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風暴》孩子不是父母的考試機器
Bacalaureat(羅馬尼亞.法國.比利時) / 畢業風暴(台) / Graduation(英文) / 毕业会考(網)
電影有著歐式諷刺與幽默,透過一位想替女兒安排就讀外國好學校,進而離開不佳家鄉環境的父親與女兒的爭執,帶出各種社會議題與現象。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6/11/22(影展)、2017/01/06(院線)
.片長:128分鐘
.級別:保護級(6+)
.電影資訊:@IMDb(7.8/1,879)、@爛蕃茄(93%/14)、@臉書專頁
.片尾劇情:無
.電影預告:官方 YouTube 正式預告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關說(醫療、考試)、醫療紅包文化、筆錄、性侵
心得感受
父母總說: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羅梅歐認為家鄉的治安很糟糕,也沒有什麼發展前景,積極的安排女兒艾莉莎到英國劍橋唸書。不幸的在考試前夕艾莉莎差點被人強暴,但因為犯人無法順利勃起而作罷。女兒心情受到很大的影響,也因此受了傷,但羅梅歐仍不放棄讓女兒獲得足以到英國唸書的分數的機會,仍把這件事當成是首要任務。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似曾相似的人生經歷,父母為我們安排好了他們認為對我們最好的學校,即使那得離鄉背井、與身旁熟識的親人跟朋友分離,就是傳統那種「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好像你心裡的傷對父母來說並不重要,你想不想要那樣的生活他們也不在意。
當我們離開唸書的環境後,或許會開始覺得人生不該是只追求唸書這樣的價值,不過往往當自己當父母時,又重蹈覆轍的做出相同的決定。
就像羅梅歐認為自己做的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艾莉莎(父母常說的「我們做了這麼多、這麼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好!」),可是孩子的感受往往不是如此。羅梅歐何嘗又不是有想把女兒送走後,自己就更容易跟小三相處了的私心呢?
沒害到別人的壞事
電影也有許多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電影的描述很貼切也很真實,像是歐美這種對於道德會有比較嚴苛自我要求的,還是會有弊案發生,為什麼呢?
羅梅歐的例子是為了要讓女兒獲得足夠的分數,於是接受了警局督察長同事的請託,幫忙把他的親友列入換肝優先名單中。
受委託幫忙在批改分數時給艾莉莎足夠分數的教師,則是因為曾經受過幫忙,為了報恩才答應做這違法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在批評別人犯法時很嚴厲,認為不管怎麼樣就是不該犯法,但當我們真的犯法時,又會認為自己不是做傷害他人的事,稍為越線一下沒有關係。現實往往不像連續劇演的那麼的好壞人壁壘分明,很多壞事都是這樣發生的。
羅梅歐與妻子瑪格達的對談,則是在談論公平這件事(這部電影把很多想探討或呈現的現象都寫在台詞中),不能因為自己遭遇了不幸(不公平),就把自己要做出不合公平原則的事情給合理化。而且在孩子這麼年輕的時候就要他們做出自己認為是不對的事情,就算最後真的念了好學校,也可能無法調適好心情面對做出這些事情的自己。
去大城市發展,還是留在家鄉打拼?
很多偏鄉的居民都會有過類似的難題,到底是要留在偏鄉打拼,還是要到大都市去尋求更好的發展?
電影中羅梅歐的媽媽就曾針對這點跟他討論過,只是電影中的狀況是離開羅馬尼亞到英國去打拼(台灣是個島國,到其他國家打拼是件比較有挑戰的事,但像是歐盟地區的國家那種界線就沒那麼明顯。英國、羅馬尼亞都是歐盟國家,但英國已在2016年公投脫歐了。)
現在有越來越人願意留在家鄉打拼,像台灣就有很多「青年返鄉」的口號。電影也透過奶奶這角色來表達說,雖然自己的家鄉狀況不好,但可以從自己能改變的去改變。
反映社會現象
編劇(也是導演)把很多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寫在角色的對白中,我會覺得蠻有那種歐式諷刺或笑點的,像是對於65歲退休前的漫長生活用整缸的玻璃珠來表示。
又或者是呈現一些社會不公不義的事情,像是請產假就被解雇、看醫生一定要給紅包,不然醫生不會盡全力幫病人治療等等。
也有對於常見人際關係的描述,像是父母很常認為自己錯誤的行為是不需要孩子來質疑的(羅梅歐的小三),孩子質疑時就會說出「那些不關你的事!」、「你把書唸好就好,其餘別管!」之類的話。又或者羅梅歐不把小三兒子的事情放在心上,但小三卻一直很重視艾莉莎的狀況這種其中一方比較自私的行為等。
很多細節都能看出編劇在編寫劇本上的用心。
電影問答
羅梅歐幹嘛躲在草叢哭?
這一段我在看電影看不懂,還好旁邊剛好坐著認識的朋友。
我很不會認人,可能連帶的認環境的能力也很差,我一直以為那個地點就是羅梅歐撞到小狗逃逸的那個位置,但是不懂他停下車拿著手電筒去找什麼東西,為什麼又在那邊哭。
朋友說那是女兒受害的地點(我一直以為女兒是被拖到工地裡強暴),所以他才在那個地方哭,我覺得我朋友的比較合理。
常常在跟朋友討論電影時都會發現自己有著錯誤的解讀,但我也認為我會誤會的地方,可能代表著一定比例的人也會誤會,可能是30%,可能是10%或是5%。
我會認為這些是可以拿出來討論的,是不是能有更好的呈現方式,讓更少觀眾誤會。
可是有些人會在別人提出疑問時說「你再去重看一次電影」,我認為這很不懂得尊重個體之間差異性,不是所有人看到比手畫腳時都會猜到同一個答案,這種想法就是很自我中心,完全不去考量到別人的狀況。若電影是想與觀眾溝通的話,是可以討論怎樣避免哪些會讓觀眾誤會的表現方式。
演員介紹
Adrian Titieni 飾演 羅梅歐‧奧德亞/Romeo(爸爸)
Maria-Victoria Dragus 飾演 艾莉莎/Eliza(女兒)
Lia Bugnar 飾演 瑪格達/Magda(媽媽)
弗拉德伊凡諾夫/Vlad Ivanov 飾演 督察長/Chief Inspector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