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訣》東方版古墓奇兵
寻龙诀(中國.香港) / 尋龍訣(台) / The Ghouls(英文)
網路已經是現代人離不開的重要工具,但有些網路文化到現在才開始慢慢產生,像是由網路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是直到這幾年才開始比較能看到,像是由《鬼吹燈》(鬼吹灯, 2006起)改編的《九層妖塔》(九层妖塔, 2015)與這部《尋龍訣》(寻龙诀, 2015);或是改編自《盜墓筆記》(盗墓笔记, 2006起),即將於明年上映的同名電影。國外的作品近期最熱門則是屬《絕地救援》(The Martian, 2015)。
相較於以往小說寫作多得透過投稿出版社,被單一個人或團體(編輯)判定這部作品會不會賣,能不能出版,這是一個把作品交付於大眾評價的年代。這點,日本的漫畫也有相同的現象,像是《一拳超人》(ワンパンマン, 2009~至今),未來應該會成為常態。(台灣的網路小說發展也在「普及度」上獲得不錯的成功,好幾位小說作家都是從網路發跡的)
不過我並沒有看過以盜墓為題材的小說《鬼吹燈》或《盜墓筆記》,當初台灣代理出版後超紅的,每個看過的朋友都曾向我推薦過。我就以「沒看過小說的觀眾之一」當成這篇電影心得分享的前提,我不知道看過原著小說的朋友會不會去比較,能不能接受電影的改編。
《尋龍訣》算是東方版的《古墓奇兵》電玩(Tomb Raider, 1996),結合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盜墓祖師爺、《易經》的八卦羅盤,以及日本的彼岸花傳說;沒看過小說的話,是很新鮮的電影題材。
節奏順暢,沒有什麼冷場的過場或冗長對白,亦無須具備什麼「觀影前須知」,是那種你無法期待台灣能拍出這種等級的娛樂電影。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5/12/18
.電視首播:2016/07/03 21:00~23:25@緯來電影台
.片長:120分
.級別:輔導12級
.電影資訊:@IMDb(尚未開放)、@爛蕃茄()、@臉書專頁(無)
.主要獎項:金馬獎入圍(2)、金馬獎得獎(1) @2016年金馬獎
.片尾劇情:無
.笑點:很多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網路小說改編電影、盜墓;唯物主義(只有事實上的物質才是真實存在的實體)、軍星
用詞差異:跌份(丟人現眼、失身份)、倒斗(小說用語,盜墓之意)、斷片(因酒醉失去記憶)、大拿(該領域最厲害的)、牛逼(厲害、屌)、置氣(嘔氣)、知青(知識青年)、紅寶書(文革時對毛澤東著作的稱呼,通常指《毛主席語錄》)、有范兒(有風度)、糙蛋(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有的用詞)、仨(中國北方話,三個人的意思)
電影背景:內蒙古 | 1969年 & 1988年、紐約 | 1988年
中國電影不能有鬼
之前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中國的電影是不能有鬼的,當初是為了要破除迷信才立下這樣的規矩,但不隨著時代變更的法規,那突兀之處就會慢慢出現。
試著用關鍵字去搜尋找出文章來論證[1],像虎嗅網這篇[2]提到的:
必須無鬼或證明片中角色是「心中有鬼」,但可以有妖(比如《畫皮》:作為一個聊齋故事,原著是在講鬼,而在電影中就將鬼改成了妖狐)
我對中國現有的狀況其實是很模糊的,沒有實際生活過的地方皆是如此:美國、日本、韓國都是,比較明顯的文化現象會知道,但各國間的法規差異就不太清楚了;我不知道這論點是不是真的,但假設它是真的,我會認為這或許能用來解釋兩部明明是改編自《鬼吹燈》的電影,片名都沒提到鬼吹燈(九層妖塔、尋龍訣),只能用介紹標語的形式在海報打上「根據原著小說《鬼吹燈》改編」。
又或許能用來解釋電影中為什麼沒講清楚「蠟燭熄滅就得撤退」, 但搜尋該作品名稱動不動就能看到「人點燭,鬼吹燈!」的介紹詞。猜想就是因為不能講到真的鬼,但又想帶出小說的特色。
我不知道原著中是不是真的有鬼,還是走科學路線去解釋的?電影中的確是用「幻覺」來解釋那些復活的日本兵與墓地獸首守衛。
很多時候單從「電影內容」看,會不知道電影為什麼要那樣拍(遲鈍一點的觀眾可能不會發現),我的心得文有很多就是基於個人看不懂為什麼的角度去提出疑惑,但剛好知道答案的就會幫忙解釋一下。
附註:妖的例子像是《捉妖記》(捉妖记, 2015)
電影表現手法
改編小說最困難的就是要如何把好幾百頁的文字內容濃縮在兩個小時內演出,個人覺得這部拍得很緊湊,不太會有那種無聊令人想打瞌睡的時刻。三不五時就來上一段搞笑也不至於破壞影片節奏。
還蠻喜歡橋上的破損部份剛好是八卦的組合,很有在玩《古墓奇兵》(雖然沒有真的玩過但大概知道內容)的味道,從地形判斷出行進的線索。另外像是八卦對應八種動物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但查資料還真的有:馬、羊、雉、龍、雞、豕、狗、牛。
小說能吸引那麼多讀者,拍成電影想必也能吸引到不少首次觀賞電影的族群(不要改的太爛的話),電影有呈現不少有趣的學問。
題外話,我看到的版本只有講盜墓始祖是源於三國,因為打仗要錢,就去向死人「借」錢,設立了「摸金校尉」這職務,但沒提到這個人是誰。我本來就知道這個人是曹操,所以在跑工作人員名單時發現有曹操,但在影片中卻沒看到,這段是被剪掉了?
您可能不知道的事
彼岸花
電影中提到的彼岸花,就是石蒜,台灣也有,這科的植物比較容易看到的大概是馬祖的紅花石蒜、換錦花,台灣本島北部也有原生種金花石蒜,但野生族群很少了。
彼岸花據我所知則是日本的稱呼,通常是指紅色的石蒜,因為開在掃墓季節(就有點像台灣人對掃墓花朵的印象是月桃那般),也被認為是開在黃泉之路的花朵。
此外也記得《刺青》(2007)的英文片名用「Spider Lilies」,就是彼岸花。
演員介紹
黃渤 飾演 王凱旋
台灣以往礙於一年只能上映十部產地是中國的電影,民眾對中國的演員往往是很陌生的,像我甚至是到了《西遊:降魔篇》(西遊.降魔篇, 2013)才首次認識這位演員。(他之前有幾部電影在台灣有上映,但我沒看過)
一直都覺得不認識某位鼎鼎大名的人「沒什麼」,因為每個觀眾關注的事情不一樣,你喜歡追好萊塢明星、他喜歡日韓偶像,我關注生態議題,會認識對象就不相同。
我認識的,就盡量在文中介紹一下,或是整理在演員名單的資料中。
就目前看過黃渤的電影來說,會覺得他也是屬於某一個性類型的角色,但演技優異。
陳坤 飾演 胡八一
相較下,陳坤給我的感覺角色就比較多變,像是《讓子彈飛》(让子弹飞, 2010)或《狄仁傑之神都龍王》(2013)給我的感覺都不太一樣,但可能還是要多看一些感受才會更準確。
舒淇 飾演 Shirley楊
或許是太頻繁看到舒淇的演出,像是《落跑吧愛情》(2015)或《西遊:降魔篇》,總覺得除了《刺客聶隱娘》(2015)以外,她飾演的角色都太相似,是舒淇式的Shirley楊、舒淇式的葉紛紛、舒淇式的段小姐,她的表現方式甚至可以追到1998年的古惑仔電影。
在表達很多種情緒時幾乎是從某部戲copy到另一部戲,像是胡八一在墓穴裡堅持要跟王凱旋一起去找彼岸花那一段「因愛慕而生氣」。或是「積極主動對男生示好」、「生氣罵人」等的情緒表現,都太相似了;只是在於積極的程度、生氣的程度、耍任性的方式上有所差異而已。
她當然是個很棒的演員,這些情緒是絕大多數港台女演員做不出來的,但我總會期待看到她演出不同個性的角色,以及用不同的情緒表現演出。
夏雨 飾演 大金牙(圖左二持紙扇者)
飾演虹姐身旁頭號殺手(圖右一)的是顔卓靈嗎?總覺得她表情動作都演得太誇張了。
楊穎(Angela Baby)飾演 丁思甜
她扮演村姑時,就還蠻普通的。
她還是比較適合華麗裝扮,化妝後的角色。(非批評,因為我覺得她很正)
劉曉慶 飾演 虹姐
不知道是不是角色設定,總覺得她演得太用力,反而有點讓人出戲。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那个变成僵尸的外国人的中文名字叫曹操。
小说里面的设定,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魏军的领袖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
謝謝 DiamondYuan 的分享,原來曹操是那個外國人的名字。XD
你的字很醜
我沒說過我字漂亮呀!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