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騎士》想要活的有意義

Movie, Hin und weg / 生命騎士 / Tour de Force, 電影海報

Hin und weg(德國) / 生命騎士(台) / 我的最後車友(港) / Tour de Force(英文) / 前往并离开(網)

探討生命意義議題的電影,時而感人時而發人省思,幽默逗趣。

這部電影也適合嚮往擁有一群好友一起瘋狂、喜歡騎單車長途旅行的朋友。

若能接受娛樂性質以外的電影,還蠻推薦這部的,個人對這部電影的喜好接近年度十大。

 

.上映日期:2015/04/30

.電視首播:2017/04/28 23:00~00:45 @ 壹電視電影

.片長:95分

.電影資訊:@IMDb(7.3/357)、@爛蕃茄(無)、@臉書專頁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片尾劇情:無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安樂死、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人)(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大家對比利時的印象(食物鬆餅、食物松露巧克力、漫畫藍色小精靈、演員尚克勞德范達美)

 

這部電影主軸是在講述安樂死,但覺得看電影前得知這事會影響觀賞電影的樂趣,我喜歡觀賞電影前不要知道太多資訊。寫心得距離觀賞完電影已有一星期,感覺當初觀賞時的諸多感受已經忘的差不多了,盡量寫下。

故事講述漢斯在得知自己擁有遺傳性的漸凍人疾病後,決定瞞著好友從事最後一次他們每年都會舉辦的單車之旅,但這次他把目的地選在比利時,因為那裡安樂死是合法的。

身為超級好奇寶寶的我,看完電影後總會想求證一下電影中有哪些是真實的,就查了一下安樂死的資料,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和美國的奧勒岡州、華盛頓州、蒙大拿州。而德國是禁止主動安樂死的,但允許被動安樂死。

題外話,可能礙於完全不熟悉歐洲語言與地理的緣故,看完整部電影我居然不知道主角們是從哪裡出發的!後來查資料電影出品國是德國,才合理推測眾人是從德國出發,那與我查到的現實狀況是相符的。會覺得電影中主動讓觀眾知道這資訊是比較好的,可能他們會覺得這是德文也,知道這點是常識吧。

有著不同信仰、想法的人對於安樂死的看法一定不同,會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有人無所謂。但我覺得這是可以被探討的,有很多議題我們都一直在探討,像是個人自由的範圍應該有哪些限制?總不能去危害到他人的財產與生命吧?網路的匿名制度是否該持續維持?政府為了監控恐怖份子,是否可以竊聽或盜取個人資訊?有太多事情我們都需要透過不斷的討論找出一個最多人可以接受的答案來。

電影提供出這個議題讓我們去思考,而小豪的文字僅表達個人的看法,您可以持著不同的想法與看法,大家可以一起來思考與探討,先來分享一些從電影中感受到的事物。

 

好友間的瘋狂舉動

漢斯與幾位好友們固定每年都會聚會一次,一起騎單車旅行,旅途中的風景好優美,連沒在騎單車的我(我較常登山、慢跑、徒步、游泳),看完電影後都會想沿著這條路來趟相同的單車之旅。

我偏好自然環境,所以對那種一起騎單車橫跨國家、搭帳篷露營、在陌生的街道上穿梭、享用美食更是著迷不已。且到我這種年紀要找朋友見面聊天,朋友都還得分神照顧孩子,更難有著一起旅行的機會。

漢斯他們會玩一個遊戲,每個人在飲料杯墊紙上寫上任務給朋友去達成,這也串起整部電影。

漢斯的任務是在雨中跳舞。琦琦的任務是高空彈跳。麥可的任務是當一晚的女生。多米的任務是雜交。瑪萊的任務是假裝警察做瘋狂的動作(她裝成警察去臨檢並沒收小鬼頭們的大麻煙,拿來大家輪流抽)。小方的任務是打上帝的僕人(傳福音的牧師)。

 

對於病患與家屬情感的描述細膩

電影中沒有特別呈現出漸凍人的發病症狀,有提到漢斯曾看過爸爸目睹此疾病困擾痛苦死過的過程,而他每天的體力都在不斷減弱。

Advertisements

看電影時我勿把這種疾病跟《搏浪》的「小腦萎縮症」搞混了,以為是同種疾病,我體會過短暫不能控制自己身體的狀況過(開刀、鬼壓床時),那真的讓人很痛苦,我能理解漢斯為什麼要安樂死。

在電影中探討到很多病人與家屬會遇到的難題,個人覺得這些呈現是蠻細膩的:

.像是親友很容易同情病人,但病人通常很討厭自己被同情。電影中出現的片段是,漢斯無力騎上坡路段,所有人都裝弱騎在他身後,只有不明就理的薩賓直白的說出問題(為什麼大家騎這麼慢)。騎協力車的夫妻一開始想把他的單車讓給漢斯,漢斯也不願意接受。

就我自己的經驗,親友很難不去同情病人,人對陌生人都會同情了,更何況是自己的好友或家人,我覺得這點也是病人應該要試著體驗親友的。

他們的同情不會讓你顯得更懦弱,人本來就是群居、互相照顧的,就連猿猴也是這樣的模式。親友也得去體諒過份的同情會讓病人在心理上覺得不舒服。

 

.堅持自己要安樂死的人,可能怕死怕的要命。

劇中琦琦在營火晚會上要漢斯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與感受時,漢斯說自己怕得要命。(誰能不怕呢?)

如果我的疾病是無可挽救的,已經嚴重讓我無法自己控制我的身體的,我也會希望能安樂死,但我同時可能也是全世界最怕死的人之一。

 

為什麼要安樂死?

會希望安樂死合法,當然是想要活的有意義,活的有尊嚴,漢斯就說不希望還要別人來幫他擦大便之類的。

同時也不希望為家人帶來無謂的負擔,如果我今天只是感冒或腸胃炎,過個幾天就會好,那麻煩一下家人照顧我幾天當然沒什麼,等家人生病時我也願意付出對等的照顧。但如果得的是不治之症,活著卻無法做任何想做的事,當活著只剩下痛苦時,我會不想要這樣的生命,不管那能為我多活幾個月還是幾十年。

我也會很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能持續回饋這個世界,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跟當個好孩子、好老公、好爸爸、好哥哥、好朋友、好同事,當大家的開心果或幫忙解決問題的人。

但生命中就是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努力也無法控制或改變的事,與其做為社會負面案例、家人都不能量解,為眾人帶來更多痛苦;我會希望能像電影中那般,好好的跟親友說明原委,然後希望這個世界還我一點我對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利(當然它得是諸多限制下才能行使的權利)。

 

當然或許我們可以不必用如此悲觀的角度去看待電影,我們可以透過漢斯的病例得知健康對很多人來說是多麼珍貴且不可得的,我們更該好好去珍惜自己的生命、時間與所擁有的情感。

當你還在抱怨今天突然下起大雨,你快跑還是被淋濕了的同時,有人連奔跑的能力都沒有。你還在抱怨世界都不懂你的同時,你有試著去理解每個人的痛苦過嗎?當你在抱怨老公不夠浪漫、帥氣、有錢或是怎樣的同時,有人只剩下幾天跟老公相處的時間。我舉的都是片中的例子,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問題的確都存在於某些人身上。

不管您如何看待這部電影,我都希望透過心得的撰寫去分享我從這部電影中看到的部份,可是都是些比較沈重的議題,但也認為都是些值得思索的議題。

 

其餘感想

以前都會覺得歐洲的電影比較自我中心,就是作品想怎樣表達就怎樣表達,不在意觀眾會不會懂;我的想法則是,電影與觀眾就像演講者與聽眾間的關係,如果我是演講者(撰文者),我會希望儘量讓更多的人去懂我想表達的東西。

這部電影也會給我這樣的感受,像是我沒發現眾人是從哪裡出發、漢斯到底在姪子耳邊耳語了些什麼才能讓他乖乖去睡覺等處;但就我看過的歐洲電影來說(不多),這部算是表達的相當清楚易懂的。

電影有戳中我的笑點,觀賞過程也有許多歡笑,演員演技也蠻優異的,畫面優美,整體都是我很喜歡的。

後期面對死亡議題的思考讓人覺得好沈重,95分的電影觀賞起來有兩個小時之久。但也覺得那就是最容易被我們避開不想去談論或理解的一塊,與親友的離別是相當艱難的課題。

會好奇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觀賞電影時是否會對於劇中許多行為感到反感不能認同,像是雜交、抽大麻煙、婚前性行為,或是安樂死等。我還是會偏向於認為,不管你的信仰如何告訴你哪些事情是正確或錯誤的,你都可以試著用「得知」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人選擇去做那些事的角度去看待電影中的那些行為;你可以堅持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但也必須體會到別人可能會跟你有著不同的想法,我會覺得試著理解別人的想法,不去批評(當然得在不危害到他人的大前提下)也是種尊重。

附帶一題,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應該能列入我的年度十大,但覺得在製作的細膩度上又不至於到同時被我列為十大的《模仿遊戲》那般精彩,變成是放在Top 10或Top 15好像都無法準確描述我的感受。

 

電影問答

漢斯為什麼沒跟弟弟小方說他得病的事?

Advertisements

在餐桌宴會上,漢斯的弟弟小方曾怒吼「我是最後得知這件事的人嗎?」,不知道大家有注意到這段對話嗎,而為什麼又會這樣呢?

我想這是因為小方可能也有遺傳到這種疾病,漢斯怕弟弟會終日擔心自己會不會也得到這種病,所以沒告訴他爸爸跟他自己都有這種症狀。

小方好像是在旅程中去檢查身體的(我不確定),然後發現自己沒遺傳到這疾病,然後他大哭的跟漢斯說「對不起」,漢斯回他「這是好消息,幹麼說對不起」。這一段讓我眼淚直流呀。

我們都很愛比較,常常會覺得為什麼自己也很努力,但有人就是能當藝人、有錢人、娶正妹或嫁豪門等等。這種現象在兄弟姊妹之間又更明顯,為什麼父母比較疼愛另一個孩子?為什麼自己遺傳到父母那個討人厭的疾病?

沒得病的人不見得就很快活,有時看著兄弟姊妹為疾病所苦時,不免會有那種,為什麼遺傳到這疾病的人不是我?我願意幫他承受這種疾病的痛苦,偏偏我又無能無力做這種事。我想小方的心情就類似如此。

但是在抱怨不公平之後,真的仔細想想,如果你是生病的那個人,你會希望自己的兄弟姊妹也生病就為了要公平嗎?不會的,你會希望這種疾病能完全從地球上消失。我想漢斯的想法就是如此。

 

演員介紹

Movie, Hin und weg / 生命騎士 / Tour de Force, 電影劇照

非電影中的畫面,劇中主要幾位演員左起依序:

茱莉亞.柯謝茲(Julia Koschitz) 飾演 琦琦(Kiki)

佛洛里昂大衛費茲(Florian David Fitz) 飾演 漢斯(Hannes)

約根沃格爾(Jürgen Vogel) 飾演 麥可(Michael)

米麗安斯坦(Miriam Stein) 飾演 薩賓(Sabine)

維多莉亞.馬亞(Victoria Mayer) 飾演 瑪萊(Mareike)

約翰尼斯.艾曼亞(Johannes Allmayer) 飾演 多米(Dominik)

沃克布魯赫(Volker Bruch) 飾演 小方(Finn)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