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29 國家地理新鮮聞

講義雜誌 更新日期:2008-10-29 記者:謝勳主編‧翻譯
 
美國國家地理會社(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已有百多年歷史,對人類知識和心智的影響及貢獻,是無遠弗屆的。這個會社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非營利組織。

除了雜誌和電視頻道之外,這個會社也提供一項新聞服務(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Service),由他們的專家提供最新的有關人、動物、環境等訊息,分別出現在該會社的新聞頻道及網站。講義與國家地理會社的這項合作,每月以固定專輯方式出現,由留美化工博士謝勳主編、翻譯。相信謝博士的理工背景和人文素養將使這個專輯多采多姿。

撒哈拉沙漠從青蔥到乾涸 全球暖化可能導致撒哈拉沙漠綠化

 
最近研究指出,史前的撒哈拉曾是一片青蔥,卻在幾千年間,比先前公認的速度還緩慢地逐漸乾涸,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沙漠。有專家認為,現在的全球暖化,可能又會將之綠化。

科學家分析非洲國家查德北方一座偏僻的沙漠湖中的沈積物,最後得到上述結論。這座湖是「悠阿湖」,雖歷經幾千年來不斷地旱災及灼熱,卻因仍然保有古老的地下水,而得以繼續存在。研究計畫主持人,德國科隆大學史前考古學院教授克羅普林說,從保留在沈積物中的古代花粉、昆蟲、海藻和其他動、植物化石,我們可以推論,沙漠的形成是漸進,而非急速的。
過去的研究認為,撒哈拉地區是在短短數百年內乾涸成沙漠。這是分析從沙漠吹到大西洋的沙塵而得到的結果。克羅普林評論道:「從前的看法是一種錯誤的假設。連從未到撒哈拉沙漠實地研究的人,也沿用那種說法。」他的團隊發現,該地首先慢慢消失的是熱帶植物,接著是熱帶大草原,最後沙漠植物遍布全區。花粉分析顯示,熱帶樹林在四千八百年前才開始加速減少;沙漠植物在三千九百到三千一百年前才開始蔓延。

這項研究結果,支持先前考古學的說法:撒哈拉地區的人口,在幾千年內,隨著印度洋季風雨水逐漸往南前進而遷移。
(James Owen/謝勳輯譯)

「悠阿湖是首次能證實撒哈拉氣候模式,可靠且解析度高的資料。如果電腦模擬不能解釋過去的氣候,很可能也無法預測未來的氣候,」克羅普林又說。倫敦學院環境變化研究中心的荷姆斯教授指出,這項研究填補了了解過去六千年來北非氣候的缺環。他又指出,悠阿湖的沈澱從不曾間斷,因此提供了準確的資料。

克羅普林說,未來對悠阿湖的研究應能提供線索,預測現今的全球暖化可能引發撒哈拉地區的再度綠化。上次的綠化始於一萬二千年前,可能導因於當時海水蒸發量增加,季風帶來印度洋的雨水,滋潤了這熱帶性大陸的內部。他又補充:「而現在,人類行為引起了同樣的效果。」

克羅普林研究撒哈拉地區將近三十年。他注意到,二十年來,撒哈拉東部的雨量逐漸增加,有些地方的草木已長得比從前略為茂盛。

古印加醫師善於腦殼手術 當時手術後的生還機率已達九成

在古祕魯的印加王國,外科醫師常常很熟練地,為了醫治病人的頭部傷害而打開小部分的腦殼。

研究者表示,這種手術稱為「環鋸術」,可能是用以治療受傷的戰士。現今有一種類似的手術,用以減輕嚴重頭部外傷後,因腦內液體積累而引起的壓力。在古印加王國首都庫斯科周圍發現許多遺骸,最早的大約是一千年前。

根據骨骼分析顯示,手術的技法早已標準化,力求完美。到了西元一千四百年左右,生還機率已達到九成,而且很少有感染的跡象。

帶領這項研究的美國南康州州立大學教授安朱絲科認為,印加的外科醫師已發展出一套詳細的頭顱解剖術。他們小心地避開腦殼的某些部位,以免引起腦受傷、流血或感染。當時沒有麻醉技術和抗生素,但那些醫師很可能使用了藥草。

「他們知道許多野生植物的藥效,很可能採用了古柯、野生菸草和玉米啤酒之類的東西來減輕疼痛,並以香油和肥皂精等自然消毒品,減低環鋸手術後可能引起的感染,」她說。

安朱絲科及同仁研究來自庫斯科附近十一個墓地的遺骸,發現環鋸手術在當時的印加首都相當普遍。四百十一個保存良好的頭顱中,六十六個有穿洞。

印加外科醫師的環鋸手術與時俱進,最後選定以一種刮削的方法貫穿頭骨,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傷。醫師慢慢地刮掉頭骨,最後在頭骨中心形成一個圓洞。有些頭顱不只開過一次刀,有一個極端的例子,甚至顯示曾經動了七次手術。

早在西元前四世紀,環鋸手術就已經在南美和世界其他地區實行。許多考古學家長久以來不斷地辯論,那些頭顱上的孔究竟是因為手術、祭神或者是其他文化上的原因。美國范德堡大學的考古學家董教授說:「安朱絲科認為頭顱手術是為了治療頭部創傷所發展出來的技術,這推論絕對是正確的。」

安朱絲科說,戰爭最常導致頭部受傷,幾乎所有手術痕跡都出現在頭骨左邊,或接近中間的位置,都是慣用右手的敵人會擊打的地帶。不過,那些頭顱中也有十九個是屬於女人的,也許是因為要治療癲?症或慢性骨骼傳染病。 (Scott Norris/謝勳輯譯)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散布 最新研究指出,病毒起源於熱帶地區

亞洲東部及東南部擁擠的都市,成為流行性感冒新病毒的培養地,再傳染到世界其他地區。兩項最新研究指出,病毒先在香港和曼谷這些大都市流行,然後經由流動的旅客,散布到其他區域。

英國劍橋大學的羅素教授說:「六十幾年來,繞著全球走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一直是個謎。」他的最新研究,將有助於科學家預測最普遍的病毒A(H3N2)的演變,也有助於發展更有效的預防針。這些科學家從二○○二到二○○七年,收集來自全球六大洲,總共有一萬三千個A(H3N2)的樣品。他們採用一種更精細的新方法,測量病毒之間基因上的差異。

這個科學團隊,將研究重點集中在傳染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血液凝集素」裏的基因。他們發現,病毒首先出現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六到九個月後傳到歐洲和北美洲;數個月後再抵達終站?──?南美洲。南美最後才受感染的原因在於,該地區到亞洲旅行的人數較少。

病毒品系一旦離開,就很少再回到發源地。羅素為此做一個比喻:「東亞以及東南亞之外的區域,就好比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埋葬地。」根據研究人員推測,東亞及東南亞區域的都市人口密集,城市與城市又容易連接,更造成流行性感冒的蔓延。而且,在歐洲和北美洲,感冒是季節性的,以冬天為最;可是在熱帶區域,整年都會發現流行性感冒的蹤跡。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生物教授荷姆斯的研究,也達成類似的結論。他的研究不只比較單一基因,而是比較來自紐約州及紐西蘭病毒的完整基因庫序列。他們的研究也認為,病毒的起源是熱帶地區。荷姆斯的研究可能解決了另一個謎。多年來,科學家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些病毒品系,居然能對某些並不普遍的藥物產生抵抗力??他們發現,基因與基因的連結相當複雜。荷姆斯說,整個基因體在演變,不同基因的突變連結起來,結果產生對新藥的抵抗力。

Advertisements

專家認為,這些發現能使下一年度病毒的預測更為準確。這將有助於製造有效的疫苗。目前,流行性感冒專家每年聚會兩次,討論哪些病毒品系可能在下一個感冒季節構成最大的威脅。既然科學家已知病毒起源於亞洲的東部及東南部,就可以集中他們的研究資源,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 (Ker Than/謝勳輯譯)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