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魂鋸:遊戲重啟》影評:融合前作特色之作
Jigsaw(美國, 2017年) / 奪魂鋸:遊戲重啟(台灣) / 恐懼鬥室之狂魔再現(香港) / 电锯惊魂8:竖锯(網路)
奪魂鋸是以殺人魔逼迫曾犯錯的人玩機關殺戮遊戲的系列電影,主要特色是各種肢解參與遊戲者肢體的血腥畫面,劇本上往往也在挑戰觀眾思考與理解能力,是近二十年來知名度數一數二高的恐佈血腥電影。
自從第一集推出後,以一年一集的速度在每年萬聖節推出續集,本來在2010年推出第七集時已經完結,但在2017年又推出續作。這集仍保有系列作的各種特色,但這些特點說出來會影響觀賞樂趣,留在有雷心得區中介紹,另外隨著電影技術進步,在支解肢體畫面上有更多特寫、畫面停留更多時間。
需要看過前作嗎?
相較於前面七集彼此間劇情錯綜複雜的關聯性,這集劇情還算獨立,若沒看過前作,應該可以獨立觀賞,若有看過前作,會在幾處細節有驚喜感。
觀影情報
- 上映:2017/11/10
- 片長:92分鐘
- 級別:限制級(18+)
- 評分:IMDb(5.8/4萬+)、豆瓣(6.8/4萬+)、爛番茄(35%/75)
-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1595萬+)
- 片尾:無,演質表約6分55秒。
- 裸露激凸:解剖女性屍體,數秒。
(以下心得談及本集與前作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連續殺人魔、密室脫逃、殺人機關、警察辦案;刺胎器、科學辦案(DNA)、扒手偷竊、穀倉
影評
這集在玩什麼哏?
依照劇情來說
在看電影前我會避免獲得任何相關資訊,對這集最好奇的問題是『約翰·克萊默還會出現嗎?如果又出現,應該又是以回憶的方式出現吧?』,而在觀賞過程發現這部電影在玩的哏如下:
1, 片頭用埃加·孟森按下遊戲開關啟動遊戲,在「遊戲現場」與「警方辦案」兩線劇情來回切換,隨著陸續發現新的受害者,想讓觀眾有種「警方在跟罪犯鬥智,趁早找出線索以便救出剩下的受害者」的緊張感。
但如果是有看過第二集的觀眾,像我就有「遊戲現場跟警方辦案應該是不同的時間軸」的預感,因為遊戲現場時間頂多幾小時,警方辦案光查個DNA可能就要幾天了。
2, 第二具屍體發現時,電影開始把兇嫌誘導到「警方懷疑兇嫌是羅根跟愛蓮諾」,羅根曾是伊拉克戰爭軍醫,有戰後創傷症候群,愛蓮諾被發現常逛屬「暗網」(Darknet)的拼圖殺人魔網站。
3, 在死者指甲縫內發現約翰·克萊默DNA,想讓觀眾好奇「約翰·克萊默是不是還沒死?他才是真兇?」,隨後開棺驗屍,棺材內不見約翰·克萊默屍體,卻是埃加·孟森的屍體。
我不會刻意在看電影時「主動」去思考合理性與否,但這段我是「直覺」思考到一個問題,那墳墓才剛被挖過(不然怎麼把埃加·孟森的屍體放進去?),警方在挖的時候都沒發現這點嗎?
雖然這段會讓人覺得有點像《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2009),讓人思考約翰·克萊默是不是用什麼方式詐死?但第4集的解剖畫面已把「約翰·克萊默已死」這件事給寫死了,並不容易真的被電影誘導。
4, 中間偏向用羅根的視角來敘事(Focus在羅根身上),讓觀眾認為「警方懷疑羅根,是哈洛蘭偏執的想法」,看似有嫌疑的愛蓮諾,收藏一堆拼圖的機關。
我不知道其他觀眾是什麼感受,但個人此時是沒有懷疑到愛蓮諾身上。
5, 開始把嫌犯轉移到哈洛蘭身上。
個人是沒有懷疑哈洛蘭,但也沒有去思考兇嫌是誰。
6, 遊戲2個倖存者被戴著豬頭面具的人攻擊,脫下面具後居然是約翰·克萊默。
因為約翰在前作已經死透,演到這我幾乎能確認這跟第二集是用相同的手法,遊戲是10年前的事,至於陸續丟出來的屍體,應該是新的受害者。
7, 愛蓮諾推測出遊戲地點是吉兒塔克(約翰老婆)家的農場,跟著羅根來到現場,哈洛蘭尾隨其後,這邊都還打算繼續誘導觀眾時間軸是同時的。看到螺旋絞肉機關,羅根懷疑起愛蓮諾是兇手,哈洛蘭從後方出現持槍威脅羅根放下斧頭,兩人扭打後羅根被敲昏,哈洛蘭跑去追愛蓮諾,卻被人從後方用針筒注射藥劑而昏迷。
8, 羅根跟哈洛蘭醒來後,兩人頭上都被套上雷射切割頭顱機器,要他們誠實說出自己犯過的錯,羅根沒能過關而被切頭大量噴血死亡。(其實這時我有想說他頭顱怎麼沒被切開?)
輪到哈洛蘭自首曾收賄縱放罪犯後,羅根從地上爬了起來(很有第一集的風格),講述他才是拼圖殺人魔。在10年前那場遊戲時,他因為誤貼約翰X光診斷片的名字,害約翰沒能及時診查出腦癌,被約翰抓去玩遊戲,遊戲初始時還在昏迷,醒來後來不及按照遊戲規定達成任務而被切割,被約翰所救,並成為首任助手與接班人。
10年後,他找來3個曾被哈洛蘭縱放的罪犯玩遊戲,3人皆沒過關,以相同狀況死去,他陸續丟出屍體,並打算讓哈洛蘭成為替罪羔羊,哈洛蘭最後被雷射切割頭顱,像切西瓜那樣被切成8片。
觀影族群
這集最大的懸疑賣點便是「約翰已死,怎麼又會出現各種證據顯示他還在犯案呢?」,其餘像是誘導觀眾猜測兇手,並不斷轉移兇嫌目標,這種猜兇手的觀賞樂趣。對於完整看過系列作或腦筋轉得比較快的觀眾來說,還蠻不容易被誘導的;但需考慮到整個觀影族群會包含首次看這系列電影的新觀眾、已經忘記前作劇情或當初觀看時沒那麼認真去記劇情的觀眾來說,這集的電影娛樂性是很強烈的。
奪魂鋸系列電影風格
對於這系列作的粉絲而言,這集雖沒有什麼驚喜,但仍保有大量系列作風格。
主角已死卻能不斷出現在續集中
除了本身就是在描寫死後世界的電影外(像《幽遊白書》?),這種主角已死卻能不斷出現在續集中的電影並不多見,有別於前幾集都是用劇情回顧(補充)的方式登場,這集還加碼玩了一個「約翰到底有沒有死」的哏(其實第5集也有模仿犯的哏,但當時約翰還活著)。
永遠都有新的第一任拼圖大徒弟(與拼圖的第一個遊戲機關)
這系列作在拼圖死掉後,不斷補充劇情與設定,不斷出現新的首任拼圖大徒弟。一開始只有雅曼達,後來又陸續出現霍夫曼、戈登等助手兼接班人,從這集看來,約翰的機關都是由羅根協助打造,羅根應該是在雅曼達之前收的徒弟,但不知道跟霍夫曼比起來誰先誰後。
劇情大反轉
劇情大反轉是這系列電影固定會玩的手法,這集也不例外,大反轉內容主要有:遊戲現場與警方辦案是不同時間發生的事、看似遊戲受害者的人居然是兇手。
殘忍血腥畫面
這集呈現出來的血腥畫面更清晰、更細膩,有腦袋被斜切的剖面、頸動脈注射強酸皮膚腐蝕大量噴出鮮血、女性屍體解剖、腿被切斷成數截(一直讓我想起金鋼狼)、身體被螺旋絞肉機切開、被散彈槍近距離爆頭、雷射切割把頭顱切成8塊但頸部仍連接著身體。
這類獵奇畫面頗能吸引年輕族群觀眾,不過相較之下,個人比較怕那種想像的恐懼,像是拿手掌或手指去碰輪鋸這段反而是我最感到不安的片段。
特別:融合前作手法
在原本前作看似已完結後又推出新的續集,這集頗有致敬前作的味道,重現出第1集那死者起身的大反轉、第2集利用剪輯技巧把不同時間點的故事,誘騙觀眾成同時發生、第5集的模仿犯等,頗能讓系列作粉絲得到觀影樂趣。
電影最後才揭秘,原來安娜與萊恩早已成為白骨。
電影表現
會認為奪魂鋸系列電影的劇本是「花了非常多心血寫出來的」,每一集都是從前作中去發想,塞入更多設定與關聯性,主角第三集就已死亡,後面居然還能集集讓他有戲份。
這集我認為還是有些用心之處,像是有先鋪陳羅根背後的傷疤,讓後面揭秘他是10年前的遊戲者時不至於太突兀,或是愛蓮諾曾用雷射切開鐵桶頭套,展示過功能。
也有在細處盡量讓電影有獨特記憶性的內容,像是針筒上的數字,解藥是扒手偷竊的金額,或是犯罪預告,在屍體被發現時同時也告知還有多少受害者未被發現。
或是常見的,在拼圖(約翰)堆疊出詞彙中藏有破案關鍵,這集是他拿起散彈槍時說『backwards』(搞反了,這個字也有向後地、相反地的意思),拿著散彈槍的子彈說『Here’s your key to freedom』(這是通往自由的鑰匙,看似在暗示要他們殺了對方,其實真的就是把鑰匙藏在子彈中)。
而這集亦如同過往幾集般,在設定上不是那麼的嚴謹,或是總讓人有種「未免也太巧了吧」的感受,遊戲受害者總是如約翰預期中的行為去行動,穀倉穀倉掉下武器後都巧妙的不是致命傷,原本在昏迷剛驚醒,瞬間就能搞懂現場狀況的安娜,最後卻急忙的朝萊恩開槍?羅根被打昏後是怎樣埋伏在哈洛蘭身後的?約翰是怎樣得知卡莉偷了多少錢?(這個連事主家人或警察都不見得會知道吧)約翰是怎麼知道密奇賣車時去踩那個漏油等,就是一些思考後會覺得怪怪的地方。
羅根背後的傷疤
針筒上的數字
犯罪預告
真的把鑰匙藏在子彈中
穀倉
原來刺胎器捲收藏起來後側面長這樣子。
《奪魂鋸》系列作時間軸
我把時間軸整理在這篇:《奪魂鋸》系列電影:劇情時間軸大整理
奪魂鋸系列電影(Saw Movie Series)
奪魂鋸(Saw) | 2004年10月29日 |
奪魂鋸2(Saw II) | 2005年10月28日 |
奪魂鋸3(Saw III) | 2006年10月27日 |
奪魂鋸4(Saw IV) | 2007年10月26日 |
奪魂鋸5(Saw V) | 2008年10月24日 |
奪魂鋸6(Saw VI) | 2009年10月23日 |
奪魂鋸3D(Saw 3D) | 2010年10月29日 |
奪魂鋸:遊戲重啟(Jigsaw) | 2017年10月27日 |
觀賞平台
觀賞平台:租DVD+小豪電腦
無心得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