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23 海峽人肱骨 見證兩岸遷徙史
海峽人肱骨 見證兩岸遷徙史 中時電子報 2002年03月23日 陳希林╱台北報導 新近出土的資料再度將舊石器時代海峽兩岸人類的遷徙歷史增添證據,兩岸學界指出這批資料可望改寫生物群的分類。 大陸廈門大學副教授蔡保全以三年前在台灣海峽撈獲的晚更新世人類肱骨化石為對象,不久前在該國的「人類學學報」發表論文指出…
您的副標題
海峽人肱骨 見證兩岸遷徙史 中時電子報 2002年03月23日 陳希林╱台北報導 新近出土的資料再度將舊石器時代海峽兩岸人類的遷徙歷史增添證據,兩岸學界指出這批資料可望改寫生物群的分類。 大陸廈門大學副教授蔡保全以三年前在台灣海峽撈獲的晚更新世人類肱骨化石為對象,不久前在該國的「人類學學報」發表論文指出…
電影資訊(說明) 電影名稱: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其他名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台灣)、天使愛美麗(香港)、Amelie(英文) 年份:2001年 國家:法國、德國 語言:法語 台灣發行:南強影視 台灣上映:2002/03/08、2017/08/04(數位修復版) 導演: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 編劇: Guillaume Laurant…
“恐龍先長羽毛再變為鳥”2002年03月06日 BBC Chinese 《侏羅紀公園》電影中出現各式各樣的恐龍 一組科學家發現,恐龍在進化成鳥類之前,已經有了羽毛。 中國和美國的一組科學家在對中國遼寧省北票化石館一具屬獸腳亞目食肉恐龍的奔龍化石進行研究後,得出了上述結論。 這頭恐龍長95厘米,有兩隻腳,死亡年代距…
暴龍奔跑時速70公里?專家質疑 2002年03月01日 民視新聞,郭菀玲編譯 一般人從電影中獲得的印象,總覺得暴龍又兇猛,移動速度又快,不過科學家指出,實際上暴龍因為太笨重,跑起來可能很費力,根本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靈活。 電影裡面的大暴龍,奔跑時速達到70公里,連吉普車都可以追上。不過這種速度讓研究人員很懷疑。研…
虛擬「侏羅紀」 暴龍追車「太神奇」 2002年03月01日 7:00 《中時電子報》劉鐵虎╱綜合報導 連小學生都知道,暴龍是爬蟲類中最大、最凶猛的食肉動物,草食的三角恐龍和鴨嘴恐龍碰上暴龍的利齒準沒命。但美國史丹福大學和加大柏克萊分校的兩位生物力學家發現,暴龍腳程其實很慢,時速可能只有十八公里到四十公里,遠不及一些…
暴龍又笨又重 動作慢半拍 聯合新聞網 2002-02-28 15:00 本報綜合二十七日外電報導 小學生都知道,暴龍是爬行動物時代最大、最厲害的食肉動物,草食的三角恐龍和鴨嘴恐龍碰上暴龍的利齒必沒命,但美國史丹福大學和柏克萊加大兩位生物力學家以電腦模擬後指出,暴龍其實是慢半拍,時速大概只有18公里,只有原來估計的四分之一…
破紀錄 挖到恐龍蛋1窩有61顆 聯合新聞網 2002-02-26 15:00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大陸湖北省十堰市鄖縣青龍山最近發現一窩多達61顆的恐龍蛋化石,專家認為這是目前全世界發現最多的一窩恐龍蛋化石。 地質專家勘察發現,鄖縣青龍山一帶僅地表就分布2000多枚恐龍蛋化石,1995年曾發現一窩25顆恐龍蛋化石,1999年又在青龍山核…
化石變岩畫 鄉土好教材 中時電子報 2002-02-26 07:00 方瑞洋/左鎮報導 國內化石研究並不受重視,致力於化石採集十多年的左鎮化石館顧問王良傑特將蒐藏之化石彩繪各種動物成為岩畫,將大自然化作人文素材,提高研究追溯生命演化之興趣,成為國中小學及社區大學極具創意鄉土教材。 王良傑表示,國內化石採集已流…
考古新証據:鳥類來自恐龍2002年02月19日 BBC Chinese 索利諾博士左手拿的是小型古鱷魚化石 科學家們在尼日爾發現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恐龍鎖骨化石。這個發現為恐龍如何進化成為鳥類提供了重要線索。 這項發現是在美國科學發展協會年會上公布的。 芝加哥大學的索利諾博士率領一組考古學家在尼日爾沙漠地區發現了這塊最古老…
中國時報2002/2/17記者王鈺鈴/嘉市報導 化石收藏家薛文吉去年納莉颱風過後,在化石蘊藏豐富的嘉義牛埔地區挖出距今約百萬年前,罕見的大型新種闊船蛸化石,該新種闊船蛸化石放射肋比現存的大五倍以上,因相關文獻並無記載,相當珍貴稀奇,薛文吉表示,將交由台大動物學系教授陶錫珍研究正名後,捐贈施工中的嘉義市博物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