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月台》當你懷念一個人
記憶月台 (A Memory to Remember) (记忆月台)
這天參加《當不掉的記憶》首映會才知道同團隊的前作《記憶月台》這部作品,回家後才上網搜尋來看,可以從金士頓官網上看到。
寫心得時也很猶豫要不要把影片《當不掉的記憶》、該影片微小說《八十八個琴鍵》,還有這部《記憶月台》的心得寫在一起;
但想說影片年份不同,以及考慮到資料整理上,還是分成兩篇來寫。
《記憶月台》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影片的樂趣,建議看完影片再看)
《記憶月台》你可以說它是微電影,也可以說它形象廣告,更可以說它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老婦人每日來到月台,站務員好奇但不知道老婦人為何每日來到這個月台,原來是為了聽到「月台廣播聲」,那原本是由她死去的前夫所播報的聲音。
這是金士頓(Kingston) 2013年的形象廣告,若不說,可能觀眾也不會發現這部影片居然是在台灣拍攝的!
《記憶月台》拍攝花絮
對於影片每個人或許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用我的角度來分析與解讀這部「形象廣告」的部份。
因為有看過《當不掉的記憶》與《記憶月台》,人會有「歸納資訊」的天性(但這有時也會是種盲點),我也是,會試著在兩部作品中找出共通點。
會覺得兩部作品都很巧妙的利用「記憶」來與產品作為連結,是還蠻厲害的作品。
個人會覺得片中的主角其實都不得志,《記憶月台》中婦人的丈夫歌聲很好,但試唱時還沒唱完就被制止(感覺就是沒被錄取),要他錄一句「Mind the gap」,後來被用在月台的廣播上。
《當不掉的記憶》男孩的爸爸也是位音樂家,但沒有很順遂的發展,在 Piano Bar 工作,只能把孩子帶到工作環境中(可能是單親爸爸)。
這點會讓我覺得很有共鳴,我們都是社會中底層的人,努力工作也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雖然沒有很好的發展,但那不代表我們的情感是不值錢的。
我們努力的對自己身邊的人好(記憶月台是對妻子,當不掉的記憶是對孩子),我覺得兩部作品都很成功呈現出對家人的情感。
為什麼兩部作品都圍繞著「音樂」作為發揮?會覺得一部短片中,除了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或故事劇情外,音樂絕對也會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
金士頓是做記憶卡與隨身碟等相關產品的,雖然可以儲存的東西種類很多,但我想絕大多數的人在使用上都會包括用來保存回憶,不管是寫日記(我個人是習慣用WordPad來打日記)、保存各種生活中的照片等,利用對「親人的記憶」來作為廣告的主軸,的確是蠻巧妙的。
至於各位從影片中感受到什麼,我想就讓各位自行去感受嘍。
小題材:英國倫敦地下鐵堤岸站(Embankment)
故事改編自真實故事:遺孀請願 經典「Mind the Gap」重現倫敦地鐵(BBC新聞)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記憶月台 / A Memory to Remember
影片年份:2013年
片長:7分鐘
隱藏劇情:無
導演:羅景壬
監製:許慶源
製片:陳耀華 / 執行:吳素月
攝影:AJ
美術:杰哥 / 執行:許克文
主題曲:It Was May
作曲:羅恩妮
作詞:蔡柏璋
演唱:柯智棠
延伸閱讀
相關分類:電影心得、讀書心得、公共電視心得、電視、音樂、戲劇
相關文章:電影院介紹
相關標籤:金馬獎入圍(得獎)、金鐘獎入圍(得獎)、奧斯卡入圍(得獎)、特映會、記者會
按個讚,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歡迎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請勿全篇複製,
喜歡文章的話,也不客氣的留下回應或點個讚吧。
影片很感人,我想這個廣告很成功
不過這也是雙面刃,因為我頭到尾我都沒注意到這是個隨身碟廣告
哈!!儘管我知道它是廣告
其實看了這影片,或多或許也許真的會讓人萌生購買的念頭
只是不一定是買他們家的就是((茶
(P.S.音樂好好聽啊~對影片而言音樂好聽就成功一半了啊!!)
我的想法到偏向是,現在科技產品差異沒那麼大,尤其又不是製作成像是手機、汽車那樣複雜的組合時,廣告就是讓別人對你的品牌是有好感的,有情感投射的。
有些東西光看影片時無法體會,那些會是我未來在寫作時想要去分享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