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23 北極古化石證明海豹從陸棲生物變海洋動物
更新日期:2009/04/23 14:10 (路透渥太華22日電)研究團隊成員表示,科學家在加拿大的北極發現不知名的有蹼肉食性動物化石,這能協助解釋海豹如何從陸棲哺乳類動物演化為海洋生物。 這隻非常原始的動物,從鼻子至尾巴長約110公分(43吋),身體類似水獺,頭骨形狀與海豹關係比較密切。 它住在淡水湖或湖邊。 這種動…
您的副標題
更新日期:2009/04/23 14:10 (路透渥太華22日電)研究團隊成員表示,科學家在加拿大的北極發現不知名的有蹼肉食性動物化石,這能協助解釋海豹如何從陸棲哺乳類動物演化為海洋生物。 這隻非常原始的動物,從鼻子至尾巴長約110公分(43吋),身體類似水獺,頭骨形狀與海豹關係比較密切。 它住在淡水湖或湖邊。 這種動…
更新日期:2009/04/22 04:42 楊舒婷 【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瞭解暴龍演化過程,又更進一步!中國嘉裕關最新出土的霸王龍化石,可望揭開霸王龍血緣的神秘面紗,描繪白堊紀時期的地球景況。 找到的是學名為Xiongguanlong baimoensis的霸王龍化石。這一批化石具有晚期暴龍的顯著特徵,推測出現時間可能為白堊紀中…
我以前教書的學校有個附設幼稚園,我常帶學生去觀察,幼稚園中有個沙坑,內有一些玩具,如小鏟子、空瓶子及漏斗,小孩子很喜歡把沙裝在漏斗中再裝到瓶子裡。 因為學校很大,各種國籍的人都有,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當外國的小孩子用小鏟子把沙裝在漏斗中,因漏斗會漏,沙裝不滿,小孩子便把手指頭塞到漏斗底去堵住漏…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9/04/14 14:35 美國研究人員說,人類因為爬樹的技術不好,沒辦法繼續當猴子,只好待在地上,成了人。 一般相信,人類跟猴子原來是一家子。大約在四到八百萬年前,分道揚鑣,有些繼續當猴子,有些演化成了人。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戴席瓦博士說,他研究過四百萬年前的人猿化石以後發現,這批人類…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4/12 10:09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專家呂君昌和歐洲學者雷姆斯,近日在浙江省東陽市發現罕見的翼龍類恐龍腳印化石。 東陽位於浙江中部,8500萬年前有蜥腳類、獸腳類及鳥腳類等多種恐龍在此生活。2008年11月,東陽被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命名為「中國恐龍之…
TVBS 更新日期:2009/04/11 19:25 劉欣逵 基隆市一位牙醫師,對化石相當著迷,他花了15年,蒐藏2千多件化石,從恐龍到貝類都有。原本對化石一竅不通的他,為了更了解化石,還去唸台大地質科學研究所,甚至買一棟房子,放這些價值不斐的化石,儘管散進家財,未來他還想開化石博物館,讓更多人認識這些寶貝…
一個年輕漂亮的美國女孩在美國一家大型網上論壇金融版上發表了這樣一個問題帖:我怎樣才能嫁給有錢人? “ 我下面要說的都是心裏話。本人25 歲,非常漂亮,是那種讓人驚豔的漂亮,談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給年薪 50 萬美元的人。你也許會說我貪心,但在紐約年薪100 萬才算是中產,本人的要求其實不高。 這個版上有沒有…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3/31 15:36 (中央社記者高茂雄澎湖縣31日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今天上午將2006年3月在澎湖縣出土的「潘氏澎湖鱷」化石複製標本捐給澎湖縣政府,由縣長王乾發代表接受,「潘氏澎湖鱷特展」也於捐贈儀式後隆重登場。 「潘氏澎湖鱷」為具有1600萬年歷史的史前古化石,2006年3月由澎湖縣民潘明…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3/31 16:39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31日將2006年在澎湖縣出土的「潘氏澎湖鱷」化石複製標本捐給澎湖縣府。圖為這隻史前巨鱷發現人潘明國帶著妻女,在以他姓氏命名的古鱷標本前留影。中央社記者高茂雄攝 98年3月31日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9/03/30 04:09 記者林秀姿/專題報導 台北地區也有一群人致力古礦物化石收藏,民國86年在台北縣板橋市成立「石尚礦物化石博物館」,10多年來收藏超過5萬件,並在百貨公司、博物館設立13家「石尚自然探索屋」門市,專售化石、礦物商品,吸引大小朋友、研究者與收藏家選購。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