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巨浪》影評:充滿美麗景緻的災難片
Bølgen(挪威, 2015年) / 驚天巨浪(台灣) / 驚逃駭浪(香港) / The Wave(英文) / 海浪(網路)
自小看了不少好萊塢的災難類型電影,好奇像挪威這樣的歐洲國家拍出來的災難片會是什麼樣子。
我對世界各國的常識其實頗為淺薄,對挪威的印象多來自於台灣的外景旅遊節目,美美的湖畔旁[附註1]樹立著零星歐式建築的聚落,背景往往是山頂雪白的綠色高山。挪威這樣的美景特色在電影中有被呈現出來,透過電影院大銀幕欣賞起來真的很舒服。
至於在災難題材的表現上,可以說是災難片該有的要素幾乎都有,但換個角度來說,電影也是比較公式化的。特效的部份水準不錯,且並沒有太過於執著在特效表現上,這點是不錯的。
附註1:
可能對於海岸的印象多來自於「台灣海岸」的既定形象(海邊沒有粽子哪叫做海邊!),在看到挪威那些節目介紹時不會聯想到那些「水面」其實都是海(很多時候是轉台轉到時已是中段,可能錯過了地理位置介紹的部份)。上網搜尋挪威的資料,才發現挪威的地理位置是什麼樣子。
觀影情報
- 上映:2016/01/15
- 片長:101分
- 級別:保護級(6+)
- 評分:IMDb(6.7/5千+)、豆瓣、爛蕃茄(無)
-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4百+讚)
- 片尾彩蛋:無
- 電視首播:2017/03/12 21:00~23:15 @ 好萊塢電影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山崩、海嘯;心肺復甦術
影評
公式化電影
同一個類型的電影拍多了,總是會被歸納出一些公式出來;即使不刻意去找出各部電影的共同點出來,也會在觀影時受到影響。
像是兒子跟爸爸互動不好這點,在看到的當下觀眾可能就會認為是為了之後展現父愛來先做「反差性」的預先鋪陳。
又或者爸爸帶著女兒回舊家時,觀眾可能就會預先感應到這裡的「分離」鋪陳,女兒跟著爸爸、兒子跟著媽媽,是在為災難後要去尋找彼此去做鋪陳。
寫每部電影心得時我都在思考,為什麼要寫這篇心得。去評定一部作品表線上的水準好壞,我似乎還沒到那種程度,我想先整理出來分享的是「對一部作品的感受」,並分析不同看法之間可能的原因。
以這部電影來說,或許看過的災難片數量比較少的觀眾,可能就不會在這些鋪陳時就預測到結果,感受上就會覺得新鮮了些。
災難電影不能免俗的會有些固定的角色,能事先預測到災難並且具有危機意識的「男主角」、輕視災難發生機率的「上層主管」、選擇犧牲小我拯救他人的「殉難者」(為了救同事而犧牲自己的災難偵測員、幫媽媽找兒子的大嬸)等等。
也有部份災難電影常見「過於巧合」的現象,像我就會覺得爸爸未免也太會憋氣了吧,又或是心肺復甦術那段也撐太久了吧。
常強調的,不同個體之間的觀影感受絕對不會相同,以上這些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
從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名單看一個國家的經營策略與方向
我向來對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沒什麼興趣,對於頒獎典禮過程、哪些演員出席走紅地毯、哪些影片得獎,從不曾注意過這些。但在早餐店吃早餐時看到報紙報導會閱讀一下,不會主動去追,我想這也讓我完全不熟悉大眾電影流行文化。
但慢慢的也會在觀賞電影的過程去歸納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我想一部電影能代表該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多是該國家該年度最有信心的作品,這種片豈能錯過?
但我發現代表挪威的這部電影,完全就是一部娛樂性質的電影,很讓我意外。
像是代表台灣角逐2016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刺客聶隱娘》(2015年)就完全沒有娛樂成份,主要都著重在於製作水準上的表現,能感受到台灣很希望透過這種全球知名的電影獎項來讓台灣在國際提昇知名度。
代表泰國角逐的《役男忘》(พี่ชาย My Hero, 2015年)則是很樸實的小品電影,但讓我訝異的是泰國願意請來非本國人(韓裔美籍)當導演,也願意讓這部電影以泰國的名義去參選,而且這還是一部呈現出許多負面的社會形象、是LGBT題材等,都讓我覺得泰國的氣度、接受多元社會(不同國籍、不同性向)的風氣都是值得學習的。
而這部代表挪威的電影則讓人感覺比較像是在宣傳挪威在電影工業上的製作水準,似乎能看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經營策略與方向。
挪威地質天災系列電影
觀賞平台
這是受「車庫娛樂」邀請參加的電影特映會,觀賞戲院:樂聲影城 2廳
心得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