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06 “恐龍先長羽毛再變為鳥”
“恐龍先長羽毛再變為鳥”
2002年03月06日 BBC Chinese
一組科學家發現,恐龍在進化成鳥類之前,已經有了羽毛。
中國和美國的一組科學家在對中國遼寧省北票化石館一具屬獸腳亞目食肉恐龍的奔龍化石進行研究後,得出了上述結論。
這頭恐龍長95厘米,有兩隻腳,死亡年代距今至少1.27億年。它行動迅疾,和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迅猛龍有親緣關係。
這組研究人員由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諾雷爾領導,他們的研究成果將發表在周四(3月7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新結論
有大量證據表明,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但是化石學家們對這一劇烈變化的原因爭論不休,科學家們至今尚未揭示恐龍進化成鳥類的年代。
有一種理論認為,所有鳥類的祖先都是一種小型的、行動迅速的恐龍,他們爬到樹上覓食筑窩,漸漸地,這些動物有了羽毛,因此具備了飛行的能力。
但是,中美科學家的研究卻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證明恐龍在進化為鳥類之前,已經有了羽毛。
“先進的羽毛”
雖然奔龍沒有翅膀,但是從北票化石館的這具恐龍化石標本看,這頭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恐龍具有先進的,和鳥相像的羽毛,這些羽毛有複雜的支狀結構。
和鳥類一樣,恐龍的羽毛也有羽軸,能把羽毛聚集在一起。
研究人員說,在飛鳥出現之前,恐龍的羽毛必定已經在不斷進化了。
在遼寧也曾發現過其它類似恐龍的動物化石,這些動物也有羽毛狀物質,但是研究結果卻表明,這些物質大部分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羽毛。
也有一種理論認為,恐龍羽毛的功能是為了禦寒、自我保護或者吸引伴侶,而不是飛行。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鳥類是始祖鳥,它生活在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