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風來》幸福是什麼
等风来 (等風來) (Up in the wind)
電影初期比較令人看不出想表達的議題,而容易讓人覺得較為平淡;但若能靜下心來好好欣賞,會發現電影其實想探討比較心靈層面的議題,像是生命的意義、幸福是什麼。不過這個議題並不容易找到答案,或許該說它已經是宗教領袖才比較有辦法回覆的問題等級,電影並沒有總結出答案來。
電影在反映中國的現況上,主要在於從鄉下來到大都市奮鬥的青年,困境上的描述,或許這是很容易獲得認同的議題。再者就是藍領對於一些倚靠關係而天生富裕的富二代有些仇恨的情緒存在。對於自身缺點(中國)的檢視也頗為一針見血,尤其在於旅遊這點上;自我審視不是件輕鬆的事,也不容易獲得認同。
比較可惜之處在於,平淡的故事較難獲得觀眾的注意力,加上對於不同議題的展現在串連上有些刻意。優秀之處則是在畫面表現上展現出不少尼泊爾迷人的風景。
整體而言,個人喜歡這部電影,但想找這部電影來看的朋友務必讓自己在精神極佳的狀況下。
.電影資訊:@開眼、@IMDb(6.0 / 33)、@時光網(6.2 / 5,639)
.電影預告:簡體字幕
.粉絲專頁:無
.隱藏劇情:
.笑點:後期較多
影展現場
這場電影有特地請來劇中演員劉雅瑟與大家談談這部電影,她也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飾演朱小北的演員喔。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尼泊爾、小說改編電影、城鄉差距
原著:鮑鯨鯨《遊記,或是指南》
以嚴厲評論挑剔餐廳缺點的美食評論家程羽蒙,從香腸要半乾還是全乾、燈泡要16顆還是15顆都在挑剔,喜歡在中文裡混雜英文。這段在看電影時會不知道目的何在,但回頭寫心得時大概知道它在表現羽蒙那種「裝上流」的心態。
電影主要想表達的主旨在於,為什麼尼泊爾這樣一個貧困、落後、生活水平不高(其實還很髒亂)的國家,會被稱為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而且人們的幸福指數是最高的;電影想透過這點探討所謂「幸福是什麼?」。
尼泊爾虔誠的信仰(尼泊爾以信仰印度教為主,但接納佛教,電影似乎呈現佛教為主);電影想透過這點探討所謂「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我會覺得電影是用觀光客的角度在展現尼泊爾:人體彩繪紋身藝術(Henna 手繪)、寺廟、美景,當然不會刻意因此給負面評價,大部分電影都是用觀光角度在描述別的國家。但電影想探討的問題,這個主軸在劇中是有點偏移,再偏移,之後乾脆就不探討了,為較可惜之處。
對於尼泊爾的文化描述,印象較深刻的是「活女神」,必須從眾多小女孩中挑選,面對考驗不能恐慌、相貌體態必須優美等;活女神平時必須住在廟裡一房間內,不能外出,接受信徒膜拜,慶典時則會坐在轎子上出巡。查資料應該是庫瑪麗(Kumari)。
另外還有眾人圍著孔雀跳舞、吹奏樂器,而孔雀居然會開屏,好似很歡樂的樣子。或是額頭上塗著白色圖案的大象,都令人印象深刻。
電影讓我有種它在自我檢視的感覺,從王燦與拉辛(當地導遊)爭吵時,可以看到那種當有中國人被打時,其他中國人會不分青紅皂白的跑去助陣;會說「你怎麼可以打中國人呢?」而不是說「你怎麼可以打人呢?」。或是很多人都會有那種「有錢就是老大」的心態,但同時又想要用低價換取大於價值的商品與服務。
而事情的起因則是,王燦居然居然問拉辛「我可以丟食物進去餵活女神嗎?」;別的國家的神,被王燦當成寵物,我想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每個國家、種族的信仰,都不該受到他人的嘲笑或侮辱,那比侮辱一個人還要嚴重太多了。拉辛後來跪著向活女神磕頭,磕到都流血了,能讓人感受到他對於這信仰是多麼的尊重。(反觀台灣,有多少在神明面前偷香油錢的例子?)
電影中後期的主軸有點在討論一個鄉村女孩來到都市打拼是有多麼的不容易,當羽蒙打電話回老家跟父母說中秋節快樂時,電話那頭傳來家人正在團圓吃大餐,對照起羽蒙手上的速食簡單,看著櫥窗內別人團聚,羽蒙哭了,我也眼眶泛紅了。媽媽告訴她,撐不下去的話回家吧,家裡至少還能提供她一口飯,這段就讓我看到哭了。羽蒙也有說她剛到都市時,所有錢都拿去繳房租了,父親對她說,他多匯了點錢,要羽蒙替他們請自己吃頓好料的,這句也讓人很有感觸。(電影是提到羽蒙月薪2000元)
其實我沒有離鄉背井打拼過,但這些情緒都能感受的到,因為我看過太多這樣的狀況了。要到都市打拼或許有些人對原生家庭、家鄉的情感不是那麼濃厚,也在打拼過程中沒遇過太多挫折,或未曾許下那種讓父母吃好住好的豪願;但若相反,應該會從這段劇情中感到哀傷。隨著城鄉的差距越大、土地價值被炒的越高,這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電影還有一段討論的主軸,羽蒙與王燦在露天酒吧喝酒時談到。電影明的是描述羽蒙對於王燦這種富二代的不滿,但個人覺得那是暗指對官二代的控訴;中國有很多有權勢的人的下一代,成天幹些傷害他人的事,瞧不起這些平民,殊不知若沒有這些人辛苦的工作,他們又何來一切的享受。
羽蒙原名是程天爽,因為這名字常被取笑,她自己又改取羽蒙;戲中說羽蒙是《山海經》裡的妖怪,住在羽民國,長得人形卻有雙極小的翅膀,能飛但飛不遠。她知道自己在偽裝,所以取了這名字來提醒自己。稍微查了一下資料,的確有對羽民國的記載,對羽民國人的描述也卻如電影所說,後人的註釋中也有提到羽民、羽蒙聲相轉。
電影有個稍微可惜的地方,帶出想表達的議題時,方法過於刻意。舉例來說,安排羽蒙住的房間跳電、設定她怕黑,於是她在別戶住宅門口大哭,說出自己到大都市打拼的辛苦處。又或者王燦初期過於輕浮,後期又過於展現迷人與熱血。
此外電影還有些諷刺,像是主編叫一個沒去過尼泊爾的小林來寫尼泊爾的遊記;雖然荒謬,但這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蠻常見的就是了。或是羽蒙唸書時,新聞系的老師要他們當個「掃雪人」,被雪覆蓋著的世界雖然很美,但那不是真實的世界;現在新聞媒體要誠實、客觀,實在不太容易。
倪妮 飾演 程羽蒙,個人覺得她某些角度頗有吳倩蓮的味道,尤其是《賭神2》中的蕭遙,演技蠻不錯的。
片名《等風來》跟羽蒙有關,表面上王燦是要她等風來,才可以滑翔,應該有暗示她等待機會的意思。
井柏然 飾演 王燦,一開始非常傲慢、輕浮。他在片中有唱幾句《愛拼才會贏》,很有趣。
劉雅瑟 飾演 李美蘭(李熱血),是個非常可愛的女孩。
劇中有很多美麗迷人的風景
電影週邊
電影海報
這是「第六屆兩岸電影展」的影片,
體驗戲院 & 戲院介紹:光點華山電影館 (捷運忠孝新生站)(台北市中正區)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等风来
其他名稱:等風來(台灣)、Up in the wind(英文)
上映日期:2013年12月31日(中國)、第六屆兩岸電影展(台灣)
片長:107分鐘
導演:滕華濤
編劇:鮑鯨鯨
演員:
倪妮 飾 程羽蒙
井柏然 飾 王燦
劉雅瑟 飾 李美蘭(李熱血)
陳衛 飾 孫姐
格桑 飾 拉辛
劉孜 飾 Lily(雜誌社主編)
劇情簡介
時尚雜誌小編輯程羽蒙(倪妮飾)準備了幾個月的意大利托斯卡納之行被主編(劉孜飾)無情改成了尼泊爾旅行團,無奈的她只好跟著由幾個大媽組成的“大姐團”、沒禮貌的富二代王燦(井柏然飾)、失戀的職場新人“李熱血”(劉雅瑟飾)一起開啟了尼泊爾之行。
程羽蒙這次行程被要求完成一個有關於幸福的稿子,但是問題不斷的她基本上寫不出來,而她的團友們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富二代王燦,總乾著令人生厭的事情。隨著旅行的深入兩人愈發勢不兩立,可在經歷了許多遭遇之後兩人的關係得以緩和,在旅行結束前的最後一天王燦邀請她進行了人生第一次的滑翔,在等著風起的時候,程羽蒙的內心終於得到了平靜。
本片改編自鮑鯨鯨的小說《遊記,或是指南》,片名來自於小說中滑翔教練的話。
延伸閱讀
目錄:電影 | 影評 | 公視 | 上映電影 | 推薦電影 | 遊戲 | 臉書 | 100顆愛心 | 車站標籤 | 美食標籤
分類:食 | 食記 | 下廚 | 住 | 住宿 | 行 | 交通工具 | 車站 | 育 | 展覽 | 民俗 | 古生物 | 樂 | 戲院 | 旅行 | 農場 | 體驗 | 店家 | 蓋章 | 動 | 運動 | 網路 | APP | KUSO | 心得 | 書籍 | 電視
說明:版面說明 | 核心價值 | 引用說明 | 部落格使用 | 發問須知
聯繫闕小豪:Facebook、Google+、E-mail:[email protected]
目前部落格較適合用電腦網頁閱讀。歡迎轉貼網址,若欲引用、複製部分或全s部內容,請先徵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