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三兆位一體

小屋.jpg

《小屋》The Shack

作者:William Paul Young(威廉.保羅.楊)

譯者:陳敬旻

出版:2009年05月26日(寂寞)


麥肯帶著三個心愛的孩子在暑假結束前到山上露營,開心的假期正要結束,卻赫然發現小女兒蜜思失蹤了!經過警方地毯式的搜尋,最後只在一棟山間小屋發現了蜜思血跡斑斑的紅色洋裝……

事隔三年半,蜜思遇害的「巨慟」仍籠罩在麥肯心中。在一個郵差無法送信的暴風雪天,麥肯竟在自家門前的信箱中發現一封署名「老爹」的信,信中只邀請他週末到「小屋」碰面。「老爹」是麥肯妻子小娜對上帝的暱稱,而「小屋」則是他回憶中的至痛。這是某人開的一場惡意玩笑、殺害蜜思兇手的邪惡計畫,還是上帝真的送來了一封邀請函?

困惑、痛苦與憤怒的麥肯,決定獨自踏上重返小屋的旅程。不料在那兒等著他的卻是……他在小屋到底遭遇了什麼事?這一切跟蜜思、「老爹」又有什麼關係?

(書背上介紹)


【心得區】

必須先說明的是,這是一篇由三兆人所共同寫出來的心得。

即使是翻譯過的《小屋》,也能看出它那用了相當文學式的筆法在描寫。這類的文學表現手法最怕無病呻吟,流為詞藻華麗而無實質內涵,地上的一顆小石頭在作家的眼中總是有著一百個宇宙那麼大。

細膩的筆法敘述著主角帶著孩子去露營,小女兒卻被連續殺人魔綁走,警察查了現場與透過目擊者的描述,追蹤到兇手可能的逃逸方向,在看似細膩的描述警察辦案後,一件沾滿女孩鮮血的洋裝在小木屋被發現了,但從此之後案情就一直沒有進展。而多年後,主角來到當初女兒被殺害的小屋中,喔,天啊,劇情有了一兆五千六百四十七度的轉變。

他在這遇到了三位人!而這三個人都是耶穌。我們都知道耶穌在教徒眼中是三位一體的,這本小說賦予了耶穌三個鮮明的外在,就像那些走在路上我們會看到的路人形象。他們開始討論起耶穌為什麼無法再出現在世人面前並給予幫助(信徒最大的懷疑),這一段內容我原以為幾篇就會結束,沒想到翻了好幾篇之後卻還是在討論耶穌。我有種被騙的感覺!!

這就好像在看迪士尼卡通時,海中的小丑魚一開始悠遊在大海中,故事都圍繞著有趣的海洋生物,然後有一天牠不小心游到馬桶上時,突然看到了這家人的生活,那房間正上演著一位日本女孩大戰三位黝黑外國人,然後接下來的劇情全是姿勢上的變換,整整佔了整部電影的三分之二,而之後的劇情跟魚類或是卡通再也扯不上關係。而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前後不一,尤其從封面或是前面幾頁看來都是推理或驚悚類型的小說,沒想到卻是不折不扣的傳教書!

而對於三位耶穌與主角的對話,把人搞得精神很錯亂,卻無內涵可言,跟小孩說謊前後不能連貫一般。我勉強翻到130頁就看不下去了,這還是我第一本完全看不下去的書籍。這類言論在東扯西扯下看似有道理,但其實毫無邏輯。如同我一開始說的,這篇心得是由三兆人所共同寫出來的心得,而這三兆人當中的第一位作者,是地球時間2010年6月9號10點03分12秒又過了0.000001秒的一個叫做小豪的傢伙。而再又過了0.000001秒後的小豪是第二位作者,又過了0.000001秒後的小豪是第三位作者,一直到3兆個0.000001秒之後的小豪是第三兆位作者。或許你們會問說,這不是同一個人嗎?

首先這三兆位作者完全不是同一個人,他們活在不同的時間點上,而且在宇宙中的絕對位置也不一樣,不管是x軸、y軸還是z軸。再者仔細去分析兩者的差異的話,前者的第1根到第10萬9千3百零3根的頭髮長度也是不一樣的,另外還有腳指甲、手指甲及其他39457個不同之處。沒錯!這個看似一個個體的小豪,其實是三兆位一體的存在。他以各種型態顯示在宇宙間各角落,若以凡人狹隘的眼光看來,他只有存在於那個小小的島嶼之上,但若用宇宙中的絕對位置看來,他簡直無所不在啊。

恩,就是這種荒謬的感覺。

得了吧!


《小屋》

原著《The Shack》


如果您覺得寫得不錯,或是對您有幫助,請別客氣的留下回應或點個讚。

若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各位朋友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

 

延伸閱讀

.所有的讀書心得請點分類:讀書心得只列標題

.這些年還有什麼好書:闕小豪的推薦書籍名單 2005~2009

Facebook 轉貼連結技巧

.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闕小豪 on Google+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