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20 發現”胚胎” 史前恐龍有喜?

發現”胚胎” 史前恐龍有喜?
大洋網 2002年08月20日

“我發現了一個恐龍蛋化石,CT掃描後,裡面像極了一個‘胚胎’!真有的話,豈不是還能孵出個小恐龍來?”杭州一讀者汪劍雲先生的一番充滿想象力的描述,大吊記者胃口:難道6500萬年前的恐龍蛋至今還會有喜?

送寶到報社

8月17日早上7時40分,汪劍雲坐上了嵊州駛往杭州的快客,懷揣著他的寶貝,手不離蛋,生怕磕磕碰碰撞壞了。兩個小時後,他跨進編輯部時,大舒了一口氣。

還沒坐定,汪劍雲就從懷裡掏出一個紙包,撥開塑料袋、布袋、貼身薄膜等五六層包裹,這個恐龍蛋化石才“見了天日”。

這是一個土紅色的化石,像一個縮小了的橄欖球,更像一顆鵝卵石。記者認真地給它做了個“體檢”,長徑105毫米,短徑90毫米,重675克。記者把它平放在手中,往前一推,往後一縮,蛋內似乎有一股液體在搖晃,有點像搖生雞蛋的感覺。

石緣出奇聞

汪劍雲發現恐龍蛋化石,他說是一種石緣。

2001年9月,浙江嵊州市區羅柱□工業園區,一陣炮響,一座70多米高的山頭被劈成了兩半,也滾出了恐龍蛋化石。

酷愛奇石收藏的汪劍雲,遠遠地就聽到了一個召喚。他飛奔過去,在紅砂巖裡認出了它──恐龍蛋化石。“當時,有3枚恐龍蛋化石,我撿到了其中的一枚,另兩枚被兩個外地民工撿走了。”

好奇心加上同事的鼓動,汪劍雲把這枚化石送到了嵊州市人民醫院做X光檢查,發現有液體在晃動。醫生建議做個CT,奇怪的是,幾幀圖像顯示極像“恐龍胚胎”!

這個結果讓汪劍雲興奮不已,他開始憧憬著化石裡能有什麼驚人的發現。雖然家裡已有好幾個恐龍蛋,但這個顯然是最珍貴的。汪劍雲用好幾層塑料袋包裹它,再用玻璃罩把它罩住,不讓它遇到任何不測。

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也成為了奇石收藏愛好者圈子裡的大新聞。汪劍雲透露,曾有一位杭州的收藏者願意出5萬元高價收購這枚化石,但他哪會舍得?

恐龍做CT

時隔大半年,蛋內的所謂“胚胎”是否還“發育”完好?昨天,記者陪同汪劍雲來到杭州省立同德醫院,給恐龍蛋化石再次做了個CT檢查。

我們的到來,在醫院影像科裡引起了一陣小騷動。一位四五十歲的醫生激動得像個小孩子,“這可是第一次給一個蛋做CT,而且還是個恐龍蛋。”

恐龍蛋化石被輕輕地放置在CT機上,確定位置後,胡金秀醫生在電腦名字一欄中輸入了“恐龍”兩字,開始了定位。由于化石密度偏高,胡醫生加大了射線量。十幾分鐘後,恐龍蛋化石內部結構在電腦中漸漸清晰。化石中間黑灰色的影像,豎看,還真有點像個小恐龍雛形。

經過計算機分析,影像中心最黑的區域,CT值在-915HU左右,內壁不均勻,平均厚度約兩厘米,其密度很高,CT值在2623~2816HU。奇怪的是,還有一種呈灰色的不明物質,CT值在70HU之間,難道這就是有機物?

在燈光下,賈玉柱醫生看著膠片,百思不得其解。他認為,從醫學角度分析,CT值-915HU的那部分,很有可能是空氣;2623~2816HU那部分是鈣化物;至于那些CT值在70HU左右的部分,他懷疑是液體或軟組織。

他說,液體和軟組織的CT值一般都在30HU到200HU之間,但通過CT片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據化石不同擺放角度,影像上都出現了明顯的液平,而作為固體的軟組織,不會移動得這麼快。賈醫生推斷,不明物質應該是液體,但不會是水,因為水的CT密度只有10~20左右。至于液體是否粘稠,CT掃描儀就無能為力了,恐怕只有“開膛剖肚”了。

昨天的CT片,和汪劍雲去年給化石做的CT片一對比,賈醫生發現化石內的液體部分有所減少。

專家說很難有喜

離開省立同德醫院,已是中午11時30分,“蛋內有液體”的發現讓記者和汪劍雲按捺不住激動,餓著肚子,直奔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在會議室,副研究員杜天明拿在手上翻轉了幾下,“這的確是個恐龍蛋,產自灰色砂礫巖中,而且外表比較光滑,層理清楚,這是嵊州市發現的恐龍蛋的特征。”輕輕一搖,“蛋內有物質在晃動”。

研究了5年古生物和地質的杜天明坦率地說,此前,他沒有發現過恐龍蛋內有液體。從CT上計算出來的密度看,可以排除方解石的可能性。但是否真的是蛋清之類的有機物,他建議要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作進一步的分析。

Advertisements

聽說蛋內有液體,浙江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系副教授王兆良則認為,這種液體極有可能是地下水,從蛋隙中滲透進去,溶解了蛋壁上的巖分而形成的,有機物的可能性還是不大。(杭州日報沈嘉張春霞)

文章來源:大洋網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