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之愛》人生很多時候沒有好的選擇
極光之愛(台灣) / Endless Nights In Aurora(英文)
近年來少數進戲院會讓我流淚的電影,雖然我這年大概看200部電影,但我是那種比較壓抑情感的人,很少在戲院落淚,但《極光之愛》有觸碰到我的淚點。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是很擔心的,一來是我對於感受這件事情向來比較細膩(你要說是龜毛也可以),可能只有一秒鐘的畫面都會是我觀察的重點。二來是我習慣感受到什麼就說什麼,雖然我不是惡意的批評,但對很多粉絲來說那是不可侵犯的神聖領域。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有很多時候一個人有缺點並不會影響我們對這個人的喜愛;任何一部作品也是,尤其是電影這種這麼多面向的表達方式:劇本、演員演技、台詞、鏡頭、道具、燈光、配樂等,它不像單一性質的作品,譬如像畫作(雖然畫作的技巧也很多),僅是單人完成的作品,可單純評論對該作家的作品喜好與否。
若我對一部作品有感受到小缺點之處,就單純只是針對作品在那個細節呈現出來讓我感受到的部份做描述,並非是刻意在雞蛋裡挑骨頭;反而是覺得若您有某種感受是很強烈的,但選擇不說,那反而不正常。
改編作品向來不容易發揮,由小說改拍成電影的作品,往往會礙於影片時間限制、片商過份的干擾、導演主觀的解讀方式,而很難拍出一部讓多數讀者都喜愛的電影。
《極光之愛》是由導演李思源改編父親李國修的舞台劇作品《北極之光》,會覺得電影的表現手法還是能感受到採用舞台劇的方式,像是台詞比較不是那麼生活化、演員走位方式像舞台劇等,但那個程度對我而言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屬於有感受到但不至於討厭的狀況。
部份演員演技有點讓我失望,但在國片之中那樣的演員演技不算是差的。
電影有不少好笑的哏,這大概也是從舞台劇延續過來的風格,這一刻讓你大笑,下一刻又讓你啜泣。
這部作品有不少細節讓我覺得還蠻用心的,包括電影表現手法、年代重現,整體也蠻喜歡的。不敢保證我喜歡的電影您一定也會喜歡,但至少我是誠實的說出自己的感受,這部電影大概是今年唯二敢推薦的國片。(另一部是《軍中樂園》)
.上映日期:2014/12/19
.電視首播:2015/08/22 21:00~23:30 @ 東森電影台
.片長:110分
.電影資訊:@開眼、@IMDb()、@爛蕃茄()、臉書粉絲專頁(2.7萬讚)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隱藏劇情: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有(李國修演出《北極之光》的片段)
(以下心得談及非常細節的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舞台劇改編電影(北極之光)、北極光
小題材:腦癌、電影置入性行銷(hTC、Canon)、小三才是元配、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企鵝
電影場景:富貴角燈塔、富貴角公園
影展:2014年台北金馬影展(開幕片)
對於這部《極光之愛》電影有許多感想,內容可能有些瑣碎,但它就是有這麼多點是觸發我想去紀錄下來的。其中絕大多數的給予正向的評價,寫在前頭。
電影中的愛情很迷人
感覺這個年代出生的小朋友已經不容易體驗到那種較為純情的愛情,那種從喜歡進展到牽手要經歷過很多的掙扎與勇氣,進展到親吻更是費盡心機,現代的人在獲取愛情時肢體接觸的發展非常迅速。電影中有很多愛情小互動很迷人。
小鳳不讓北川脫外套給自己穿而害對方感冒,結果北川突然跑開,等自己跑到滿身大汗後,以「不是施捨或討好」的方式,而是說「幫我拿一下外套」這種方式去疼對方,這段我喜歡。
小鳳臉上黏了飯粒,北川趁父母找藉口溜去廚房讓兩人獨處時,假借拿掉飯粒偷親對方。而後小鳳要回家時,在嘴巴上黏了顆飯粒,指著嘴巴時,超可愛。
楊媽媽把薑汁湯取名為相思湯,還蠻有哏的。其實北川與小鳳兩人之間的愛情有很多地方都很感人。
電影的笑點很多
個人會覺得(會用這種詞是表示這只是個人的想法,並非所有人都認同)一部電影若能讓你進戲院大笑個超過10次,那進戲院看也值得了。人生的快樂不是那麼容易取得,想想我們為了一個「爽」字付出過多少代價?
劇中的笑點蠻多的,有已讀不回、戀愛契約書、集點、企鵝安全帽、女孩初次見對方家長彼此都很緊張(《運轉手之戀》也有玩這個哏)、小開想約艾莉莎卻不知道怎麼開口。
個人比較不喜歡從網路上抄襲而來的笑點,而是能貫通整部電影風格的(非東抄西抄)、還有能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這部電影的笑點就不錯。
電影細節很細膩
北川有提到他要帶小鳳從富貴角燈塔走到白沙灣,當他們真的去的時候,有一幕約一秒的畫面,樹都是被吹彎的(風剪樹)。我印象中那在富貴角公園內(以前叫老梅公園),會覺得那是符合事實的(台灣太多電影不真實了),燈塔也真的是富貴角燈塔。
有幕北川(還是小鳳)走在路上,背後的招牌上寫著「牛奶咖啡」(也是一秒左右的畫面),字體是由右往左書寫,我是不知道電影的確切年代,但我假設艾莉莎(楊丞琳)是30歲,那就是30年前,約1984年。
事後查資料電影背景設為1990年,那時的確字體大多還是由右往左書寫,這點也是符合的,電影不因出現時間短而隨意處理。
大概七年級後出生的人都沒印象淡水有鐵路(除非剛好住那),對淡水線的印象都是捷運。在故事背景那年代,搭公車去富貴角是合理的(現代也是得搭公車啦,捷運只到淡水站),但那公車站的樣貌、公車的內部,大致上都是符合那年代的風格的。
老實說我覺得這些考究都是電影製作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台灣電影中,卻成為了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電影鋪陳有用心,前後呼應
電影中小鳳有種疾病,我不太確定那病的名稱是什麼,查資料後大概是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類的疾病。
這在小鳳第一次去富貴角時有發作(她說:我第一次走這麼久的路),當她得知北川死訊時有使用噴劑,最後為了找「小妹」吸入太多粉塵而死。
我不知道這種疾病會不會因為這樣死去啦,但總比常見作品中「在這個角色死去後,才安排一個醫生來解釋病因」讓人覺得很突兀,這部作品至少是有先鋪陳的。
另一個很早就有的鋪陳是,第一次在錄音室,Coco只買了兩杯飲料,在吸管上打結,當時我就好奇幹麼這裡花了幾秒鐘去呈現?原來是為了後面的鋪陳,艾莉莎發現Yolo房間垃圾桶中有打結的飲料杯,而後這也帶出一句相當觸動觀眾的台詞「我的東西如果不做記號,會被別人拿走!」。
北川在吃薑湯時因為有酒而吐了出來(我不排斥酒,會覺得這行為有點怪),而後「女兒」艾莉莎也有相同的行為。這裡也有鋪陳,但效果個人沒那麼喜歡。
再度老實說,這些電影表現手法也很基本,但台灣很多電影就是那麼不用心,反而偶有這樣的作品出現時,都成了佳作。(既是讚美這部作品,又是感慨台灣的電影很多很粗糙。)
怎麼表現極光?
看電影之前我就很好奇一件事,電影會怎麼表現極光?
然而我在電影中獲得的解答比我想像中的還多,大概能分成三個部份來說,
第一部份是北川帶小鳳到秘密基地時,他在浴缸中放綠色彩帶細絲,用光打下去後,反射出來的光影真的還蠻像極光的。不過這只有放在電影最後回憶的部份,而非兩個人當初到秘密基地那時。我想可能是那樣的光影肉眼看還蠻明顯的,但攝影機拍起來沒那麼明顯。
第二部份是舞台劇怎麼呈現極光?這在跑字幕那段《北極之光》畫面有出現,是利用煙霧加上不同角度燈光的投影,這個畫面有震撼到我。因為舞台劇受限於場地、設備,很多東西不是像電影那般相較下容易呈現,效果不錯。
第三個部份是真實的極光畫面,出現在最後北川跟小鳳,應該說是兩個人在另一個世界相遇那時(或解釋成艾莉莎接續去寫小說也行),那應該是真實的極光畫面,合成上兩個人的身影。
再來寫對電影有感觸的部份。
企鵝與南極的故事
住在北極的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愛上凡人而觸怒天神,天神用神力把歐若拉跟凡人分開,把凡人丟到南極去。歐若拉想利用神力讓凡人變成鳥而能飛回來看她,但是還沒施展完法力就被天神分開,結果凡人成了不會飛的鳥,就是企鵝。而企鵝也是地球上伴侶最專一的生物。
這段我聽到之後超級感動的。
附註:查資料歐若拉是古羅馬人的傳說,aurora這個詞也是極光的英文。
附註二:反倒是中國用來象徵夫妻的「鴛鴦」,其實是每年都會更換配偶的生物。
附註三:屏風的朋友告知,企鵝這段故事是導演李思源自己想出來的喔!
你在快樂的時候,同時也有人在悲傷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台北921》中寫到,很多地震的生還者會說自己獲救是因為有神明的保佑,我會覺得這種說詞不妥(我知道這樣要求很苛刻)。會這樣子說因為,這對那些死去的人們的家屬來說是種傷害,難道他們的信仰就不夠虔誠嗎?
在你慶幸自己因為某種原因而沒搭上死亡班機、列車時,你很難控制自己不去說出那份喜悅(新聞很喜歡追這種畫面的專訪),但就在你慶幸的同時,也有人會因此代替你去替補上那趟死亡之旅,或者對於沒逃過一劫的乘客的家屬來說,這些話很傷人。
我想表達的是,當你喜悅的時候,不管是節慶跟男女朋友出去玩、喜獲麟兒、選舉時支持的政黨大獲全勝,同時都一定有人正在悲傷;
可能他得看著別人開心的慶祝節慶30餘年(就是在下),可能他剛失去親人(還是在下),可能他支持的政黨大敗。
我會覺得喜悅該與朋友分享,但你不能忘記那個時刻別人可能正在難過,分享而不要炫耀,把值得開心的「幸運」,努力做好事去回饋給社會。
反過來也是,當你在難過時,別人可能正逢喜事,你無法要求全世界跟著你一起難過。
電影中,北川跟小鳳分手時,陳教授正在娶媳婦放鞭炮那段,讓我想起這件事。
我其實有點搞不懂為什麼陳教授迎娶新娘那幕要放上數秒的鏡頭,這由小鳳提起就已足夠,畢竟拍攝那段婚禮也要額外準備不少東西;
查資料時發現原來陳教授是由郭子乾客串的(我居然沒發現),此外還有什麼原因就得請知道的朋友來分享了。
生病的人是全世界最倒楣的人
電影中讓我大哭的就是這個片段,小鳳妹妹得了腦癌,小鳳為了帶妹妹去美國治療,只好答應 Nielsen (不確定有沒有記錯名字)的求婚。
如果你有生過重病,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替家裡做些什麼,還得成為家裡的負擔時,那種「自責」是很恐怖的。
我有次開刀住院,睡醒時看到媽媽累到在椅子上坐著睡著,難過到無法停止哭泣,直到現在每次想到都還是會哭。
大多數人罹患疾病是非自願的,尤其又是天生的疾病,其實已經比正常人失去太多太多東西了;而發現自己會拖累家人時,那種難過更是錐心之痛,無助、無限的貶低自己,覺得自己是累贅,不該被生下來、容易生氣,卻又在生氣後不斷自責。
妹妹所承受的苦,不見得會比放棄愛情的姊姊還少。有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我覺得反過來說有時是成立的「受比施更痛苦」。
有些人在接受別人恩惠時會認為是理所當然,像這類的人可能就不會那麼痛苦。可是若要我當個不懂得同理心而快樂的人,我寧肯當個有同理心而痛苦的人。
或許,拿掉「自責」而把這能量轉能正向力量是最好的解答,但那絕對不容易做到;人往往就是有某種優點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成了缺點。
初戀無法忘懷?
艾莉莎責怪媽媽心裡愛著北川,卻跟爸爸結婚,那是虛情假意,噁心的!
我覺得小鳳倒也不至於那麼膚淺,人生的愛情會有非常多種相處模式與愛的等級。以我自己觀察他人的經驗與感受來舉例,同樣都是喜歡一個人好了,有些對象你會時時刻刻都想去逗她開心,你會願意為了她的快樂不惜犧牲任何代價,有些可能是因為覺得寂寞而在一起,有些因為對方很多事情都會幫你處理好而選擇繼續依賴著,有些是年紀到了選擇一個可以結婚的對象,有些則是從手邊追的到的女孩去挑一個等等,有太多太多種不同等級的喜歡與相處模式了。
我們習慣說「初戀是最美的」,那倒也不盡然(若你夠了解自己的盲點),但我們總是會有個最愛最愛的對象在那,有時有幸雙方能結婚、白頭到老,有時那個人就是那樣從你人生中消失,卻永遠留在你的心中。
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是沒有選擇的(讓我想起《自由人》),若你覺得人生中沒有什麼難以抉擇的經驗,那可能是你夠幸運,或者是你夠自私(這裡不是一種批評,是種個性的描述)。
很多人都做了「利己」的選擇,但沒發現,像是為了工作而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為了情人與家人吵架、為了讓自己感到舒適一點而選擇傷害他人(包括嫉妒、謾罵等)。
像小鳳她得在自己真正愛的人,跟挽救妹妹的疾病中做出選擇(所以她對北川說沒有時間了),不管選擇那個以她的個性來說她都會很痛苦,這是我文章副標題用「人生很多時候沒有好的選擇」的原因,而她選擇了後者。
如果你夠幸運,你會體驗到那種無法讓你忘懷的愛情,那是當你肯為對方全心全意付出,對方也肯為你這樣做時,才有辦法體驗到的。何謂全心全意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但我敢保證,你沒遇到之前,你都以為之前的已經是全心全意了。
被劈腿(或被甩)不甘心
人很多時候都有一種盲點,因為不甘心,而選擇跟錯誤的人在一起;有時候甚至以為自己是因為還「愛著」那個人才那樣做。
有時候我會覺得大多數女生都會這樣,因為被劈腿覺得不甘心,想把男友搶回來,做了很多不求尊嚴,甚至是「不把自己當成一個人」的行為。
但想想,我也會有相同的行為,所以那不是只有女孩才會這樣做。
我覺得這部份解釋太多沒意義,有經歷過而後覺悟(發現自己盲點)的人就會懂,而不懂的人說再多還是不會懂。
另外有句台詞我也印象蠻深刻的,艾莉莎說自己在同一個晚上失去最親近的兩個人,媽媽跟男友,她不想兩個都失去,所以她要去要回其中一個。
有種心態也很類似,是讓人離不開「錯誤先生小姐」的原因,你會認為自己付出過很多情感、金錢、時間,你不想要「付出的那些東西」跟「你希望得到的東西(愛情)」同時失去,所以持續挽留、追求後者;
但過來人小豪叔叔必須告訴你們,認賠殺出是唯一解藥!
這就像你在一台「作弊」的吃角子老虎機上玩錢,你投多少錢進去都會被吃光,賭再久都沒意義(人過了二十歲是不太可能改變的),賭越久只會輸越多,認賠殺出才是損失最少的選擇。
還有一種盲點,別想在愛情中追求公平正義。艾莉莎曾說過她要去討一句「對不起」,每個人在自己受委屈時,都希望得到解釋、道歉。舉個例子,有人下雨天開車經過你身邊不減速,你會不會想罵對方,你會不會希望對方停下來道歉?但是若那個開車的人是你,你會不會這樣做?
懂了沒?承認自己錯並沒有那麼容易,人不太會去做自己認為是錯的事情,通常會先給自己合理化的藉口,才會去做出那些是傷害別人的事(包括劈腿)。所以你如果想要那個道歉,其實是不太可能得到那樣的反應的。
當 Yolo 說出道歉時,艾莉莎放手了嗎?並沒有,還是死黏著對方「討愛」,為什麼?想要公平正義也只是個藉口,被劈腿(或提分手)是上敘提到總總盲點綜合起來(或更多)的原因,不是滿足一兩項就能釋懷的。
兇媽媽
艾莉莎最後一句跟媽媽說的話,是爭吵狀況下罵了媽媽難聽的話,這會讓她一輩子內疚的。而天底下又有多少人是在類似的狀況下失去雙親、好友、伴侶的?
我這輩子兇過我媽非常非常多次,每次兇完之後都非常內疚,但有時情緒一上來(尤其在戒菸時)就是把傷人的話說出口了。或許未來有一天我也會遇到孩子那樣對待我的時刻,我能想像那是非常令人難過的。(想到《雙城戀習曲》的例子)
身為過來人,我可以明確的告誡年輕朋友們,千萬不要犯了相同的錯,說不定你某句傷害親密的人的話都會是你跟他的最後一句話。
但我知道那不容易做到,所以我們必須常讀好文、常看好電影、跟那些會提醒我們犯錯的朋友交往,不斷去提醒我們容易在人生中犯的錯。
最後來說一下對電影稍微負面的評價。很多人在看到自己喜愛的作品時,是完全不能接受別人有任何一點批評的。
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你很喜歡的一部作品,別人可能持著180度相反的看法,
那些不喜歡這部作品的人可能沒辦法明確的說出自己不喜歡的點,我會希望自己去分享出我為什麼不喜歡的地方,
我的看法也不能完全代表全部不喜歡的人的想法,那就只是100種人當中一個人(就是我)的想法而已。
我一直覺得人活著應當要去多理解別人,這能讓您活的更快樂些,會因為彼此理解而減少許多衝突,
我愛你不愛,你愛我不愛,這很正常,我們每個人本來就都存在著差異性,若您願意去理解別人的想法,我在這邊提供我對於各種作品「我自己的想法」。
另外像是在無雷心得區提到的,我喜歡這部電影的點,我不保證你也會喜歡。相同的,我在意的點也不見得會是您介意的地方,這是很正常的。但您不能因為您不介意,就要別人也得跟著不介意,那是種過於自我中心的想法。
所有的喜好與厭惡,我都會盡可能說出原因且盡量詳細些,不流於謾罵或神化,但這樣做看倌您喜不喜歡都是您的自由嘍。
過於舞台劇的表現方式
電影有些地方讓我覺得過於舞台劇化,像是北川提到「貝羅」(Barrow)在「北緯69度」,我會覺得正常在形容一個地方在哪時(且有做過資料的前提下),會說「那在加拿大的西北方,是是美國最北端城市,位於阿拉斯加」這類的話。
或是當北川在描述小鳳每次等他時那個把手放在眉毛上的動作,那部份很舞台劇,不太像一般人會做的事。
或是當小鳳在操場跟北川提分手時,兩人大叫「太陽會從東邊升起」,我則是想起《阿嬤的夢中情人》間諜的台詞。我會覺得一般人在被提分手時,不會說出那麼文謅謅的對話,站的位置與移動的時機都讓我覺得像舞台劇而非電影。
還有電影有很多次都在角色A要離開時,角色B突然說出一句話,角色A定住,然後回頭。這種技巧用一次兩次還OK,超過之後反倒會覺得有些捉襟見肘。
我自己來解讀的話,我會猜想那是《北極之光》的經典台詞或演出橋段,對於曾經觀賞過這部作品的觀眾而言,應該會讓他們感動,覺得那是所謂的向該部作品致敬。
但電影還是比較偏向「現實狀況」,舞台劇的表現手法會讓不習慣舞台劇的人覺得稍嫌不真實、台詞過於文學化、反應不夠自然。
會覺得舞台劇有其魅力,光是一個演員得記住所有的台詞、演出沒有NG重來的機會,得在一兩個小時內反應出極端的情緒這些點來說,那都是非常艱困的表演技能。
且很多舞台劇靠的是演員的音量,勢必在用詞上會不同於日常生活;而舞台劇無法 Focus 在演員表情上,演員的肢體動作會誇大也是合情合理的表現方式。
但是,既然採用電影來拍攝,就該多利用電影的優點,別再去受限於那些舞台劇的限制。
不過說真的,這部電影的缺點對我而言幾乎都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屬於有感受到,但能不去在意的狀況。
演員介紹
楊丞琳 飾演 艾莉莎
整部電影讓我感受到最失望的就是楊丞琳的演技,我不太確定確切的原因,會覺得她有很多反應很突兀,感覺那個「聲音」是事後配置的。我不太確定那跟她的台詞有沒有關係,抑或是她已經習慣用舞台劇的表演方式(不知道她有沒有演過舞台劇),演出電影反而有些怪怪的。我對她在《刺青》中的表現還蠻喜歡的,這部卻讓我覺得是個災難。
但是我好喜歡她在這部電影中短髮的造型喔,我平時不太追演藝圈新聞,對她沒什麼特別的好感或厭惡;但是她在電影中的造型真的好可愛喔。
另外她剛染黑髮時,側臉有點像郭采潔說(靈堂那段)。
譬如說,我會覺得誰會在剛見到去世的母親時去說出那些台詞呀,那有點像是小說的台詞或是內心戲了,這段我就覺得好突兀。
這段表現我也覺得怪怪的,在燈光昏暗的錄音室中笑起來好陰森喔。
我對楊丞琳的印象僅來自《刺青》,也蠻喜歡目前有看過她有參與演出的作品。讓我覺得突兀的地方我不太確定是因為台詞、鏡頭或是什麼,但就是覺得突兀,非針對她個人演技。我也喜歡楊丞琳,粉絲們請不要鞭我。
她在戲中的每套服裝都是這種露肩膀的寬鬆上衣(靈堂那段沒有)。
林妍柔 飾演 年輕時期的小鳳
另一個讓我覺得比較突兀的地方大概是小鳳,但我也抓不準為什麼會有那種感受,會覺得她的反應比較生澀,或有些過於舞台劇演法。但可能也是她的台詞都蠻舞台劇化的原因,不太確定。
會覺得她某些角度神情有點像蘇慧倫,是個很迷人很可愛,會讓人心動的女孩。
劇中的她大概是覺得自己沒辦法給北川什麼,只能把自己獻給對方,但同時自己又不是那麼開放大膽的女孩,很令人心疼。
這幕有點蠢,但是好可愛呀。
附註:演員資料裡有林岡怡,一開始我找不到這演員的資料,雖然名字Google下去出現的照片是年輕小鳳,但我覺得女主角是林妍柔,林岡怡應該另有其人才對;反覆查資料才發現,林岡怡改名林妍柔。
季芹 飾演 媽媽時期的小鳳
我一直很佩服敢勇於挑戰不同戲路的演員,尤其是女演員要從偶像女主角變成「媽媽」時,在《6局下半》她就是演媽媽了,不過小孩才念小學,這次小孩看起來都要30歲了。
會覺得她在戲中挑戰出非常多種的情緒,都蠻到位的,表現很棒!
林柏宏 飾演 北川
個人也會覺得他演技稍微有點生澀,但以國片的新生代演員來說演技是很不錯了,笑起來的樣子很迷人,會讓人喜歡的那種開朗男孩。
宥勝 飾演 李學開(小開)
跟上次看到他的《大稻埕》的作品(應該也是初次看到)比較起來,會覺得他演技進步好多喔!(可能跟角色設定也有關係,至少不是突顯他缺點的角色設定)
之前朋友說《大稻埕》裡的宥勝超帥的也,我總是嗤之以鼻(可能是我對於那部電影有些微不喜歡的原因),但這天仔細看,宥勝真的蠻帥的。
李運慶 飾演 Yolo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他的鬍子時總會覺得好俏皮,在劇中有不少裸露上半身的養眼畫面。
魏蔓 飾演 Coco
劇中有蠻多段表演令人驚艷,也有小部份會覺得還可以在加強的。前者是指她說出「記號論」後的表情等地方,後者是指她在對著艾莉莎發飆那段。令人期待看到她更多的作品。
很正,但全完不是我的菜。說這句話的用意是,我可能下次看到她作品會認不出來。
我是個只對自己感到有興趣的東西會印象深刻的膚淺男人。
整部電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演員是飾演妹妹那位,當初看到她在玩布偶時,就覺得她演技比姊姊自然好多。
後來在鏡子前方遮眼時,第一次把手拿下來,我就知道她失明了!(前後拿了三、四次)哭泣那段也讓我覺得演技好讚。
這部戲好多演員都有哭戲,印象中楊丞琳、宥勝、季芹、林妍柔、林柏宏、李運慶都有哭戲,所以能哭泣絕對不是代表演員演技好。
以年輕演員來說,這個我甚至找不到名字的演員反而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找到之後會補在演員列表)
此外很多演員的出現是客串讓人感到驚喜的,像是王月、楊麗音、邱彥翔、夏于喬、黃嘉千。
有些演員則是會讓人覺得是屏風班底(或相關工作人員),像王月、郭子乾、黃嘉千、樊光耀、夏于喬、邱逸峰(李國修嫡傳弟子)。
有些演員的演技頗為不錯(之前沒特別提到的),像是樊光耀、王月。
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布娃娃「小妹」,這是電影公司的行銷宣傳照。
監製、製片王月,編劇、導演李思源也有到現場觀映喔。
這篇心得我居然寫了8400多個字(不包含電影介紹),你們看我有多愛國片呀。XD
歌曲
《小小孩》梁靜茹
《真實故事改編》五月天石頭
《直到世界都哭泣》黃國倫
電影週邊
電影海報
廣告看板
原著作品
北極之光, 李國修, 2002年
北極之光(鍾愛版), 李國修, 2009年
特映會
這是參加社團的特映會,戲院介紹:欣欣秀泰影城 (林森公園)(台北市中山區)
關於文章
心得速記
文章同時發表於:@時尚華爾滋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極光之愛
其他名稱:Endless Nights In Aurora(英文)
影片年份:2014年
出品國:taiwan
出品:
發行商:甲上
語言:Chinese
導演:李思源
演員:
楊丞琳 …… 艾莉莎
宥勝 …… 李學開(小開)
季芹 …… 小鳳(2014年時期)
林妍柔(林岡怡) …… 小鳳(1990年時期)
林柏宏 …… 張北川
李運慶 …… Yolo
魏蔓 …… Coco
郭子乾 …… 陳博漢教授(客串)
樊光耀 …… 北川爸爸
王月 …… 北川媽媽
楊麗音 …… 楊媽媽(客串)
邱彥翔 …… 花店店長(客串)
夏于喬 …… 圓圓(店長前女友)(客串)
朱德剛 …… 醫生
樂明明 …… 小鳳妹妹
黃嘉千 …… Hotel 櫃台老闆娘(客串)
邱逸峰 …… 楊媽媽麵店第二代老板
劇情簡介
李國修之子李思源將父親在2002年的經典舞台劇「北極之光」搬上大銀幕,並親自擔任導演,由楊丞琳、宥勝、李運慶、魏蔓、林柏宏聯合演出。
這是一部關於約定、等待、錯過與原諒的電影。相隔廿四年,兩段關於「初戀」的故事,小鳳與北川、艾莉莎與小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愛情觀,但有著同樣對愛的炙熱。
小鳳與艾莉莎這對母女對初戀的執著,藉著「北極光」傳說貫穿了她們對愛情與親情的依戀。在尋愛的過程中,歷經等待、失望、痛苦到怨憎…北極光都未能閃耀在她們面前,直到了解『初戀』存在的本身,有時是為了遺憾…,母女倆才真正體悟出那酸楚的過程,唯有放下與寬恕才能得其美好。而一如北極光㫬爛的奇景此時由然心生,因在那光中,似乎看見了一切的美好…。
我是個只對自己感到有興趣的東西會印象深刻的膚淺男人。
—> 哈哈~我笑了!!瞭該!!8400字~(有猛)
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多東西了。XDD
季芹也是屏風班底 好像這次演員跟屏風和王月扯不上明顯關係的只有宥勝 魏蔓和林柏宏 其他都有合作過 所以感覺就像故事工廠一樣 屏風大團園
因為沒在看舞台劇所以不清楚,感謝 lydia 分享。
他去美國結婚的男人叫做Nelson然後是曉鳳不是小鳳啦XD
還滿喜歡這部的 不過不喜歡年輕的北川的演員
不是他演的不好 單純自己不喜歡 總覺得他的臉一直都嘻皮笑臉好討人厭哈哈
YOLO長的好像年輕時的李組長欸XDDD,還有這部的走向跟本被我抓準準啊XDD
像是 一開始我就覺得小開喜歡艾莉莎 還有集點的獎品是上床 還有一看到魏蔓就知道他一定跟YOLO有一腿XDDD
整部有三首歌 最喜歡黃國倫的這首
分析的超棒,超像我這學期修的「電影形式與風格」的老師哦~~~超厲害!!!
我記得我看的版本字幕是打小鳳也,還是我在筆記時為了簡潔記錯了?
YOLO長得好像李組長,難怪我一直覺得看到他就有種說不出的喜感。XD
小開喜歡艾莉莎、集點獎品是上床、魏蔓跟YOLO有一腿這完全不用猜吧!XD
我也來補充一下電影的歌曲好了,貼歌總是怕哪天突然會被告。XDD
謝謝您的讚美,但我很肯定我不是你老師… XDD
這在暗示你有潛力當老師~~哈哈!!
我應該沒什麼耐心教學生。XD
謙虛了~~~~都有耐心寫那麼多字了~~XD
所以每次寫文章時都處在一起坐立不安且煩躁的狀態下呀!
你文章特多….豈不一直在坐立難安….(==)
對啊,寫稿日子很辛苦。XDD
星際效應上了喔!!
對~下次還會上哈比人~顆顆顆
哈比人我看過了。XD
我剛剛才看完《極光之愛》,內心有好多話想說,結果都被你說完了。
今天在YOUTUBE看的《康熙來了》主題是有上過康熙但是已經去世的演藝人員,其中包括李國修大師,他老婆王月在節目裡有稍稍提到這部作品。正好稍早前我在跟家人通話時,他說到《極光之愛》可以線上看了。帶著一份期待能被感動的心情找了電影來看,直到電影結束那秒我的心情都是美麗的。
如同你所說,這部電影真的有很多地方很觸動人心,不論是畫面、光線、台詞、鋪陳或是情感都讓我很有感觸,多到充斥在我心中的感動不停湧動著,非得要打出來才能宣洩。
大概在曉鳳過世而艾莉莎翻著她的手稿那裡,我心裡浮出一句話:這麼久以來,這是唯一一部能讓我哭得如此徹底的電影。
我喜歡這部電影呈現出來的溫柔與特別。
它有懷舊的年代,卻閃爍著繽紛的光芒。那為曉鳳特製的極光真的是所有女孩夢想中的美景吧,如同她說的:「這可能比北極的極光還美。」美在那來自於一個自己深愛的男孩的心意,這是初戀的燦爛與飄渺,更多的是難忘。
它也有別出心裁的安排或伏筆。黏上嘴唇的飯粒、男孩貼心地想讓女孩穿上外套的舉動還有更名為相思湯的薑絲湯,這些充滿巧思的小細節都讓人會心一笑。
它也有美麗的小傳說。很多電影裡面都會有個小故事、傳說或是一句話貫穿整體劇情,作為電影核心思想的發想或是延續。可是常常這些故事都廣為人知而早已失去新意。有別於此,歐若拉與企鵝的故事真的讓我好感動。當曉鳳在分手那夜對北川說:「我才是那隻有翅膀卻不能飛的凡人。」時,我內心受到很大的衝擊。曉鳳是凡人,那麼北川是歐若拉嘍?所以北川到了北極,而曉鳳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她可以自由行動,就是不能到北川身邊,直到電影結束那個重逢的畫面。或許這就是緣分與時間欠他們的一個結局。
它也有可貴的真情。在小鳳的妹妹躺在病床上,說她就要去見父母了,問曉鳳有沒有甚麼話要讓她帶給他們時,曉鳳說了:「我很想你們。」那時的她是隻沒有飛行能力、受限於現況的企鵝,不能到北川身邊也不能見到父母,甚至也快要失去妹妹了。可是總有一天她也要回到那個大家團圓的地方,就像妹妹一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我想起王月在康熙裡提到,李國修大師也在臨終之時說他就要去見父母了。王月說這句話給了她一個盼望,因為總有一天他們也會再相聚的。如同曉鳳在分手時說的,這是新的開始不是結束。每個離別都是再相聚的開始,對吧?
我也喜歡這部電影的矛盾與人性。
它有關於人性自私的探討。艾莉莎在責怪媽媽心裡沒有她只有北川、責怪她非常自私時,沒有想過曉鳳當初已經因為家人而對北川自私過了。也只有到失去母親時,艾莉莎才會明白她在曉鳳心中有多麼重要。艾莉莎在跟YOLO以及COCO對峙時反而被COCO視為自私鬼,然而在這三角關係中,這兩個女生誰有絕對的錯?愛麗莎不了解YOLO的過去,於是一直以來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很用力地保護屬於自己的初戀,以不同角度來看,她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同樣的,COCO不了解艾莉莎的情況,也是一昧地想在屬於自己的東西上做記號,不料卻是以「深受恩寵的小三」的身分陪著YOLO,於是她成了受害者也更是加害者。每個人想守護的東西太多了,可是因為手掌只有那麼大,所以我們都在大度的同時,自私著。
它也有真實的快樂與悲傷。其實你寫的「你在快樂的時候,同時也有人在悲傷」這段,我深有同感。曉鳳跟北川分手時有人在當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對新人。你說不明白為何電影要特地再用幾秒的鏡頭去補婚慶的畫面。在我看來,或許那是要跟北川與曉鳳當時所處的黑暗形成對比吧。在一塊小小的地區,人生百態一刻不得閒地上演著,偶爾喧囂時而死寂。
它也穿插了不同時代的對比。這是這部電影我非常喜歡的表現手法。相似的情節會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世代也會有相似的情感。其中又以小開帶艾莉絲去吃相思湯那段最讓我印象深刻。同樣一家麵店、同樣的老闆娘、同樣的湯,卻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年代與不同的名稱,引出這個橋段的伏筆實在是埋得太高超了。
初戀是遺憾,而遺憾是沒有結局的故事,於是初戀就是段沒有結局的故事。或許不是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這樣,可是世界上絕對不會缺少這種遺憾。對最愛的人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謾罵、跟最愛的人分別卻沒有好好說再見,這些衝擊都是每個人需要經歷的,而遺憾會在心裡挖個大洞,可是總有一天我們必須得面對這個遺憾然後跟它說再見。因此曉鳳讀了那封信,做了那麼多事情後終於能去見北川了;也因此艾莉莎接受了初戀與母親幾乎同時間的離去,想幫母親完成心願也彌補自己內心的缺憾。
另外各式各樣的死亡也是這部電影的重要元素。曉鳳妹妹的死亡是有預知性的,這個過程就像慢性病一樣折磨人卻也讓人有所準備;北川與小鳳的死都是意外而讓人措手不及,對在世的人來說,這其中的痛苦還充滿了各種悔恨。不斷地失去、不斷地回憶、不斷地逃避,甚麼時候才能灑脫地接受呢?可能這又要經過另一個失去與遺憾才能頓悟了。
其實這部電影裡的某些舞台劇呈現方式,反而讓我很喜歡。可能是覺得很新奇吧,即使林柏宏與林妍柔演技略顯生疏,卻反而顯出舞台劇那種突兀且難以演說的氛圍。
不過我有很多感覺跟你的想法蠻像的,像是對曉鳳妹妹的演繹者的看法、對電影與舞台劇分別怎麼呈現極光的好奇、對懷舊場景重現的評價等等,這些你也都注意到了。我還在想你是去戲院看,經過一段時間還要把這些瑣碎的細節打出來,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原來是有作筆記啊~
不過關於你說的艾莉絲在喪母的那個當下怎麼可能講出那些話,我想那是因為舞台劇是這麼呈現的。
這部電影真的給我很多層次與面向的感受,很多設定都不落於俗套,像是在花店工作這也讓我替部電影加了很多分。看了這麼多電影,偏愛親情題材而有點排斥愛情的我,只要有因為某部感到淡淡的動容都會讓覺得難得了,這次卻是非得要一吐為快,實在讓我有些始料未及。
另外我認為很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為兒子與母親一同紀念父親的電影,竟然被製作者本身認為「不成功﹞」。李國修對李思源說過,當要翻拍時就已經失敗了,可正因為失敗,所以能夠大膽地去嘗試。我覺得這嘗試可謂讓人耳目一新。用一部以思念為題材的作品來表達對摯愛之人的思念,我想這正是《極光之愛》如此扣人心弦的原因。
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像思念的心情,時而濃烈時而淡雅,無論是哪種都滿滿地充盈在心中,缺少爆炸性的震撼卻更雋永。就像《極光之愛》演出節目冊裡提到的:「戲,只是一齣戲。在真實的人生裡也許並沒有那麼多的戲劇性發生,當大家都離開劇場之後,應該有些畫面、情緒依然留在腦海裡,久久揮之不走。是的!那就是思念!思念你最愛的人,思念你最珍惜的情。」
哈哈,我好像打了太多啊~因為看到你的心得之後很多感受又更強烈,就想說打在這裡了。非常謝謝你看完。
這留言好認真阿~~已經可以發一篇文了!!@@
如果不嫌棄的話,想要發表什麼感受這裡都是很歡迎的,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想法,都行。
不同的人生經驗,可能會對不同題材有感觸,我是盡量把我體驗到、感受到的分享出來而已。
就拿隨便一個笑話或明星來說,都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電影的表現方式也是,就像你會覺得用舞台劇的表現方式很新鮮;我會認為彼此交流方能讓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對方,是件很棒的事。
對啊,認真的人還是很多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