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大人轉男孩》不完美,但他們就是家人
花甲大人轉男孩(台灣) / Back to the good times(英文)
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2017年)的電影版,做為一部過年檔期上映的賀歲電影,內容以各種台式笑點為主軸,笑點以在台灣生活的觀眾會比較有感,聽得懂基本的閩南語更好,蠻多笑點不易透過翻譯後感受到,可能也要熟悉演員(像康康、何潤東)平時的樣子,才會針對其反差感到有趣。笑點種類蠻多的,各種不同喜好的觀眾族群都能從中感受到樂趣,雖然台式賀歲笑點給人的印象不太好,但這部在處理上明顯細膩不少,用心許多。
除笑點外,交代電視劇的後續發展也是一大看點,同樣基於賀歲電影的關係,害怕看到悲劇的觀眾可以放心,電影不會讓你看完後心情鬱卒的離開戲院,但電影中仍有許多哭點,描寫人們心中那最難打開的心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主要是愛情與親情),向來都是導演瞿友寧的專長。
需要看過前作(電視劇)嗎?
我沒有看過電視劇,直接進戲院觀賞電影版,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能搞懂(電影中角色們是個大家族,主角重要的人際關係大概有20位),笑點也跟前作無關。
不過能深刻感受到許多角色們的人生經歷或是人際關係還是得看過電視版才比較會有感觸,若是看過連續劇的觀眾,進場看的是種回憶,是種圓滿,沒看過連續劇的觀眾,則以笑點為主。會強烈建議時間允許的話,先看過電視劇吧。
我有把所有角色盡量按照輩份排列來介紹,以主角花甲為主要關係描述點,怕自己會搞不懂人際關係的朋友,可以斟酌要不要先預習(或複習)一下。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8/02/09
.片長:119分鐘
.級別:保護級(6+)
.電影資訊:@IMDb(7.7/未滿百)、@豆瓣(9.1/1千+)、@爛番茄
.官方網站:@臉書(3萬+讚)
.片尾彩蛋:跑演職表時還有影片與照片,主要是交代其中幾個角色的後續、刪減片段,演職表的部分約3分24秒。
.電影預告:影片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時空旅行;退伍、計程車、夜市、對年(喪禮習俗)、冰淇淋、賭徒、賭間(閩南語)、中華職棒大聯盟開幕戰、SARS事件、周杰倫、明信片、郵局、吉他、手語
文化用詞:了然(沒出息、枉費了)、火發去、走精(直譯為準確度走樣,可以引用為事情出包)
電影背景:繁星鄉(虛構)| 2017年、2003年
看電影關手機短片
蔡振南、盧廣仲站在古厝一群火雞前方,盧廣仲提到有觀眾還沒關手機,蔡振南回說『在等女友打電話來嗎?男子漢有氣魄一點,不關機就是沒LP(消音)』,逗趣類的。
觀影感受
以台灣拍的賀歲電影來說,《花甲》在各個電影製作層面表現出來的水準都比過去幾年的賀歲電影水準還高上許多,做為一部能讓大眾開開心心看完的電影來說,《花甲》的表現相當亮眼。以下的部分則純粹為個人感受,比較關注在電影製作的部分。
電影表現
議題表達很直白
我沒看過連續劇版,會認為電影版直接剖析每個角色的處境,用最直白的方法「台詞」來直接表現出來,有點像導演在回答連續劇觀眾的問題那般,『為什麼花甲的爸爸會這個樣子?』、『為什麼花甲會這個樣子?』。
像光輝就說自己身為長子、長孫,但卻不是家族裡的領導地位(電影沒說,但這個領導地位應該是指光煌),讓他覺得很沒尊嚴。也描寫到很多社會底層賭徒的心態,生活上無法獲得親戚、朋友、家人等身邊的人敬重,但是又很想要那種待遇,於是就把所有希望寄託在賭博身上。或是花甲透過回到過去幼年時,直視自己之所以膽怯的各種原因:父親沉迷於賭博、父母離異等。
直白有個好處就是觀眾不需要擁有足夠的人生經歷、觀察力,也很很明確感受到電影想表達的主題,但若是對電影製作稍微考究的觀眾,就會覺得這種方式不夠細膩與合理。
不夠生活化,編劇視角與思考方式
延續上面提到的,光輝是否有可能對這位遠方親戚鄭光甲(自稱鄭快之子鄭光甲,真實身分是他兒子)掏心掏肺說出內心話?抑或有無辦法查覺自己沉迷於賭博的原因?這些都有待商榷。
另外許多台詞雖然也是透過細膩的社會觀察力與新穎的解讀方式才寫得出,但就是這種需透過思考才會寫在稿紙/臉書上的台詞,是否會在生活中說出?像花甲說『乩童其實是全村的心理醫師』。
又或者是小靜對光昇說的那些台詞『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雅婷對花明說的那些話『知道為什麼我每次都要坐副駕駛座嗎?…開向同個方向』,都會覺得這些不夠生活化,比較會出現在台灣偶像劇的台詞中。
台式笑點 & 不夠細膩
個人比較喜歡的喜劇電影類型,是那種把笑點放在生活中的,而非刻意演出笑點然後去想辦法接劇情,像台灣幾年前豬大哥的賀歲電影就是後者。
不過我認為《花甲》的笑點表現上比那些賀歲電影還要細膩很多,像「脫口罩」這種已經在網路上流傳很久的笑點(當初聽到時就覺得這個笑點很假),對常在網路流連忘返的年輕朋友來說在戲劇中看到這種笑點是很尷尬的;
但《花甲》在時間上的拿捏還不錯,有些電影在演這種網路笑點時會有過多讓人更尷尬的鏡頭(譬如講完後還要特寫演員表情,或是過多的無意義鏡頭),而《花甲》則是很爽快的收掉笑點。覺得笑點好笑的觀眾笑一笑,沒看懂或不覺得好笑的觀眾也不會覺得尷尬。
不過由於要塞很多笑點,電影還是稍微顯得片段瑣碎,是靠豐富「不讓觀眾覺得無趣」的劇情內容來彌補這點。劇情設定上沒有太大的bug,但仍有小部分似乎沒設定的夠仔細:像是花甲退伍後頭髮的長度、回到2003年找到的吉他等。
會認為這還是一部賀歲為主,但整體電影表現不夠細膩的作品。
生活文化的笑點
1, 夜市攤販的招牌是「素蘭嬌」是閩南語「口交」(吸LP)的諧音。
2, 花慧倒著唸,慧花,「火發去」原是閩南語「火熄了」的意思,引申成前功盡棄、沒指望了。
3, 光輝在餐桌上用閩南語跟旁邊的人說『你喝喝看』,這跟演員蔡振南在維大力飲料廣告中的台詞一樣。
4, 因為很多人不會說口罩的閩南語(嘴掩,發音接近ㄔㄨㄟˋ安),會講成「脫褲跑」的閩南語。
5, 客串哏:彭政閔/恰恰(職棒球員)、謝威宇(客家歌手)、Matzka(原民歌手)、何潤東(偶像/演員)、陳意涵(在台灣知名度很高的正妹演員)、陳竹昇(剛拿金馬獎的演員)、陳文彬(導演)
6, 鄭光輝要拜鄭光甲(其實是花甲)為師那段,華人傳統觀念,爸爸跪兒子,兒子頭會暈,類似概念皇帝跪百姓也會。
7, 說到『飛上天』時,花明接了一句『親像飛龍』,這是連續劇《飛龍在天》(2000年)主題曲《飛龍在天》的歌詞『親像飛龍飛上天』。
角色介紹
鄭家第一代
盧廣仲 飾演 鄭爽(花甲的爺爺)
在電影中看到這個角色時,只覺得電影幹嘛安排一個年輕人來演老人,一點都不像,突兀感很重。事後查資料時才發現爺爺是由盧廣仲飾演的,看電影時完全沒發現!原來是這個原因呀。
另外爺爺的金牙不知道是不是《可可夜總會》(Coco, 2017)的哏?
范足妹 飾演 鄭劉春一(花甲的奶奶)
台灣的演員群不太足夠,時常會找素人演員演出,觀眾多少都能感受到演員演技上跟專業演員的差異,但這部算掌控的不錯了。
鄭家第二代
蔡振南 飾演 鄭光輝(花甲的父親,鄭爽的大兒子)
以台語歌走紅的蔡振南,獨特滄桑嗓音極具識別度,跨行演出戲劇也相當受到肯定。
龍劭華 飾演 鄭光煌(花甲的二叔,鄭爽的二子,盈秀的丈夫)
康康 飾演 鄭光仁(花甲的三叔,鄭爽的三子,阿水的丈夫)
康康在劇中刻意裝胖,認識康康的觀眾就很容易在他登場時噗哧一笑。
柯叔元 飾演 鄭光昇(花甲的四叔,鄭爽的四子,喪子)
海裕芬 飾演 鄭光好(花甲的姑姑,鄭爽的小女兒)(圖左粉紅色上衣)
阮安妮 飾演 阮素春,暱稱阿春(奶奶的看護)(圖右白衣)
鄭家第二代的戀愛關係
王彩樺 飾演 林靜雲(花甲的媽媽,光輝的前妻)
謝盈萱 飾演 史黛西(花甲爸爸的女友,片尾時已成為花甲的繼母)
演技不錯,很自然。
今子嫣 飾演 郭盈秀(花甲的二嬸嬸,光煌的妻子)
僅在群戲時出現,不容易注意到有她。
阮氏翠恆 飾演 阿水(花甲的三嬸嬸,光仁的妻子)
僅在群戲時出現,不容易注意到有她。
葉星辰 飾演 小靜,暗戀光昇(花甲的四叔),她是花詢的同學,所以光昇每次看到她都會想到逝世的兒子,就是劇中抱著老師哭那位,最後成為花甲的四嬸嬸。
吳念軒 飾演 法德(花甲姑姑的男友)
就是掐LP這位
鄭家第三代
林意箴 飾演 鄭花慧(花甲的姊姊),離家十年,身上有不少刺青。
盧廣仲 飾演 鄭花甲(圖中伸手保護女孩的男子),主角,是鄭家長子、長孫。
劉冠廷 飾演 鄭花明(花甲二叔的長子,雅婷的男友,耀洋的爸爸)
整部電影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演員,演技很自然,詮釋出來的角色性格很鮮明。
曲獻平 飾演 鄭花亮(花甲二叔的二子,姿萱的丈夫)
僅在群戲時出現,不容易注意到有他。
林益成 飾演 鄭花詢(花甲四叔的獨子),原本是死於車禍,改變歷史後死於海邊戲水溺水。
鄭家第三代的戀愛關係
嚴正嵐 飾演 方瑋琪,暱稱阿瑋(花甲喜歡的對象),這集因兩人「疑似」有發生性關係而雙方家長見面談婚事)
江宜蓉 飾演 李雅婷(花明的女友)
葉辰莛 飾演 宋姿萱(花亮的老婆)
江常輝 飾演 阿凡,計程車司機。
僅在片尾出現,不小心把車開到田裡請拖吊車來吊,結果長的跟花慧罹癌逝世的前男友常輝一模一樣(同個演員飾演),後來跟花慧在一起。
鄭家第四代
林傑叡 飾演 鄭耀洋(花甲的姪子,花明的兒子)
張芷羚 飾演 鄭花星,沒查到資料,猜想是光仁/康康的女兒。
其他關係
金士傑 飾演 阿瑋的爸爸
林美秀 飾演 阿瑋的媽媽
阿瑋媽媽的口頭禪是『感恩~感恩~』,不知道是不是她在《大佛普拉斯》(2017年)飾演角色形象的哏?
何潤東 飾演 陳雷公(圖左戴眼鏡者),雅婷的前男友,重新回頭追求她。
會叫做雷公,不知道是不是他在《勝者為王》(2000年)中是飾演雷公之子雷復轟的哏?
謝威宇 飾演 黑幫老大(圖右紅衣者)
Matzka 飾演 黑幫老大的兒子,想追求靜雲/花甲媽媽。(圖左花襯衫者)
陳文彬 飾演 陳文彬,邀請花甲二叔上台助選結果二叔中風那位。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很熱鬧的一部戲,非常合適在過年時闔家觀賞,我個人覺得電影的優點是,1. 熱鬧,有趣,節奏快,無冷場,2. 對於看過電視劇的,很容易入戲,會跟著戲又笑又哭,沒看過電視的,會覺得很好笑,笑點多,而且是讓人會心的笑,不像大尾鱸鰻硬湊出來的笑。但是優點也是缺點,1. 熱鬧,代表角色多,除了電視劇本來的角色,又多了一些,因此不可能在短短的2小時展現出各個角色的特色,由其是沒看過電視劇的,根本無法自行補充各個角色的特色,2. 角色多,也導致演員無從發揮演技,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導演已有盡力把劇情盡量聚焦到花甲-阿瑋,花明-雅婷這兩對,但是還是太雜,像是阿公穿越時空那一段,完全沒有必要。另外歌手出身的盧廣仲-嚴正嵐的演技,被劉冠廷-江宜蓉蓋過去,由其是劉冠廷的演技自然到我都相信這是真的鄭花明。最近幾年,過年時一定有豬哥亮的電影,連花甲中都有一幕是鄭家在看豬哥亮歌廳秀。豬哥亮是好笑,但是被2部大尾鱸鰻搞爛了,連我這麼愛看電影的人都笑不出來。花甲總算是一部可以讓人放鬆愉快的賀歲片了。
您分析的很好,的確是這個樣子,短短兩個小時要放這個大家庭的故事很吃力,但過年團圓嘛,大家都喜歡熱熱鬧鬧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