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星星》
一部拍出台灣山區美麗景色的清新電影,另有濃厚人情味題材。
(以下有「劇情」大地雷,注意)
故事敘述一名在山區部落開雜貨店的婦人阿免姨,總是為了讓當地的原住民小朋友吃得飽,免費的請他們吃茶葉蛋。
郵差米多力總在阿免姨的商店流連,幫村裡的人送送郵件、載大家上下山,
來到廢棄教堂的外國男子,重新整理好教堂,且在阿免姨的拜託下教導她英文。
至於阿免姨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原來是她年輕時曾經未婚懷孕,但是男生跑了,只好把女兒送去孤兒院,
而女兒被一對美國夫妻收養,於是她想要學英文,跟美國的神祈禱與懺悔,請美國神保佑她的女兒。
恰巧這對話被吉米聽到,女兒的回信又被米多力攔截到並且偷看,
最後眾人一起協助阿免姨到美國去參加女兒婚禮。
(地雷結束)
電影的場景很美,不管是陽光穿透樹葉的樹林中,還是綠意盎然的廢棄鐵道,石頭蓋成的樸實教堂,
給人一種處在世外桃源的感受,清新自然,與世無爭。
演員的演技上,飾演阿免姨的林美秀表現不錯,以往總覺得看她演戲總是擺脫不了那種她就是在演戲的感受,
我看的電影不多,以我有印象的來說像是《聽說》,就會從頭到尾都覺得是在看她「演戲」,而無法融入電影之中。
這或許不能怪演員,這是台灣電影市場取向的問題,大家喜歡怎樣的演員,市場上就充斥著怎樣的演員。
在這部電影中,林美秀演戲的方式收斂很多,這樣的感覺比較恰當,
其中一場哭戲,我也感動的落下淚來。
陳慕義一直是我覺得演技很棒,我也很喜歡的演員,至少就在「公視人生劇展」看過五部他的作品。
他跟神父禱告的那場面很有梗!
紀亞文(神父)& 黃瀞怡(莉慕伊)演技雖不至於優秀,但至少還不會突兀。
飾演yabi的小童星韋杰、光頭飛(或其他孩童演員),頂多算是不怕鏡頭,
總覺得台灣演員跟國外演員的演員相比,演技還是有非常大的落差。(像是《母侵》裡的兩位小妹妹)
另外像是找來張惠妹的舅舅巴代飾演校長,雖然有話題,但演技過於僵硬不自然。
我覺得台灣電影有個問題一直改不掉,那就是為了故事的進行順利,不去考慮現實的因素。
像是阿免姨的愛心真的很感人,但是電影又提到她剛到這時「什麼都沒有」,
要如此長期贊助學童的簿子、鉛筆、茶葉蛋,
不要說這家雜貨店是開在山區部落裡頭,就連開在市區也不見得有盈餘可以做這些贊助。
又或者神父買了兩罐啤酒、兩碗泡麵,總共36元,
這是那個時代的價格呀?蔦松文化嗎?
而片名《白天的星星》的由來,這位美國男孩隻身來到部落看星星,也顯得極不自然,
整天穿得光鮮亮麗的,不知道教堂哪來的洗衣機、盥洗室,他的三餐又全靠泡麵嗎?
吉米只是聽到阿免姨有個女兒,就能在美國找到,這也太扯了,
據我所知,在美國被領養的小孩都有保密條例保護,吉米可能連阿免姨名字都不知道,
卻能只花兩個月就找到她在美國的女兒,果真神人。
而米多力他都不用上班不講,整天都有空幫忙阿免姨顧店,也很扯。
台灣電影總是活在一個非常不切實際的幻境,那些現象根本不太可能發生,
像是:《雞排英雄》、《一頁台北》、《囧男孩》、《練習曲》、《單車上路》
(沒錯,我又再次點名這些電影了,上一篇心得才批評過。)
這類的電影總是很難讓人融入電影之中,且觀賞過程也是痛苦的。
反倒是電影中的美景令人嚮往,想親自一探究竟,
那間教堂「基國派教堂」以前我就很想去,在桃園縣三民鄉的蝙蝠洞附近,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google一下,
其餘大部分場景好像在苗栗縣泰安鄉(汶水國小)、苗栗南庄(石壁部落)、宜蘭太平山等。
廢棄的鐵軌在太平山拍攝
基國派教堂
神木則是在苗栗山區拍攝
以上照片皆來自:
電影中的經典句子:
廢棄的鐵道不會再有火車走,並不表示神有離開這個地方,就像天上的星星,白天還是存在的啊,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
吉米神父
【影片資訊】
《白天的星星》(Love is sin)
上映:2012/05/11
片長:97分
導演:黃朝亮
演員:
林美秀……阿免姨
陳慕義……米多力(郵差)
紀亞文……吉米(神父)
簡嫚書……婷婷(吉米過世的女友)
黃瀞怡(小薰)……莉慕伊
韋杰 ……Yabi
劇情簡介
一段發生在台灣山村的溫暖故事。林美秀、陳慕義、紀亞文、黃瀞怡(小薰)主演。
在高山迷你小學旁,阿免姨(林美秀飾)總是熱心照料每個小朋友,「免姨商店」就成了孩子的天堂。而老郵差米多力(陳慕義飾)則天天賺取外快,希望有朝一日能帶著阿免姨去旅行。另外還有一個悶悶不樂的小孩Yabi,把免姨的商店當成了自己的家。
這天村裡來了一位外國神父吉米(紀亞文飾),竟讓歐巴桑阿免姨決定關上商店大門,天天跑去跟吉米神父學ABC,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這個阿兜仔的到來給寧靜的山村掀起陣陣漣漪,不但掀出Yabi爸爸喪命的真相,也解開阿免姨隱藏多年的秘密…。
導演黃朝亮投入紀錄片創作多年,深刻體驗小人物的真實生活與細膩情感,他擅長將故事中的溫情與周遭環境的巧妙結合。本片是2009年《夏天協奏曲》後推出的第二部作品。
延伸閱讀
.還有什麼推薦的電影:電影心得目錄 2010~2014
.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謝謝觀賞。
如果您覺得寫得不錯,或是對您有幫助,請別客氣的留下回應或點個讚。
也歡迎各位朋友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