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逃亡》影評:活著,就是英雄

Movie, Den 12. mann(挪威, 2017年) / 不可能的逃亡(台灣) / The 12th Man(英文) / 第十二个人(口語), 電影海報, 台灣

Den 12. mann(挪威, 2017年) / 不可能的逃亡(台灣) / The 12th Man(英文) / 第十二个人(口語)

真人真事改編,二戰期間被納粹德軍佔領的挪威送士兵到蘇格蘭受訓,後派12名受訓士兵準備回挪威後進行「紅色馬丁行動」破壞德軍建設,卻遭到德軍埋伏襲擊,僅剩一人沒在當下被捉到,電影主要內容就在描寫他如何在躲避德軍不斷追捕的狀況下進行逃亡。

電影中呈現出許多挪威自然風景,挪威有部份領土位於北極圈內(其餘部份也鄰近北極圈),雪景下的壯闊山脈相當震撼,加上主軸是在雪地中艱困求生存,背景環境與主軸容易讓人聯想到《神鬼獵人》,不過不用因此擔心電影會很沉悶。劇情與表現風格上精彩許多,較類似《鋼鐵英雄》,故事緊湊、驚險時刻頻繁,有許多令人動容的愛國情操。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 | 宣傳

 

觀影情報

  • 上映:2018/11/30
  • 片長:131分鐘
  • 級別:輔導12級(12+)
  • 評分:IMDb(7.4/7千+)、豆瓣(7.8/3千+)、爛番茄(85%/13)
  •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7千+)
  • 片尾:跑演職表前有交待後續,演職表約5分54秒。
  • 血腥提醒:沒有什麼血腥畫面,但有不少看了會覺得很痛的畫面。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紅色馬丁行動、德佔挪威、蓋世太保;雪崩、極光

電影背景:靈賽德(?)、曼德倫斯科湖、挪威瑞典國界 | 1943年3月~5月

拍攝場景:靈恩/Lyngen@挪威特羅姆斯郡、莫爾塞爾夫@特羅姆斯郡、奧斯陸、Sommarøy@特羅姆斯郡、愛丁堡

 

影評

劇情

二戰時期1943年3月,12名從蘇格蘭受訓完的挪威軍人回到挪威進行紅色馬丁行動,但因挪威方情報過時,接應人員早已離去,且德軍早就獲得情報,事先埋伏襲擊他們的船艦,僅剩揚‧布斯洛沒當場被逮捕,在被槍枝射傷腳趾後逃逸。

由於任務失敗,揚必須想辦法先逃到仍是中立國的瑞典躲避德軍追殺,路上他遇到的挪威百姓都基於愛國心幫助他,但在納粹德軍高壓統治下這些都是會賠上性命的賭注,而德方則有名鍥而不捨的蓋世太保庫爾特在追殺他。

印象深刻的一些細節

揚落海上岸後,槍枝凍結到無法擊發,得先把冰凍冰塊部份敲碎。

 

電影表現

善用各種敘事技巧來增添故事性,像片頭先告知觀眾揚的生還事蹟與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用「機密報告」的方式來說服觀眾故事的可信度,或是先從一場謎樣般的落水劇情開場,後段才提到他們的船隻為何會被擊潰、揚為何會掉了一雙鞋子等。

劇情緊湊,主角不時就處在驚險萬分的時刻:他躲到哪,德軍不久後就隨即上門搜捕,滑雪經過德軍部隊卻遇上庫爾特搭話,被直昇機追殺(千鈞一髮之際滑下斜坡),躲在乾草堆中遇到庫爾特搜查(靠庫爾特掉落的徽章撿回一命),混在麋鹿群中越過邊境也是驚險萬分,拉繩斷裂置身曠野上等死,當然對於在意的觀眾來說這些都過於巧合,但劇情張力是十足的。

除主角性命受到威脅外,電影中亦有許多令觀眾坐立難安的畫面:天寒地凍下赤裸泡水、雪崩活埋、雙眼充血、手指插針逼供、腳趾組織壞死、夢到被抓到的一刻(還玩了三次)、自行切斷腳趾、拔掉爛掉的腳趾等,種種安排都讓觀眾不會覺得電影無趣,而是時時刻刻繃緊著神經。

在此之中又安排了人性光輝面的描寫,從在港邊划船的兄妹、老婦人、小女孩與父母、農家姐弟,每個人都冒著生命危險,盡可能的協助揚躲避追捕與進行逃亡。

 

活著,就是英雄

電影中給揚‧布斯洛當英雄的理由是:他是抵抗德軍的精神象徵。像這種高壓統治下的殖民地,的確有個統治國「拿他沒轍」(或捉不到他)的精神象徵人物,能給予人民信心與活下去的信念,像《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2012年)系列電影的女主角凱妮絲·艾佛丁。

近期台灣亦有部同樣以二戰時期,與蘇聯對抗的芬蘭電影《無名戰士》(Tuntematon sotilas, 2017年)也有著類似的概念:英雄不一定是在戰場上獲勝的一方,每個投身戰場的士兵,只要能做好自己的任務,都是令人敬佩的英雄。

 

觀賞平台

這是受「海鵬影業」邀請觀賞的電影特映會,觀賞戲院:in89 豪華數位影城

 

Movie, Den 12. mann(挪威, 2017年) / 不可能的逃亡(台灣) / The 12th Man(英文) / 第十二个人(口語), 心得速記

心得速記

 

版面介紹 | 網址規則 | 核心價值 | 引用資料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2 Responses

  1. cmlin表示:

    “近期台灣亦有部同樣以二戰時期與德軍對抗的芬蘭電影《無名戰士》(Tuntematon sotilas, 2017年)”是對抗蘇聯紅軍,不是德軍。蘇連在冬季戰爭打芬蘭,後來德國攻擊蘇聯時,芬蘭參加德國這邊奪回失土,但是1944蘇軍反攻,芬蘭又失去領土。由於1939的冬季戰爭。芬蘭展現出強勁的戰鬥意志與戰鬥力,大戰之後的蘇聯一來在1944無力也無心在侵略芬蘭,二來想起冬季戰爭的慘痛損失(我們得到的土地,剛好足夠埋葬死去的士兵-紅軍將領在冬季戰爭結束後的結語),當時沒有紅軍將領再想打入芬蘭,簽訂停戰協定,芬蘭轉向德國開戰(在芬蘭的德國部隊因此緊急撤回挪威),保證戰後不與西方聯盟。

    • 闕小豪表示:

      感謝家民大大分享,最近要寫的文章較多,很多篇都是在急促沒做檢查的狀況下發文,打錯了國家,已修正內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