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名詞解說:GG

網路名詞解說:GG

最近一個朋友問我,「GG」是什麼意思?

小豪直覺的就想到了《星海爭霸》…當下就跟朋友解釋這名詞的由來。

後來小豪也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好愛用這個詞,連一些新聞的受訪者(大學生)都會講出這樣的口頭禪用詞。

 

StarCraft II

台灣有個電視節目,緯來育樂台的職業電競聯賽,是一群職業電玩玩家互相對戰各種電玩遊戲的節目。(附註一)

當中最火紅的遊戲是《星海爭霸2》(StarCraft II),這遊戲一代時我們正逢高職時期,每次學校上電腦課都在偷偷對戰。

而當遊戲對戰時,若有一方要認輸時,就會打出「GG」,

意思是「Good Game」(這是一場好比賽的簡寫),這樣的習俗有好些年了,這習慣是從國外玩家傳過來的,有風度的稱讚對方表現很好。

(不認輸的話,要一方被消滅到沒有生產能力為止)

 

但是隨著主播一次又一次高亢的喊出:

「誰誰誰(玩家暱稱)這時打出了GG~~~」

「GG~~~誰誰誰認輸了~~~」

「GG~~~遊戲結束」

慢慢的,大家就以為GG就是「Game Over」(遊戲結束),或是「我輸了」,

從此,GG就被引申為「完蛋了」,「輸了」,「結束了」這類的意思。

像小豪就有看過朋友發表過「在感情的路上,我gg了!」這類的貼文,gg被當成輸了來使用。

電玩節目應該是讓這個詞盛行的主要原因。

報告完畢。

 

至於這種誤解而產生的名詞,小豪覺得倒沒必用「積非成是」這麼嚴肅的角度來看待。

雖然一個詞被誤解了,但當大家都這樣說,有了共識之後,這個詞就是這個意思了,反而比較像是「約定俗成」。

「馬子」原來也不是用來指女朋友呀,台灣的「網咖」也幾乎都沒有咖啡可以喝呀。

語言最重要是用來讓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像數學符號全世界共用一樣,只要大家有共識最重要。

 

附註一

目前看過在對戰的遊戲有:星海爭霸2、跑跑卡丁車、特種部隊(Special Force)

 

其他網路名詞解釋:

大大

.GG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