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05 恐龍無望 下一個…催「生」長毛象
更新日期:2008/11/05 04:09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日本科學家成功複製冷凍老鼠,科學家預測該技術可以保存瀕臨滅絕物種,想像力豐富的人甚至推估可以讓恐龍復活。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助技師郭紘志說,經過六千多萬年,滅絕恐龍的基因都被分解,目前能從恐龍化石上找到的DNA不完整,恐龍也與當前的生物有極大差異,太難找到合適宿主,複製恐龍暫時只能存活在小說與電影中。
郭紘志表示,活體複製的技術已相當普遍,但要複製死亡生物,困難度很高,因為一般進行複製技術時,須找到符合遺傳與後生遺傳的適當條件,且要「找到完好、未被破壞的細胞」,確保遺傳物質不能損傷。
曾與日本神戶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研究中心接觸的郭紘志表示,該研究團隊一直希望可以複製長毛象,由日本和西伯利亞的專家組隊,已成功尋獲長毛象遺骸、毛髮與皮膚組織,計畫要從長毛象組織找出完整DNA或仍具活性的長毛象精子,再採行人工授精方式,與現存的亞洲象卵子結合,放置到亞洲象子宮,希望生出混種長毛象。
這項技術也有助於跨國基因轉植研究的交流,以後再也無須搬運大量動物與冷凍胚胎,只要交換「一小片組織」,就能提升各國的複製研究效率。
至於複製恐龍,台灣幹細胞學會常務理事、陽明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光申表示,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從嵌於樹脂化石中的蚊子提取DNA,成功地以卵生複製恐龍,但是目前的技術仍然無法達成,不過,想像的力量可以推動科學研究前進。
李光申說,日人複製冷凍老鼠的技術類似「複製羊桃莉」,都屬於生殖性複製。但因為相較於鼠、羊、貓、狗等生物,靈長類生物都是屬於高等演化的複雜物種,複製技術困難,目前複製靈長類的研究還未能成功。
李光申說,雖然美國奧瑞岡Shoukhrat Mitalipovu研究小組曾經從恆河猴的皮膚細胞取樣,以體細胞核轉移方式,複製出胚胎幹細胞,希望可以應用在人體,並提高體細胞核轉移的成功率,但最後還是沒能成功植入人體,可見其技術的挑戰性,因此,想要「複製一個我」,有野心、有錢的人可能還要先冷凍個幾百年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