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氣》真實的台灣好電影

電影週邊

Movie, 志氣(台灣) / Step Back to Glory(英文), 電影海報, 台灣, 橫版 Movie, 志氣(台灣) / Step Back to Glory(英文), 電影海報, 台灣, 橫版

電影海報

 

觀賞平台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志氣

其他名稱:Step Back to Glory(英文)

導演:張柏瑞

演員:

莊凱勛 …… 郭教練(拔河教練)
楊千霈 …… 吳老師
郭書瑤 …… 春英
于美人 …… 校長
陳幼芳 …… 主任
高玉珊 …… 福利社阿姨
陳沛綱 …… 阿姨的兒子(蹦蹦哥)
白明華 …… 春英阿嬤
小戽斗 …… 阿添伯
許翠雪 …… 汪莉敏
武誼蓁/昆凌 …… 張若希(北女儀隊隊長)
孟庭麗 …… 冠平媽媽
陳慕義 …… 冠平爸爸
陳幼芳 …… 蔡主任
于美人 …… 台北女中校長
林思杰 …… 巴桑
張娣禎 …… 王綺華
卓芝涵 …… 黃玉嬌
戴嘉雯 …… 夏安
阿摩斯‧塔那彼瑪 …… 阿摩斯
郭安婕 …… 丁捷安
王孜沄 …… 李冠平
胡庭熒 …… 陳美玲
田嘉蓉 …… 秦佳祐
俞亞均 …… 張靜亞

劇情簡介

新銳導演張柏瑞執導,改編台灣景美女中一群拔河隊少女,於2010年勇奪義大利世界盃冠軍的真實故事,由郭書瑤、莊凱勛、楊千霈、于美人、陳幼芳、高玉珊、蹦蹦哥、昆凌等人攜手拔出志氣人生,將這個屬於台灣在地本土最感動人心與勵志鼓舞的故事搬上大銀幕。

由阿嬤取名為春英(郭書瑤飾)的高中少女,名字寓意為「有存擱有閒」,從小生長在隔代教養的單親家庭的她,獨自一人離鄉背井前往台北就讀高中。春英與大部份來自單親及經濟狀況不佳的同學一起加入學校的拔河隊。這群年僅十五六歲的女孩們認份卻不認命,在課業與拔河的訓練上比常人更加倍努力。

她們在年華盛開的青春年歲中,天天接受嚴格訓練,為拉起拔河繩,導致手掌長滿厚繭並且重覆破皮流血,腰間更因此佈滿繩子磨擦所造成的黑色素沉澱傷痕。她們更為了爭取公費補助出國比賽必須犧牲外表在短時間內集體增重,甚至因經費有限,在消夜進食泡麵與麵包而辛苦吃撐到吐再繼續進食,她們在嚴格認真的郭教練(莊凱勛飾)與熱心溫柔的吳老師(楊千霈飾)帶領之下,以一步一腳印的汗水與淚水,用力拉出屬於她們的一片天,讓向全世界證明繩力女孩的堅毅志氣!

全片呈現這群繩力女孩飽受嚴峻訓練的心路歷程,郭書瑤飾演的春英在現實生活中真有其人,年幼時因父母相繼過世,由阿嬤扶養長大,曾一度灰心退出拔河隊,前些日子重拾拔河繩繼續接受訓練,而片中八位繩力女孩,真實生活中亦為學校的拔河隊比賽而努力持續練習,這些女孩的故事代表許多台灣家庭的狀態,導演張柏瑞擔心將真實狀況會影響他們的生活,決定用改編形式將拔河隊三十多位同學的故事濃縮成十個角色。

一肩扛起照顧家裡重責的郭書瑤,得知真實春英的坎坷人生,不僅心疼更能體會她認份不認命的性格,更要求自己用盡全力演好這個角色,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帶給春英本人,甚至帶給更多人鼓勵的能量。繩力女孩的堅毅精神,以及努力為台灣爭光的過程,將深深感動所有觀眾。

 

主要得獎紀錄

第50屆金馬獎(2013年金馬獎)

  • 得獎,最佳新演員:郭書瑤

 

版面說明 | 核心價值 | 引用說明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10 Responses

  1. dinosaurs表示:

    推鍾啾寫得《志氣》心得…:)

  2. Peiyi Chen表示:

    是好看的電影~~我有感動到~
    我也不解位啥要用台北女中不用景美女中~ @@"

  3. dinosaurs表示:

    是呀…就算要行銷台北,也沒必要換掉學校名稱呀…

    我是在想,會不會是募款基金有困難(不管是真實的或是戲劇效果),所以不方便秀出當時的學校名稱。

  4. yu.yu表示:

    儀隊隊長真的很多餘,很突兀。

  5. dinosaurs表示:

    所以拍電影有很多人情壓力呀!XDDD

  6. 您的暱稱 ...表示:

    留個言吧 …

  7. dinosaurs表示:

    嗯?

  8. Ruby表示:

    我個人推測景美女中學務處的意思是:
    (一)為了避免觀眾,誤以為增添戲劇張力的衝突劇情,是真實的事件,所以用虛構的「台北高中」來協助觀眾釐清是「故事」,而非紀錄片。
    (二)國外(或外縣市)觀眾,可能不知道景美女中在中華民國的台北,用「台北高中」可以不斷重複「台北」這個地名,以達到行銷城市的目的,如平溪放天燈、華納威秀逛街⋯⋯。

  9. dinosaurs表示:

    Ruby 您好,我發現其實台灣多數的電影都有這種狀況,不在創作作品中明確設定學校,像《六弄咖啡館》的港都高中也是。日本則是喜歡用字母代號來稱呼,像是S大學、H高中這樣。
    您說的也很有可能,感謝您的分享,我也還在持續觀察這些現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