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24 恐龍滅絕有新解 都是水星軌道擺動惹的禍
恐龍滅絕有新解 都是水星軌道擺動惹的禍
北京晚報 2001年7月24日
距今約6000萬到700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過一件大事,那就是生物界“霸主”恐龍的突然消失。恐龍的滅絕是如此神秘,個中原因至今還眾說紛紜,尚無定論。有人說恐龍可能是得癌症死的,還有人說“兇手”可能是一場罕見的乾旱。目前科學界比較廣為接受的“外星撞擊說”認為,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最近又為恐龍的死因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他們認為,恐龍之死是水星惹的禍。加利福利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太空生物學中心的布魯斯·朗納加爾稱,他們的電腦模擬表明:6500萬年前,水星的軌道發生擺動,導致一顆小行星飛向地球,成為恐龍大滅絕的罪魁禍首。
朗納加爾和他的同事使用電腦模型對2.5億年前的太陽系進行了“還原”。他們特別著重於計算每個行星的近日點—運行軌道上最接近太陽的點。行星的近日點通常以數百萬年為週期圍繞著太陽運轉。由於星體間的作用力,這種週期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發生輕微的改變。朗納加爾等的最新研究發現,近日點週期的這種改變,會對行星內部產生一種“敲擊效應”,並進而改變行星的軌道。他們的模型表明,6500萬年前,水星的軌道因此而發生擺動,並對太空中的一個小行星帶產生影響,增加了其中的小行星離開軌道的幾率。水星的擺動並不足以使大量小行星進入地球,但朗納加爾認為,它很有可能使單個的小行星走上與地球相撞之路。朗納加爾等人的解釋實際上仍可歸入“外星撞擊說”,不過是為毀滅恐龍的那場大撞擊找到了一個初始的“推動力”。儘管如此,還是有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對把水星軌道擺動與恐龍滅絕之間聯繫起來持懷疑態度。
北愛爾蘭阿馬天文臺臺長馬克·貝利說,朗納加爾的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不太可能的事件的基礎上的。他認為水星不會對太陽系的東西產生影響,因為“它太小了”。貝利說,該研究小組的模型是非常棒的,但把它和恐龍聯繫在一起太勉強了。(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