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敵必救》為了正確的事,可以不擇手段嗎?
Miss Sloane(美國.法國) / 攻敵必救(台) / 槍狂帝國(港) / 斯隆女士(網)
以美國遊說公司為背景,這有點類似古代的縱橫家說客,靠著各種策略達成政治上的目的。電影前面3/4有大量對白,步調非常急湊,適合能快速接收訊息、喜歡思考的觀眾,具備良好英語聽力尤佳,更能適時接收對白所要傳達的訊息,若靠字幕輔助就慢半拍了。若不具備這些條件,大概也能從後段的劇情中體驗到電影想呈現的娛樂效果。
此外電影對於美國參議院法案立法前的政治角力、槍枝管制問題也有諸多描述,觀賞後能對這些現象有個初步的理解,尤其像電影這種有影音效果加乘的,比起文字描述會更有畫面記憶。
觀影須備知識
電影中探討的議題跟美國的行政體系(主要是參議院立法過程)、歷史(開拓史)與法律(槍枝)有關,若能對這些背景知識有個基本認識會比較好,但沒有的話(像我就一知半解的)應該也不至於會有什麼觀影障礙。
為了幫助各位理解劇情,針對幾個比較重要的知識來分享一下,法律規範與條文的介紹有簡化過,確切的法條各位若有興趣還是得親自去查詢,這邊只針對劇情相關的來做介紹,若有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1, 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Second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保障人民有備有及佩帶武器之權利,於1791年12月15日被批准。
2, 美國的法律有分聯邦法跟州法,聯邦法就是美國50個州都必須遵循的,州法就是在不牴觸憲法、聯邦法、國際條約規定以外,各州自己的法律。
就像常在電影中看到的,以前有些州允許擁有奴隸,有些州不允許;有些州允許同性婚姻,有些州不允許,就是這個道理。
每個州對擁有槍枝的限制也不同,有的州只能在自己家裡保險櫃中擺放槍枝,私人土地有被入侵威脅時才能使用(最常在電影中看到的就是這種)。有的州允許公開持武(open carry),意指「在公共場所公開地持有武器」。有的州公開攜帶槍枝是不合法的,或限定只有在某些特殊場合下才可以攜帶槍枝,像是打獵的過程中。有的州需要許可或執照,但許可證很少頒發給普通市民等等。
電影中兩派人馬,其中一派支持參議員希頓-哈里斯(Heaton-Harris)的「槍枝管制法案」,他們認為在美國太容易取得槍枝了,導致校園屠殺案、槍枝搶劫傷害事件頻繁發生,所以要先經過審核、登記等程序才能讓民眾購買並擁有槍枝。然而現行狀況是各州對擁有槍枝的法律規定都不同,他們想要直接制定「聯邦法」去管制槍枝。女主角就是屬於這一派的。
另一派「在電影外」則是基於擁有槍枝是美國的歷史文化,他們的祖先當初來到這塊土地上面對與其他民族(原住民)、動物的威脅,就是靠擁有武器自保才生存下來,以及認為這是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等原因不支持槍枝管制,
但「在電影中」有點簡化成反對槍枝管制的人就是收了槍枝製造商的利益,或者就是喜歡持槍鬧事。這可能也是這部電影評價不高的原因之一,過於醜化某派立場的動機。
3, 美國參議院(United States Senate)是美國的立法機構「美國國會」的兩院之一。聯邦參議院中每一州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與各州人口無關(不像總統選舉時會依照人口而有不同的選舉人票),總共有100名參議員。
4, 電影中斯隆在遊說集團(Lobbying Groups)工作,這真實存在於美國,遊說集團就是要負責去說服擁有立法權的參議員(或眾議員)支持或反對某個法案。多數時候他們是為利益集團代言,並從中收受該集團的報酬,有些也會為公眾利益代言。這是美國議會政治中很有代表性的政治現象。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7/03/03
.電視首播:2018/01/28 21:00~23:10 @ HBO
.片長:132分鐘
.級別:保護級(6+)
.電影資訊:@IMDb(6.9/7,446)、@爛番茄(71%/133)、@臉書專頁(1萬+讚)
.片尾彩蛋:剛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有,之後沒有。
.電影預告:官方 YouTube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劇本黑名單、美國槍枝管制、參議院、參議員、遊說集團、聯邦法、聽證會;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藥物成癮、中式餐廳、監聽/竊聽、駭客、黑莓機、教化所、電視辯論、間碟
電影背景:國會山莊@華盛頓特區;密爾瓦基州、新罕布夏州、麻州、密西根州
劇情解析
在看電影前我幾乎只知道片名跟戲院放映時間,看完電影後也未與他人討論,純粹就我在看電影時感受到的來分享,事件順序上可能有誤,細節可能也有記錯。
1, 片頭斯隆說的那句話:遊說的重點就是洞察先機,預測對手的招數,然後設計對策,贏家永遠比對手快一步,當對方一揭底牌,就亮出王牌,要確定能乘其不備,而且對方無法反擊。[附註1]
解析:破題法,把整部電影想表達的主旨呈現出來,這時觀眾也還不知道電影想表達什麼,讓觀眾有所好奇,保持關注力。
2, 斯隆必須前往參議院接受調查(聽證會),律師正在建議她該如何應對。
解析:這是第1段「稍早之前」的劇情。
3, 斯隆在遊說公司科式聯合企業任職,這時公司接到一個案子,對方是杜邦,要他們公司去說服參議員不要讓「槍枝控管」的法案通過。
不過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杜邦一定是私底下從中獲得槍枝製造公司的利益,斯隆此時正陷入掙扎,她知道美國槍枝問題有多麼嚴重,基於「某個理由」不願違背良心替杜邦工作,所以在會議上有點衝突,事後她也被上司康納斯罵了一頓。
解析:電影有點利用回憶的方式採用「倒敘法」來描述,先丟出C結果,再告訴觀眾是B劇情造成C結果,再告訴觀眾是A劇情造成B劇情。
這邊斯隆「某個理由」也是個伏筆,觀眾乍看下會覺得她是因為以前自己或家人被槍支傷害過,所以才做出不是那麼利己(職場發展)的事。
4, 斯隆下屬對於正在處理的法案相關法條不夠熟悉,斯隆用一個修女笑話來訓誡他。笑話大意內容是有個神父開車載修女,在停等紅綠燈時把手放在她的大腿上,修女對神父說「神父,記得路加福音14章第10節」,結果神父趕緊把手收回去,後來又停紅燈時,神父再度把手放在修女大腿上,修女再度對神父說「神父,記得路加福音14章第10節」,神父又趕緊把手收回去。後來神父回去翻聖經,才知道上面寫著「再往上一點,您將會得到榮耀」(完整句子忘了)。
解析:其實很多笑話都有大道理在,常常針對人們常見的盲點、歧視想法、謬論等行為做出諷刺。
5, 美國要提高印尼進口到美國棕櫚油的關稅,斯隆說可以招待制定稅務相關官員到印尼去度假,但遊說公司若替印尼政府做這樣的行為是違法的(大概是沒有利益迴避吧),斯隆說改用民間組織出錢即可。
解析:斯隆在公司處理事情這段,蠻多都是在「塑造」斯隆這個角色,她很聰明、思緒流暢、講話犀利快速流暢,偶爾也會鑽漏洞來達成目的,同時這段也是個伏筆。
6, 斯隆在宴會後遇到施密特,施密特說「聽說妳拒絕杜邦那個案子」之類的話,她以為施密特是記者,施密特又問了她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時斯隆才說出「為什麼大家都會認為只有受害者才會支持法案呢!基於認為是正義的事情去做不行嗎?」,她又虧了一下杜邦的對手公司,認為對方沒勝算之類的。沒想到施密特不是記者,他就是被虧的那家公司的主管,他想請斯隆去幫忙打贏這個法案。
解析:這段解答了之前的伏筆,但是又留下新的伏筆,寫著激勵句子與報酬的紙張,讓觀眾以為施密特是用高薪挖腳斯隆。
7, 斯隆半夜三點打給助理莫利,說要開會,把眾人找來後說明她要跳槽,問大家要不要跟著走,說對方公司願意提供相同的薪資。斯隆把莫利當成固定班底,沒想到此時莫利卻反應自己不願意前往,原因是斯隆名氣大,就算去小公司打輸這場戰,也能引起眾人注意而跳槽到更好的公司,但她好不容易才進入原本這間很有規模的公司了,若打輸戰她只能待在小公司發展。
解析:這段是個伏筆。
8, 這時已經表態支持槍枝管制的議員有34人,反對的有44人,剩下未表態的22人(剛剛有提到剛好有100位),他們得說服其中16個才會平手,而對方只要說服7個就能變成多數(51人)。
也提到這個世界真的是商業利益在運作的,平均支持法案的人花1塊錢,贊成的那方就花了38塊錢在這件事情上。
解析:製造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狀況,呈現斯隆的處境。
9, 斯隆團隊開始遊說各州議員,包括密爾瓦基州、新罕布夏州、麻州、密西根州等。其中一個參議員A[附註2]握有6票(我在想應該是議員也是會成黨結派,像台灣以前也有立院十三太保),他曾經在公開場合說會支持槍枝管制,本來是支持斯隆這邊的。
後來杜邦跑去威脅他,參議員A不理杜邦,說他有民意高支持度當基礎,而且他曾經在公開場合表態過,不能出爾反爾。杜邦改用他兒子來威脅他,說要在他兒子的競選區推出超級新星候選人,這次威脅奏效了。
安插解析:政客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影響力的延續,不管多麼德高望重的政治人物,總會有老的一天,若子女能接棒是再好不過的。台灣也是呀,不管是鄰長、市長、鄉長、縣長、議員還是宗教領袖,多數都會積極把棒子交給下一代。
參議員A後來改口回覆斯隆團隊「再看看」(拖延戰術,其實就是變卦)。斯隆團隊找出他曾經公開支持的影片,使得參議員A走到哪都有人在他身後抗議,並且用隻巨大充氣老鼠諷刺他。
安插解析:老鼠在多數國家、文化都是負面詞,像中國古早就有鼠輩一詞,印度老鼠廟大概是個例外。
杜邦陣營以為斯隆是花錢請這些人來抗議的,但康納斯回答這些選民的行為是自發性的。
解析:怎樣的政客就有怎樣的思維,他們大概常用這個招數,就認為自己遇到的也是。電影是在諷刺很多思維老舊但擁有龐大資源的政治人物、團體或政黨,習慣花錢雇用工人來偽裝抗議,營造出民眾反對該政策的假象,台灣也常見類似的狀況,還有「走路工」一詞來形容這些人。某天這些政治團體看到別人自發性出來抗議時,直覺的以為對方也是花錢雇用人群的。
10, 斯隆發現問題,為什麼他們鎖定參議員A的策略會被對手知道?想必是團隊內有內奸,她在開會時傳給大家資料,每個人內頁裡頭都有一組照片,是偷拍內奸跟對方陣營接觸的照片,唯有內奸辛西亞的資料夾裡什麼都沒有,她也很訝異。斯隆下令鎖住她的辦公桌,並請她交出黑莓機[附註3]後離開。
後來一個女團員突然想到,為什麼斯隆會知道內奸是誰,原來斯隆私底下監視著所有團員!根本打從一開始就不相信他們。
解析:這段在表達斯隆這個人做事不擇手段,而且連身邊的夥伴都不肯信任。
11, 康納斯找斯隆上電視辯論,兩人互相嗆聲後同意。康納斯的論點是,槍枝控管限制了人們的自由以及憲法賦予的權利。斯隆沒能按照團隊安排的腳本演出,突然暴走,扯到憲法,說憲法很多是早年定下的(前面有提到這法案是1791年批准的),如果時代一直在改變,為什麼不能針對不適宜的憲法做修正呢?
她拿駕照來做為比喻,表示說同樣的論點來說,駕照也限制了人們的自由呀(民眾有開車的自由,為什麼需要被政府考試、管控?),而槍枝比開車危險多了,為什麼不能做管制?
解析:我有點看不懂為什麼斯隆會失控,覺得這段比較像是作者(編劇或導演)本身對於槍枝管制這件事的論點陳述。
12, 斯隆在沒經過曼努查揚的同意下,在論辯會現場上把她以受害者的形象推上媒體版面,而且這是她早就計畫好的,她之前就一直找機會讓曼努查揚面對鏡頭。
辯論事件後施密特想請斯隆離開團隊,但斯隆表示她用小額募款的方式向300萬人募款到1500萬元,這讓他們能繼續打這場戰。
解析:這段在表達斯隆這個人計畫深遠,她把身邊的每個人都當成棋子,打從偶然在公司門口等車那刻就是故意的,先跟她拉進公司外的情感,獲得其信任。
這幾段都在不斷加強斯隆這個人為了目的做事不擇手段的形象,這段開始呈現電影想探討的議題(嗯,電影幾乎是演到這邊才開始放慢步調,讓觀眾有時間思考),讓觀眾們去思考「為了做正確的事,不擇手段也沒關係嗎?」
我不會去贊同斯隆做事的辦法,但也不會批評她,世界上有很多積習已久的弊端,私底下運作的方式錯綜複雜,很多都是就算真的有心去改變,循規蹈矩是改變不了的,就像斯隆打得這場戰,她的資源有限,不耍點手段根本無法與對方對抗。但身為被利用的人,或是堅持得靠正確途徑來解決事情的人來說,她的行為比較不容易被認同。
13, 曼努查揚在講電話時撞到一個男人,他發現曼努查揚的筆掉了,要追出去還給她。同一時刻曼努查揚在街上被反對槍枝管制的極端分子盯上,尾隨其後並用槍指著她欲槍殺她,結果撿到筆的那人從後方開槍制伏歹徒。
安插解析:曼努查揚本來就是校園槍擊事件的受害者,像美國這種很重視個人隱私的國家本來就允許民眾保有隱私(除非涉及違法或公眾利益的事),斯隆在公開場合把曼努查揚的隱私揭開來已讓她感到背叛。結果現在更是引來殺身之禍,讓她再度暴露在槍隻的威脅之下,她甚至不信任斯隆到一個極致,不排除懷疑槍手是斯隆找到的這樣,她認為斯隆做事不擇手段,踩線了,那條界線是不懂得尊重別人,隨後退出團隊。
後來調查發現那個救她的那個人是「隱秘持武」(concealed carry)[附註4]者,大眾輿論延燒,不利斯隆團隊。(附註:這部分的細節我可能得再看一次才有辦法解釋)
我對這段的解讀是,通常我們都會對某個觀點帶有是非對錯的判斷,但偶爾會發生那種比較極端的狀況,這時就會讓大家改觀。
舉例來說,平時我們都會認為警察遇到攔查時逃跑的人本來就應當去追,誰知道逃跑的人是不是危險人物,但若剛好遇到對方是年輕人,只是無照駕駛所以逃跑,結果在逃跑時不幸喪命,這時就會有質疑警察執法過當的聲音出來,這是台灣先前不久才發生的案例。
這段就是在呈現這樣的狀況,當事人遇到跟她立場不同的人卻救了她,也讓她開始動搖信念了。
我會認為事情很難有絕對的對錯,每個規則的變動都會造成一些好處與壞處,我們還是得在這樣的前提下去制定規則。
14, 有媒體要採訪斯隆,律師建議她婉拒,但她還是堅持要親上火線,結果訪問時完全不理會斯隆想說什麼,這使得斯隆跟律師憤而離去,律師還說:你的錄音筆根本沒打開(是吧?)。
解析:這段在呈現現行的媒體常見一種現象,採訪前就已經把稿子寫好,已有既定立場,完全不客觀。採訪只是個偽形式,連錄音筆都沒開。
15, 杜邦去找朗諾,威脅加利誘朗諾。朗諾說自己已經在公開場合說過要支持槍枝管制,無法在這件事情上幫上忙,杜邦則說要用別的事攻擊斯隆。
解析:原來片頭先放上聽證會的目的在這!這時才讓觀眾發現朗諾早就被收買了,判案又怎麼會公正!
16, 杜邦團隊要莫利找出任何可以攻擊斯隆的方法,從私生活到在公事上處理事情的瑕疵。康納斯先是說斯隆這個人做事很縝密,事後都會消滅證據。莫利想起棕櫚油的事,指出她曾經替印尼政府申請文件,沒有做到利益迴避。
聽證會上,朗諾先是傳從事伴遊(偶爾包括性服務)的佛德,結果佛德居然說他沒跟斯隆發生關係。(這段一直讓我想到《九品芝麻官》(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 1994)中皇帝傳龜婆來問話,當然也猜到了佛德的回答)
安插解析:這是個轉捩點,斯隆一直很不信任別人,沒想到佛德居然冒著做偽證要關五年的風險幫她,這觸發她後面的自省。
斯隆發現曼努查揚走進會場,趁著她在場,公開道歉,說自己該被責罰的不是法律上的責任,而是道德上的責任,她背叛了曼努查揚的信任。
並且說出片頭那段話,然後直接趁著媒體都在場這麼盛大的場面,要大家上網下載影片,那是杜邦在車上賄賂朗諾的偷錄影片,接下來換朗諾要面對調查了。
接著再帶到施密特當初給她的紙條上,她的報酬是0元,她完全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在奮戰,而非金錢上的利益。
17, 律師跑去監獄(教化所)找斯隆,我不確定她是因為做偽證(說她沒有監聽偷錄)還是因為監聽偷錄這件事情本身違法而被抓去關。律師問她為了這件事犧牲掉自己的事業,值得嗎?
解析:原本觀眾都會以為斯隆做事不擇手段,可能也會因此對她有所批判,但是當她為了達成正確的事的這個目的時,同時也犧牲了自己,我們還會那麼嚴厲的指責她嗎?
至少會稍微拿掉一些對她「自私」上的指責,單純是她這個人的做法比較極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18, 片尾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斯隆出獄了。中文字幕上解釋片名「攻敵必救」的由來取自《孫子兵法》,意指攻敵人的後顧之憂,前線之圍便能迎刃而解。
個人感受:這真的是個很有趣的巧思,取個觀眾無法直接理解意思的片名,整部電影演完後再來告訴觀眾答案,能感受到片商取名的用心。
當下我雖不記得《孫子兵法》的內容,但這不就是「圍魏救趙」嗎?會覺得這取名有點去頭去尾的,如此取名創意十足但稍嫌可惜。
回家後查原句是: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觀影感受
這部電影的劇本寫得不錯,處處是伏筆,一層又一層的策略佈局,很精彩。
觀影過程會覺得若是以45分鐘、5~7集左右的影集來表現,效果會更突顯出來。這樣更能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像是斯隆的團員發現自己不被信任、被監視,或是被背叛突然推上火線成為焦點時的反應,或是參議員A從自信到真的感受到威脅時的情緒變化等等,這些在電影中都只用幾秒鐘就帶過,沒給觀眾太多反應時間。
看電影時會覺得斯隆很像《三國演義》裡頭的諸葛亮,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計畫之中,也會讓我想起漫畫《火鳳燎原》(2001年)裡有個「城下一聚」那種一層又一層的策略。
我小時候還蠻崇拜諸葛亮的,誰不想當那個天下第一聰明的人呢?但在成長的過程中稍稍有了轉變,比較不會喜歡這種頗有神話性質的策略,反而喜歡像三十六計(或成語)這種歷史上真的存在、真實度較高,且能應用在真實生活中的策略。
至於《火鳳燎原》一開始我也有在追,只是後來也是覺得策略太過複雜,好像《七龍珠》(ドラゴンボール, 1984)超級賽亞人在對戰,敵方戰鬥力高過主角一階,下回合變主角高過對方一階,下回合又反過來,看打鬥時會覺得很爽快,但用在策略上反覆太多次我就沒耐心看了。
不過這些純粹只是個人喜好問題,若有喜歡這種表現方式的朋友可別太在意我的個人喜好,我是因為懶散,慢慢開始喜歡起簡單的東西。像我就會覺得《幽遊白書》(幽☆遊☆白書, 1991)裡飛影的招式幾乎都是一招解決,多爽快啊。XD
演員介紹
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飾演過許多角色,主要作品像是《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4)長大後的墨菲(Murph)、《絕地救援》(The Martian, 2015)的隊長。
很多影評認為她是這屆奧斯卡的遺珠之憾,個人也覺得她在這部電影中的演出是很優異的,可能是演技優異的演員觀眾會賦予更多的期待,或因為電影不受好評而受到牽連吧。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 伊麗莎白·斯隆/Elizabeth Sloane
古古·瑪芭塔-勞/Gugu Mbatha-Raw,在《愛情速可達》(Larry Crowne, 2011)中飾演湯姆·漢克斯的同學,很可愛的女生。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 埃斯米·曼努查揚/Esme Manucharian
馬克·史壯/Mark Strong,《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 2015)中的梅林(Merlin)。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 魯道夫·施密特/Rodolfo Schmidt(圖右男子)
斯隆團隊成員,斯隆不算,左起:
Noah Robbins 飾演 Franklin Walsh
Grace Lynn Kung 飾演 Lauren
道格拉斯·史密斯/Douglas Smith 飾演 Alex
Al Mukadam 飾演 Ross
David Wilson Barnes 飾演 丹尼爾/Daniel Posner(圖左男子)
艾莉森·皮爾/Alison Pill,美國新生代女演員,演技受到肯定,多演出電視影集。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 珍·莫利/Jane Molloy
山姆·華特森/Sam Waterston 飾演 喬治·杜邦/George Dupont,很有那種資深政客的味道。
麥可·斯圖巴/Michael Stuhlbarg,《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 2015)中的安迪(Andy)。
我本身不太會認人,不過他的作品我也看過5部了,每次都沒能認出他來!(真糟糕)角色造型差異都蠻大的。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 帕特·康納斯/Pat Connors
約翰·李斯高/John Lithgow,在《星際效應》中飾演墨菲的外公。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 參議員朗諾/Congressman Ron M. Sperling
傑克·拉齊/Jake Lacy 飾演 佛德/Forde,從兩人先前的互動就能看出他對斯隆是有動心的。
附註1:5分鐘那版預告有全文。
附註2:我有點忘記山佛是跟希頓-哈里斯敵對的代表議員,還是這位被威脅的議員。
附註3:之前有看過一段新聞報導,大意是說美國總統的通訊是需要受到限制的,他隨便在電話中洩漏一個秘密被有心人攔截到可能都會讓全世界動盪。歐巴馬是個模範生,乖乖使用軍方交給他的特製黑莓機,但是川普就不管那些,都用私人手機。
附註4:最近剛好才剛看完《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2016),戲中有搶匪搶劫還批評隱秘持武讓他們更難搶劫,有趣的諷刺。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原來是兵法呀~~~~XD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其實就是圍魏救趙啦!
看了五六篇影評, 你這裡是最完整又最能回答我心中疑問的地方了, 繼續加油! 讚!
後來調查發現那個歹徒是有持槍登記的,而救她的那個人反而是沒登記的「隱秘持武」(concealed carry)
抱歉可能有段時間了,不過今天剛看完,對於您在第13點這邊所說的是不是有點相反了,應該是救他的人有登記而歹徒沒登記吧!?
小小的疑惑~
阿倫您好,先說一下我不確定細節了,看這部已經超過一個禮拜,純粹是薄弱的印象在討論。
如果歹徒沒登記,更應該可以拿這件事來抨擊沒有槍枝管制延伸的問題,但這件事情後斯隆團隊看起來很氣餒,所以應該正好相反不是?
沒登記的人救了她,有登記的人想殺她,所以 Esme 才動搖了不是?
謝謝您的鼓勵,因為字數很多,若有錯字或有誤的地方也請多多指教。:)
不好意思…..
關於第13點 持槍威脅Esme的人所持槍枝是否有登記.電影中並沒有陳述,而開槍擊倒嫌犯的那位路人所持槍枝是有經過槍枝登記是合法的。
而因路人的槍枝是合法取得且有登記,所以其實並不受槍枝管制法的限制,可嫌疑犯的槍枝來源呢?那才是槍枝管制法為何需要落實的原因(不讓槍枝氾濫,不讓精神病患者,反社會人士隨隨便便就能取得槍枝)
這個威脅事件對於廢止槍枝管制方的影響是,他們強調槍枝管制法會侵犯到的憲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人民備有及配戴武器之權力),讓Esme得以在被威脅時,有人能反抗,抵擋嫌犯,如果今天因為槍枝管制法而讓人民失去保護自己的武器,那Esme就可能會被當場殺死。
經過Esme事件,會讓人民更感覺到配有槍枝的重要,而槍枝管制法相對的就是讓他們失去保護的阻礙,故人民及議員的傾向就會改成廢止槍枝管制。
感謝O大您的分享與解說,因為這段台詞還蠻快就帶過的,我只確定關鍵字"隱密持武"是有的,但其他細節就不肯定了。目前先在文章中附上聲明,待之後若有機會觀看再把內容補齊。
關於最後的那張紙條,也思考了很久,報酬0元,應該是斯隆寫給他的助理的,因為他知道他的助理想離職去念書(片頭一開始就有這段),且施密特寫給斯隆的時候,只有單面,背面沒有字,再後面的斯隆思考的時候,有拍到,只有一面。所以在他思考的時候,那個助理就已經被他安排留在原東家了。
閒人您好,你思考的好仔細呀,我看電影時都沒想到這一塊,感謝您的分享。若有機會重看,我會針對這段去思考一下。:)
謝謝你花的時間寫的心得,非常詳細而且有幫助
不然我雖然覺得很精采,可是還是有很多地方不了解~
謝謝
William 您好,很高興文章能有幫上忙,比較可惜的是我是在電影院看的,若有機會用DVD看,應該能寫得更清楚。:P
一開始反對法案的人去找杜邦接案的時候就說過,他們的策略是要塑造女人應該是持槍保護自己。所以我覺得這是他們的陰謀:找人來製造Emez被搶威脅的時候,因為有人持槍而救了婦女的這個形象,製造扭轉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