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三個嘉義榮耀,一次滿足

Movie, KANO, 電影海報

KANO

電影上映前一個月,朋友問我《KANO》好不好看,我說只有在戲院看過預告,看起來有日本電影的風格與水準。

看完《KANO》之後,發現這部電影其實不好寫,它的現象讓我覺得有點像《海角七號》

網友的反應頗為兩極,不喜歡它的朋友說電影大多數時間都用日語發音、魏德聖親日、當初這隊伍超齡參加比賽、劇中兩大建設的時間與事實不符等,

喜歡它的朋友則是說電影好看!(有圖有真相,雖然開眼滿是批評,但批評的點大概都集中在這了)

Movie, KANO, 開眼討論區

 

小豪個人會覺得,有時候網友的批評呢,並不是本來就會有這些批評的,

而是對於媒體(與影評)大肆誇讚這部電影,跑去看電影後覺得與期待有落差,而產生憤怒,

但這種憤怒後來轉成去挑各種電影的毛病,或是產生情緒的攻擊字眼。

我其實也不太喜歡媒體很多亂象,但我覺得電影本身沒有洗腦什麼,洗腦的倒是媒體才是。

而覺得電影不錯看的朋友,其實只要寫出自己喜歡這部電影哪些地方就好,

但因為心中喜愛的作品或工作人員被批評了,也變成用情緒字眼在爭鋒相對,

後來就變成沒人在討論這部電影,而是罵來罵去。

我是覺得這樣很可惜啦,台灣並不是強國,國內自己人又吵來吵去,

若能在團結的前提下,尊重各種聲音會比較好,當然對於媒體亂象是該給予抵制。

對這部電影小豪當然有一些自己的感受,一如以往好的壞的都會寫,

如果您覺得觀點跟您不同,可以具體的舉出例子來討論。

 

《KANO》有其表現優秀的地方,就台灣的電影而言是相當不錯的,

像是畫面的呈現頗有質感(特效除外),劇情不會有那種不合邏輯的地方,

演員演技雖然不至於精湛,但是有避開凸顯演員演技生澀的鏡頭,

在場景的考證與重建上也很用心,我已經好些年沒有看到一部電影會覺得有日據時代的味道,

電影算是幽默類型,觀賞電影時戲院三不五時就傳出笑聲,雖然大多都沒戳中我的笑點。

 

電影也有些小遺憾,像是特效的效果不佳(這點很明顯,卻沒看到有人提起,所以說影評幾乎都不是在討論電影本身),

電影的節奏比較緩慢(個人覺得日本電影的風格都有這現象),但這不算缺點,這是電影表現手法的差異,像歐洲電影的步調就很快,

但這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是沒有那一刻讓我覺得好無聊喔,只希望電影趕快結束的。(當然還是覺得步驟頗慢)

另外電影中嘉義的兩個建設時間不符,看電影時我其實沒背下這些建設的時間,

Advertisements

但有感受到是硬湊上去的,只是湊上去的手法並不拙劣,並不會讓人覺得到突兀的地步。

 

對於很多網友批評魏德聖親日,個人的看法是,說魏德聖在他的電影中「把日本人塑造成值得同情的對象」這樣會比較準確些,

不管是《海角七號》裡田中千繪飾演的角色(為什麼要欺負我),或是《賽德克‧巴萊》中那些被殺害的日本軍隊,

且就算魏德聖親日也沒什麼不對,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事物或觀念,觀眾也可以挑選喜愛的導演風格,

而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馬志翔,魏德聖是監製、編劇,我倒覺得風格跟魏德聖當導演時不太一樣。

電影只有一句話讓我覺得是站在日本人角度上說的,就是日本把台灣建設的不錯,

小豪個人是討厭戰爭的,這在文章中曾多次提及,當然對於日本攻打其他國家一事是反對的,

但不得不說,日本對於台灣的建設、文化的紀錄、生活的規劃等是很用心的,

若您有在爬山,就會知道很多山頂的三角點是日本人放置的,目的是繪畫出較精細的地圖,

若有在研究台灣的動植物,就會發現很多動植物是日本人描述與紀錄的,

若有去過各地旅行,就會發現當地最大的公園幾乎都是日本人那時規劃的,

還有像是公共市場,就可以發現那時不管在衛生(排水)、建築上都是有用心的,

重點是,日本只統治台灣50年就做了這麼多事,倒是其他統治台灣的政權是否有用心建設台灣?

對於日本攻打其他國家(與相關的不人道行為),我深深覺得那些是錯的,

但對於台灣的建設,我覺得那是台灣發展一個相當重要的轉捩點,這兩種想法是不衝突的。

另外電影有些橋段刻意用歧視來塑造觀眾的情緒,像是嘉農對嘉中、日本某位記者看不起嘉農與台灣原住民,

這算是一種電影表現手法,喜不喜歡就見仁見智。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4/02/27、2014/09/25(二次上映)

.片長:185分

.級別:普遍級(0+)

.電影資訊:@IMDb@爛蕃茄(無)

.官方網站:非官方臉書粉絲專頁

.隱藏劇情:跑字幕後無,跑字幕前有交待每個球員的後續發展。

.主要獎項:金馬獎入圍(6) @2014年金馬獎

Advertisements

.笑點:三不五時(得看喜愛笑點類型而言)

.電影預告:六分鐘版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棒球一直被視為台灣的國球,以棒球為題材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我們對棒球也會有種情感投射,希望台灣是有令人驕傲的事蹟能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以運動來說我們總是把希望放在棒球身上。

我不是個純正的棒球迷,但只要台灣棒球有參加國際賽事也一定會場場觀賞(除非真的沒空),

不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時代還是在孩童時期,應該是1992年那時,

那時沒有電腦、手機這些東西,平時九點就得睡覺,但只要中華隊有比賽,我們家凌晨都會爬起來準時觀賞,

雖然我只記得投手是郭李建夫,然後古巴隊、日本隊都超強這樣,基本的棒球規則都懂。

 

作為一部棒球電影,我會覺得《KANO》在呈現看棒球的樂趣這件事情上,是還有許多可以進步的空間,

除了最後一場比賽外,嘉農中間比過很多場賽事,但這些比賽呈現出來的效果不是很好:

攻守方切換不明確,打棒球的畫面主要也只有投手投球與打者揮棒、滑壘等鏡頭,

這部電影的棒球比較像是用嘴巴演得,而不是演員。

尤其是電影特效技術不夠純熟,背景觀眾繪製的感覺像是網友PS的等級而已,很明顯會覺得那很假,

跟我最近看得一部電影《王牌巨猩》比較起來,不管是熱血的氣氛、畫面的呈現,都還有非常大一段距離要努力,

與其用這是「缺點」來形容,我反倒偏向用「能努力進步的方向」來描述。

《王牌巨猩》能讓我看到跟著緊張起來,熱血激昂,《KANO》則是讓我單純知道嘉農打贏一場球賽而已,

我會覺得《KANO》礙於台灣目前特效的功力而有諸多限制,使得比賽呈現的效果普普。

 

印象深刻特效畫面很有違和感的地方包括:飛機飛翔時、旗幟從旗竿上升起時、火車行進時、一群嘉農孩子跑在稻田中幫八田與一撿帽子時的「稻田」、所有比賽時的看台觀眾、校長留給近藤教練的那把雨傘被颱風吹動時、嘉農獲得全島冠軍後嘉義火車站前的街景、最後嘉農搭船回台灣時那艄船。

如果因為「愛台灣」就要忽視掉電影所有的缺點,我想這種有盲點的論點無法說服我去遵守。

我會覺得這些問題的確存在於電影之中,但不是缺點,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當然台灣的電腦特效發展也不夠蓬勃、發展的時間也短,這些都是主因,

我不想選擇盲從的因為愛台灣而看不到電影的缺點,也不想用責怪的角度去批評電影,

反倒是希望年輕的朋友們看完電影後,能立志讓台灣在各方面都更好(不光只是電影圈),

努力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上,減少在互相批評上花時間。

Advertisements

 

演員演技上,個人會覺得飾演近藤兵太郎的永瀨正敏幾乎獨撐整部電影,

雖然電影用了很多素人演員,但在演技上沒有呈現出那種讓人覺得很假的演技,不去曝露缺點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如果硬是加了演員無法呈現的演技的劇情,那反而更不恰當,

這部電影飾演年輕球員的演員,演出的部份主要在訓練、對話、打棒球的動作上,水準還不賴,

但是要說「精湛」未免有點誇大了,記得嘉農跑進甲子園時,飾演投手那位演員還是很難不在意的去看了鏡頭,這裡還是看得出演員並非擅長演戲(當然演戲是需要訓練的,否則那麼多演員努力上課、進修、揣摩演技是為了什麼?)。

但電影整體呈現出來的演員演技,以台灣的電影來說,個人是覺得很優秀的,甚至有到日本青春型電影的水準。

 

對於電影調整歷史時間,把嘉南大圳、嘉義噴水池的興建與完成都放在嘉農比賽這年,個人是覺得有些可惜。

當然這麼做的好處,就如同我文章副標題那樣,把關於嘉義的各種榮耀,一次滿足的送給觀眾,

缺點是對於真實的歷史事件,即使只改動一天,差異還是很大,若能尊重歷史會更好,

不過劇組可能是認為台灣應該沒機會拍那麼多關於台灣歷史的電影,乾脆先擠在這部電影好了,

我要先做個承諾,如果有人拍八田與一的故事,我一定進戲院捧場。

 

我覺得電影就像藥品,它有針對的病徵(觀眾群)、它有藥效強弱的分別(電影表現優劣)、它有副作用(電影有好有壞),綜合在一起才是這種藥,

若只單單因為這種藥是台灣做的,就說這種藥可以治百病(迎合所有觀眾胃口)、它沒有副作用(不能針對缺點做描述)、不愛吃這種藥的人就是不愛台灣(不愛這部電影就是不愛台灣),是很偏頗的言論,是瞎子摸象的想法。

電影本來就有好有壞,好的部份我們引以為傲,缺點的部份,大家可以一起努力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經典台詞

.不要只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怕輸,那就想辦法贏!

.現在不練習 以後比賽就等著後悔

.心不正,球就不正

.輸的人有什麼資格哭?

.贏球笑都來不及了,還哭?

.你知道怎麼種出又大又肥美的木瓜嗎?(劇中最常出現的笑點)

 

演員介紹

Movie, KANO, 電影劇照

永瀨正敏飾演近藤兵太郎,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

嘉義的日本議員笑他的球隊是由漢人、蕃人、日本人組合的雞尾酒球隊,

他說:漢人打擊強、高砂族跑得快、日本人擅長防守,這是可遇不可求的隊伍,

這句話蠻感動我的,能看見自己手上資源的優勢所在,利用與發揮,這很棒。

 

Movie, KANO, 電影劇照

飾演球員的演員們。

 

Movie, KANO, 電影劇照

葉星辰飾演阿靜

 

Movie, KANO, 電影劇照

孫睿飾演蔡昭昭,他跟其中一位球員上松耕一後來結為夫妻。(不是為了搞笑而登場)

 

Movie, KANO, 電影劇照

阪井真紀飾演近藤妻子,許亞琦飾演近藤長女,于卉喬飾演近藤和子。

喬喬真的蠻可愛的,大概是台灣最為知名的女童星。

 

Movie, KANO, 電影海報

電影有個「木瓜理論」,濱田次箕(吉岡尊禮飾)說,在木瓜根部釘釘子,木瓜會以為自己快死了,而奮力結出最大的果實。

這在電影中除了是個笑點,也是電影的核心價值,認為在越惡劣的環境下,更應該奮力生存下去,或許也是電影想鼓勵觀眾的部份。

這個木瓜理論是真的,而電影也展現了嘉義農業的驕傲。

 

特映會花絮

Movie, KANO, 電影特映會

這是參加《KANO》電影特映會觀賞的電影,導演馬志翔也有現身會場喔!

而且他人很親民,沒有擺什麼架子,當天至少有一百名觀眾要跟他合照,他都逐一合照,還一個一個跟合照的觀眾握手,還說聲謝謝,這點真的蠻讓小豪欣賞的。

有些演員或藝人就不喜歡跟觀眾互動,但有的是因為本身不擅長跟人互動,也有的是自以為高人一等,怎樣心態的都有,

我會覺得當一個公眾人物展現出親民與熱誠時,是散播一種正面的能量,不管對方是因此感到高興、被尊重、榮耀(或炫耀)等,如果不是太討厭人群,何樂而不為呢。

 

您可能不知道的事

Movie, KANO, 電影海報

最近戲院(至少信義威秀是這樣)在電影播放前的清場,與等待觀眾入場的時間都會播放《KANO》的電影主題曲:

【KANO 電影主題曲】/ 勇者的浪漫 (官方全曲MV) -中孝介、Rake、范逸臣、舒米恩、羅美玲演唱

歌曲蠻好聽的,聽完三不五時會想起而哼唱。

 

電影有幕畫面是日本軍隊中有賽德克原住民,的確那時有個「高砂義勇隊」,曾看過幾部相關的紀錄片報導,那是很悲慘又被忽略的故事。

電影故事背景是1931年比賽,高砂義勇隊推測是1942年左右徵兵,當初比賽的敵對投手長大從軍後想到嘉義去看看,故事背景大致上符合。

 

電影爭議事件

Movie, KANO, 一稿兩投

起因是有讀者發現同一天有相似的電影評論出現在兩份報紙上,認為兩篇文章內容幾乎相同,是同一作者刻意批評KANO電影。

.你KANO了嗎? 我沉默了…(嚴子林 / 聯合報)(新聞網頁備份

.KANO還原歷史?選擇性失憶!(陳錦謀 / 中國時報)(新聞網頁備份

 

網友邱瑋贏在臉書上(連結)提出質疑「龍應台,你為什麼一下子就被抓到。 」(備份),

認為兩篇文章的作者是龍應台,隨後PTT也有多篇文章轉發而上了新聞,龍應台個人則是簡單否認。

.投書批KANO 網友再辦案:龍應台為何一下子就被抓到(新聞網頁)(備份

.匿名投書批KANO? 龍應台:文風像我大概文章寫得不錯(新聞網頁)(備份

 

至於真相到底是如何?這件事似乎都不該默默的隨著時間而被淡忘。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2 Responses

  1. Joyce Lo表示:

    您好

    我是真善美的小編,轉貼您部落格的文章到我們的粉絲團內

    https://www.facebook.com/lifecarenet/

    很喜歡您的的文章,希望以後還有更多可以轉貼過去

  2. dinosaurs表示:

    小編您好,用轉貼連結的方式歡迎分享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