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弄咖啡館》什麼叫做愛情中的價值觀不同?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海報, 台灣

六弄咖啡館(台灣.中國)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六弄咖啡館》的導演吳子雲早期是以筆名「藤井樹」在網路上寫作小說,而後推出實體紙本小說的暢銷作家。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比較認識以同樣方式出道且幾乎佔據台灣小說市場的作家九把刀,而藤井樹則是六年級生、七年級前段班許多人的青春回憶。

像藤井樹或九把刀這些暢銷作家的小說翻拍成電影時,故事內容的部份是沒問題的,但拍攝電影不是他們的專長。不能讓每個人發揮他們擅長的事,有些令人惋惜。

《六弄咖啡館》的前半段稍有些小缺點但不至於到負面感受,能看出電影想帶給觀眾較好的娛樂感受,卻反而缺少了自己的特色;也難跳脫台灣電影「略為不真實」的老毛病,是較為可惜之處。

主要演員有三個在部份時刻會讓觀眾較無法入戲,兩個是因為配音/口音的關係,一個是因為沒什麼演技經驗,此外還有個戲份不多的配角配音/口音問題較為嚴重,大量動聽的音樂亦無法掩飾以上這些小缺點。

其實電影要表達的主題可以說是放在最後三十分鐘,在觀賞這段時很容易因為有著相同的人生共鳴,以及男主角優異的演技而被感動著,吳子雲真正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對於人生體驗的探討上不落俗套。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6/07/15

.電視首播:2017/01/29 21:00~23:00 @ 緯來電影

.片長:103分

.級別:保護級(6+)

.電影資訊:@IMDb(無)、@爛蕃茄()、@臉書專頁(5萬+)

.片尾劇情:有!跑完工作人員名單才會出現。

.主要獎項:金馬獎入圍(1)、金馬獎得獎(1) @ 2016年金馬獎

.電影預告:播放清單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校園生活(孔子雕像、苦楝樹、藤條打手心)、打工生活(肉鬆、魚販、蔬菜批發、披薩店、洗車場)、大學生活(學生宿舍、成果展);金莎巧克力、牛蛙、《蝙蝠俠3:謎天大聖》(Batman Forever, 1995)(口頭提及)、《阿波羅13號》(Apollo 13, 1995)(口頭提及)、《整鬼專家》(回魂夜, 1995)(口頭提及)、《靈幻先生》(1987)(戲院播出)、《七龍珠》(ドラゴンボール, 1984~1995)、資源回收、豬腳麵線、《改掉你的壞脾氣》(真實的?)、醫院、雞排、奶茶、Canon相機、張雨生《天天想你》、排骨飯、卡布奇諾、雞湯、魔術表演、國光客運、縣界歡迎詞(台北縣)、寵物貓、Nokia 3310(?)、告別式、KTV、煙火

電影背景:港都高中(虛構學校?)、港山派出所(虛構警局?)、橙色九月、宜蘭某處海岸(能看到龜山島)

電影場景:高雄左營海軍眷村、南州車站(位於屏東縣南州鄉,比台南、高雄都還要南邊的地方)、愛貓園、國立政治大學、南陽街(台灣最有名的補習街)、富錦街民族國小、國立台北大學、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雄市立左營高級中學、樹德科技大學、岡山車站

時代:電影簡介為1996年夏天。

 

我的「藤井樹」記憶

我對藤井樹的唯一印象來自我當兵時,外島兵前往馬祖前會先待在基隆韋昌嶺,假日會開放親友來探監眷探,住瑞芳的朋友水色來眷探時借了幾本小說讓我當兵無聊時看。

我先是看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1987),看完之後雖然對女主角個性有所生活經驗上的共鳴,但還是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村上春樹為什麼會被大家推成這個樣子,但當我看完《挪威的森林》之後接著看藤井樹的小說《貓空愛情故事》(2001) ,才翻沒幾頁就有種很強烈的感覺油然而生:天啊!這是國中生寫的小說嗎?同樣描述一個房間,村上春樹可以寫上三章節,藤井樹就用兩三句話就能帶過。

我不是要批評藤井樹,那本小說我覺得很好看,是我當兵時最主要的精神寄託。當兵生活沒有什麼好期待的,一去馬祖就是半年之後才能回台灣,當時跟女友已經分手,也不希望讓我媽擔心,當個兵沒事打電話給朋友聊天好像也蠻不堅強的,每天唯一期待的就是午休忙完時,跑到新兵專屬樓頂上去看看小說,從書中獲得些樂趣,看藤井樹的小說可能也是我新兵那段日子裡唯一會笑的時間,這當然要感謝藤井樹寫出這些有趣的小說來。

我也是偏向「文字首重讓別人懂你在說什麼」的想法,若拿文字堆砌能力當標準,村上春樹跟藤井樹是兩個極點的話,我寫作方向的那條線應該跟藤井樹是重疊的,所以我說我不是在批評他,只是要說這個記憶太強烈了很難忘記。

Advertisements

查一下資料,藤井樹《有個女孩叫Feeling》(2002)、《聽笨金魚唱歌》(2002)、《B棟11樓》(2003)這幾本書名我都有印象,可能在退伍後有看過,但不肯定。

就個人印象,台灣以網路寫作起家最具知名度的,藤井樹比較早闖出名號,但後來反而是九把刀後來居上且幾乎是獨占市場。好一陣子台灣便利商店的書架上全是九把刀的書,最近幾年才開始看到有橘子的書也攻佔2、3本的空間,有時在架上看到藤井樹的新書,是一種懷念的感覺。

 

電影表現(前半段)

有其他部作品的影子

看電影時能發現導演可能是沒什麼拍攝電影的經驗,自然而然想從以往那些大受好評的電影中去學習,被參考的對象則的是台灣這幾年最紅的幾部青春校園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以下簡稱《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2015)(以下簡稱《少女時代》)。

每個嬰兒都是從模仿開始展開的人生,學別人怎麼說話、用湯匙、走路,學習不是壞事,但應該盡早走出自己的風格。

1, 採用主角口白的論述方式,相較下《那些年》柯震東的還算順暢,《六弄》的口白聲音就很沒活力,而且整部電影從頭講到尾,電影應該是用演的而不是用講的,看到中段就開始覺得「天呀,這口白到底還要講多久?」。

我沒看過原著小說,聽說小說的主角是阿智(文章中有錯誤的地方都歡迎指正),這翻拍時更沒必要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去說故事,猜想是為了最後鋪陳的那個哏,不過口白頻率實在是過頭了。

2, 眾人在稻田邊坐著,會覺得跟《那些年》很像,中國版海報有兩、三張也是拿這當主打。

3, 想學《少女時代》拍出時代感讓觀眾懷念,但我從頭到尾沒有任何一絲絲懷念的感覺,而且時代好像跳得很亂。

a, 維基上的電影簡介為1996年夏天。

b, 角色口頭上提到的要在《蝙蝠俠3:謎天大聖》、《阿波羅13號》、《整鬼專家》挑一部電影來看,這3部都是1995年的電影。或許您會想說台灣上映時間會比國外晚,但我查資料《整鬼專家》台灣上映時間是1995年6月30日(維基)、《蝙蝠俠3:謎天大聖》1995年7月1日(IMDb)、《阿波羅13號》是1995年8月26日(IMDb);雖然只差了一年但時間點不對,而且這三部電影檔期應該不會在一起。

c, 電影中提到的韋伯颱風是2007年的吧?

d, 閔綠帶心蕊去看的殭屍片《靈幻先生》應該是1987年的電影,不管是首輪、二輪應該都看不到吧?

e, 上面那些年份不明顯的都沒考證了,我也不認為在田裡抓牛蛙是有考證的(地緣分佈、蛙種、年代)。不過我查資料牛蛙入侵台灣時間約是1951年,這點就算了。

4, 看似在打手槍,原來是在擦鞋的那幕;會讓我想起一個廣告,一個女生從背後看到自己男友深夜在電視前打手槍,結果他是在幫足球打氣,印象蠻深刻的。

5, 讓演員中的「搞笑藝人」在電影中搞笑(這部是黑白物品那段),而《艋舺》(2010)也有這樣做(陳漢典),但兩部用起來都很突兀。

 

不夠真實

1, 或許真的有學校發生過學生惡搞孔夫子雕像,但電影中的狀況會讓我覺得頗不真實,我一直覺的這是台灣青春電影(包括導演青春與影片內容青春)的通病。

2, 另外好奇台灣拍攝電影為何都喜歡虛構單位,像電影中的「港都高中」,看的時候知道「港都」指的是高雄,但應該沒這學校。

3, 孔子雕像下方改成「贛林老師」,我從來都不著迷於儒家思想,但這幕一點都不好笑!

4, 混混光天化日圍住女學生,以台灣的狀況我會覺得不真實。(或許真的有過吧,但演出來的片段讓我覺得不真實。)

5, 整部電影太過文字(或許還稱不上文學)了,主角居然說出「打工成了我唯一運行的軌道」這種文謅謅的話…

不過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看電影時在乎的點,對不在乎的觀眾來說這些點可能就只是搞笑而已,倒也不必過於迎合我的觀影喜好。

 

電影表現(後半段)

Advertisements

相當少見的角度去探討我們那些共同有過的經歷

看電影時蠻驚訝的是,導演要表達的東西並不落俗套,不是那種千律一遍「有情人終成父母眷屬」的模式,光這部電影很認真在呈現一段感情的變化(非一昧指責劈腿)這點就很稀少了。

《閨蜜》(2014)也有要角劈腿,但《閨蜜》就是那種情緒性的宣洩:劈腿的人都去死一死、劈腿的人都會有報應,女生看了好爽好爽,但是對於妳愛情的成長、人生的成長,是有正向幫助的嗎?沒有,只是把妳導向更情緒性思考。

而這部電影居然想理性的跟觀眾探討是什麼現象造就了這些事?遠距離戀愛為什麼不易維持?什麼叫做兩人價值觀的差異?這是真的還是只是劈腿藉口?

 

是什麼導致相愛的兩個人,其中一方不再那樣的愛著對方?

電影有想要探討這個議題,可是表現的不夠好,我想很多人會簡單歸納成女主角有公主病。(原著可能寫的比較完整,但在電影上呈現出來的是不夠完整的)

現在暫時不管電影,我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這個樣子,每個人天生的個性、先天的環境、整個社會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個人成長的經歷等等,都會讓人產生不同的價值觀。

就像你一定遇過「很重視朋友,把女友/男友丟一旁」的朋友,也遇過「有異性沒人性」的朋友,但如果這兩種不同價值觀的人當朋友了會怎樣?

我想很多人曾體驗過都體驗過這樣的朋友關係,當你為朋友不斷付出時,朋友卻眼中只友愛情,每到關鍵選擇點都會捨棄你而去。

不斷付出的那個人,往往也會認為這樣的價值觀(朋友最重要)是舉世皆然的真理,我把你當朋友,丟下了我的情人,等到我心情不好時,你就該同樣的方式對待我。

但我後來才發現,朋友必須能接受彼此的價值觀,雙方才有可能維持朋友關係。如果你沒辦法接受你朋友的樣子,你是無法改變對方的,你能做的只有「不要對他付出那麼多」,做若做不到「有所節制」的付出(覺得這樣算計太累了),那還是不要當朋友比較好。

我們都不應該去決定別人該有怎樣的價值觀(對方一定得把朋友擺第一,而不是情人/家人/事業/孩子/金錢等),該怎樣對待我們,除了你哪天拿到「國王說」之類的口袋道具。這個道理很簡單,我卻花了二十多年才懂。

如果用朋友舉例都還能順利理解,那只要把對象換成情人就是我想表達的。

談感情也是啊,你一定遇過那種「為愛付出一切,可以跟家人、朋友全部斷絕聯繫」的人,也一定遇過「把孝順擺第一的媽寶」(大家都愛孝順的人,但討厭盲目孝順的人)、「事業最重要」、「一個情人不太夠」等等不同價值觀的人。

基本上我們不太可能改變一個成年人的價值觀,永遠不要試著想去改變,你得搞懂「什麼是你想要的?什麼是事實?」,你想要擁有無限多的時間/金錢/重來的機會,事實則是這些都不可能。要別人改變,就是你「想要的」,而非「事實」就會如此。

心蕊的價值觀讓她認為人生要追求夢想,不能原地停滯不前,她不願意等待伴侶慢慢的體驗這點而後成長。她可能也不是那麼容易懂得珍惜的人(別指責她,你媽對你多好,你有沒有兇過你媽?討厭過她?嫌她厭煩?),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是不相同的,那就很容易衝突不斷。這時遠距離、男友無法隨時陪在身邊的不安全感、學長的溫馨接送,都會促使價值觀化成殘忍行動的因素。

人要找到價值觀相似的另一半並不容易,加上現在「傳宗接代」不再是唯一的價值觀,多元的選擇就更難遇到完全相似的對象,遇到了請好好珍惜。

被劈腿或提分手會不會恨?當然會,那絕對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沒有之一!)可是這個世界在運轉時所有的事情都會有原因,你只能試著去找出規則來,若你因此傷害了自己,你不也是對身邊對你好的人(家人、朋友、或暗戀你的人)視而不見了嗎?就像對方對你的好視而不見。我們只能選擇自己要怎樣去對待別人,無法控制別人要怎麼對待我們。

大多數人都是在這條學習的路上,沒有誰沒受過傷(有的可能都是一些,嗯,你知道的),別人很難把這些體驗(失戀時的痛與事後學習到的經驗)分享給你,你還是得自己去受傷,接著體驗、學習。失敗的經驗,都是讓你下次做出更好選擇的判斷依據。

 

人生真的好難

我向來都不喜歡社會大眾總是去批評自殺的人這件事,這樣說可能會犯眾怒,不過會這樣說是有原因的。

的確有些人是因為過度被保護經不起挫折,可是我們能把這些環境(來自家庭的溺愛等)都簡單推給那個被溺愛的人嗎?

我們能在完全不知道對方經歷過怎樣的狀況時,就單純針對「一個不妥的處理方式/行為」去大肆的批評他們嗎?

或許你是出自於不希望再有人做傻事而說出這樣的話,但是謾罵能抑制這些人尋死的念頭嗎?不能。這其實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做出批判行為,而無實質正向的幫助。

有些人正是因為處處替別人想,所以才容易困在死胡同裡的。就如同閔綠他有責怪過心蕊嗎?他總是試著去好好的對待這個女孩的不是嗎?

Advertisements

我對於劇中那句「人生真的好難」蠻有共鳴的,如果你不去管別人死活,那可能會排除掉99%的困難,可是我們生為地球上的一份子,不就是在滿足自己生活需求外,盡可能去對社會有正向貢獻不是嗎?人生只有一次,只管自己快樂就好的人生不見得能真的快樂,而且那一定會是非常狹隘的人生。

我能體會閔綠的選擇,不贊同他做出那樣的行為,但我不會對他有任何批評,你永遠無法懂別人的苦是有多苦。若你樂天、若你抗壓性高、若你順利渡過每個難關,請去多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若你只把自己的人生停留在批評的階段,那我能懂為什麼你能渡過那些難關。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惡搞孔夫子雕像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片尾的歌是孫燕姿《半句再見》(電影預告裡有連結,官方上傳的),這首歌放在這時好適合,孫燕姿唱歌還是一樣好好聽呀!

這首歌的基本旋律很有催淚的味道,放在片尾非常合適。

 

電影問答

這些跨行導演怎麼這麼厲害?

以前我總以為所謂的導演呢,就是拿著攝影機拍攝或是在攝影機後坐著看著小螢幕指揮的那個人,還必須親自示範動作教導演員們演戲,他必須掌控畫面上的所有的東西,那個東西不對勁必須馬上處理。

於是當我看到《不能說的·秘密》(2007)是周杰倫自編、自導、自演時,雖然不是他的粉絲,卻也得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在音樂上的表現已經這麼厲害了,怎麼電影行業碰沒幾個月就能拍出一部頗有質感的電影。

同樣的拍《那些年》的九把刀也好厲害,他不是每天寫5000字的稿子嗎?怎麼還有時間從頭學習當導演,快速上手,拍出還蠻清新的電影作品。

後來才慢慢知道電影的分工是很細緻的,導演也有可能不碰攝影機,交給專業攝影師去負責,也有可能不教演員演戲、挑選演員,把這些交給副導演去處理。

也是隨著逐漸瞭解電影的知識越多,才知道原來有些時候電影的工作人員,像是監製、導演、編劇等很多時候要掛誰的名字是沒有一個標準的。譬如某個好萊塢大導演拍過某部經典作品,推出續集時他手上另有別的電影在拍攝,那就讓他掛個監製吧,靠這名字去吸引他的粉絲進戲院看電影,像是史蒂芬·史匹伯(Steven Spielberg)、麥可·貝(Michael Bay),但有時候也真的是監製啦。

很多製片公司/發行公司會把這些當成行銷手法,會覺得讓得過葛萊美的年輕美女歌手當導演或編劇很有話題性,找她來演出電影時也掛上這些名號,就拿編劇來說,隨口說出一個只有數句的idea也可以列為編劇,後續把這idea寫成30萬字完整劇本的人也可以是個編劇,電影列出兩個編劇,觀眾又能知道這個「被塑造成天才、十項全能」的偶像,又真的有幾分本事呢?

才發現《名偵探柯南》漫畫(名探偵コナン, 1994~至今)裡的那些故事居然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是真的,為了讓某部電影有話題性,導演掛上B的名字,實際上A才是真正的導演,A卻只能掛個副導演、執行導演,甚至沒有任何名字。這個B導演在電影拍攝工作上還是團隊的累贅,團隊得一直跟這些大外行介紹東介紹西的,然後還得讓B提出一堆外行人的建議。只要有錢,就能請到堅強的工作團隊,負責運鏡、教導演員演技、選擇場景等細部工作,都是交給團隊專人負責,而這些人很容易一直默默無聞。(在漫畫中這就是殺人動機啦!)

我是不知道台灣的狀況怎樣,我寧肯相信周杰倫、九把刀、藤井樹都是有實力的。不過後來有查到一則新聞,希望當中的誤會能趕緊解開。

新聞:片頭、片尾都沒他!《六弄》執行導演爆氣嗆:覺得我肚量大? 2016-06-28 中時電子報(連結

 

片尾劇情

要先從結束的片段說起,跑工作人員名單之前,咖啡店老闆說完故事回到家時,入家門口前拿了一疊信入屋,丟在桌上時帶到信上收件者寫著「蔡心怡」,他走入屋內,一個女人睡在床上。

咖啡店老闆拿出一封信閱讀,是閔綠寫給阿智的信,希望阿智以後能為心蕊替自己完成心願,開家咖啡廳,並說自己已經無法再生活下去。咖啡店老闆走到海邊,讀這封信讓他想起往事痛哭失聲,跳著他們一起常跳的動作,緬懷走入海中尋死的好友。

跑完工作人員名單後,一個女人睡醒,走到窗台邊看海,對著身旁的小貓叫喚著「小綠」,但這個女人不是心怡,而是心蕊。這段大概只有十秒,結束的不是很明顯,播完後大家都還坐在椅子上等,結果沒了。

綜合一下片尾要表達的:

1, 原來咖啡店老闆不是閔綠而是阿智!(好震驚的劇情大轉折!)

2, 阿智追到了心怡,兩人結婚。

3, 最後一幕走到窗台看海的人是心蕊,對照當初閔綠跑去宿舍堵她時問「那隻貓是不是還叫小綠」,心蕊仍然是叫牠小綠。

 

不過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當初看電影時理解錯誤與自我分析原因如下:

1, 信封那邊我沒看清楚,我以為是「心蕊」,我以為是閔綠載心蕊去海邊看煙火後,最後他跟心蕊結婚了。

誤解原因a:信封這幕畫面太短,加上看電影的過程中並沒有讓我能快速把名字跟人聯想在一起(兩位名字中間都是「心」),可能是聯想錯人,以至於誤會劇情。

誤解原因b:畫面剪接時,前一刻是閔綠載心蕊去海邊看煙火,這時也沒提到心蕊到底有沒有跟學長在一起?如果在一起有沒有分手?她能去參加同學聚會表示不介意看到閔綠。下一幕就帶信件畫面,直覺的以為咖啡店老闆就是閔綠、信封上的名字就是心蕊。

誤解原因c:阿智跟心怡在電影後半段根本沒戲份,只在口語對談中提到他一直追不到心怡,當我知道老闆是阿智後,只覺得他怎麼會跟好朋友最愛的人(心蕊)在一起,沒意識到躺著的這女生其實是心怡。

2, 我原以為片尾的女生(真實身份心蕊)跟睡在阿智家的女生(真實身份心怡)是同一人,結果不是。

誤解原因a:前一幕是心怡在睡覺,後一幕卻是心蕊「穿著睡衣」從房間走到陽台,且一個沒什麼露臉一個只有背影,很難意識到兩人是不同人。

3, 小貓本來就叫做小綠或被改名叫小綠也不得而知,劇情衝擊很大,但細節似乎不夠清楚。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若沒看過小說有個既定印象(知道接下來出現的角色會是誰,或者是彼此間的人物關係),真的很容易誤解劇情。

 

電影問答

為什麼要叫六弄咖啡館?

這在電影中沒有任何說明,但小說上有,根據搜尋到的資料(原著作者的部落格)是…

 

六弄人生:

人生,像走在一條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個出口,也可能是一條死胡同。

生在一個與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

愛上了妳,是我人生的第二弄;

註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

失去了妳,是我人生的第四弄;

母親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

在這五弄裡,我看不見所謂的出口,出現在我面前的,盡是死胡同。

 

該是結束的時候了,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再見,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電影場景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心蕊躲起來嚇閔綠的場景,是高雄左營海軍眷村。

確切地址為:高雄市左營區緯八路(Google街景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場景, Google街景

街景截圖比對

 

【找不到劇照】

心蕊打工的咖啡廳我有看到門口寫著「橙色九月」,也知道藤井樹原本有開一家店就叫「橙色九月」,藤井樹曾在部落格中說該店已頂讓出去,看完電影後我再查詢現已歇業。不確定電影是跑到歇業中的橙色九月重新佈置後拍攝,還是另找咖啡廳並在劇中取為橙色九月?

原橙色九月確切為位址: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二路56巷4號

 

【找不到劇照】

心蕊住的女生宿舍門口,拍攝場景為:國立政治大學志希樓

 

【找不到劇照】

魔術社學長載心蕊回來時,跟閔綠、阿智發生衝突的地方,拍攝場景為:國立台北大學合江街校區

 

演員介紹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董子健 飾演 關閔綠

董子健是1993年出生的中國籍演員,會覺得他的聲音突兀不單純只是口音的問題,感覺他的聲音很像是另外錄製的,與其他人的聲音好像有點格格不入,相較下是比較大聲的,這是我看電影時會感到突兀的真正原因,而不是針對一部電影中有多種口音而感到厭惡。就像我們在夜市/捷運上聽到不同國籍的一群人在對話,並不會感到突兀,只要電影呈現出來的溝通是自在的,我想問題會小很多。

我也沒有特別針對中國的演員去批評,我還蠻欣賞的彭于晏在《寒戰》(2012)只有幾句台詞而已,配音的突兀感還是很明顯,我也沒避談此事。更何況是這種整部配音的,直到這些演員都沒台詞了,才比較好一些。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顏卓靈 飾演 李心蕊

1993年出生的香港演員,在電影中的樣子很像《我的少女時代》裡的陶敏敏(簡廷芮飾演),有小虎牙,笑起來很可愛。

應該是只會說粵語的關係,演員是配音的,配的效果也不太好,感覺台灣在錄音這一塊的硬體設施(錄音室)、配音員專業度、軟體處理(收音後放到電影裡頭的這個過程)其中有一環或多處是不足的,常發現配音效果搞爛掉一部電影作品。

前陣子在報紙上看到在《踏血尋梅》(2015)中飾演變態殺手的演員白只跟顏卓靈兩人交往了,原來她就是顏卓靈,我一直聯想到蔡卓妍去了。(名字中間有個「卓」字的小豪漏東漏西記憶法)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林柏宏 飾演 蕭柏智/阿智

幾個要角中比較不會讓人出戲的演員(聲音問題可能不能全怪演員),但也是幾位要角中大家比較陌生的演員,他是《極光之愛》(2014)飾演北川的演員,演技跟當時生澀的樣子比起來有不少突破。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歐陽妮妮 飾演 蔡心怡

演技稍微有些生澀,能發現演員有時候眼睛會不自在的亂漂移,可能是緊張連帶聲音都不夠自然。

作為一個買票進電影院的觀眾,我還是會希望電影製作上,演員要演一部戲之前,要有一定的演技,我常說的,好萊塢隨便一部電影中的3、4歲的小孩都有一定等級的演技。

找訓練都沒訓練過的演員來演戲,是有那麼一點點不尊重觀眾啦。而且讓真正有努力在練習演戲的演員出頭,也是很棒的事情不是嗎?

台灣人很多時候都是基於捧場自己國家拍出來的電影而進戲院的,也希望電影別正面給予觀眾「好的演員演技」當回饋嘛。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宋伊人 飾演 宋依人

好像是因拍攝可愛制服照走紅於網路,獲得「最美制服女」稱號出道的中國素人藝人,很可愛的小女生,可是眼神一直怪怪的(這劇照也有幾分那種味道),不知道是想要賣萌還是原著小說有這樣設定?(但看角色跟演員名字比較像是賣「網紅」人物的)

講話也是北京腔非常重,若要使用這些演員,可能給個「交換學生」的身份會比較合適。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張榕容 飾演 梁小姐

因為沒先看過電影訊息,看到她登場時我蠻驚訝的。(請見心得速記第一個字「張!」)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戴立忍 飾演 咖啡店老闆

電影最大的哏,就是所有「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應該都會以為老闆是閔綠,但實際上他卻是「阿智」。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黃鐙輝 飾演 混混頭(右三金髮黑襯衫男子)。

 

Movie, 六弄咖啡館(台) & 六弄咖啡馆(中) / At Cafe 6(英文), 電影劇照

黃子佼 飾演 數學老師

 

【找不到劇照】

張少懷 飾演 學校教官、寵物店老闆、披薩店主管(若我沒看錯的話),在同部電影中一人分式多角,也算是一個彩蛋哏吧。

《戀愛恐慌症》(2011)中台灣某個搞笑藝人也玩過這個哏(不破哏讓大家看電影時自己去發現)。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62 Responses

  1. Blacky表示:

    Hi 你好,我很認真的看完您的影評。不過,也許男生跟女生的共鳴點不同吧!我老公也不懂什麼是愛情的價值觀不同。覺得女主角只是嘴炮。不過,我完全理解,藤井樹想表達的意思,女主角其實是覺得男生不夠努力往上爬。

  2. dinosaurs表示:

    Blacky,很多女生都會希望男生力爭上游,但是在這個故事中,男生就是很單純不計條件的付出,當這樣的努力沒有回報時,當然會讓人很氣餒。
    做為觀眾與過來人的我們,則是可以從中看到這兩個人價觀觀上的不同,這也是我文章中想表達的。:)

  3. 訪客表示:

    只看你寫的前半,我就看不下去了,你主觀意識太強,評論太糟糕,雖然我有忍住一直看,抱歉,還是看不完一半

  4. dinosaurs表示:

    抱歉,無意反駁,或許真的寫得很糟糕,但您有沒有想過這種現象其實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您說的,一種是正好相反,當您太主觀的想看見跟您想法一樣的東西,卻聽不進去其它種想法時。對了,從您完全聽不進去別種聲音時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5. 闲居散人表示:

    "你永遠無法懂別人的苦是有多苦",看到这句话真是深有感触.我猜影片的浓墨重彩放在了描绘青春期的冲动,幼稚和为一段感情飞蛾扑火一般的付出,因此会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小绿的自杀仅仅是因为不够坚强.我并未看过原著,但作为有过近乎相同经历的人来说,我大概可以体会小绿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其实我一直认为小绿爱上心蕊这样的女生注定是个悲剧.小绿是一条鱼,在自己的一小方池塘守着已经拥有的一切就可以活的很知足,一切如旧便是幸福;而心蕊是只飞鸟,她的幸福在于能够不受羁绊的面对未知.飞鸟和鱼的爱情注定就是短暂的,但是小绿和楼上很多朋友并不明白这个道理,简单讲,无论如何,两人都不会有所谓的happy ending.他的遭遇,是命运开的一个残酷的充满讽刺的玩笑,他自认为的幸福的生活,崩塌的就是这样突然和彻底.被他忽视的一直爱他包容她的母亲,他永远没有机会回头去珍惜;而他不顾一切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爱情,他永远也抓不住. 这种痛苦, 不是当事人, 很难体会.杀死自己是可怕的事情, 但是对于小绿这样一个心思细腻,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抓得起放得下的人来说, 更可怕是放不下这样巨大的失落和痛苦. 我知道这是电影, 但我也相信对于很多最后选择轻生的人来说, 一句你要活得坚强些其实并没有任何作用和意义.所以我很赞同您的这句话,我们永远没法体会别人的痛苦有多痛.不好意思,一下写了这么多废话.还是谢谢您的影评,真心很棒.

  6. dinosaurs表示:

    謝謝闲居散人的分享,電影很容易因為人生經歷的不同、個性想法上的差異等,而有著不同的感受,寫作電影心得就是希望能分享些自己的解讀與感受,希望這是對別人有所幫助的。您的留言很棒,如果每個人都能理性的分享自己的想法,也不會有那麼多衝突了。:)

  7. 訪客表示:

    這種女人通常很現實,愛人的能力有限

  8. vera表示:

    感謝您的分享!

  9. dinosaurs表示:

    不用客氣喔,vera。

  10. dinosaurs表示:

    以前我也覺得過於現實的人很討厭,不過人跟人相處就是合得來就在一起,合不來就不勉強嘍,希望別人變成你要的樣子那是不太可能的。XD

  11. 張志芳表示:

    影評寫的太好了!讓我更深一層理解真實的人性。
    我們無法改變或批評別人的價值觀,但是極度(冷漠、熱情)的想法不該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標。如何可以更謙卑願意接受不同人的智慧,讓自己不至於走入死胡同。

    • 闕小豪表示:

      謝謝志芳的讚美,寫影評也是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與看法,很高興您喜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