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代》我們小時候的那些困擾
Boyhood(美國) / 年少時代(台)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港)
先來說說這部電影哪裡特別,這也是我在觀賞電影前就知道的資訊,它花了12年的時間用同一批演員(主要)拍了這部電影。
使用相同的演員10年,若說是每天都播出的鄉土連續劇這可能沒什麼,但它只是部2小時多的電影呀!
主要差異在哪?最簡單來說就是效益,每天一集的節目能帶來多少的廣告效益?
而只能單次(趟)銷售的電影,需說服有人願意出資投資這可能沒什麼報酬的電影。需說服演員長達12年的參與,光要把演員聚在一起應該就很困難了,許多演員與工作人員在這12年內勢必得多次放棄假期或旅遊計畫。光這兩點就很難達成了,這在「好萊塢」應該是個創舉。
但這是影評人觀賞電影的角度,影評人談得是電影製作的困難度與手法技巧。
而我身為一個觀眾,在意的簡單來說是「電影想表達什麼?」,稍微仔細一點來描述的話,
電影裡頭有沒有什麼是「For 大眾」的「普世價值」,像是傳遞正向的思考、娛樂性(有什麼比讓人快樂還重要呢?)、紀錄當下等等?(自溺的無病呻吟是我最討厭的)
以這部電影來說,我會把電影分成兩個部份。前半段毋庸置疑我會給上「Top 5」的評價,電影展現的雖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我卻覺得非常有意思,觀賞起來相當愉快。
簡單來說,電影在描述那些我們都曾經歷過的「年少時代」,那些情緒、疑惑、共通回憶等都一再湧現。
但電影後半段我沒那麼喜歡,會覺得導演中斷開始就抓不到那前半段所擁有的「銳利觀察」,敘事流於庸俗。觀賞時我就開始猜想,導演應該是沒有完整劇本,隨著社會每年的發展逐漸編寫新的內容進去。
當然我也有朋友跟我持相反意見,他反而認為故事後半段才是有趣的。再次強調,每個人看電影角度不會一樣,我只是表達我的感受,以及解釋為什麼會有那些感受。
(這段談及獲獎情報,但也算是推薦)
在觀賞電影前得知這部電影有入圍奧斯卡不少獎項,觀賞完的當下我會認為電影表現優異的包括:
爸爸媽媽的演技(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小男孩小時候的演技很不錯,但長大有一點點不知道要怎麼面對鏡頭的感覺。
再來會想給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兩個獎(前半段)。
最佳剪輯。(有圖有證據,請看心得速記)
回家查資料後才發現我的感受全中,只漏掉一個獎項:最佳劇本(原創)
寫這段是想說明,我覺得奧斯卡有些獎項是「觀眾」就能感受的到的,是那種你只要認真去觀賞電影就能感受到的。但有些獎項真的還蠻莫名其妙的。(或者是我沒辦法理解)
.上映日期:2014/11/14
.電視首播:2015/11/08 12:55~15:35 @ HBO
.片長:165分
.電影資訊:@開眼、@IMDb(8.2/146,162)、@爛蕃茄(98%/261)、@臉書專頁(32萬讚)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片尾劇情:應該是沒有(湳山戲院卡掉)
.主要獎項:奧斯卡入圍(6)、奧斯卡得獎(1) @2015年奧斯卡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孩童時代、父母離異、繼父、酗酒
在寫電影心得時很多時候是用來紀錄,紀錄電影呈現出哪些主題,或認為以後可以用來歸納出更多資料的小細節也會先記錄下來。我的心得有點類似筆記(資料庫)+心得感受,這些資料在未來會以有系統、有主題的使用並呈現。
影片呈現出一個小男孩在成長過程中常遇見的種種現象,這部份帶有蠻鮮明的美國文化色彩。我們(觀眾)可以反過來思考,導演用了哪些「東西」去代表那個年代,然而那個東西是不是又有足夠的代表性呢?僅個人觀察到的紀錄如下:
年代文化代表
卡通《七龍珠》(畫面是魔人普烏)。床邊故事講《哈利波特》(口頭提到愛哭鬼麥朵那段,應該是消失的密室那集)。打保齡球(這段我覺得是顯示平價娛樂,我是這時才知道居然有防洗溝護欄這種東西,給孩童用的)。
美國攻打伊拉克(順便藉由爸爸之口罵了一下布希總統)。男孩都在聊《星際大戰》(尤達)。玩XBOX。哈利波特主題樂園(不知道是哪間,孩子們手上的書是混血王子的背叛)。高爾夫球。蛇板。電玩Wii。
選舉時請求鄰居在庭院上插上支持候選人的牌子(歐巴馬、麥肯,第44任美國總統選舉)。Facebook。《暮光之城》。被協助的國家都認為美國是為了石油而出兵(不太確定這是出兵哪國)。Lady Gaga(MV)。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解散後的合輯。
手機視訊。《星際大戰》(爸爸跟梅森提到歐比王)。賽博格(cyborg)。歌曲,高堤耶(Gotye)的《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撞球間。相機,Canon 7D。
男孩小時候電腦螢幕是長這樣的
孩童時代的呈現
電影有呈現出很多我們在孩童時代都曾經歷過的事物,會覺得電影很明顯是以「梅森」的「感受」角度去描述(而非第三人稱),包括:
.惡人先告狀
明明就是被姊姊欺負,但老媽一進來,姊姊馬上裝哭說自己被打了。(這就是我覺得以梅森感受角度描述的)
.父母吵架、父母分居、搬家
媽媽跟爸爸常吵架,而後分居,孩子不想搬家,那會突然失去既有的朋友;我想這是很多有相同經歷的人的痛。
姊姊在搬家時忙著打電話跟朋友告別。(這幕對角色的刻劃還蠻深刻的)
.在牆上畫身高記號
我們家也有這樣做。這些共通的回憶,會讓我覺得電影不沉悶,而且很有趣。
.惡作劇
媽媽要後座的兩位孩子乖乖做好不准講話時,兩個孩子互相搔對方癢,想要對方發出聲音來。
我們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所以我看到這些片段時會會心一笑。
戳破別人吹的口香糖泡泡也是很多人共有的回憶吧
.孩子只會只記得父母吵架的片段,不會記得恩愛的片段。
爸爸對姊姊說的這句話就突然讓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受,好像真的是這樣也,我們都只會記得父母親吵架時的片段。
所以呢?
所以當你成為別人父母時,要記住這個現象。就算你跟伴侶恩愛一百天只吵一天,孩子也只會記得你們吵架的時刻。
像媽媽要跟爸爸吵架時,就會把他找出去談。(當然孩子還是會感受的到這些)
.沒辦法開口問的困惑
當媽媽跟上課的教授談話後,比爾教授(媽媽第二任婚姻)逐漸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時,男孩露出了相當疑惑的表情。
前半段這裡我能明顯感受到男孩充滿困惑,他不知道爸爸跟媽媽為什麼要吵架?他為什麼要搬家?為什麼有別的男人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他有太多疑惑了,但是這些疑惑他沒辦法開口問。(這段看得我好難受,覺得小男孩好可憐)
這小男孩被迫提早成熟,像是男孩就曾經問爸爸「這個世界上是不是沒有小精靈?」。
.被迫跟新爸爸相處
我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是奧莉薇亞的孩子得被迫面對很多家規,像是比爾就是一個底線非常多的人。
這個新爸爸會常常去「國王酒」買酒說要給週末要來的客人,但其實都是自己喝,有嚴重酗酒問題,會打奧莉薇亞。
還會故意嗆聲,在孩子與她面前喝酒給大家看來宣示自己絕對的主導權,甚至一個不爽玻璃杯就拿起來丟。
我想這是很多有過繼父、繼母的人都曾體驗過的痛。(看得我為四個孩子的際遇好心疼,心會痛)
.為什麼什麼事情都不過問我?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有自己的喜好(主要可能是穿著或髮型),但父母總是沒問過就主動強迫你應該要怎麼穿、留什麼髮型。
比爾就曾強迫男孩剪平頭,男孩不爽,認為頭髮是自己的,他裝病不去學校(怕被同學笑)。
.動不動就得搬家
我本身沒有搬家經驗,但有遇過許多小時候常搬家的人,他們都覺得他們的童年很不快樂。
有些是因為父親工作常常得調度各地、父親欠下大筆賭債、父母離異等。
小男孩就很不爽為什麼他連打包的時間都沒有,就得到一個新的學校去上課?
(個人倒是蠻好奇美國可以這樣隨時轉學喔?另外上課要唸誓約?)
.拒絕母親的疼愛行為
孩子長到一定年紀就會學到需要獨立,尤其是在學校會特別容易拒絕母親做出那些疼愛的行為(像是整理衣服、親臉頰額頭等)。
.寧肯在臉書上讓朋友知道,也不願告訴父母
爸爸就曾說要了解姊姊發生什麼事,去看她FB就是了。
大多數人都會比較願意跟同儕分享心事,而非父母。(這現象到成年、到老都還是一樣)
.監護權不等於愛
爸爸會讓人有種感覺,雖然他只是每週能探望孩子的那個人,但他才是真正在教育孩子的人。
記得他小時候送兩個孩子回家時,孩子急著向他炫耀自己在學校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收藏(把情感表達的很真實)。
中間有段生疏期,他抱怨兩個孩子跟他的互動太過生疏,乾脆把車停到路邊,轉身跟兩個孩子把話說清楚,他說「talk to me」,他是真的在意孩子,爸爸這段很迷人。
.父母跟孩子談性
這可能也是很多父母會難以啟齒的,爸爸的觀念是,與其你可能會冒險做錯事,不如跟你講清楚什麼是最危險、絕對要避免的。
所以他就告訴孩子就算真的要發生性行為,也要做好避孕,戴保險套。
.父母生氣的點:你沒做到你答應的事
這段大概是這樣子,姊姊因為覺得跟同學一起去接弟弟很丟臉,就沒去接弟弟,回來之後被老媽罵,但是她覺得這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
很多時候兩代之間會有代溝是這個樣子的,譬如你有門禁,但當你跟同學混在一起時,很容易因為某位同學遲到、不能出門等原因把行程拖晚了,但你又不好意思先走,最後就是超過門禁時間。你會覺得你不是故意要去挑戰那個門禁時間的,甚至會覺得自己是委屈的。
但父母在意的地方(因為我也到了這樣的年紀了所以能體會),一來是怕你有危險,二來則是生氣你沒答應自己要做到的事。
.男生聚在一起幹壞事
大概國中時,男生很容易聚在一起,明明就沒什麼事好做,就只是去做一些小壞事。譬如拿有攻擊性的鐵盤飛鏢射門板、用空手道破壞木板(小男生特別喜歡搞破壞)。聚在一起抽煙喝酒。聊天就是比誰比較早有性經驗這樣。
.小孩會很在意大人承諾過的事
爸爸曾經在友人面前說過等男孩16歲之後就要把車送給他,結果男孩還沒16歲,爸爸就把車賣了去買新車。
很多時候你不經意說過的話、承諾過的事,都會是孩子日夜期盼的事物;別輕易答應孩子你做不到的事。
.成年禮
爸爸及女友家人送他一套披頭四CD、聖經、西裝、獵槍。父母通常會蠻重視孩子的成年禮的。
.愛情
爸爸在男孩兩段感情都給了各式各樣的建議,男孩第一次戀愛是單戀對方,爸爸教他把妹的技巧。後來男孩跟席娜在一起又被對方劈腿,爸爸告訴他不要放不下(不要一直提到「她」),不要否定自己(初次談戀愛被劈腿真的很容易否定自己)。
題外話,很多人都喜歡說,很想回到小時候。
我覺得這樣的話其實不太負責,只是想逃脫現有的困難,仔細回想你小時候(或人生任何一個階段),當下一定都有它的難題需要去面對;當我們說出想回到小時候,其實是忘了那個時候也會有困擾的。
其他表現
我不知道導演原先到底拍了多長的畫面,然後從中去挑選有意義的段落出來,且挑選的段落不能讓觀眾是連貫不起來的。
在劇本的細膩度上蠻仔細的,尤其它得在每年拍攝期間去寫下該段時期的劇本,著實不容易。
有很多段明明是銜接「隔年」的劇情,但該段落剛出現時,你是完全感受不到的,這部不管在拍攝還是在剪輯上都非常厲害。
很多導演現在拍什麼,十五分鐘後繼續拍都可以不連戲了,更別說隔上一年,然後連拍12年這樣。
有段長鏡頭畫面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男孩跟學校女生在聊天,兩人在街道上前進聊天,而鏡頭保持一定距離跟著。
這段能展現劇本的細膩(台詞)、演員演技,但就內容而言並不令人覺得有其重點。
電影表達的情感
在上頭都有分析描述到男孩的情感,雖然大多只是簡單提起,但有類似經驗或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觀眾應該都會很有感觸。
幾個沒有辦法歸類在上頭的,另整理在這。
.攝影老師對男孩說的:很多天才願意努力,也有很多笨蛋不願意努力就想超越天才。
.吉姆(媽媽第3任丈夫):那個負責照顧這個家、養育你的人是我!
.媽媽:我人生常常在做錯誤的決定,前半生買了過大的房子,後半生則是處理掉這個房子。(這段話太長來不及紀錄,但大意就是媽媽在抱怨自己總是遇到酗酒的老公、住著負擔不起的大房子)
.媽媽:我以為人生不只這樣。
像這句話我也蠻有感觸的,在我年輕時也以為自己會有很多可能,說不定能賺大錢,說不定有機會到國外生活去見識見識,說不定能過著很酷的生活;等到我有天發覺自己居然多年都處在經濟拮据的狀況下,才發現人生就這樣過去了,年少時的夢想沒有一個達成過。
電影最後那段想表達什麼
男孩或許是過於早熟,所以總會說出一些很複雜難懂的想法,也因為這樣席娜才會覺得他過於憂鬱。
但後來遇到的那女孩也是這種個性,所以他們的對話就是那種「人們口中的永遠只是現在」以及「人們總是常說把握當下,但其實是當下在把握我們」這種偏向哲學思考的話。
簡單說,我覺得這段在表達的就是「男孩遇到懂他的人了!」。
演員介紹
艾拉柯川(Ellar Coltrane) 飾演 梅森(Mason)
小男孩 12年來的變化
羅蕾萊林克雷特(Lorelei Linklater) 飾演 姊姊 莎曼珊(Samantha)
感覺這段時間演員好像比較沒自信,不太想演出,表現會讓人覺得怪怪的。
小男孩在這一年變化蠻大的。
派翠西亞艾奎特(Patricia Arquette) 飾演 媽媽奧莉薇亞(Mom)
伊森霍克(Ethan Hawke) 飾演 爸爸(Dad)
飾演爸媽的兩位演員演技都還蠻精湛的。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