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速列車》電影以外,觀眾們的人性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海報, 台灣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這部電影在韓國跟台灣的票房都超好,也都各自締造了些紀錄。在韓國打破了「首日票房」紀錄,在台灣則有上映3日票房破億,上映10天票房2.5億元的誇張紀錄,還超越了韓國約2億台幣的總票房。[1][2][3]

是喪屍類型的恐怖驚悚電影,但拍攝出來影片畫面質感高,很多觀眾認為電影呈現出來探討人性的部分很令人印象深刻且具有話題討論性,深受多數觀眾喜愛。

大家都在討論電影中的人性展現(我沒看內文,僅從標題判斷),這部分我也會簡單描述自己感受到的,另外再來多分享一些電影以外現實生活中的人性討論。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6/09/02

.電視首播:2017/07/22 21:00~23:35 @ 東森電影

.片長:118分

.級別:輔導15級(15+)

.電影資訊:@IMDb(7.7/15,762)、@爛蕃茄(94%/31)、@臉書資訊頁(36萬+)

.片尾劇情:無

.電影預告:官方 YouTube 正式預告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殭屍(喪屍)、韓國高速鐵道(KTX)

電影背景:安山站、下田站?、東大邱站(附註:雖然原片名為釜山行,但沒有釜山車站場景)

 

電影表現

劇本

韓國的電影劇本極具電影娛樂性

以我看過的電影來說,日本的電影劇本特色是嚴謹、探討人們很細微的情感,日本的電影可能會讓人覺得很沉悶,但很少會覺得哪部電影漏洞百出或邏輯不通順(漫畫改編的不在此限)。

韓國的電影就比較追求重口味的電影娛樂價值(包含感傷、驚喜、歡樂、憤怒等),幾乎是在「真實性標準」低空飛過的標準下盡最大極限追求娛樂效果,有時會顯得太過刻意或邏輯沒那麼通順。

台灣的電影則比較可惜,往往娛樂效果無法做出來,但內容又不嚴謹。

 

無限延伸的寫作技巧

這部電影的劇本就個人感受到比較鮮明的特色是,很多時候看似已經可以結局了,但峰迴路轉,又有新的劇情延伸出來。舉例來說,當老奶奶把門打開,那邊可以是個Ending,但一幕帶到壞大叔躲廁所,又開啟了新的伏筆。列車長下車跑去開另外一台車,可以讓主角們遇到點小災難後順利上車,就接順利逃生,但遇到碩宇等4人被困在兩輛列車中間、車列長出意外,又開啟一段劇情。最後順利逃生時也是可以直接接順利逃生或是工作人原名單,但是又弄了個山洞哏。

原本看似拍不了兩個小時的一部電影,單純的火車上有殭屍,利用這種不斷延伸的寫作技巧,讓故事整整兩個小時幾乎都沒有過久的平淡低潮。

日本電影往往也會給人一種要結束了卻斷不了的感覺,但日本電影給我的感覺卻是沉悶,令人坐立難安(好啦,可能是我這個人耐性不如文青)。相較之下不難看出為什麼日本電影或戲劇在台灣的市場越來越式微,韓劇或韓國電影卻能大受歡迎。(有很多韓國電影票房不好,但網路討論度超高,觀賞人次也非常普及,像是《希望:為愛重生》(소원, 2014)、《末日列車》(설국열차, 2013)等。)

 

前後呼應(核心主軸)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這部電影,但這部電影的劇本還真的不是隨便找一個會寫灑狗血劇本的編劇來就能寫出。

電影劇本還是有它細膩的地方,像是女兒秀安在學校家長日唱的歌唱到一半(留下伏筆),中段解釋這是為了唱給爸爸聽的(承接),最後在山洞在唱這首歌來思念爸爸(呼應)。

當然從觀眾的角度來看並不是多高竿的技巧,但從寫作的角度來看,這是需要有「試著想把劇本豐富化」企圖的編劇才有的,大家應該也看過很多劇本從頭到尾沒用過一點心思的電影劇本吧!(賀歲片超多的)

 

人性探討

電影中塑造出非常多鮮明的角色,呈現常見的人性或是某種狀況,小豪就個人觀察到的紀錄如下,並分享個人感受。

 

.父母親忙於工作而忽略了陪伴孩子成長、隔代教養(爸爸碩宇只用錢去解決問題,以為那就是孩子所需要的)

我想這是多數孩子長大過程中都曾體驗過的事,不分家庭經濟狀況是貧窮還是富裕都非常普遍,只要談論這種話題就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小時候家裡的父母也鮮少參與我的生活,是那種就連拿第一名畢業的畢業典禮也無人可以分享榮耀喜悅的狀況,印象中我多數知識都是學校上課與看課外讀物而來。不過當時倒是沒抱怨的機會,因為知道母親獨自撐起一個家的辛苦。

到了現在已過而立之年,雖未成家,卻也深刻體驗到除非是家庭環境優渥,不然對於金字塔底端的人來說,當父母的年紀也正好是在拼事業的年紀,往往不顧一切的努力還是不太夠,這時候就很容易忽略家庭、孩子。

對我來說它比較不是一種「抱怨」(父母都不能培我),也不是一種「生活共鳴」(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比較像是一種體驗過的「無奈」。

 

.孩子不能認同父母的教育理念(爸爸碩宇總是告訴女兒秀安,做人要自私一點)

這也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曾體驗過的生活經驗,只是電影把它誇張化了。

我想大家小時候都曾遇過說,媽媽跟你說「反正沒人在看,路邊尿尿沒關係啦」、「反正沒車,闖紅燈沒關係啦」、「傳單免費的整疊拿走沒關係啦」,但是你從學校學到的、老師教你的觀念又不一樣,這時很多孩子就會出現抗拒的反應,有主見一點的會堅持自己的行為(像秀安),或是跟父母據理力爭(這個時期都還蠻會反抗或質疑的),害羞一點的則是覺得父母的行為讓自己覺得很丟臉。

 

.父母到處給別人貼標籤

這個也是大家都遇過,父母幾乎都曾指的某個勞力階級的人說著「若你不好好唸書,以後就會跟這個人一樣」。

我們都會覺得這樣的父母很糟糕,可是我想跟大家分享另外一個想法,並沒有人教你的父母他們該怎麼去教育孩子,這一直都是社會很欠缺的一環。

我們可以試著讓社會的制度更完善,而不是很二分法的去指責那些父母的行為,認為自己不會犯那樣的錯,就可以很大聲的去批評。

能不能有一天我們把「如何教育孩子」納入義務教育的一課?誰說不能呢,這絕對比單純的批評來得好。

 

.失去自由卻不懂抗爭的人,阻礙別人去追求自由(有個老人說「現代的人動不動就在示威」)

台灣也有類似的狀況,爺奶父母認為孩子不該動不動就上街頭去抗爭,孩子認為上一代的人是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卻阻止其他鳥奔向自由。

我認為這也是時代造成的問題,這些人的觀念往往讓人很難接受,但卻是整個時代的大環境、教育等造成的,要改變這樣的狀況是需要時間的。

 

.自私

碩宇是個自私的代表人物,他只想到自己跟女兒要如何安全逃脫,打給人在旅部當兵的閔大尉(刻),不管同車的其他人出去可能會被隔離,只想帶著女兒偷走別條路逃生。看到壯大叔要逃生過來還鎖門。

這應該是很能挑起觀眾情緒的角色,能挑起觀眾的情緒,就能讓觀眾對作品印象深刻,社會新聞也是如此。但我個人是沒有很討厭他啦,可能是因為他的壞不是透過演技被我感受到,而是透過演員的台詞(像是父女間的對話)去顯示他的自私。

 

.冷眼旁觀

女孩請求大家把門打開放他喜歡的男孩等人過來時,有幕畫面特別 Focus 在老太太臉上,我覺得這段是要呈現老太太的「冷眼旁觀」,對照她後來發現自己姊妹也被困在另一節車廂,被咬成殭屍而後的後悔。

想表達很多人在看到別人求救時,認為跟自己無關,就不出要站出來幫忙他人;結果不小時發現受害者是自己親人時,緊張的要死的反差感來呈現人性。

 

.冷漠的人性比殭屍更恐怖

女孩離開車廂時說的「留在這裡更恐怖」,充分反映出冷漠的人性比殭屍更恐怖。

 

劇本:太刻意

我知道這部電影在網路上引起的評價很兩極,這種狀況通常都發生在「因為網路上或朋友間的評價很高,就抱持著很大的期待去看,看完發現不如期待而產生憤怒感」。所以較為頻繁看電影後,我從來就不主動在看電影前獲得任何電影資訊,往往連海報上面的字都不會去看。

我不討厭這部電影,但老實說它沒辦法讓我覺得到很好看的地步,推測其原因是太過刻意。

刻意這種事是很難說的,譬如劉備抱回趙雲救回的阿斗後就把他摔在地上這件事,有人會覺得劉備好愛惜將領,但有人會覺得他太過虛假刻意了。又或者某個形象很好很受歡迎的大廚在電視上當眾跪下,請大家捐款給災民時,大家都覺得他的行為好偉大喔,也有少數人覺得他很刻意。

並不是說那些很容易受到影響的人都是笨蛋,他們只是比較沒有心機,像我就是會去懷疑事情與行為本質的人,以這部電影來說讓我覺得太刻意的地方包括:

 

.基金經理

我是不知道韓國的金融狀況,是不是很多基金經理都以詐騙人們投資為主,但他人聽到基金經理就有了標籤化的的批評,這種設定有點太表面。就好像你在火車上聽到有人是律師,你會去鄙視或憎恨對方嗎?通常是不會的。

 

.在車廂行李櫃上爬著爬著,剛好有個包包在那,讓他可以拿來丟引起殭屍的注意,在那之前都不會被包包卡到。

.這些人遇到殭屍時太理性了,一下子就能觀察到殭屍可能看不到就不會攻擊,能立刻拿起報紙跟水,潑濕後黏在玻璃上。(但我覺得這設定好有創意喔)

又或者他們鎖好門後,就正常人來說應該會盡量遠離殭屍,盡量往反方向跑,而不是把門鎖上後就很安心的坐在只差一節就有殭屍的車廂上。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劇照

.在我觀影當下,會覺得摀住真熙嘴巴好像沒啥意義。只要一兩個人檔在走道上不讓她去開門、或是架住她就好。

在碩宇等人破門而入後,被眾人趕走那段我也覺得「現實生活中應該不會這樣處理」,因為被咬後就會馬上變身,可以隔離觀察一分鐘,若沒變身就留著,這些人戰鬥力超高的呀(從他們能成功開門能看出)。

 

.男孩順利與女孩會合時,其實女孩要跟著男孩走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硬上演了分離戲碼「妳留在這邊比較安全」,「不,留在這裡更恐怖」

 

.碩宇摀住殭屍化的壞大叔有點刻意,雖然當下沒意識到他會被咬。

 

.路人甲被咬到不用10秒就會變身殭屍,壞大叔被咬到後還有一堆戲份,碩宇被咬到後更是誇張,還可以做一大堆事。讓我想起韓國以前有個四格漫畫,畫說主角被人槍殺後,還得做完想做的事情後才死去(第一個是看A片、最後一個超誇張撐超久)。

 

以上提到的部份,並不是要讓討厭這部電影的人看了之後附和「對嘛,你看這部電影缺點一堆!」,而是單純在觀影時的真實感受。我有感受到電影吸引人的原因,但也有感受到過於刻意手法的部份,兩者是同時並存的。

 

電影表現技巧

引領觀眾情緒

電影很會帶動觀眾的情緒,我想這是很多人看過會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緊張

電影中塑造出來的緊張是很成功的,像是透過半開啟的門看到外面的人變成殭屍,讓觀眾意識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而非直接用恐怖畫面嚇人。

電影很敢犧牲角色也是個特點,當壯大叔、碩宇、女孩被咬時,戲院中好多觀眾都跟著叫出來了。

 

憤怒

除了一開始很討人厭的碩宇,還有後期讓人恨到牙癢癢,犧牲他人絕不手軟的壞大叔。

 

正義的滿足

.老太太開啟門的那一刻,讓多少觀眾有了「活該,這車廂的人惡有惡報」的滿足感。

.壞大叔原來是個媽寶。(人格的抹滅也是人們喜愛的復仇感,像是批評政治人物的人格、醜化電影中的威權角色)

 

角色好壞的轉換

浪子回頭的碩宇。

 

感傷

碩宇的犧牲與回憶。

 

電影之外的人性探討

觀眾會討厭這些人自私,是因為覺得那些人不是自己!

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可以思考一下,我想多數人都會承認或曾經說過「人都是很自私的」這句話,如果每個人都很自私,那當大家在看一部描寫人性自私的電影時,豈不是要觀眾面對自己的行為被拿出來做道德批判的事嗎?我想那應該會是很不舒服的觀影經驗。這就像如果有部電影在描寫與人約定時間但「遲到」是多麼惡劣的行為時,常常遲到的觀眾觀賞起來會覺得舒適嗎?我想是不會的。

那為什麼大家在看這部描寫人性自私的電影時,卻不會有那樣的觀賞感受?

我想是因為大家都會覺得,人都是很自私的,「但不包括我!」,電影要如何讓觀眾覺得這部電影不是在批判他們?就是要把這些行為給誇張化,畢竟絕大多數觀眾都沒有那種為了逃生,隨便把一個人推出去送死的經驗吧。這就能讓觀眾明顯產生一種「我不會是這種人(但我看過這種人)」的安全觀賞距離。

所以我們能看到電影對於這些負面行為的表現總是誇張到一個極致,壞婆婆、狠毒的媳婦、職場上心機中的同事或上司、自私的人,我想有個很大的原因也是這類的作品能讓觀眾安心的去批判他們的行為。

 

角色介紹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劇照

공유/孔劉/孔侑/Gong Yoo 飾演 徐碩宇/Seok Woo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劇照

김수안/金秀安 飾演 碩宇的女兒 徐秀安/Soo-an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劇照

마동석/馬東石/馬東錫/Dong-seok Ma 飾演 夫妻檔先生 尹尚華/Sang Hwa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劇照

정유미/鄭裕美/鄭有美/Yu-Mi Jeong 飾演 夫妻檔太太 盛京/Sung Gyeong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劇照

최우식/崔宇植 飾演 曖昧檔男孩 英國/Young Gook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劇照

안소희/安昭熙/AN Sohee 飾演 曖昧檔女孩 金真熙/Jin-hee

 

Movie, 부산행(韓國) / 屍速列車(台) / 屍殺列車(港) / Train to Busan(英文) / 釜山行(網), 電影劇照

김의성/金意成/金義聖 飾演 容錫

 

參考資料

1, 打贏《美隊3》!《屍速列車》奪南韓影史首日票房冠軍 2017-07-22 自由時報(連結

2, 超狂!《屍速列車》上映三天全台破億 刷新票房紀錄 2016-09-05 三立新聞網(連結

3, 《屍速列車》衝破2.5億 票房登台灣影史活屍片冠軍 2016-09-12 三立新聞網(連結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