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終結戰》政治攻防教戰守則
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2(美國) / 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終結戰(台) /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中) / 飢餓遊戲終極篇:自由幻夢2(港)
飢餓遊戲系列電影總算來到結局篇,看電影預告時,還以為這集的內容是凱妮絲帶領反抗軍攻入都城殺掉總統,但反抗軍好像得參加遊戲挑戰似的,都城在路上擺了很多陷阱,他們要去挑戰這些陷阱關卡。如果你期待這是一部描述兩軍大戰或是挑戰最終版的飢餓遊戲關卡,那可能就會覺得電影不好看。
這個從上集就可以發現,國內幾乎所有評論自由幻夢上集的心得都說這集不好看,但我反而覺得這集才是作者寫了這套小說真正想表達的主旨。如果期待能看到前面兩集那種殺來殺去的動作戲,應該會很失望,這集比較像是「政治攻防教戰守則」,沒錯,類似《危機女王》(Our Brand Is Crisis, 2015)那樣[附註1],爭權者怎樣操弄人民,贏得最終的選戰。
電影不是著重在於兩軍打戰的戰爭畫面,而是領導者如果預先鞏固自己權力、在考量「犧牲」(少數人民)與「利益」(能拯救更多人或是換取自己想要的結果)時所做出的選擇等等這類策略層面的描述。
作品帶有很細膩的人性觀察,甚至是以「群眾心理」為描述目標,如果您是個喜歡思考的人,這部電影可以帶出很多多數人從未去思考到的「歷史真相」。
整體而言,如果您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這部作品想表達的東西。但如果比較不喜歡動腦的,可能不管經歷多久,都會覺得「自由幻夢」上下集都好悶。
附註1:我還沒看過《危機女王》,僅從預告中感受到的內容方向而言。
需不需要看過前作?
需要看過前作,不然根本知道這在演什麼。至於要不要租DVD來複習,個人是覺得不用,看電影時大概都能回憶起劇中的角色與狀況。(不過我還是有兩、三個點忘了,不影響觀賞。)此外電視台也馬上要首播嘍!
有哪些版本?
只有一般數位版,沒有3D版。
在戲院設備上有差異而已,像是:4DX(座椅會振動、有水霧、閃光聲效、風效等)、AURO(音效,可參閱這篇)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5/11/20
.電視首播:2016/11/06 21:00~23:45 @ STAR Movies
.片長:137分
.級別:輔導12級
.電影資訊:@IMDb(7.4/6千+)、@爛蕃茄(72%/135)
.官方網站:@臉書專頁(2千2百萬+)
.電影預告:超前導預告、首波預告、戰舞篇、宣傳篇、姊妹情深篇、正式版預告、燃燒的女孩篇、幕後花絮-1
.片尾劇情:無!(工作人員名單超長的)
.貼心提醒:秀泰戲院不會上這部喔。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小說改編電影、飢餓遊戲三部曲、反烏托邦小說、革命
這集有提到的名詞:硬骨頭(基地)、卵囊(陷阱)、夜鎖(自殺藥丸)
難以改編的小說類型
從電影中就能感受到這部小說並不容易改編成電影,即使第三集分成上下集來拍,共「123+137」分鐘還是不足以好好表達這個故事。
上下集有其相同的風格,整部電影利用音樂、畫面,瀰漫著一股令人感傷的氣氛,也相同的在細節處交待的不夠仔細。但下集拍得更趕,有些急就章的感覺。
這部作品想探討的議題很多,在閱讀時是可以慢慢思考品嚐的,但在電影中只是以演員台詞帶出,觀眾甚至來不及吸收,更別說後續的理解與思考。
政治攻防教戰守則
從電影中就能感受到這部作品描述了很多現象,但可能對於美國生活文化不夠熟悉,沒能看出作者想諷刺的對象是誰。
有些演得太趕,僅能從台詞得到很表面的推敲,還是得看小說才會比較清楚。
罪惡定義
蓋爾有句話大概是:幫都城工作,就算只是掃地的,也是該死。
觀賞這一段時我會覺得大概是以「納粹」為發想在描述的一種情緒感受。
這一段凱妮絲與蓋爾也在爭辯,凱妮絲認為,殺人不管是為了什麼,都是一種私欲。
拍宣傳影片
凱妮絲每每想上前線去(想殺了史諾總統),就會被反抗軍安排去拍宣傳影片。
這一段會讓我想起《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2011)中美國隊長剛變成超級士兵的情形。
可是我不知道這是想用來諷刺什麼狀況?是要諷刺美國多次出兵他國(伊拉克、阿富汗、越南等)時拍攝的宣傳影片,把從軍拍得很慷慨激昂(但沒有去思考出兵原因的本質)、把軍人英雄化(就像把凱妮絲小隊英雄化)、把出兵委以正義公平的形象,是這個嗎?
還是想描述許多有心出力的人(上前線),卻往往會淪為政客操弄的目標。差別只是在於,要美國隊長去巡迴演出募款、要凱妮絲拍宣傳影片的基本上都算是「正義」的那一方(美國政府、施惠國反抗軍)。但其實這些英雄都只是政客的旗子。
所有人對政客來說都只是棋子
下集開始沒多久,就能感受到柯茵總統的陰謀算計。
忘了是誰跟凱妮絲說的,雖然柯茵總統允諾要用民主機制選出總統,但到時聲望比柯茵還要高的凱妮絲就是個威脅,如果凱妮絲沒馬上發表要支持柯茵,那很有可能就會被她除掉。
附註:網友告知是博格斯說的。
叛逃
政治往往很現實,把隨時會攻擊隊友的比德放入影片中,只為了宣傳。
台灣跟中國以前在打仗時也是這樣,逃到敵國去投降的人,都會被大肆宣傳訪問,南北韓之前好像也是如此。
叛逃者能提供的情報不多(多那一架飛機作用也不大),叛逃者往往也不能信任並委以重任,往往就是精神上的宣傳用意,用來打擊敵方士氣。
否定敵對領袖
都城有發表一段強制收看的影片,內容大致上是史諾總統不斷在強調凱妮絲只是個平凡的女孩(才不是什麼燃燒的女孩)。
選舉時也是呀,常常可以看到強調對方平庸無能的攻擊。
人們總是相信領袖是天生不凡於平常人,打破那樣的神話,人們就不再會有尊敬、以及對領袖的熱情支持。
趁機陷害
柯茵總統有一招很厲害,趁著史諾總統形象不好時,做出一件殘忍的事讓民眾以為是史諾做的:炸死那些逃難到官邸的百姓。
我總是這樣認為,歷史上那些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書本上形容的樣子,要成功並沒有那麼容易,很難只靠「正向」(不管是正義、正確)的手段就能成功。但勝利者會擁有更多的資源來控制別人對他們的描述,執政者更是如此。
歷史上有太多人靠著骯髒手段奪取權利,我們知道的往往只是一小部份。
活了這麼多年,我向來沒有崇拜過什麼偶像(歌手、政治明星、偉人、發明家),因為我知道只要是人都不完美,我只談論什麼事是正確的,而不去談論什麼人是英雄。
施政者重蹈覆轍
施惠國的人們之所以會起來反抗,就是因為「飢餓遊戲」的荒謬,把人命當成娛樂他人(都城富有的人)的要素。
柯茵推翻史諾後,第一件事居然就是要舉辦飢餓遊戲(這也奠定了凱妮絲最後做的那件事)。我會覺得柯茵她個人不是為了報復(以她功於心計的心機不至於會讓報復情緒影響),她是為了執政的穩定,想讓百姓發洩,但卻忘了初衷。
不管怎麼說,她是以爭取自由換得人民的支持,一路多少人犧牲才達到這目標,但她第一件事就是宣佈自己是臨時大總統。別人就問她,這個臨時是要臨時多久?(怎麼跟台灣的現象好像,施惠國根本就是台灣嘛!)
為了讓人民自由,卻在革命成功後馬上反悔,自己當總統;為了廢止某種制度(飢餓遊戲),卻在推翻政府後馬上複行這制度(立刻舉辦飢餓遊戲)。這不就是人類史上不斷在重複的事情嗎?(是在諷刺許多「內戰」不只的國家)
這部作品最終想表達的核心價值,總算浮現出來。
英雄不見得是檯面上的
凱妮絲假裝同意舉辦飢餓遊戲,但前提是要讓她親手處決史諾總統,最後卻利用這機會殺掉柯茵。
我向來都覺得是這個樣子的,小到個人對個人,大到個人對世界,真正做出正確選擇的人,並不見得就會被世人認同,因為大眾往往沒那麼聰明,是愚蠢的。
這個設定讓《飢餓遊戲》對人類行為的探討跳脫庸俗,它是在描述很多需要仔細思考才能體會的人性與事實。
當你不斷去思考後你會發現,常常會面臨這樣的選擇:當你想要做出對別人最好的選擇時,不見得就一定會得到認同,你只能選擇你還要不要去那樣做。(這裡指的是凱妮絲做出對百姓最有利的選擇,因為柯茵的個性極有可能是下一個史諾)
電影問答
黑色焦油那段在演什麼?
反抗軍導演不小心踩到地面上的按鈕,湧進大量黑色焦油,逃難時有一段打鬥,我覺得電影沒有演得很清楚。
但大概是比德突然攻擊凱妮絲,隊友A去救凱妮絲時被比德推進焦油中,但隊友們還是沒有放棄比德,把他拖到安全的地方。
三指的手勢是什麼意思?
看完四集電影,還是沒有明確說出這手勢是什麼意思,要觀眾依照劇情去推敲了。
凱妮絲殺掉柯茵後為什麼不向全民解釋原因?
若讓全民知道柯茵的手段,會使得這次的革命理由被懷疑,可能會失去新政府成立的正當性,若有人想回到舊體制,那就麻煩了。
所以只好讓凱妮絲當壞人,維持柯茵原有的形象。
演員介紹
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飾演 凱妮絲‧艾佛丁(Katniss Everdeen)
雖然是演員介紹,但依然有雷喔,要複習角色誰是誰請看上集的心得:飢餓遊戲3:自由幻夢I
我打算用演員介紹紀錄一些劇情,不然怕過太久會忘。
喬許哈契遜(Josh Hutcherson)飾演 比德‧梅爾拉克(Peeta Mellark)
這集比德有透漏,當初他是故意把麵包烤焦,丟出去餵凱妮絲的,電影為什麼要強調這點?我覺得這是影響凱妮絲最後選擇比德還是蓋爾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德比較善良。蓋爾有些作法讓凱妮絲覺得比較殘忍、不擇手段,像是要攻陷「硬骨頭」時採用炸山來活埋敵軍,或是最後那招把大家聚集起來,再用炸彈一次炸掉的戰術。
就個人從電影中感受到的,這是凱妮絲的抉擇原因之一。
最後當總統的是誰?
8區反抗軍領袖 佩勒(Commander Paylor)(這是上集的劇照,我找不到她這集的劇照。)
個人覺得佩勒大概也知道放凱妮絲去聽史諾總統「講出真相」,會讓她做出那樣的犧牲與選擇。
我向來不相信即使是為了人民利益著想的領導者,可以完全不耍心機,只憑藉善良就能當上領導者。差別在於,耍些小心機是為了私欲還是為了眾人。
可能要看過前作才有印象的細節
1, 在上集就知道波呂克斯(Pollux)聲帶被割掉,這集有提到他們是「去聲人」。
2, 降落傘在「飢餓遊戲」中都是送補給品,所以百姓才會伸手要去拿,結果居然是炸彈。
連恩漢斯沃(Liam Hemsworth)飾演 蓋爾‧霍桑(Gale Hawthorne)
之前看《遠離塵囂:珍愛相隨》(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2015)時才知道凱妮絲的姓氏「艾佛丁」是源自於這部翻拍電影的原著小說。
能感受到《飢餓遊戲》中相當著重在女主角凱妮絲的個性、面臨愛情的選擇,這都有一些《遠離塵囂》的味道,
但比較不像是模仿,而是這部作品描述出一種吸引《飢餓遊戲》作者的要素,而作者也想要表現這樣的故事主角。
伍迪哈里遜(Woody Harrelson)飾演 黑密契‧阿勃納西(Haymitch Abernathy)
山姆克萊弗林(Sam Claflin) 飾演 芬尼克‧歐戴爾(Finnick Odair)
這集跟青梅竹馬安妮結婚了。為了讓大家逃脫「變種」的攻擊而被圍攻,凱妮絲又丟下炸彈而死。
會覺得變種有點像《移動迷宮:焦土試煉》(Maze Runner: The Scorch Trials, 2015)裡的「狂客」,感覺這些反烏托邦小說的雷同性還蠻多的。
電影演得太快,芬尼克的犧牲很感人(攻擊變種時超帥氣),卻只有短短一分鐘左右讓觀眾感傷(利用波呂克斯默默哭泣那段)。
娜塔莉多莫(Natalie Dormer)飾演 反抗軍攝影師 奎希妲(Cressida)
攝影師,負責決定要拍怎樣的畫面、怎樣取景等,但也有戰鬥的能力。
(Mahershala Ali)飾演 博格斯(Boggs)
反抗軍宣傳攝影小隊的領隊,用一台「卵囊」偵測器偵測卵囊所在,而這台機器只要連喊三聲「夜鎖」救能爆炸(這段也演的很急促)。在廣場誤踩地雷被炸而死。
艾登韓森(Elden Henson)飾演 波呂克斯(Pollux)
是「去聲人」(上集就有提到),這集有頭髮放下來的樣子。
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飾演 史諾總統(President Snow)
最後可能是被衝上去的人民圍毆致死?
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飾演 柯茵總統(President Alma Coin)
處心積慮想成為新的統治者,最後被凱妮絲一箭射死。
伊莉莎白班克斯(Elizabeth Banks)飾演 艾菲‧純克特(Effie Trinket)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演 遊戲設計師 普魯塔克‧黑文斯比(Plutarch Heavensbee)
傑弗瑞萊特(Jeffrey Wright )飾演 比提(Beetee)
吉娜馬隆(Jena Malone)飾演 喬安娜‧梅森(Johanna Mason)
喬安娜在最後柯茵開的「飢餓遊戲倖存者投票大會」時變成是短髮造型,不知道是假髮還是時間的推進?
(Willow Shields)飾演 妹妹 櫻草花‧艾佛丁(Primrose Everdeen)
本是反抗軍的醫護兵,在攻進官邸的前一刻,被柯茵下令丟的炸彈炸死。原先目的是讓史諾總統身邊的護衛覺得他太殘忍,連小孩都殺,進而起來反抗他。會炸到櫻草花大概是無意的。
我居然忘了這些事…
通常一部電影我只會看一次,上次看自由幻夢I是剛上映時。
1, 片頭凱妮絲躺著發不出聲音,我居然忘了她怎麼了。打這段字時才想起來是比德掐她造成的。
2, 那個光頭女孩是誰呀!(剛出現時),看到中段才想起她是在第二集脫光光的喬安娜‧梅森(Johanna Mason)。
飢餓遊戲電影四部曲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飢餓遊戲3:自由幻夢I》(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1)
.《飢餓遊戲3:自由幻夢 終結戰》(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2)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小說裡說三指禮是十二區古老而罕見的手勢 只有在喪禮時才使用 代表感謝,欽佩,對某個你所愛的人說再見
後來小女孩死時,凱妮絲也向攝影機比了這個動作 11區的人民也以此回禮 之後全反抗軍都用三指表達對凱妮絲的推崇
我印象中四集都沒去提到這個手勢代表什麼意思,僅能從出現的時間點去做推測,現在總算知道正確答案了,感謝。:)
3指在ㄧ開始小芸死時是RIP的功能
這個手勢的功能有網友熱心回覆嘍,您可以參考一下。:)
芬尼克的海報照片貼了兩次。
已處理,感謝告知喔。:)
踩到黑色焦油的機關是姊妹之一,導演此時還站在槍後面,…,第二個衝上去抱住比德的是芬尼克
感謝告知,這一段演得很快所以細節都沒能看清楚。
是博格斯誰跟凱妮絲說的,在比德被帶來跟他們一起出發的時候,凱妮斯疑惑柯茵的用意不是只是拍宣傳片,博格斯告訴她:
" 雖然柯茵總統允諾要用民主機制選出總統,但到時聲望比柯茵還要高的凱妮絲就是個威脅,如果問凱妮絲要支持誰,第一時間能說出是柯茵嗎?,如果不是,那極有可能會被她除掉。"
感謝訪客告知,已補充在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