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影評:二次談周星馳的電影

Movie, 美人鱼(中國, 2016年) / 美人魚(台灣.香港) / The Mermaid(英文), 電影海報, 中國

美人鱼(中國, 2016年) / 美人魚(台灣.香港) / The Mermaid(英文)

這部電影於2016年大年初一在中國跟香港上映,光中國的票房就飆破了34億元人民幣[附註1],著實讓人見識到中國的電影市場有多麼的龐大。

不過《美人魚》並未在台灣上映,中國電影要在台灣上映有一年10部的限制,靠抽籤決定是哪10部,《美人魚》抽到44順位,無緣上映[附註2],小豪是在飛機上看的。

  • 1, 新聞:星爺《美人魚》票房百億杜琪峰:根本不好看 2016-03-27 蘋果即時(連結
  • 2, 新聞:沒抽到配額 星爺「美人魚」台灣2016沒得上 2016-01-15 udn娛樂新聞網(連結

 

觀影情報

上映:台灣沒上映
首播:2019/02/04 21:00~23:05 @ 衛視電影台
片長:94分鐘(飛機版)
級別:R級(飛機版)
評分:IMDb(6.4/3千+)、豆瓣爛蕃茄(93%/28)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
片尾彩蛋:無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 | 宣傳發行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環保(環境開發)、生態、美人魚、周星馳的電影

 

影評

周星馳的電影

周星馳的影響力

周星馳無庸置疑可以說是影響當代華人青少年世代言行最深遠的人物之一,更甚那些首富企業家、政治人物或是宗教領袖。他參與演出或編導的電影,每一部都能找出好多句台詞不斷的被青少年模仿、改編後頻繁的使用著。

 

我所受到的影響

約莫十多年前,網路文化剛剛興盛,我也很喜歡用周星馳電影的台詞來當哏,不管是在網路上用來回覆朋友的留言(我說的不是臉書,是MSN跟Yahoo!即時通喔)、日常生活中與朋友的閒聊,或是部落格的寫作上。不管是《九品芝麻官》(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 1994年)、《食神》(1996年)、《少林足球》(2001年),還是《功夫》(2004年)都有很多經典的台詞能拿來用。

這麼喜愛使用星爺電影的台詞哏,想必各位看倌一定認為我是個星爺粉絲,但我其實是喜歡的是某幾部電影,而非導演或演出的演員。不過對多數年輕人而言,他們喜歡的就是「周星馳」。

在我還沒開始頻繁看電影並整理資料前,我就只知道周星馳,常跟他合作的人大概也只認識吳孟達跟張敏,我會很直接的把周星馳演出過的電影,以及他這幾年轉為導演的作品都稱為周星馳的電影,我想這也是多數人的分類方式。

可是慢慢的我會發現周星馳的電影中,某幾部是我是覺得比較有「人生體驗與觀察」的,像是《濟公》(1993年)、《食神》、《行運一條龍》(1998年)、《喜劇之王》(1999年)

有幾部是能戳中我笑點的像是《凌凌漆大戰金鎗客》(國產凌凌漆, 1994年)、《鹿鼎大帝》(大內密探零零發, 1996年),相對來說其他部的笑點我其實不愛,像是大家都認為很經典的《唐伯虎點秋香》(1993年)、《九品芝麻官》整部電影我看下來完全沒笑過。

有幾部是我覺得製作粗糙,劇本很不嚴謹的,像是《賭俠》(1990年)、《整人專家》(整蠱專家, 1991年)、《鹿鼎記II神龍教》(1992年)、《逃學威龍3第七感抓財神》(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 1993年)、《百變金剛》(百變星君, 1995年)、《千王之王》(1999年)

整體內容蠻喜歡的則有《功夫》、《少林足球》。

不討厭也沒特別喜歡,就是某天轉台看到就整部看完的則有《破壞之王》(1994年)、《武狀元蘇乞兒》(1993年)、《威龍闖天關》(審死官, 1992年)、《新精武門1991》(1991年)、《逃學威龍》(1991年)、《逃學威龍2》(1992年)、《整人狀元》(算死草, 1997年)

因為每次都只看片段而一直沒能搞懂整個故事順序的《齊天大聖東遊記:西遊記之月光寶盒》(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 1994年)、《齊天大聖西遊記:西遊記之仙履奇緣》(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1994年)

或許是因為我沒那麼迷戀周星馳的演戲方式,對我而言會不會喜歡某部「泛周星馳電影」似乎跟周星馳本身沒有那麼大的關係,反而導演與編劇的影響還多了一些。

 

消費舊有的電影

大部分泛周星馳電影我都是在電視或用電腦租片上看的,真正進戲院大概是《功夫》之後的電影。

不過《功夫》的下一部電影《長江七號》(2007年)就讓我蠻失望的,覺得這部電影一直在使用《功夫》的哏,像是跳到空中踩踏神雕看見如來佛祖等(九年前的電影,只看過一次,印象不深刻了)。

我是不知道對其他觀眾而言這會不會是一種「致敬舊作的笑點」,但對我而言這些片段是無感的,甚至是反感的。(不過我還蠻喜歡這部談論親情的部分)

《美人魚》再次給我相同的感受,同樣的笑點重複的使用:

1,《功夫》「終極殺人王」火雲邪神的禿頭造型,這部的鄭總。
2, 美女刻意扮醜再還原,反差美感,《食神》的莫文蔚、《少林足球》的趙薇等,這部珊珊初次給劉軒電話號碼時。
3,《功夫》排骨(林子聰)丟刀暗殺包租婆都反彈到主角(周星馳)身上,這部珊珊丟東西暗殺劉軒時。
4,《西遊:降魔篇》(2013年)孫悟空手起刀落,這部還是沿用了兩段手起刀落。
5,《功夫》中的耕田大嬸,這集也有類似的角色。
6,《食神》中笑不停的手下(田啟文),這部的遊客。

我沒刻意上網找資料把這個部分編輯的很長一段,只把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列出來,想表達的就是說周星馳不斷的使用很相同的要素在電影中,已經不是了無新意的程度,而是把原有的經典變得越來越不值錢。我甚至會去懷疑,這些被重複使用的哏,當初都是星爺想出來的,還是跟他合作過的夥伴的idea?

 

幾個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點,像是:

1, 片頭煙囪空汙、伐木、人類獵殺海豚的畫面,你可以說星爺這部電影很有環保意識,但我會想起聯合公園(Linkin Park)的《What I’ve Done》2007等MV的畫面。
2, 憤怒鳥。這種很明顯在模仿,模仿的目標也幾乎是眾所皆知的狀況或許稱不上是抄襲,而是惡搞;但我不覺得這部分有任何好笑的成份在裡頭(或說有任何的創意存在),這種惡搞應該還是要有自己的一些創意在裡頭才是。

 

Movie, 美人鱼(中國, 2016年) / 美人魚(台灣.香港) / The Mermaid(英文), 電影劇照

憤怒鳥彈弓

 

《美人魚》我覺得好笑的部分

電影有幾個部分個人覺得還蠻好笑的,首先是八哥烤肉那段,不過我不是因為「出糗哏」,而是覺得羅志祥的表情很有趣,偶像歌手怎麼有辦法放的這麼開。第二段大概是人魚(半人半魚那段),步調輕快哏也很新鮮。

 

《美人魚》電影劇本

劇本其實有些鬆散,很多劇情的發展不是那麼能說服人,像是劉軒打電話給珊珊,劉軒說完自己之所以要拼命賺錢的原因,以及他意識到環保轉變的心歷過程改變的太輕鬆了;不過整體來說倒不至於讓我覺得坐立難安,情感的部分(劇情情境+演員演技)也有讓我眼眶泛紅。

 

站在舞台上的那個人

小時候我也覺得舞台上的那些藝人很厲害,舞台魅力極為吸引人,且藝人總是多才多藝。等長大一點後才會去慢慢思考到,那是舞台效果都是鏡頭導演、燈光、服裝、舞台造景、編舞等眾人合作的結果。

我們很容易把某些人給神化(偶像名人),然後有一天會發現其實沒必要把這些偶像不斷的神格化,從才能、個性到外貌,多數您看到的成效都不是單一個人所完成的,與其神化然後去崇拜他們,不如多崇拜那個每天煮飯給你吃,幫你打點生活一切大小事務的媽媽吧!

 

美人魚系列電影

美人魚(美人鱼) 2016年02月08日
美人魚2(美人鱼2) 2020年

 

觀賞平台

觀賞戲院:飛機上@泰國國際航空

 

Movie, 美人鱼(中國, 2016年) / 美人魚(台灣.香港) / The Mermaid(英文), 心得速記

心得速記

版面介紹網址規則核心價值引用資料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