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26 掠食凶殘的暴龍,是特大號的雞。
掠食凶殘的暴龍,是特大號的雞。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4/26 07:00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科學」期刊25日登出哈佛大學醫學院和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院研究人員的論文,首度提出支持恐龍演化成現代鳥類的分子證據,以前都是以解剖學說明兩者的關聯。 研究人員從6,800萬年前的暴龍(霸王龍)骨骼化石中萃取出膠原…
您的副標題
掠食凶殘的暴龍,是特大號的雞。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4/26 07:00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科學」期刊25日登出哈佛大學醫學院和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院研究人員的論文,首度提出支持恐龍演化成現代鳥類的分子證據,以前都是以解剖學說明兩者的關聯。 研究人員從6,800萬年前的暴龍(霸王龍)骨骼化石中萃取出膠原…
AFP 更新日期:2008/04/02 13:20 張仲琬 (法新社馬德里一日電) 今天公佈的西班牙研究報告指出,儘管人類獵捕最終導致長毛象在三千五百年前完全滅絕,然而氣候變遷,才是造成長毛象瀕臨絕種的重要因素。 研究人員利用模型與化石遺跡得到的結論是,冰河消融的數百年間,長毛象的棲息地銳減百分之九十。 …
路透 更新日期:2008/03/27 20:34 (路透里約熱內盧26日電)科學家今天表示,在巴西發現的新品種海生鱷魚化石顯示,6千5百萬年前恐龍滅亡時,這種爬蟲類成功地存活下來。 巴西古生物學家表示,新發現的化石品種Guarinisuchus munizi,綽號「海戰士」,啟發了新的理論,解釋史前鱷魚如何從非洲遷徙至南美洲,然後到達北美。 …
AFP 更新日期:2008/02/28 11:05 張仲琬 (法新社芝加哥二十七日電) 法國考古專家已確定可能為人類始祖的化石「托瑪伊」,為距今約六百八十萬至七百二十萬年之間的遺骨。考古學者宣稱,托瑪伊是目前出土的最早人類化石。 托瑪伊幾乎完整的頭骨、部分顎骨與牙齒二零零一年出土於查德的沙漠中。它們究竟是否…
親愛的,永遠要記得, 少了妳,這世界明天依然會正常運轉, 我的世界除外。 by 闕小豪《月餅》 小豪不太喜歡刻意繪製的愛心,因為那句老話:那是可以無限製造的。 但如果是透過巧思形成的愛心,就會收錄。 拍攝於:2008年 2月27日,小豪宅 下一顆愛心 上一顆愛心 延伸閱讀 分類…
發現考古凶惡史前巨蛙出土! 「魔鬼蟾蜍」吃小恐龍 ETtoday 更新日期:2008/02/19 14:23 記者管淑平編譯 一種在馬達加斯加出土的史前巨大蟾蜍化石,有著如保齡球大小般的體型,生活在與恐龍同年代,被科學家形容成有如地獄來的「魔鬼蟾蜍」。 這種「魔鬼蟾蜍」重10磅(約4.5公斤),體長16吋(約41公分),體型還不是唯一…
AFP 更新日期:2008/02/14 15:05 張仲琬 (法新社芝加哥十三日電) 研究者今天表示,尼日出土兩種長相奇特、前所未見的食肉恐龍,它們都在距今約一億一千萬年前的非洲濃密森林中覓食獵物。 它們有強勁的後腿,藉著修長尾部的助力,跑起來極為迅速,與另外一種更早之前出土的恐龍競捕獵物,後者的覓食範圍…
世界最小翼龍化石 體型似燕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8/02/13 04:39 徐尚禮綜合報導 中國和巴西的科學家在中國著名的「熱河生物群」發現一種新的翼龍化石。這一距今一億二千萬年的化石,被命名為「隱居森林翼龍」,翼展僅有廿五公分,大小和一隻燕子差不多,是迄今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化石。 研究人員說,發現這…
2008年02月12日 12:31:16 來源:北京日報 今天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刊》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員和巴西科學院的兩位科學家合作研究的論文,科學家在我國著名的熱河生物群發現了一新的翼龍化石。據悉,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小的翼龍化石之一。 這件化石來自遼西葫蘆島市建昌…
歐新社 更新日期:2008/02/10 00:01 希臘文化部表示,這顆在南部伯羅奔尼梭出土的四萬年牙齒化石,顯示尼安德塔人的活動範圍可能比想像中更廣。歐新社 九十七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