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美子的奇異旅程》電影的虛與實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海報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有時候看電影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你不知道導演要跟你說一個怎樣的故事,又會用怎樣的方式去說這個故事。

若要細膩的去體驗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建議是連預告、電影簡介都不要看。

但如果怕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電影,我對這部電影的無雷描述是,電影在敘事的技巧上蠻厲害的,屬於那種先丟出許多片段的謎,再慢慢告訴你答案那種。

鏡頭畫面很美,音樂很能帶領觀影的情緒,但在劇情上並不需要那些驚悚氣氛。

故事上若無法享受電影說故事的方式,很容易就分神(甚至睡著),我則是完全不會覺得無趣沉悶,但也不至於會覺得有趣。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4金馬影展、2016/01/15(院線)

.片長:105分

.級別:保護級(6+)

.電影資訊:@IMDb(6.6/6,837)、@爛蕃茄(87%/117)、@臉書專頁(9千+讚)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片尾劇情:無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新聞事件)、尋寶;VHS、寵物兔、泡麵、圖書館、偷竊、寵物店、DVD、SIM卡、飛機清洗過程、鏟雪車、小說《幕府將軍》(Shōgun, 1975)、聾子司機

電影場景:東京、喫茶去快生軒、著名景點大型塑像伐木巨人保羅‧班揚(Paul Bunyan)和他的同伴藍色小公牛(Babe the Blue Ox)

 

電影表現手法

電影不是用直述的敘事方式,而是片面的透漏女主角久美子的行為,她尋著地圖到山洞中找到一卷錄影帶《冰血暴》,非常認真的依據內容做筆記。她跟同事之間沒有什麼互動。她養了隻寵物兔。她到圖書館偷書。

直到她跟圖書館警衛坦白那一段,才能把久美子前面的行為串連起來,知道這部電影在演什麼。此時認為她是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有點像御宅族那樣,誤認為《冰血暴》中的故事是真的,認為那個裝有鉅款的皮箱還埋在那。

如果先看了電影簡介,可能就不會經歷這個「對於劇情感到困惑 > 獲得解答」的觀影感受。

附帶一提,原以為片頭「This is a true story…」那幕畫面是《久》的片頭,是在說《久》是真實的故事;等到第二次出現這畫面,畫質從 VHS 換成了 DVD,才發現原來這是《冰》的片頭。對沒看過《冰》的我而言,也是個有意思的「判斷」上的轉折。

 

電影想表達什麼?

觀影時會有種感受,感覺這部電影就是把一則新聞消息拍成一部電影,就像「日籍女子久美子應深信《冰血暴》是真實故事,來到明尼蘇達尋寶意外身亡」這樣的新聞,拍成片長100多分鐘的電影。導演必須去揣測主角生活的細節,一個沈浸在自己世界的人,他的人際關係如何?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他這樣的想法與行為?

會認為有幾點是電影有凸顯出來的:

1, 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寂寞感

日本常見這樣的作品,主角雖然也得打工生活、購物,但就是與社會疏離,整天沈浸在自己髒亂狹小的屋內,厭惡這個世界的一切。

 

2, 語言隔閡的無助感

我們知道久美子想幹麼,但那些與她互動的人並不知情,從機場遇到的熱心服務協助人員、老奶奶、警察,久美子急著表達自己的目標,但其他人聽不懂也幫不上忙。

有一段她坐計程車,司機詭異的笑,她以為司機是要對她不利,把她載到荒郊野外,但司機只是因為這趟遠距離車資會讓他賺了一大筆而竊笑。(不知道我有沒有解讀錯誤)

語言隔閡向來是人與人之間發生衝突的常見原因之一,電影有把那種因為語言隔閡而產生的無助感受給表現出來。久美子因為聽不懂司機在說什麼(車子拋錨要等其他車來救援),以為已經到目的地而下車。明明是要去找寶藏,別人卻給她書,要帶她去旅行。

 

3, 無法符合母親的期待

小時候或許大家都曾經歷過這樣的狀況,你興高采烈的告訴父母你新學習到的事物(譬如:跑得最快的動物、體積最大的動物)、新認識的朋友、新達成的成就(譬如跳繩超過30下),可是當你興奮的說著這些事情的時候,父母卻回答你「去看書」、「吃飯不要說話」、「爸爸在忙不要吵我」。

久美子的狀況也有點類似,她媽媽只要她升遷、嫁人,不然就搬回家,對於這之外的事都沒興趣聽。

 

4, 尋寶這件事代表著什麼?

我不認為電影有明確指出這問題的答案,但如果要腦補的話,你可以把久美子執著在「尋寶」這件事情替換成別的,像是執著在尋找一份「不存在的愛情」(高、富、帥、專情只愛你一個、脾氣好等一萬個條件),或是執著在尋找「長生不老的秘方」,或是任何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但大家都在追尋的事。

 

電影問答

片尾那一段在表達什麼?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劇照

我會認為久美子在那場暴風雪中就已死亡,從地上爬起來那只是死前的幻想。

怎麼可能那麼剛好跑下計程車亂走亂走就找到那個柵欄,怎麼可能1996年插在地上的鏟子還完整的插在原地,怎麼可能丟在日本電車上的兔子又出現了。

但是,我也認為這是所謂的「開放性結局」,如果你要認為久美子沒死,可以把找到柵欄、地上有鏟子解釋成「湊巧」,把兔子解釋成太陽出來後,兔子跑出來散步,只是剛好跟久美子的兔子長得很像而已。森林中野兔很多的。

附註:跑工作人員名單時,久美子一直往前走,最後消失在鏡頭之中,沒有其他隱藏的片尾劇情了。

 

===以上這些是看完電影後,沒查資料就寫的心得分隔線===

 

真實故事背景

由於我沒看過這些作品,是從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拼湊而來,若有錯誤歡迎告知。

 

1996年

故事的起點是,柯恩兄弟拍了電影《冰血暴》(Fargo, 1996),片頭字幕上打著「這是一個真實故事,片中事件發生於1987年明尼蘇達州,應生還者要求,人物名字已改,出於對死者的尊重,其餘均如實描述。」(This is a true story. The events depicted in this film took place in Minnesota in 1987. At the request of the survivors, the names have been changed. Out of respect for the dead, the rest has been told exactly as it occurred.)[1]

由於故事很寫實,在影片入圍奧斯卡獎7項大獎(最後獲得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女主角獎)後,記者蜂擁而至到故事的發生地點法戈(Fargo),試圖尋找1987年碎木機殺人事件的情報,但都找不到。《Talk show》的主持人在逼問柯恩兄弟「這真的是真實故事嗎?」(Is this really a true story?)柯恩兄弟回答「什麼是真實的故事?《冰血暴》當然是真實的故事,它是基於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只是還沒發生而已。」(What is true story?Fargo of course is a true story,it’s based on a true story that hasn’t happened yet。)[2]

 

2001年

明尼蘇達州警方在底特律湖城附近的叢林中發現了女性的屍體,經調查是名叫「Takako Konishi」(不確定本名,多翻成小西貴子)的日本上班族。

小西貴子是從東京飛到明尼蘇達的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再搭灰狗到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的俾斯麥(Bismarke),往法戈前進。

走在大雪中的小西貴子穿著半長黑大衣+短裙+黑色長襪長靴,引起當地居民報警。

見過她的警察說她持著一張手繪地圖,上頭有公路一條、大樹一顆,不停說著發音類似「fargo」的單字,雖有電子辭典幫忙,雙方仍無法有效溝通。

警察因為同事裡有名邪典电影(Cult Film)的粉絲,認為這名女子也是是要來找《冰血暴》裡頭的寶藏的。警察用最簡單的單字告訴小西貴子:《冰血暴》只是一部電影,是編的,是假的,錢是不存在的。

之後警察又打給一些亞洲餐館,找不到日語翻譯,就讓女子先行離開。

幾天後,小西貴子死在公路旁的雪地上。媒體迅速拼湊結論,認為小西貴子是跑來尋寶,意外死於低溫。

但之後的調查顯示小西貴子體內有大量的酒精和鎮靜劑,媒體認為小西貴子是因為尋寶未果而自殺。[3]

這個故事本來就這樣被定調了,直到2003年…

 

2003年

有位名叫 Paul Berczeller 的導演,他本來想拍「偏執狂影迷」的紀錄片,去追這個故事,這時才意外發現故事的真實樣貌,他拍攝了這部紀錄片類型的電視短片《This Is a True Story》。(@vimeo可觀看此影片)

發現她死前寄往日本家中的遺書有提到可能是她來這的原因。小西貴子不是單純來尋寶的,而是因為她跟一名已婚的美國男子Doug談戀愛,她是舊地重遊兩人曾一起到過的地方。但好像因為對方不打算負責,還躲到新加坡去,她因為絕望而自殺。

 

心得感受

通常我看完電影後不會去看別人怎麼解讀電影,才決定自己要怎麼下筆。主要原因是,人是很容易被影響的,如果我看完一部電影覺得超級喜歡,認為電影表現手法很高超,但大家的評價都很低,我想我在寫作時會慢慢下修自己的評價,這樣一來這就不是我真實的觀影感受了。我們都怕自己會被別人笑、跟別人不同,所以會有這樣「隨眾」的行為。

唯有什麼資料都不看就先把感受寫下來,那會比較貼近真實的感受,可能會因此被發現「小豪你也沒多厲害呀!」,不過那也沒關係,那也是我想表達的,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原因(包括知識不足、語言能力不夠、或是作品表現手法太粗糙等)造成錯誤的理解。

我覺得這就像是在畫路牌標示,好的標示應該是不管誰來看都能輕易理解。我會認為說出自己沒能理解某個標示不是什麼丟臉的事,你看不懂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會看不懂。如果每個人都說他們看得懂,實際上卻沒人看得懂,那不就成了國王的新衣了嗎?電影也是如此,呈現出有多少比例的人看不懂某個地方的表現手法,是種可供創作時參考的可貴資料。當然若您拍攝電影時的目的不在於與人溝通、分享想法,則不在此限。

 

再次,電影表現手法

知道真實的故事背景後,會發現《久》的還原度蠻高的,從東京到明尼蘇達的飛機、巴士、警察、找不到日文翻譯等,我會認為導演是根據2001年的真實故事,去推敲新聞以外「未知的那些部份」,像是小西貴子(電影中的久美子)為何會在大雪中行走,是因為她搭的巴士拋錨了,她又聽不懂巴士上的司機說什麼。又或者是小西貴子為何會死在公路旁的雪地中,是因為畏懼司機可能會侵犯她(或沒車資?)而逃走,遇上暴風雪迷失方向,倒在雪地中。

電影就是把已知的新聞中遺失的細節,用合理的解釋拼湊完成。如果是這個樣子,對電影的表現手法評估就稍微會有不同了,我會去思考為什麼已經得知事件的真相了,導演還是選擇用2001年的故事版本?導演要拍這部電影,不太可能對於2003年的紀錄片一無所知呀!

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是,「尋寶偏執狂」比較有故事性,也可以用來警惕人們執著去追尋不可能到手的東西。

至於對那句「This is a true story」的解讀也有了新的臆測,柯恩兄弟為了讓電影更有話題性,或是忘了讓觀眾更融入電影,而在片頭強調這是一個真的故事,《久》是否有在諷刺這件事呢?認為一個應該具有公信力的平台(電影),因為強調故事真實的,被一名觀眾當真進而去尋寶,當然《久》應該知道這件事的真相,但還是選擇「電影說謊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的方向去呈現一個社會現象。

 

演員介紹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劇照

菊地凜子(Rinko Kikuchi)飾演 久美子(Kumiko)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劇照

大衛澤爾納(David Zellner) 飾演 警察(Policeman)

他也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兼編劇喔!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劇照

奈森澤爾納(Nathan Zellner) 飾演 Robert

澤爾納兄弟是獨立電影影壇的導演兄弟檔(大衛是哥哥),在這部電影中奈森除了參與編劇(但沒有導),也有客串牧師角色(沒戴眼鏡較年輕那位男子)。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劇照

看海報時,沒發現她身上披著的這件衣服居然是棉被,而且還覺得頗有美感的。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劇照

不知道這裡是哪,但有收過一張手繪風格的明信片,那氣氛有點像,是金澤兼六園嗎?

 

參考資料

1, 離奇命案到離奇尋寶,這是一個真實故事?2015-08-25 端傳媒(連結

2, 冰雪暴 2013-09-15 台灣Wiki(連結

3, 冰血暴 Fargo (1996)_这个不知真假的故事如此的冷 2014-01-02 經典電影網(連結

 

電影週邊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海報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海報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海報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DM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電影DM

電影DM

 

特映會

這是透過社團報名的電影特映會,觀賞戲院:松山區某試片室

 

關於文章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心得速記 Movie, 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 久美子的奇異旅程 / 宝藏猎人久美子, 心得速記

心得速記

 

電影同步發表於:@電影筆記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Kumiko, the Treasure Hunter

其他名稱:久美子的奇異旅程(台灣)、宝藏猎人久美子(中國)

影片年份:2014年

出品國:USA

出品:Lila 9th Productions

發行商:聯影

語言:English、Japanese

導演:David Zellner

編劇:

David Zellner …… writer
Nathan Zellner …… writer

演員:

菊地凜子 Rinko Kikuchi …… 久美子 Kumiko
David Zellner …… 警察 Policeman
Nathan Zellner …… Robert
Nobuyuki Katsube …… Sakagami
Shirley Venard …… Older Woman

 

劇情簡介

久美子背叛了一切社會的期待:30歲仍未婚,沒有客氣笑容,上班邋遢素顏,事業更是半吊子。上司的冷嘲熱諷、母親責備的電話、老同學突如其來的邀約…在東京窄小的城市縫隙裡,她與寵物兔斑斑相依為命。儘管人生看似在浮不出水面的深水區徘徊,但久美子堅信,在千里外的美國,有個重大的使命正等待著她。

柯恩兄弟的經典電影《冰血暴》中,亡命之徒卡爾帶著百萬美元,逃出美國明尼蘇達州邊境小城Fargo法戈,他在人煙罕至的公路邊,埋下裝著鉅款的行李箱,並以一把紅色冰刀為記。如今,久美子將循著電影所給的線索,尋找這份失落的寶藏,只要完成這份命中注定的任務,她不僅會獲得一筆誇張的財富,更將找到期盼已久的人生解答……

日舞影展常客澤爾納兄弟首度移師日本,邀得日本女星菊地凜子跨刀,以久美子的尋寶旅途為緯,描繪井井有條的城市框架下,寂寞卻叛逆的心靈。劇情看似荒謬離奇,卻是改編自二○○一年美國當地轟動一時的真人實事,並曾在二○○三年拍成一部追查事件真相的紀錄片。電影中又有電影,模糊了虛構與真實的疆界,教人不由得在錯置間流連,在廣闊無垠的皚皚雪地裡迷失。

 

延伸閱讀

文章分類:電影心得讀書心得公共電視心得電視、音樂、戲劇

電影目錄:總目錄2015年~2019年2010年~2014年2005年~2009年2000年~2004年1999年之前

相關標籤:金馬獎入圍得獎)、金鐘獎入圍得獎)、奧斯卡入圍得獎)、特映會記者會

按個讚,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以上使用到之電影海報、劇照,版權屬製造商與發行商擁有,引用資料說明

歡迎各位朋友用「轉貼網址」的方式分享在社群網站、部落格或論壇;

欲節錄內容轉載請來信告知,勿盜用文章。喜歡文章的話也請留下回應或點讚喔。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