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後的我一直很喜歡歷史。
歷史有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做過些什麼事情,以及某某典故的由來;都是很有趣的故事。
隨著漸漸地從課外讀物上讀到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後,我開始對歷史的看法改觀了…
我們都說,中國是四大古文明之一,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
朝代表也明確的告訴我們是夏商周開始(世襲制王朝,夏禹禪讓給他兒子開始)
好,問題來了…
這是中國人的說法,但是我們能找的到的文物,卻是商的文物而已,甲骨文,青銅器…
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有“夏”的存在,
更何況之前的黃帝,軒轅氏,伏羲氏,神農氏那些人…
所以我開始想一個問題。
歷史真的是歷史嗎?? 我們讀的歷史是真正發生過的事情嗎??
大家都知道歷史很多是這一代去寫上一代,或是上上上一代的東西,
這…寫出來的東西正確嗎??
舉大家最常聽到的三國歷史,魏一統了天下,被司馬氏篡位;
好,那請問,如果是蜀漢,或是東吳統一了天下,歷史還是一樣的寫法嗎??
我們都知道,光大陸跟我們台灣寫的歷史就有出入了,
大陸跟日本寫的歷史又不一樣,
事情的發生只有一個版本,歷史卻可以有好幾個版本。
說說自己國內,發生一件事情,支持國民黨跟支持民進黨的新聞報導就不一樣了,
更何況歷史這種成王敗寇,輸家就死了,無法翻身,贏的人寫出的歷史呢??
很多人批評三國演義,他們覺得三國志才是正史…
因為三國演義是小說?所以它內容跟史書不一樣的就都是錯的?
因為三國志是陳壽所寫,是史書,裡面的東西千真萬確?
這很難說吧?
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人或許能有體驗:
很多事情的真相都是口耳相傳,或者部份人洞悉知情而已;
寫在紙上的很少是所謂事情的真相(我們也把這東西叫做官方說法)。
我們卻被教導著不用去懷疑這些東西,這些就是歷史,你就是背就對了。
我沒有批評歷史的意思,但是人類邁入科學年代了,
你應該體驗到,歷史很難是完全真實的;
而且它有太多個人主觀的看法想法在裡面了。
秦始皇這個更有趣了,大家都說他是暴君…
但想想,是誰推翻了秦朝?
好像是那個背信,市井無賴,很心機的劉邦是吧?
那,他把秦始皇污名化的機率有多大??
秦始皇統一貨幣,制度,建築萬里長城…(這些是留有證據的)
(其實萬里長城是分三個朝代以上建築起來的,大家常去參觀的那個長城並不全然是秦始皇蓋的)
焚書坑儒,暴政無道?? 會是真的嗎??
我也不知道…
想想秦始皇製作兵馬俑會動用到多少人,多少材料…
這是一件大事情吧…為什麼司馬遷寫史記時卻不知道??
歷史會是真的嗎??
我也不知道…
再者,中文的解讀更是神奇;一個字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讀過中文古詩的就知道,一個字,在這首詩裡,
有人解釋成A,有人解釋成B,有人解釋成C…
連你課本裡面都不確定他是哪一種解釋了喔…
歷史又大多是從這是古文中(還是歷代手寫抄錄下來的古文喔)翻譯出來的。
其中的錯誤會有多少?
當然我想正確的歷史還是有很多的,但總只是某個人或某些人的觀點,並非是從客觀角度看的。
也很多歷史,是當下的環境需要所“創造”出來的,
今天要對抗外來種族,或許是女真,或許是匈奴,
我們就需要一個神格化的英雄出現,
或許是岳飛,或許是鄭成功;
這樣的東西“目的”為重,真實性次之;讀了又如何?
我的想法是︰
歷史若不是完全真實的,那就完全沒有背的意義了…
漸漸的我沒那麼喜歡歷史了,我只是把它看故事般的型態去看…
我相信,歷史會因為科技的進步而逐漸的趨向真實…
這方面有待考古學家的努力,歷史還是很有趣的…
看故事學習做人做事的方法(我尤其喜歡成語故事典故)
現在,歷史對我而言就是這樣…
我不是覺得歷史不好,而是覺得去背歷史很無聊,
但如果歷史有很多不是真實的話,那不過只是一部小說,
你會去背一部小說嗎?(雖然沒有那麼誇張)
很多人不知道所謂追求真實的事情(至少歷史跟科學這部分需要),
他只知道把別人交給他的東西背一背,為啥要背?背的東西正確性多少?
我看過太多只是背東西比別人厲害的國文、歷史老師,他們能從中教給學生什麼?
你有去求證過你所獲的的任何一件資訊嗎?
這些人眼光太小了,眼界太短;
當了老師又如何?你背了一輩子的東西說不定只是篇小說,
我雖然只是個無名小卒,但我知道要去追求真實的歷史,
我要知道要去用化石、遺址、古蹟這種科學的東西來證明自己得知的資訊是對的或錯的。
人云亦云的世界是很恐怖的,曾子殺人的故事去參考思考一下,
要避開這樣的情況,你要先有正確的判斷力!
歷史的意義,對人的啟發,會大於死背它!
Char.小闕 2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