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23 會飛恐龍 命名中華神州鳥

會飛恐龍 命名中華神州鳥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新聞網 2002年07月23日

大陸科學家昨日宣布,今年五月在遼寧省義縣發現真正具有飛行能力的恐龍化石,再次確認鳥類是由小型食肉性恐龍演變而來的假設。這塊化石命名為「中華神州鳥」。

新華社報導,化石發現者、中國大陸地質研究所博士季強表示,今年春天發現的這塊化石,在世界上尚屬首次,其軀體部份只有鴿子大小,地質年代為早白堊世,是世界上唯一與德國始祖鳥處於同樣進化階段的初鳥類化石。

與一八六0年在德國巴伐利亞發現的始祖鳥相比,中華神州鳥的某些特徵更為進化,例如沒有牙齒,前肢明顯長於後肢,飛行羽毛超過身體長度,叉骨也從小型的獸腳類恐龍的寬V型演化為鳥類典型的U型。研究這些特徵,大陸科學家認為這隻恐龍已真正具備一定飛行能力,應該屬於初鳥類。

季強表示,中華神州鳥並不是像始祖鳥那樣先爬樹,站在樹枝上利用落差向下滑行,而是通過快速奔跑,利用高坡陡坎地形差異從地面起飛。而中華神州鳥的發現,正好填補恐龍向鳥演化過程的「關鍵性中間環節」。

另據中新社報導,二十世紀九0年代,遼西北票四合屯發現世界上第一隻長羽毛的中華龍鳥;中華龍鳥的發現是「獸類腳恐龍」起源說的新證據;一九九七年季強曾在遼西發現第二隻長羽毛的恐龍即原始祖鳥,其尾部羽毛完全符合現代鳥類羽毛的概念;一九九八年,季強等在遼西發現第三隻長羽毛的恐龍即尾羽鳥,其尾羽和飛羽與現代鳥類羽毛概念完全一致。

而隨著初鳥化石村料增加,人們已在恐龍與鳥類演化過程中發現更多中間類型,這使國際學術界有可能對鳥類的定義展開更充份的討論。目前國際通行的鳥類定義仍以德國始祖鳥為主要標準。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