時空(香港)
環太平洋系列電影是以雙人組合同步操縱巨大機器人對抗巨大怪獸的電影,首集於2013年推出,評價不高但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票房表現相當亮眼,續集也備受期待。
跟首集比較起來,續集在機器人與怪獸的打鬥上,蠻多新鮮的哏,帶入了不少武術風格的拍攝手法,視角的呈現上也很用心求新求變,更能感受到巨大機器人戰鬥時與場景的互動,讓觀眾更投入電影之中,體內有著機器人魂或武術魂的觀眾會覺得超熱血!
這集頗重視人類之間的情感互動,以青少年觀眾為目標族群,偶爾穿插些小笑點。
電影預告
個人屬於看電影前完全不看電影預告的人,這部也推薦不看預告,但其實不容易。會認為有許多東西是沒有放在預告中的,大概也是想留給觀眾進戲院去感受。
需要看過前作嗎?
電影很明顯有多處是向前作致敬之處,當觀眾看到某個場景、某些角色以本人或以照片登場時,能與前作做連結。但沒看過首集的觀眾也完全不會有看不懂之處,可放心。
戲院推薦
這部非常推薦大銀幕觀賞,我連在 IMAX 影廳觀賞都會覺得如果銀幕能更大一定會更震撼,有許多畫面是小銀幕比較感受不到的。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 | 特殊片頭&演職表 | 宣傳 | 模型
觀影情報
- 上映:2018/03/21
- 片長:111分鐘
- 級別:保護級(6+)
- 評分:IMDb(未)、豆瓣(未)、爛番茄(未)
-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200萬+)
- 片尾:緊鄰正片出現,不太算片尾,演職表約10分鐘多。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機器人、怪獸;機械式地下避難室、火箭、下雪
電影背景:莫玉蘭基地@中國、雪黎、西伯利亞、上海、南韓、東京、富士山
差異用詞:悉尼(雪梨)
影評
電影風格
機械人戰鬥武術化
每個人欣賞事物的角度不同,以我個人來說還蠻喜歡新鮮的事物,就這點而言電影讓我感受到不少娛樂性。
我不太喜歡這類巨大機器人戰鬥電影主要的原因是,這類電影往往都讓我很出戲,明確感受到不管是機器人還是怪獸都只是動畫,機器人跟怪獸互相攻擊時能不能造成傷害純粹是電影說了算,也不會因為對決中主角方的機器人趨於劣勢而感到憂心,自然而然不會覺得這類型的電影是爽片。
但《環太平洋2》的打鬥我還蠻喜歡的,其一是有展現出巨大機器人在戰鬥時與場景的互動性,像是吉普賽靠著大樓,黑剎 [附註1] 用上鉤拳(昇龍拳)時,吉普賽整個人陷入大樓中所造成的破壞;或是黑剎利用雙手刀器砍大樓來止滑、吉普賽用動力牽引拉倒大樓來壓怪獸、怪獸抓著守護者的鞭子甩一圈(用俯視視角)對大樓造成的破壞等。
其二是讓人感受到人類駕駛的危機、人性與必要性,這次有很多動作是讓機器人更像人類,像是吉普賽腰部被砍時會下意識的去摸腰部,或是吉普賽跟黑剎打鬥時把對方頭部壓入水中、吉普賽用手刺穿黑剎身體拔出它的心臟(動力引擎),至於吉普賽最後那招則是讓人想起「你有沒有聽過一套從天而降的掌法」。讓駕駛員出現危機,則能讓觀眾情緒被牽引,像是黑剎用雙刀切入吉普賽頭部時,傑克頭部差點被砍到的危機感。
其三是視角的展現,像是吉普賽揮拳時拳頭的特寫、黑剎用刀器攻擊大樓時以辦公室內人類的視角來呈現畫面。
其四是更多元化的戰鬥手法,不再是單純的比力氣互毆、互砍、互咬,吉普賽擋黑剎光波時破壞冰層遁入水中、小維駕駛機關槍室時,機槍能從機器人側身轉到身後,而駕駛艙也透過移動來讓駕駛員能面對敵人開槍,或是吉普賽在手上黏著火箭利用自由落體來攻擊怪獸等。也有些是走動漫風格戰鬥路線的,像是怪獸拳頭搥地所產生的震波。
其五是部分設定還蠻酷炫的,像是邵式機器人被外星生物化。
附註1:原以為中文翻譯是「黑煞」,網路上多數影評亦使用此翻譯,但查廣告看板、特映會立體卡片上是使用「黑剎」。
視角的展現
電影在視角的展現上還蠻用心的,除上述提到的外,像是吉普賽被打飛在大樓間穿梭時用貼近胸部的視角來呈現、小拳王抬著火箭從煙霧中跑出來等。另外兩個印象深刻的是艾瑪拉逃出逃生艙時借用她當對比呈現出怪獸的巨大身影,還有就是我其實也看過不少以日本富士山為背景的電影,但電影以我未曾見過的角度去呈現站在富士山山腰看這座山的壯闊感。
劇本
劇本上比較公式化,能感受到電影有用心,有幾個大方向:
1, 觀眾族群設定明確,就是青少年,講述這年紀常見的同儕排擠或鬥嘴爭吵,不被認同等情緒感受,或主角天生就是天才、傳奇人物(之子)這類的設定。
2, 致敬前作,以上集犧牲自己的史塔克·潘達考斯特之子為續集主角,多個基地場景亦是前作設定,也認為電影中出現的巨大鋼彈模型是致敬而非廣告置入。但電影似乎高估了觀眾對首集的記憶點,應該沒有多少觀眾會記得潘達考斯特是誰、吉普賽號又是哪台等,我在想甚至很多人連看到紐頓、葛里布博士都沒有什麼印象在,或是忘了這兩個博士在上集有跟怪獸做精神連結等;基於一部多數觀眾看完就忘記內容而且還是5年前的電影去做劇情上的延續,效益會大打折扣。
劇本走向沒有太多的驚喜或意外,我在片頭就猜到最後傑克會跟艾瑪拉合作開機器人,幾處安排的驚喜效果都不明顯,像是紐頓的愛人居然是外星人、怪獸被擊中後又起身大吼才死去。
畫面
打鬥場景都發生在白天(相較於上集多數在夜晚),這點還不錯,可惜之處是前期不少畫面較容易讓人感覺不適,看 3D IMAX 版這點又更明顯。
美國電影近年製作方向:異國文化、美國技術、中國觀眾
日本大概是最常出現在美國電影中的異國文化,以《環太平洋2》來說,巨大怪獸的造型、機器人的造型、機器人的動作跟操作者同步、機器人的武器等設定,都能感受到是基於日本文化。
但同時也能感受到美國電影除了本土市場外,中國已是第二大的市場,有時票房甚至比美國本土還高,在這種前提下大量在電影中放入中國元素,像是演員,景甜飾演的邵麗雯、張晉(香港演員)飾演的泉元帥、基地內大量的簡體中文字、越來越多的中文對白等。
而美國則是負責提供電影的製作,能感受到美國這種電影製作模式會越來越普及:美國製作電影、展現異國文化、追求讓中國觀眾買單。
環太平洋系列電影
- 環太平洋(Pacific Rim)2013年7月12日
- 環太平洋2:起義時刻(Pacific Rim: Uprising)2018年3月23日
*美國上映時間
觀賞平台
這是受「UIP」邀請觀賞的電影特映會,
觀賞戲院:美麗華大直影城 (捷運劍南路站)(台北市中山區) IMAX 廳、雷射 3D IMAX 版
心得速記
機器人叫 jagar,這是德文,獵人。我想第一集有想往歐洲市場發展,才會取德文名。但是,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市場實在太大了,許多美國電影都會加入中國元素。
感謝 cmlin 的分享,我知道劇中的機器人叫做「機甲獵人」(Jaeger),但沒有想過這個詞的由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