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平凡中的危機
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美國.中國.香港, 2015) / 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台) / 碟中谍5:神秘国度(中) / 職業特工隊:叛逆帝國(港)
很多演員雖然是好萊塢大名星,但還是會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角色,像是強尼·戴普(Johnny Depp)之於《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基努·李維(Keanu Reeves)之於《駭客任務》(The Matrix),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的代表作當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啦。
特務類型的電影很多,除了最為經典,到2012年已有23集的007系列電影外,最廣為人知大概就數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了。小時候家裡比較窮,這些電影我可是一部都沒看過呢!
但從預告中能感受到「不可能的任務」就如其名,就是要挑戰各種看起來艱困到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還帶有特務電影的常見條件:間諜戰、主角又聰明又身手矯健又很有魅力、高科技武器等。然而像007系列或不可能的任務這種年度大片,通常製作絕對不會馬虎,天價頂級的超級跑車或是重機,在世界各國出沒都是基本配備。
以上要素在這集中依然都有出現,而驚險動作場景也是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主打,像是第一集的高速火車,第二集的攀岩,第三集沒印象,第四集的杜拜塔;這集比較酷的幾場畫面都能在預告中看見:攀住在起飛的飛機外頭、從加壓水槽入口跳下、巷弄追逐戰、重機追逐等。
值得看IMAX嗎?
雖然聽起來很像廢話,但我真的覺得IMAX要能坐到比較好的位置才有看IMAX的必要,太過邊邊角角的位置只是拍票根打卡時很酷,觀賞電影時不會有什麼加分。
若把戲院劃成九宮格來說,當然是中間那格最好。IMAX座位多,那些角落位置的觀賞角度相較之下都很大,不見得會比中小廳的好位置觀賞效果還好。可以的話盡量避開熱門電影搭配熱門時段時欣賞,但是人擠人也有人擠人的樂趣啦。
需要看過前作嗎?
不用,我完全沒看過前作也沒啥看不懂的地方。但若有看過前作可能會對角色有著更多的情感。
觀影情報
- 上映日期:2015/07/29
- 電視首播:2016/05/21 21:00~23:10 @ HBO
- 片長:131分
- 電影資訊:@IMDb(無)、@爛蕃茄(91%/43)
- 官方網站:@臉書
-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 片尾劇情:無
- 貼心提醒:一開始就很精彩,千萬不要遲到進場呀!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特務、恐怖份子、高科技、間諜戰
電影背景:古巴、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杜蘭朵(Turandot)歌劇、摩洛哥、大笨鐘
其實不太確定有沒有看過《不可能的任務》第1集(其他集很肯定都沒看過),有的話印象大概也只剩下在白色房間吊鋼絲那幕,以及在隧道中行駛的高速火車上打鬥,後來直升機爆炸把人彈回列車上,以及聽過不曉得多少次的經典音樂。這三個要素也都是後來被眾多節目與作品致敬、模仿與惡搞的題材。
所以可以這樣子說,當我首次看不可能的任務時,我會想紀錄下些什麼?
場景
.古巴
.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摩洛哥
.大笨鐘(英國首都倫敦)
像不可能的任務或007系列的電影預算夠多,多跑一些國家拍攝會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尤其把世界各地的知名景點都收納其中就是個趨勢。
此外我想這也能換取票房,到一個國家拍攝能喚起該國民對電影的好感,對台灣民眾來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露西》(Lucy),不只票房,就連為「讓人看不懂的電影」護衛的族群都跑出來了!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都走這路線拉攏海外市場,這個現象會越來越明顯。
科技
.電話加密(智慧手機一滑就加密了)
.萬能鑰匙(鑰匙孔那種)
.樂器槍(管樂器拆開來重新組合變成狙擊槍)
.隱形眼鏡攝影機(帶著隱形眼鏡即可即時把影像畫面傳遞至遠處)
.測能身體機能的手套(有電子手錶、測量體內含氧量功能的手套)
.儀態分析機(分析人的走路儀態、臉部表情)
.面具製造機(可以製造出能易容的面具罩)
.破窗手套(把手套放在玻璃上即可破壞玻璃)
.車門指紋鑰匙(把手貼在車窗上即可透過辨識後解鎖)
.監視器畫面人臉辨識(輸入欲比對對象人臉,會自行從公眾場合的監視器畫面中去比對)
電影中的科技,向來就是人類對未來科技的想像,有些以在研發中,有些則是把效果誇大些(總是需要娛樂效果嘛!)。
像我就看過 Discovery 有個節目介紹「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後,警方如何讓電腦程式利用「監視器畫面」去做「人臉辨識」,雖然效果沒有電影中那麼強大,但這是真實存在的科技。
至於「儀態分析機」這個,我則是要說早在1998年的電影《殺手之王》抓熾天使時就玩過啦,只是影片中的不是即時分析功能。
多功能手套也是現有的科技,像Google、Apple都有在做多功能的手錶這塊,可以監測一些運動時的相關數據(但我不知道現在科技能做到怎樣程度就是了);手套覆蓋身體範圍更多,能監測的數據應該也更多。
汽機車
這就是我沒那麼熱衷的資訊了,除了我自己有在騎的機車、有在開的汽車外,我對其他車輛認識的程度幾乎等於零。
但我想,就連電影中出現過什麼武器都會有專門的武器wiki在整理這些資料了,車輛也一定會有。
平凡中的危機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一種主軸,影片中沒有明白表示,但我會覺得這點是被強調的,那就是平凡中的危機。
一開始殺手要在歌劇院暗殺奧地利總統時,你沒看到那個韓特跟殺手在支架上打成什麼樣子,居然完全都沒驚動觀賞音樂劇的觀眾。
又或者在倫敦河畔,班吉身上綁著炸彈,韓特在跟恐怖份子萊恩談判時(透過電話要班吉重複他的話),隨時一個爆炸會炸傷多少人,而路過的群眾都不知道。
我會覺得電影在強調凸顯這種危機,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卻隱藏著莫大的危險。這可能是美國經歷太多恐怖份子的攻擊了,從911事件,到近期的馬拉松爆炸案,以至於這個題材常在電影中出現。《鋼鐵人》(Iron Man)也很強調這點。
形象的塑造
特務電影那麼多,若沒有發揮自我的特色或展現吸引人的要素,是很難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湯姆·克魯斯也拍過幾部不可能的任務以外的特務電影,但就沒讓人印象那麼深刻。所以角色形象的塑造是很重要的。
像是007系列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就是一個帥氣迷人的特務,每一集都可以有新的龐德女郎愛上他。《傑克萊恩︰詭影任務》(Jack Ryan: Shadow Recruit)中的傑克萊恩就是個好男人代表來著。
就我從這集感受到的,伊森·韓特就個很衝,什麼危險都不怕的人;但好聽一點的說法就是他的直覺很準確、很勇敢、很果斷。
這集中有一段也有感受到他的「智慧」,這是很難呈現的個人特色,電影大多走很很誇張且不真實的表現方式,像是只看過一秒就能記下所有細節。但這集中呈現的方式是比較具體化的事件,當他發現同時有兩個殺手要殺總統時,怎麼辦~怎麼辦~就乾脆把總統設傷,讓總統偏離殺手的射擊軌道。
電影風格
續集電影要成功,通常要找出自己的風格來延續,像是《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就一定要說上一句「I will be back!」,但我沒有看過前作,紀錄上可能會漏掉很多。
除上述已經提到的外,大概知道的是片頭那段「點火的火藥引線在跑」的畫面,還有「5秒鐘後自動銷毀」這個不知道是不是不可能任務搞出來的哏?
演員介紹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飾演 伊森·韓特(Ethan Hunt)
很常聽到大家都說湯姆·克魯斯怎麼都不會老呀!的確還是很迷人。
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飾演 威廉·布蘭特(William Brandt)
這集的身份是代理局長。
蕾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飾演 伊爾莎·浮士德(Ilsa Faust)
英國特務,臥底到辛迪加裡頭。
蕾貝卡·弗格森有不少武打動作,很會利用擒拿術鎖住對方。
也有許多不同造型,像是重機裝、泳裝、宴會裝等等。會讓人感覺有像007有龐德女郎(Bond girl),不可能的任務也有韓特女郎的味道。
賽門·佩吉(Simon Pegg)飾演 班吉·鄧恩(Benji Dunn)
文·雷姆斯(Ving Rhames)飾演 路德·史提奇爾(Luther Stickell)
這集蠻強調團隊合作的,IMF(Impossible Missions Force)四個人各司所擅長的職務。
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飾演 CIA負責人 Hunley
一開始認為IMF不受控制,一直想解散IMF,但片尾變成IMF局長。
賽門·麥克伯尼(Simon McBurney)飾演 英國特務頭頭 Atlee
想成立類似蓋世太保那種直屬於總統的秘密組織,要從各國特務中挑選人選,但這計畫被首相拒絕,沒想到所羅門·萊恩還是私下持續發展這組織的規模。
西恩·哈里斯(Sean Harris)飾演 所羅門·萊恩(Solomon Lane)
反派首領,角色被詮釋的蠻有特色的,感覺像是那種認為自己是正義,卻不知道做的事情是錯誤的,有一種媽寶味道的反派。
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Mission: Impossible Film Series)
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 1996年05月22日 |
不可能的任務2(Mission: Impossible II) | 2000年05月24日 |
不可能的任務3(Mission: Impossible III) | 2006年05月05日 |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 | 2011年12月21日 |
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 | 2015年07月31日 |
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 | 2018年07月27日 |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雖然沒什麼大爆破但飛車追逐(重機那段)拍的很精彩,在電影院用大螢幕看配上引擎聲很過癮!
不可能的任務有很多畫面得在戲院大銀幕上看才過癮呀!
這部片雖然好評不斷,但我卻是抱著失望的心情走出電影院。諜報片主角機智神勇打不死的公式我可以忽略,但MI系列強調的團隊合作,這部表現的不突出,劇情我認為有兩個處理不好的地方。(以下有雷……….)第一個:伊爾莎獲得隨身碟後和辛迪加人員合流後,竟然是一人一台重機離開?!我承認重機尬車的那場戲拍的不錯,但以伊爾莎兩次的背叛記錄來說,應該是辛迪加的人開汽車回總部才方便控制伊爾莎的行動,以重機直接離開的設定真的不細膩。第二個:伊森救班吉那段,如果我是連恩,我會選擇把班吉炸了。以伊森這麼硬頸的個性,連恩抓到他,可能什麼都拿不到,就算把所有帳戶背下來而選擇留活口,對我而言說服力不強,因為原始資料還在發電廠,Atlee和英國首相都還活著,並不會因為伊森的死讓帳號隨風而逝,除非能證明伊森是竊取資料的"the one"。
我自己會覺得這集在玩的哏是「伊森的直覺」,就是不管伊爾莎背叛幾次,伊森的直覺都是對的。或許這能解釋為何會讓伊爾莎那樣行動。XD
我也覺得這部電影故事還蠻簡單的,就是常見的特務片要素,但不管是影評、觀眾好像都蠻喜歡的,票房反應也很好。:)
我覺得此片還頗不錯的,很多動作場面都很到位啊,特別是壓水槽找出口的那一段,每次看這些水底場口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跟主角一起忍住呼吸呢。=.="
不過Tom Cruise在電影中看上去老了許多呢,Jeremy Renner也感覺老了不少,以前看《復仇者聯盟》覺得他挺帥氣的。
幾幕動作畫面都很酷,但比較起來我還是喜歡抓飛機,腳底都發麻了呀!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