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那個不安的世代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海報, 台灣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台灣電影史上有個很明顯的轉變期被稱為「台灣新浪潮電影」,在那之前的電影都比較做為軍教或政令宣導,講究愛國情操,而新浪潮電影則是比較講究寫實的社會現象描述。

新浪潮電影的代表導演包括楊德昌,以及到現在仍然常得獎的侯孝賢、蔡明亮等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是楊德昌導演的代表作品,這部作品入圍了該年金馬獎12項獎項,最後拿下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兩個獎項。

25年後再來看這部電影,劇中飾演男主角小男孩的張震現在已是國際級知名演員,此外也能看到柯宇綸當年生澀的樣子。小豪的心得會著重在個人感受的部分,而非專業的電影製作技術分析。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1991年、2016/11/11(4K修復版)

.電視首播:2018/01/27 21:00~01:00 @ 公視

.片長:237分鐘(導演剪輯版)

.級別:輔導12級(12+)

.電影資訊:@IMDb(8.4/3,085)、@爛蕃茄()、@臉書資訊頁

.片尾劇情:無

.主要獎項:金馬獎入圍(10+2)、金馬獎得獎(2) @1991年金馬獎

.電影預告:官方 YouTube 正式預告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

年代場景:片場、公車、坦克、籃球、打靶、撞球、樂團、唱片機、

電影背景:

 

觀影感受

先不論這部電影在影史上有什麼意義,單純就一個在電影上映25年後重新上映時進戲院觀賞,且挑自己精神很好的狀況下、不事先查詢相關資料的觀眾,觀影後最單純的感受來說,

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並不親切,我無法在觀影當下、觀影後知道電影想表達什麼,甚至對故事的理解都是概略的。如果我不去查詢任何資料,這部電影「在我看完的那個時刻」對我而言幾乎沒有意義。

這倒也不是一種批評,單純就是觀影後的感受,但說不定以後看到談論該電影、該導演的文章時,馬上就能有畫面或聯想跑出來也說不定。

 

不問觀眾是否有辦法理解,只說想說的。

我已是個成年人,理解能力是有的,相較於大眾來說觀影的耐心也相當足夠,但在觀賞電影時仍無法輕易理解想表達什麼。

這個有可能跟年代有關,很多東西在當時可能是不能談論只能隱晦暗示的,或是生活在那個年代會有的共通感受(以當代來說可能是低薪、無殼),不同世代的人去看可能會忽略掉那些畫面等等。

我不是那種會完全順著別人邏輯走的人,聽別人說話的同時我自己也在進行著邏輯思考。以這部電影來說,我有蠻多不能理解的部分,寫下來做為一種紀錄,或許哪日可以找出答案。

Advertisements

1, 張震不是唸夜校嗎?怎麼場景都是白天?

2, 張震的爸爸被帶去問話,他怎麼不擔心,還在那邊跟小明有說有笑的?

3, 萬華流氓砍死一堆人後怎麼完全沒有後續?完全沒有警察去調查案件嗎?

稍微說明一下,有些電影看了產生疑惑時會覺得心情很不好,但這部對我來說是不會產生心情不好、不耐煩等狀況的,單純就是覺得我好像沒有看懂這個故事。

另外或許為了配合整部電影的風格與角色的心境,電影很多時刻畫面是相當昏暗的,這讓我在搞懂畫面中誰是誰這件事上頗為費力。

以上因素會讓我在理解電影上比較吃力,就只能懂個故事概括,也沒有深刻感受到電影想表達什麼。以我看過年代相近的電影《0099大發財》(1989年)來說,我就很明顯看出電影想紀錄下什麼社會現象,又想諷刺怎樣的負面人性,但這部在看完當下是無法有所啟發的。

雖然看不懂導演想在電影中表達什麼,但其實是不會坐立難安(這個大概150部電影中會有一部讓我有這種感受)、覺得無趣而打瞌睡等,就只是沒有獲得什麼啟發,如此而已。

 

台灣新浪潮電影

我也堅信做出改變是件非常困難的事,這可能就是台灣新浪潮電影這些導演、這些電影最大的意義。

我是沒經歷過那些年代,無法體會當時電影經歷了多大的改變,但那絕對不是輕鬆的事。

這類的電影本身會吸引一定的族群,甚至可以說這族群在觀賞這部電影以前就已經會喜歡這部電影,會去探討電影中各種看得出來的看不出來的隱喻、藝術表現等等。

不過有部分的人在表達上可能過於為了讚美而讚美,往往說出讓人聽不懂的話,搞得好像看完電影後沒跪下來膜拜的人都是笨蛋似的;會基於做為一種不同意見的表達,我會想把我的真實感受給說出來。

當然透過閱讀與他人交流後,我相信電影有很多可以探討的,也認為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可能是先搞懂大概的故事,第二次才能真的搞懂整個故事的脈絡,第三次才是去看電影製作細節的技術面表現。

 

探討

手電筒

觀影時就有發現這個手電筒是這部電影相當重要的核心,同時今年金馬獎的視覺海報就是像這部電影致敬的。

好像也沒有什麼觸發我思考的點,單純就直覺來說,會覺得手電筒是呼應小四的心境,手電筒的照明象徵他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或者說他的價值觀的形成),像是他偷看暗處的人在接吻、在衣櫃睡覺處看書寫日記,

他的價值觀很直接的承自父親,他父親在他犯錯被學校記過時說「如果一個人要為他沒做過的事認錯,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大意),又或者他最後對小明說的話也是來自於父親對他哥處罰時說的話,不難看出電影想表達的這種傳統父權家庭傳承的力量。

至於他把手電筒歸還,則有點對這世界失去興趣,也對人(主要是小明、小馬)失去信任的意味。

另一個感到這種象徵/呼應的手法,則是張震在學校拿起球棒,下一幕帶到他打破燈泡,後來又提到他有打人,就在猜想導演是不是會用這種象徵手法(打破燈泡=打破老師的頭)來表達的創作者?

 

演員介紹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張震 飾演 張震/小四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楊靜怡 飾演 小明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張國柱 飾演 小四的爸爸 張舉,查資料他也是張震的親爸爸喔!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張翰 飾演 小四的大哥 張翰,查資料他也是張震的親哥哥喔!

Advertisements

這個角色就是我說因為燈光昏暗,加上沒有太多臉部特寫的原因,整部戲能沒能好好看清楚他的長相,大多時間是透過台詞與劇情得知畫面中的角色是他。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金燕玲 飾演 小四的媽媽 金老師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譚志剛 飾演 小馬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王啟讚 飾演 王茂/小貓王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林鴻銘 飾演 Honey

 

Movi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 / A Brighter Summer Day(英文), 電影劇照

蔡琴 飾演 汪妻(圖中黑衣旗袍女子),也是查資料才發現蔡琴有參與演出。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