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03 大慶發現披毛犀化石將人類時間推進三萬年

大慶發現披毛犀化石將人類時間推進三萬年
2001年11月03日15時07分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

黑龍江大慶市文物管理局日前在大同區八井子鄉青龍山屯,發現兩塊披毛犀化石,顯示該地區有人類活動時間將向前推進三萬年。

新華網報導,化石是農民在自家承包地打抗旱井時發現的,包括一個完整的無下頜頭骨化石和一個殘缺的同類化石。經過測量,比較完整的頭骨化石長約七十七公分,比現代馬的頭骨還要長近二十公分。化石的頭蓋骨、鼻孔、眼窩、牙床部分完好,其中一側牙床上還保留三顆牙齒,每顆牙齒直徑約四公分,質感如同玉石,咬合面的紋理保存完整。

化石所在地層深度距地面約一點八公尺,屬黃色沙土層。工作人員在同一地點還發現大量披毛犀化石碎片,其中包括數顆保存完好的牙齒。

專家說,披毛犀屬新生代更新世晚期,距今一萬至四萬兩千年,是生活在大陸東北地區的特有物種。兩個披毛犀頭骨化石發現時整齊排列在一起,且沒有身體部分化石,推斷是人類獵殺後埋到地下。

 

—分格線—

 

考古大驚奇/黑龍江大慶市發現史前披毛犀牛化石
2001年11月04日10時04分 ETtoday 記者鄧若寧/綜合報導 

黑龍江大慶市文物管理局在大同區八井子鄉青龍山屯發現兩塊披毛犀牛化石。這是在大慶市區首次發現這種動物化石。它的發現,將該地區有人類活動的時間向前推進了3萬年。

新華社報導,化石是農民孫永山在自家承包地裏打抗旱井時發現的,包括一個完整的無下頜頭骨化石和一個殘缺的同類化石。經測量,比較完整的頭骨化石長約77厘米,比現代馬的頭骨還要長出近20厘米。化石的頭蓋骨、鼻孔、眼窩、牙床部分都相對完好,其中一側牙床上還保留著3顆牙齒,每顆牙齒直徑約4厘米,足有小水杯那麼大,輕輕擦去上面的泥漬,牙齒質感如同玉石,連咬合面的紋理都保存完好。

經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員測量,化石所在地層深度約距地面1.8米,為黃色沙土層。工作人員在同一地點還發現了大量披毛犀化石碎片,其中包括數顆保存完好的牙齒。

報導說,披毛犀牛與猛象一樣,是新生代更新世晚期(距今1-4.2萬年),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特有物種。專家們說,這兩個披毛犀牛頭骨化石發現時整齊地排列在一起,且沒有身體部分化石,因此可推斷是人類獵殺後埋到地下的。據悉,上世紀80年代,在大同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常家圍子遺址,更表明該地區在5000-1萬年前已有人類活動。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