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星約好要去猴硐貓村旅行已半年多了,直到這天才有空成行。
從台北往北行駛的火車,在八堵車站這裡有兩線岔路,一條往基隆,一條往宜蘭;而猴硐就在前往宜蘭的路上。
這裡有不少班彩繪列車通往猴硐或平溪支線。
侯硐(猴硐)車站
話說這裡以前山上有很多猴子洞,所以叫做猴洞。
後來發現煤礦,因為開採而發達,但坑道內有水是不祥之兆,故拿掉洞的水改為猴硐。
接著國民黨來台後覺得猴字不雅,改為侯硐。
不再採礦後,侯硐整個沒落,即使是假日也只有登山客會來。我在2006年假日來過幾次,遇到的遊客加起來不會超過5個。
這幾年則是有人來拍這裡的貓咪(好像有出書吧?),加上台灣只要有拿相機的人都認為自己一定要會拍貓等原因,越來越多人來這裡拍貓,這裡又被改叫做貓村。
個人是偏好用猴洞(原名)或猴硐(這個「硐」與礦業歷史有關)稱呼。
猴洞曾是我走過台灣上千小鎮後最喜歡的小鎮之一,不過那樸實味道已不復存。
猴硐車站內的貓村地圖
可愛的猴硐公車
貓村其實就是猴硐車站旁的因採礦居住需求而建造的聚落,在車站內就可以看到貓咪,這大概也是目前全台唯一能在車站內就看到貓咪的車站吧。
猴硐車站前原先只有兩家麵攤與一家柑仔店,現在柑仔店改賣些觀光商品,我們也買了罐可愛貓咪的礦泉水。
這個牌子好有趣喔。
可愛的小貓咪
這隻很像加菲貓,很可愛。
另一隻很像加菲貓的可愛貓咪。
這天氣溫約只有12度,下雨又吹著大風,貓咪們幾乎都縮成一團。
貓咪的神韻真的很令人著迷,難怪那麼多人自願成為貓咪的奴隸。
好奇看著上方的貓咪眼神好可愛呀。
沿著山壁建造的住宅約有四十戶,每戶人家的門口都可以看到三四隻小貓聚集。
話說貓咪伸懶腰的樣子也好可愛呀!
即使有這麼明顯的告示牌「請勿使用閃光燈」,我還是看到有不少遊客用閃光燈拍貓。
下雨天本來燈光就不足,加上不少貓是躲在陰暗處,不使用閃光燈真的拍不起來。
其實很多攝影者在拍照時是不守規定的,像在這裡用閃光燈,或是在慶典時超出封鎖線,或是佔據好位置時不顧後方的人拍不拍得到。但是當他把照片發表到網路上後,誰又知道這些照片是怎麼來的?照片好看最重要。
你永遠不會知道別人美好的外表下,背後是用什麼手段去達成的?(或正面的,付出多少心血與努力)
只憑外表去羨慕人,不是一件妥當的事。
馬祖金門有戰地標語,貓村也應該來個貓貓標語。
貓貓標語錄:飼料請不要直接放在地上
為什麼不能把飼料放在地上呢?因為下雨後地板會變成濕滑而容易滑倒,且容易孳生蚊蟲。
右邊的紙張「這兒的貓有些都脹到吐!吐!吐」提醒我一個觀光客不會聯想到的問題,
每個來這的遊客都覺得貓咪很可愛,如果100個遊客裡頭有4個(這比例不誇張吧)會買貓飼料來餵食貓咪,
假日熱門時約有五千遊客,那貓不就被餵食兩百次?!以後猴硐都可以舉行神貓大賽了。
屋簷下躲雨的貓咪
在猴硐,每個角落仔細找一下,幾乎都有貓咪的身影。
板凳上也都是貓咪
這裡的貓很不怕生,舉個例子,我雖然沒有養貓,但也見過上千隻貓了,卻從未見過貓咪便溺,但這天就見過好幾次。
貓要在這理保持神秘性有所難度,要不習慣遊客也不可能,想想她們每天要應付多少遊客?(2010年12月猴硐訪客數量是5萬)
這次的旅程我約莫見到快一百隻貓,而這隻又尤其好動。
有些貓咪們會從你雙腳間穿過,有好幾次沒注意,就不小心踩到牠跟牠的同伴。
很殺的眼神
至於除了人類外,最愛追逐貓咪的動物「狗」是否也同時出現在猴硐呢?
根據個人的觀察,這裡的狗狗也蠻多的,不過似乎多活動在「前站」,而貓咪們活動範圍則多在「後站」貓村這。
這裡的狗遇到貓會追逐嗎?就我個人遇到的經驗看來,還是會。
猴硐為什麼貓這麼多?
這要從猴硐這採礦小鎮說起,因為採礦,所以才會就近把房子蓋在山坡上(就像九份金瓜石)。而山邊容易出現老鼠,所以大多數居民都有養貓。而就這裡住戶原有的貓約有20多隻,在貓村知名度提高後,很多人想說這裡是貓村,就把棄貓也丟來這,想說有人會養,現在已有百來隻貓。
猴硐里民中心牆上可愛的貓咪塗鴉,狗狗在這很弱勢。
我在想,這裡的狗如果對貓咪兇,應該會被遊客欺負吧。
雨中的猴硐,層層山巒更是明顯,頗具水墨畫般的詩意。
從礦坑口處拍猴硐小鎮
或許是因為這天下雨的關係,加上走道上隨處都是大便,這裡住宅處動物大小便的味道超級明顯。
對我們這些遊客而言,貓村只是一個旅遊景點,但是對當地居民而言,這裡是他們生活的家。
分享兩則公視的專訪資料:
有年輕情侶還跑到居民家裡的屋頂上拍照,亂闖進別人家裡面,這些情況,他們實在很無奈。
飼料照樣灑得滿地,若遇到下雨天,地板會變得濕濕泥泥的,走在路上容易滑倒,也會孳生蚊蟲。有的遊客被勸導甚至會故意唱反調,對設置在一旁的告示牌也不理不睬,居民也只能默默接受這些情況。
志工剛來的時候,光復里大約有二三十隻流浪貓,現在已經增加到一百隻左右。
外來的貓要跟這邊的貓爭地盤,不見得爭的過,常常會被驅趕到外圍,比較沒有東西吃的地方,也許死在山上也沒有人知道,通常成貓來到這裡,都沒有辦法生活的很好。貓咪多,排泄物也多,造成環境衛生問題。
遊客素質不一,她說有人會惡作劇把貓推到水裡。另外,遊客喜歡餵貓,常常把飼料灑滿地,也讓她很頭疼。
其實不只猴硐有這困擾,最近熱門的彩虹眷村(遊記),或是行之有年蘭嶼討厭遊客的事(Google)都一樣。
部份遊客都忘了這些對我們來說是旅遊景點的地方,都是當地居民的住家呀!
如果我們家門口每天都有上千人經過,不時闖進我們家裡拍照,我們又作何感想?
而台灣又向來只管想辦法提高遊客數量,卻從未做好相關的管理與配套措施,這種狀況還要持續多少年呢?
不能免俗的,要寄張明信片給自己。
不過我在猴硐車站這蓋到的章,要不是質感很差(圖案比自己用橡皮擦刻章還隨便),就是非猴硐本地的章(有平溪就算了,居然還有內灣的章)。
因為阿星沒去過平溪,所以我們又跑到平溪小鎮去逛逛。
沒想到非假日又下雨的這天,只有兩節的彩繪火車還是坐的滿滿的,從說的語言聽來幾乎都是些日本、香港觀光客。
平溪小鎮的三坑鐵橋,話說平溪近年來真的是廣告的寵兒。從維骨力(骨頭先生)阿嬤篇、陳妍希的馬玉山牛奶燕麥片 、張君雅的維力手打麵里長篇等等。(我最近就看過四五個,有看到再補)
最近因為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心得)劇中約會場景就是在平溪(跟菁桐)車站這拍攝,加上政府大力推廣平溪天燈,再度使平溪更熱鬧了起來。
雨中的平溪小鎮很美。
這是車站附近的廟觀音巖旁的八仙洞,裡頭岔路後還有岔路,不過不至於會迷路。
原是日治時期的防空洞,現洞內放有不少桌椅可供休息。
鐵道旁與觀音巖都種了不少杜鵑花,正逢盛開季節,在雨水下更具美感。
傍晚十分,再到十分車站去散步。我一直很喜歡沒遊客時的十分車站,希望有機會能在這種狀況下在民宿住個一晚,在昏黃寧靜的街道上散步,那就再愜意不過了,只是這天遊客太多了。
另外我發現天燈有種新玩法,就是加上長長引信的天燈,等飛到高空後發出響亮的鞭炮聲,聲光感受一次滿足。
附註:現在北部熱鬧一點的火車站都可以刷悠遊卡進出,猴硐車站可以刷悠遊卡,但平溪支線目前不行。
猴硐遊記
雨濛濛猴硐貓村日記:小鎮 & 景點、壁畫 & 作品、睡貓 & 環境(2014年11月)
侯硐懶洋洋曬貓日記(2013年3月)
不小心就會踩到喵的猴硐貓村與平溪小鎮之旅(2013年3月)
吃喝玩樂延伸閱讀
按個讚,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歡迎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請勿全篇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留下回應或點個讚,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