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影評:寫實貼近人性描寫的劇本

Movie, Contratiempo(西班牙, 2016年) / 佈局(台灣) / 看不见的客人(中國) / The Invisible Guest(英文), 電影海報, 台灣

Contratiempo(西班牙, 2016年) / 佈局(台灣) / 看不见的客人(中國) / The Invisible Guest(英文)

前些年我很喜歡的一部西班牙電影《屍物招領》(El cuerpo, 2012)導演的新作,《屍物招領》是導演跟另一名編劇一起寫劇本,這次則是導演自己寫劇本。是那種慢慢的帶出故事全貌,神祕類型的犯罪電影。

這部電影在 IMDb 上有 7.9分、豆瓣電影上有 8.7分,可以把它視為普遍受到觀眾喜愛的電影,但高分電影不一定完全符合您個人的期待與喜好,可以把這當成是待看清單,但盡量不要抱持著高期待。我個人最喜歡這部電影的地方,在於它對角色行為動機部分的人性的描寫很真實。

個人看電影的習慣是完全不獲得任何情報就進戲院看,所以在介紹電影上也會保守些,如果喜歡保持空白進戲院的,介紹看到這就好。如果還是沒打動您的觀賞意願,反正你也不打算去看,我想再多介紹一點,以下介紹會提到相似類型的電影,多少都會影響你對電影走向的判斷,請斟酌閱讀。

這部電影有點像《目擊者》(2017年),一起死亡車禍,每個角色都參與了片段經過,事後也都基於不同的動機而行動;不過《佈局》把劇本寫得更複雜與縝密,不太會像《目擊者》部分觀眾會有誤解劇情的情況發生。有些電影會讓觀眾跟著劇情猜兇手,但《目擊者》跟《佈局》都比較偏向拼湊故事全貌類型的電影,得等電影丟完所有拼圖,完整故事才會出現。

這部電影也會讓我想起《攻敵必救》(Miss Sloane, 2016),至於原因得在有雷心得區才能提了。同樣那句老話,別帶著「期待能看到這兩部電影所帶給你的感受」這種期待進戲院,但這幾部電影有其相似之處。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 | 宣傳

 

觀影情報

  • 上映:2017/06/02
  • 片長:107分鐘
  • 級別:輔導15級(15+)
  • 評分:IMDb(7.9/8,715)、豆瓣爛番茄(60%/5)
  •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
  • 片尾彩蛋:無,演職表約4分43秒。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婚外情、密室殺人、飯店;雪景、警察、直升機、抽菸、車禍撞鹿、鹿、毀屍滅跡、湖、模特兒、攝影師、打火機、咖啡廳、汽車報廢場、火車、車站、公共電話、齒軌鐵路、手機、焦慮症、易容術、BMW汽車、喜悅汽車(SEAT)

電影背景:別爾赫@西班牙

 

影評

劇情分析

距離看完電影已經睡了7個夜晚(6月5日看,6月12日寫),內容若有記錯的部分歡迎提醒,等這部電影在線上影音上架後應該還會再看一次細節。因為已經看完整部電影,是用這種角度來寫。

一開始假律師(丹尼爾的媽媽易容裝扮)提早來到阿德里住處,由於她是提早到,可以看到阿德里還在吃飯,電視上也能看到阿德里的新聞,假律師說因為檢方有新的證人,丟了一份報紙(上面寫道別爾赫什麼的)給他看,3個小時後即將重新開庭,要阿德里把發生什麼事告訴她。她把懷錶時間設定成倒數3小時,開始談話。

阿德里先說狀況是:

他跟小三蘿拉收到威脅信,帶著10萬來到 Hotel Vall de Núria(戶撒努里亞山谷酒店,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靠近庇里牛斯山),進房後等了兩小時等不到對方出現,這時阿德里收到對方用蘿拉手機傳來的簡訊,他驚覺中計了,正要跟蘿拉離開時,阿德里突然從背後被人偷襲,他醒來後發現警察正要破門而入,他起身到浴室發現蘿拉躺在地上已死,地上灑滿大量鈔票,曾拿起兇器看一下,之後抱著蘿拉痛哭,警察就破門而入了,發現這是間密室(兇手不可能行兇後逃走)。

這裡必須先提一下,這些雖然是阿德里的說詞,但是電影有把這些片段用演的給演出來。另外再提醒一下,這是阿德里的說詞,當中有說謊的可能。

假律師回他,你以為這種鬼話能說服法官或陪審團嗎?我們只有3小時,而且已經浪費10分鐘了,要阿德里誠實交代事情經過。於是阿德里說又說出:

三個月前他跟有家室的蘿拉交往,從對話中也能聽出阿德里也有家室,他老婆是桑尼雅、蘿拉老公是布魯諾,這是一段婚外情。

阿德里騙老婆是去巴黎出差,實則跟蘿拉在別爾赫幽會,那天他們睡過頭,要開車回家時因為在跟蘿拉講話分神,突然有隻鹿跑出來,為了閃鹿隻往左開過中線,對方的車為了閃避他們撞上山壁。

蘿拉跑去摸了車窗,並打開門,呼叫裡頭的駕駛者,裡頭的人無回應,也發現對方是正在傳簡訊才會反應不及。

兩人站在馬路上討論,阿德里說要報警,蘿拉說不行,兩個人都是有家室的。這時看到山林中的來路有台車要開上來,蘿拉把屍體推倒假裝成車上沒人,到車上拿了筆記跟筆,假裝成兩人是兩輛車的駕駛,正在路邊談論車禍後續處理事宜。

後來那輛車開近,目擊者A詢問兩人是否需要幫忙,蘿拉回答不用了,他們已經在處理了,這時死者車上傳來手機響的聲音,蘿拉跑去車上找手機,並把電話掛斷,接著拿起手機假裝是在跟保險公司對話,之後順手把手機放在口袋中。

待目擊者A離開後,兩人正打算開車離開並處理屍體時,發現阿德里的車子發不動,只好留下蘿拉等待修車救援,讓阿德里把死者的車開走,並把屍體順便處理掉。

阿德里把車開到附近一個湖邊,聽到草叢有動靜,接著看到鹿隻跑了出來,他接著把車推入湖中,用王八機之類的卡打給著蘿拉,蘿拉跑去載他,蘿拉說她剛剛遇到了很恐怖的事。

當阿德里離開後不久,蘿拉遇到另一個開車路過的人湯瑪士,他說他以前是這款車的設計師還是維修工,要把蘿拉的車(其實是阿德里的車)拖回去修理,路上兩人閒聊,蘿拉謊報了自己的名字與職業,後來回到湯瑪士家,湯瑪士老婆 Elvira 出來接他們。[附住1]

湯瑪士在修車的同時,Elvira 請蘿拉進去坐坐,湯瑪士在修車時有看到車內的打火機,後來 Elvira 兒子的女友打電話來,提到找不到她兒子一事,蘿拉才驚覺她的兒子丹尼爾跟她跟阿德里車禍事件是同個人,在房內有看到丹尼爾的生活照,這時他們打手機給兒子,蘿拉口袋內丹尼爾的手機響起,情急之下她把手機藏在沙發上。湯瑪士跟老婆入內,詢問蘿拉是否有聽到手機聲音,她說沒有,之後又打了一次電話,找到沙發內的手機。蘿拉急著離開,離去前調了調座椅位置。

Advertisements

這裡有露出三個破綻,第一個是丹尼爾出門後還有跟女友連繫(傳簡訊或通電話都有可能),手機不會在沙發上,蘿拉是唯一可疑的人。第二個是她離開前調整座椅,表示她不是開車的人。第三個則是後來會再度提到的打火機。

蘿拉接到阿德里後,阿德里隔天就把車子交給汽車報廢場處理掉了(還是賣掉?),並報警自己的車子在停車場被偷,他跟蘿拉約好兩人分手,不再聯繫。後來阿德里順利與客戶達成合作。

回到阿德里在跟假律師講話這邊,這時阿德里的律師菲利斯(阿德里委託菲利斯,菲利斯又找來維吉利亞古德曼幫阿德里做辯護)來電,他在機場背景很吵,阿德里講完電話後把手機拿給假律師,兩人聊了幾句。

阿德里又繼續說故事:

處理掉車子後,警察因為丹尼爾的案件曾找上門(湯瑪士幫蘿拉修車時有用電腦連線,大概有記下車牌),阿德里這時就找了菲利斯來幫忙。後來因為阿德里秘書提供不在場證明(有幫他訂機票、飯店之類的),加上警方發現丹尼爾有從公司偷錢,偵辦方向從丹尼爾失蹤變成捲款潛逃。但丹尼爾偷錢是蘿拉做的,她趁著老公出門時,動用老公的電腦,製造丹尼爾偷公司(銀行)錢的假象。警方有照湯瑪士的描述畫了蘿拉的長相,而蘿拉也因此剪成短髮。

這時在阿德里獲獎的慶功派對上,湯瑪士偽裝成記者來找他,跟阿德里借打火機的時候,發現跟蘿拉車上的是同一款,湯瑪士提到一些證據(像是蘿拉曾調整座椅、他報案過程發現的事等),想用「同理心」(自己老婆病倒、兒子失蹤連屍體都找不到,並提到阿德里的女兒)打動阿德里心防,告訴他屍體下落。但阿德里裝傻,湯瑪士被保全架走。

接下來這段我有點不肯定,距離看完電影太多天了,但這邊是重點。之後阿德里收到一封署名丹尼爾加列度(死者名字)的來信,要他跟蘿拉兩人到某個車站去,阿德里試著要為自己找脫罪理由(還是假律師誘導他往這個方向脫罪?),他認為兇手是湯瑪士,湯瑪士先用訂阿德里的名字好房間,接著在約定時間來到車站躲在暗處觀察兩人,待兩人到達後打電話到公共電話去,公共電話響起蘿拉接起電話,湯瑪士要求蘿拉把手機丟在垃圾桶中,接著要他們做齒軌鐵路去戶撒努里亞山谷酒店,蘿拉照做,兩人在火車上分開坐,湯瑪士在垃圾桶取回蘿拉手機後跟著上車並一路觀察兩人。蘿拉先去辦理入住,後用電話通知阿德里進來,這時阿德里手機收到蘿拉的簡訊後發覺中計要離開,被湯瑪士打昏。

好像是假律師質疑阿德里的說詞,但補充了辯解方向,拿了張報紙給阿德里看:要挑這麼遠的飯店是因為 Elvira 就在這間飯店工作,事先有留一扇門讓湯瑪士可以逃跑,湯瑪士溜進房內躲在房櫃裡等牠們出現,殺掉蘿拉準備嫁禍給阿德里,他從窗口逃跑後,Elvira 跟著警方破門而入時,趁機把那扇開著的門給鎖上,假裝是密室。(再次強調,後半段的劇情我可能有記錯順序或內容)

假律師說要出庭的證人是那個目擊者A,要阿德里說出沉車位置在哪,要他在地圖上做記號,她要派人偷偷把蘿拉的手鍊放到後車廂,嫁禍給蘿拉,因為阿德里有秘書提供的不在場證明,假裝全部都是蘿拉做的。阿德里同意,並把沉車位置畫上標記。阿德里遲疑後在地圖上做出記號。

假律師說有證人是騙阿德里的,並提到湯瑪士一直在跟蹤她跟阿德里,而且現在還在對面監視他們。阿德里說自己在把汽車推入池中時,其實丹尼爾還沒死,但他擔心事情暴露,還是把車推入池中,這時假律師失控大怒。(其實我這時不懂阿德里沒事為什麼要坦白這段)之後他們仍討論了一會兒,但律師說出:

會不會車禍時說要毀屍滅跡不報警的其實是阿德里呢?(誰主導這個決定)蘿拉在事後受不了良心苛責,打電話給湯瑪士後說出了真相,想跟湯瑪士合謀假裝威脅阿德里要封口費,在用這筆錢來賠償湯瑪士夫婦。偽造丹尼爾偷錢的不是蘿拉,而是阿德里讓菲利斯幹的。

阿德里在飯店收到簡訊時,查覺到是中計了,憤怒下殺了蘿拉,並把錢灑在蘿拉屍體旁邊(用來解釋這筆錢是怎麼來的,是報復行動,所以才把錢灑在屍體旁),接著自己去撞鏡子。假律師指出,報紙上的照片是合成的,從鏡子中可以發現 Elvira 根本不在場。

我有點忘了假律師是在怎樣的狀況下離開的,接著阿德里發現自己口袋上的筆漏水了(假律師的筆,他做完記號後放在自己口袋),拆開來看發現是錄音筆,應該還有上傳功能,已把錄音傳到對面大樓的湯瑪士那邊。也發現假律師在紙上記錄的不是案件經過,而是批評他的幾個單字。這時假律師走下樓,撕開臉上的易容,原來她是 Elvira,並跟真的律師擦身而過,而樓上的懷錶正好走完倒數。(所以這個倒數不是出庭時間,而是真律師到達的時間。)

 

背景補充

阿德里住西班牙,或許有些朋友會想到他有沒有去巴黎只要查機票即可?

歐盟國家土地相連(不像台灣去哪個國家都要坐飛機或坐船出海關),歐盟有二十四個申根公約國家,彼此解除邊界管制,簽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移動,西班牙跟法國相鄰,阿德里是有可能直接開車去法國的(不過從西班牙開到巴黎幾乎要跨過整個法國的長度就是了)。

 

觀影感受

會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朋友找我一起去看特映會,他說這是《屍物招領》導演的新作。不過除了這部,同個時間點還有《老砲兒》(老炮儿, 2015)、《單身騎士》(싱글라이더, 2017)、《媽媽,晚餐吃什麼?》(ママ、ごはんまだ?, 2016)等特映會邀約,同時也是《異形:聖約》(Alien: Covenant, 2017)上映首日首場電影,因為最先答應《老砲兒》,而且還是我主動去跟窗口說想看這部的,所以最後只好捨棄其他幾部,但也打定主意《佈局》上映後一定會去看。

我在進戲院前,只知道是《屍物招領》導演的新作,但我沒有抱持著很大的期待去看,自從看完《X戰警: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 2011)後對同導演的《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 2015)沒有像大家那麼喜歡之後,就不太會對任何電影抱持期待感,讓自己保持平常心去看,而看電影前也只知道片名。

會提到這些呢,其實是很認真的想跟大家說,我不會刻意去挑電影毛病,除非電影真的帶給我那種感受。電影是導演+編劇+演員+各個環節的電影工作者所合作出來的作品,很難說某個導演、某個編劇、某個演員的作品就是好片或爛片,同個創作者在不同狀況下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並不會都相同,我是以最後結合眾人努力成果的影片來描述我的感受。

我其實並沒有在觀影過程中覺得好看、精彩,這是真實的感受,至於各位朋友們你要覺得我是資質駑鈍沒看懂電影還是怎樣都可以,但如果我要來分析原因的話,有幾個可能性:

1, 跟《目擊者》一樣,把「口述」的東西「演」出來,其實有點投機取巧,電影要怎樣表現是種自由,但我對這種表現方式能投入電影的程度有限。

就像我在《目擊者》中說的,有很多細節是描述者不會去說出來的事,用演的其實是用「編劇視角在說故事」,人在描述事情時,會帶有主觀判斷(譬如一個婦人牽著小孩的手走在路上,大部份人可能會以為對方是母子,但其實不一定是)、會記錯內容,甚至會說謊等,

若是以角色來口述的方式呈現,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對方的個性,是不是喜歡誇大、描述時帶有多少主觀的個人觀點、是否在提到某些事情時說詞閃爍等等(但演員演技要非常老練精湛),而直接把說詞演出來,就只是在交代故事,觀眾很難從中做出判斷。

以這部電影來說,有些東西是某個角色不會知道的事,也被偷偷放在影片中,像是湯瑪士瞄到車上的打火機這段,蘿拉應該不會知道,她不知道就不可能告訴阿德里,阿德里不知道就不會轉述出來,但為了讓觀眾理解劇情,放了這一段。唯一合理的解釋,若觀眾看到的影片是假律師「想像中的畫面」就還說的過去,因為她有湯瑪士的情報。用演的你不知道哪些是對方的說詞,不知道這是阿德里口述的內容轉成畫面還是假律師想像中的畫面。

其次是有些細節描述者可能根本不會提,像是把車子推入水中時聽到旁邊草叢有聲音(因為不認為那是重點或忘記),或是在他轉彎處看到一個有鹿隻出沒的告示牌,這些純粹就是電影用來讓觀眾理解劇情、產生特定的效果(像誘導觀眾往錯誤方向推測,或是像車門縫滴血用來讓觀眾感到緊張)。

如果是角色口述旁白式的描述他的際遇倒是還好,那就只是個故事,但對推理電影來說,比較不適合用這種方式。用演的在這種線索這麼多的影片中,觀眾是難在當下就發覺有哪些東西不對勁,但對比較敏銳的觀眾來說就是會覺得不太合常理。

Advertisements

2, 我會比較喜歡當下就能理解的計謀,比較無法投入那種過於誇張、厲害角色,幾乎能預期到所有事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阿德里(飯店殺人後)跟假律師(來套話)都得隨機應變,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那麼多判斷或計謀。我比較能看得懂的、當下就能享受觀影樂趣的,是像《讓子彈飛》(让子弹飞, 2010)那種作品,這也是我無法很享受在《攻敵必救》這類型電影的原因。

其實融入電影程度是觀眾個體差異的問題,喜歡思考、邏輯縝密、對事物抱持著懷疑態度的觀眾就比較會在乎這些細節。若有重看電影,會在理解完完整劇情想表達的東西後,再描述一下個人的感受。

 

寫實貼近人性描寫的劇本

在看阿德里第一個版本故事的時候,會覺得這劇本寫的很真實,很貼近人性的描寫。很多時後一開始只是為了圓一個小小的謊(不想讓外遇曝光),後來就開始逐漸失控,變成得說更多的謊、做更多不道德或違法的事。在角色台詞上,也真的很像策畫棄屍者會說的說詞「他已經沒有未來,我們還有」,或是蘿拉在車上跟湯瑪士謊報姓名跟工作、湯瑪士夫婦為了查案所做的各種努力等這些細節,都會讓我覺得劇本還蠻真實的。

不過故事開始翻轉後,就有部分矛盾顯示出來,像是主謀若是阿德里,那丹尼爾的手機為何會在蘿拉那?為何她明知道對方還會再打卻不關機?為何假律師能掌握到真律師的情報?像這種這麼重要的案件,輕易的就能被頂替嗎等等。雖然可以主動為電影找到解釋,但我想表達的並不是電影有bug或作品不好,而是單純單單指個人在看這類型電影時,會投入的程度是有限的。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