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動物園雜感

上上星期日跟朋友去了一趟動物園,本想寫下些簡短的心得當日記,因為還有其他電影與書籍心得還沒寫而耽擱著,就拖到現在啦。

臺北市立動物園就在我家附近而已,騎車約二十分鐘可到達,不過自從國小校外教學來過一次後就一直很少來了,只有朋友自遠方而來台北,又指名要去動物園時才會陪朋友去。我很喜歡動物,動物園離我家又近,很少逛動物園的原因,我想這篇日記可以用來描述一下原因。

一開始我們先到門口處的無尾熊館,記得無尾熊剛到動物園時,得排上好長的隊伍,現在只有零星遊客觀賞,可憐的過氣商品。原來無尾熊的可愛只是一種潮流,潮流過了,可愛程度也跟著銳減了。接著往上走沒多久,就是「新光特展館」,如果不是朋友告知,我還真不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貓熊館。從我們進動物園門口就先發了一張預計入場時間的號碼牌,時間到了才可以進貓熊館(如果人多的話),展示貓熊的玻璃櫥窗前,是有停留時間限制的,幾乎是在緩慢前進的狀況下拍照(館方人員會催促大家前進),除了無法好好拍照之外,就連要觀賞貓熊時間上也不太足夠。實在很難想像這樣可愛巨大的動物原本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像我這種幾乎都只待在台灣的台灣俗而言很容易有這種感受,沒有機會認識這自然界很多令人讚嘆之處。館內有多處「石尚」販賣商品處,在台灣只要有玩化石的應該都知道石尚,它是唯一一個有連鎖店的化石相關商品販賣處。不得不佩服蕭老闆成功把這些商品經營的相當成功,在我最近逛淡水老街、東區新光三越、東湖金石堂、台灣博物館,都能看到它的分店。石尚的確很懂得變通,在動物園就兼賣動物玩偶與商品。

貓熊館之後逛了它斜對面的夜行動物館。館內滿是小朋友的尖叫,不知道這些玻璃是否有辦法完全阻擋住這些尖叫聲?如果我是這些動物,每天都得聽到這麼多的尖叫聲,應該先是會驚慌失措,然後慢慢腦神經失常吧。想像每天都有噪音在我腦袋中出現長達八小時,哇,我實在不敢想像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再來是有不少相機的閃光燈,很多已經是大人了,還是拼命用閃光燈拍動物。老實說,這些照片拍起來也絕對不好看,而且這些人這輩子頂多只會看一次那些照片,我實在不曉得那是否值得拍攝。相機便宜的結果,就是按下快門不再猶豫、拍出來的照片只看一次、不思考為何要按下那張照片的快門。我還是希望,如果真的覺得這些動物可愛,那可以常常來動物園看就好了,實在沒必要拍下那些不怎麼樣,而且你不會再度觀賞的照片。

一進館首先看到的是領角鴞,也就是俗稱的貓頭鷹。這種動物總給人一副很酷的感覺,圓圓的大眼睛,安靜的身軀,轉動幅度超大的脖子,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高貴感,卻又很討喜。接下來是草鴞,我一直覺得這種動物長相介於好笑與恐怖之間,恐怖的是這種貓頭鷹好像長了一個猴子的臉,而好笑的也正式這個原因。另外還有非常有霸氣的雕鶚跟圓滾滾的褐林鴞。講到貓頭鷹,我很容易想起《哈利波特》中送信的雪鴞,這種動物不就是擅長飛行的嗎?關在這只有我房間四分之一大小的空間中,牠們被剝奪走的不只是自由,還有天份。我是認為動物園有存在的必要,但給動物的空間應該再大些,不要讓中國裹小腳的習俗還加諸在動物身上;但是動物園若擴大,恐怕遊客又要抱怨看不到動物了。

接下來我又看到白面鼯鼠,這種俗稱飛鼠的動物,其實我家這也有。我家雖然在台北市,但正好是現在新聞很紅的202兵工廠附近,說真的,這裡的生態絕對堪稱台北市內的一絕,只是這裡快變成拒絕生物於門外的豪宅區了。我看著飛鼠狹隘的生活空間,想著如果牠要滑翔的話,大概也只會撞到牆壁或水泥地,又是一個天份被剝奪的生物;我又開始想像,假設我從出生雙腳就被銬上腳鏈,大概就是這隻飛鼠的感受了吧?被剝奪行走能力的人類,與被剝奪走滑翔機會的飛鼠。

最後看到的是夜鷺。我家這長輩都說「暗光鳥」(閩南語)是貓頭鷹,但我知道好像有些地方說得暗光鳥指得是夜鷺。這是個值得尋找出答案的問題,只是應該也沒有人會對這個有興趣就是了。在逛夜行館時,我都會停下來看解說排上的介紹,雖然看過好幾次了,但隨著知識的增加,每次看依然有不同的體會。只是,就我觀看解說牌時一直被撞到的情況看來,這是一個異類的行為,動物園的動物只要看一看然後尖叫就好,瞭解他們的習性是沒有意義的。這也是為什麼整個館數百人只有我一個人是佇足觀看解說牌的原因,另外還證明了我知識的貧乏,因為其他人連看都不用看就認識那些動物了。

離開夜行館後便一路向上,逛了熱帶雨林區、非洲動物區,同伴略過了水生植物區、鳥區。其實要我逛動物園的話,我應該可以待上一個禮拜,且不分日夜的觀察這些動物。記得聽到一個孩子問了父母“這動物吃什麼?”的問題,母親打哈哈混過,父親也接著趕小孩往前走,他們不知道解說牌上有畫出動物的食物嗎?因為孩子還小,所以他們的問題就可以被忽略打發嗎?不敢說我未來會是個多好的父親,但我保證孩子問我問題時,我當下若答不出來,我也會回家上網查。(記得夥伴克克曾問過我一種花的名字,我當下不知道,但是我三個月後看到那種花時,趕緊上MSN告知她花的名字,或許夥伴只是隨口問問,但對我來說,我絕對不會隨意打發任何問題。)

之後到了企鵝館,人也不怎麼多,我猜有一半主要是進來吹冷氣的,企鵝堪稱過期商品二號。我常覺得自己不適合跟一堆人一起行動,因為像這種時刻,我就會想要利用沒人跟我搶得時候,好好欣賞一下這種動物。即使這已經不是能跟朋友聊天的話題了,但喜愛動物本來就不該只是用來談天用的話題而已,是吧。因為是集體行動,我已盡量走馬看花了,不過每次都還是最後一個出館的人。

最後就是兩棲爬蟲館了,這也是女生最不喜歡逛得地方。不知道為什麼我也不太喜歡那些外國的蛇、蜥蜴啊,但如果是台灣的,我就超愛。差異可能在於,台灣的蛇跟蜥蜴,我是在野外看到的,在野外認識的;而國外的則是在動物園跟寵物店認識的。之後的青蛙就是我最愛的生物之一了,可惜台灣的青蛙,我只在兩棲館內看到展示黑眶蟾蜍(但沒找到)、花狹口蛙(外來種)、牛蛙(外來種)、莫氏樹蛙而已。台灣有三十四種青蛙ㄟ!!(其中兩種還在研究中)光我家前面的菜園可以找到的至少就有10種,一個台灣最大的動物園的兩棲館,只有四、五種?還有山椒魚在哪勒,這不是兩棲類嗎?我國小課本上的溪流可見動物的山椒魚難道是假的?自然課與生物課要不要更名成科幻小說啊?怎麼口口聲聲喊著要環保,要節能省碳,而我居然在動物園看不到這些動物與其推廣保育的計畫?(爬蟲館內台灣的蛇也是少的可憐)

如果學生熱愛生物,但沒有管道可以讓他們去認識生物,那興致應該也維持不久,而動物園扮演的角色,功能實在太過薄弱且不盡職。我在事後寫日記時上網看了一下動物園的網站,動物資料介紹上(動物資料卡)非但沒有看到圖片,也沒有辨識上的教學。其實不只是動物園,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各種「非賺錢」的單位上,國民若不愛動物,又怎會想保育這個台灣島呢?政府只想靠觀光賺錢,而國民基本的各種知識(生物、歷史、天文、古蹟等)推廣上還可以努力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少了這些東西,國外觀光客是不會再度來台灣的,短視近利,只有錢才是王道,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4 Responses

  1. 哈哈表示:

    這也是為什麼整個館數百人只有我一個人是佇足觀看解說牌的原因,另外還證明了我知識的貧乏,因為其他人連看都不用看就認識那些動物了。(真的假的)

  2. dinosaurs表示:

    您是?(當然是真的)

  3. 路人表示:

    小時候我很愛去動物園,長大後發現那真不是愛動物的人該去的地方~

  4. dinosaurs表示:

    如果空間能改善一點會更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