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實習生》退而不休
The Intern(美國) / 高年級實習生(台) / 見習冇限耆(港) / 实习生(網)
身旁的幾位朋友看完這部電影都說很好看,做為進戲院前的參考,我想這樣的意見已經蠻足夠的。
我自己對電影沒有太大的感觸,但也不是寫文來唱反調或是討筆戰的,所以如果是想找好評文心得的,網路上有蠻多好評文的(台灣)。
觀影時影廳內三不五時就傳來笑聲,但我一直到後半段(去女主角媽媽家)才覺得那一小段步調、笑點比較是我喜歡的。但笑點這是很個人主觀的感受,從小就發現家人會哈哈大笑的綜藝節目,我看了真的不太會笑;就像台灣最紅的搞笑天王、天后的節目,看一個小時我頂多笑個兩、三次。這個要仔細說的話要寫個好幾天,還是算了吧。
電影主要想表達的主旨「長者的經歷是最可貴的」也無法讓我有什麼感觸(或者說感受到其睿智之處),影片的步調也沒有讓我覺得是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觀賞的。可能是我不夠睿智或是無相關的經驗而無法體會。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5/09/25
.電視首播:2016/12/31 21:00~23:00 @ HBO HD
.片長:121分
.級別:保護級
.電影資訊:@IMDb(7.5/6,286)、@爛蕃茄(58%/126)、@臉書專頁(28萬讚)
.電影預告:官方預告、工作撇步篇、接受挑戰篇、資深紳士萬人迷篇、幕後花絮:遇見茱兒篇、幕後花絮:體驗從不服老篇、好評熱映中、全台首周票房冠軍
.片尾劇情:無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職場、老年人、退休、全職奶爸(不知道原英文單字是?)、外遇(婚外情)、星巴客、蘋果筆電、七日服喪、按摩師、公園打拳、Instagram、日本文化(壽司、日語)、郵件記錯對象(這現象常發生,所以有些APP推出寄錯能趕緊刪除的功能,之前WeChat就狂打這功能的廣告過)、三寶開車
不同的聲音
很多東西要分析,我或許都能寫出很多觀點,像是為什麼台灣流行的笑點我大多不喜歡,像是綜藝節目主持人、網路搞笑插畫等等。或是為什麼大家覺得有感觸的作品,我卻沒有什麼感觸。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來聊聊這些。
台灣有很多流行的東西都讓我覺得很奇怪,常常會對著一個很普通的日常生活插畫哈哈大笑,然後大家都留言說「我也會這樣也」。或者是把某些講話充滿歧視的主持人奉為天王天后,把他們說的話視為核心信仰捍衛著。一窩蜂的玩同一個東西,每個人都想突顯自己的特別之處,但都在做模仿跟風的事。
所有能讓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東西都會大賣,從能輕易拍照修圖的APP、大肆無恥度誇讚使用者的APP(與明星的相似度等),到讓讀者或觀眾感受到自己與眾不同的作品都是(那種讓你覺得勢利的人很討厭,但你不是,歧視他人的人很爛,但你不是)。
我不太想寫討好觀眾的文章,雖然那是成功的首要法則。我就只是想盡量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有時會跟主流看法相同,但有時也會相反;相反時,我不希望「第二種」聲音是被完全壓制的,理由說了,要不要去試著聽不同的聲音就是觀眾的選擇嘍。
台灣環境的不健全
會覺得台灣在很多方面的環境都不太健全。
像是台灣人不太愛看書,往往會直接演化成「不是在看漫畫書的都是好書」,不會去思考書本內容的知識是否是正確的,只要寫法看起來像是有研究過的都是好書,像是30歲以前要做的50件事、管理書籍(藍海、紫牛、A到A+等)。議題看起來是正向的也都是好書,像是養生、瘦身、宗教,最近才有一本瘦身書被踢爆內容錯誤百出。
電影的發展也不正常,大家已經看慣了那些沒演技、沒邏輯的,一年可以重播超過300次的電影作品,以至於大家覺得看電影時演技不重要、邏輯不重要,好笑就好。而電影描述正向議題的就會被推到爆,不能針對作品表現手法的粗糙做出批評。
台灣已經是一個重度在各方面追求好笑就好的國家,搞笑藝人負面行為不斷,社會的接納度依然超高,粉絲遍佈天下,因為他們好笑嘛!電影好笑就好!漫畫好笑就好,被紀錄下超過20筆抄襲紀錄的漫畫還是紅到不行,繼續抄抄抄!甚至有節目製作人上談話性節目大喊那些抄襲的節目不叫抄襲,那叫互相學習,連荒謬都可以被稱為大師。
「好不好笑」幾乎可以凌駕在一切之上,價值觀、道德感、正義、黑白。而且這現象越來越嚴重。
電影主旨
電影的中心主旨其實還蠻明確的,這個社會常常會忽略「老年人」這個族群;「年輕人」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棟樑,相當值得被照顧、關注,「中年人」是社會的主力,生產力、創造力、發言者、決策者、實行者,「老年人」則沒有太多的意義與價值,消費力也低,往往被視為負擔。
但隨著老年化社會的到來,越來越多人關注到這一塊,一塊長期被忽視的族群。我們越來越重視老年人除了疾病以外的事,像是他們的心境,老年人常常會因為缺乏「被需要」的感覺而活得不快樂。電影中班選擇的是其中一種處理方式:退休後又去工作,電影《金盞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2011)也有講到類似的心境。
社會普遍會認為老年人最具價值的部份就是人生經驗,這點也被當成是電影主旨。(只是說電影描述的內容沒那麼能說服我那是睿智者的行為)
電影也有職場教學,如果你被主管冷落了,就主動找事情做,獲得主管、同事的認同。當然行為我是認同的,只是對於是否有辦法那麼容易融入新公司、受到大家愛戴、受到上司賞識等,我是持懷疑態度。而這就是我說的,議題是正向的(但細節、能否落實都不談,實在有點表面),就很容易被台灣觀眾認同。
電影有點想反刻板,但表現手法也不是我喜歡的,就只是把男女角色對調。家庭主夫在家照顧小孩、妻子是事業上的女強人,然後老婆要愛愛時是老公太累想睡,就是很表面的諷刺(讓觀眾爽一下)沒什麼細心觀察的設定。
外遇那段也讓我覺得沒太大的感觸,為何一定要定義成某種價值觀才是值得的(追求公司的成長)?為何人生不能適度的追求生活品質、追求愛情?設定上非常的傳統。
電影沒有不好看,就只是在乎細節又龜毛的我比較沒有感觸而已。像我就不知道為何要安插買壽司、講日語「再見」這樣的設定。
演員介紹
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飾演 班(Ben Whittaker)
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飾演 茱兒(Jules Ostin)
她的觀眾緣在美國在台灣都很好、男生女生都喜歡,想必是許多人在看這部電影加分的地方。在電影中的穿著時尚有型,想必也讓許多觀眾覺得賞心悅目。
(Anders Holm)飾演 茱兒老公(Matt)
(JoJo Kushner)飾演 茱兒女兒(Paige)
(Andrew Rannells)飾演 卡麥隆(Cameron),茱兒有事都會找他商量。
亞當·迪凡(Adam DeVine)飾演 班的同事 Jason
(Zack Pearlman)飾演 班的同事 Davis
(Christina Scherer) 飾演 茱兒秘書 Becky
納特沃爾夫(Nat Wolff)飾演 其中一位面試官 Justin,預告中他問班「你預計十年後會看見怎樣的自己?」。
電影週邊
電影海報
廣告看板
觀賞平台
觀賞戲院:今日秀泰影城 (捷運西門站)(台北市萬華區)
關於文章
心得速記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The Intern
其他名稱:高年級實習生(台灣)、实习生(中國)、見習冇限耆(香港)
影片年份:2015年
出品國:USA
出品:Waverly Films
發行商:華納
語言:English
導演:萳西梅爾 Nancy Meyers
編劇:萳西梅爾 Nancy Meyers
演員:
安·海瑟薇 Anne Hathaway …… 茱兒 Jules Ostin
勞勃·狄尼洛 Robert De Niro …… 班 Ben Whittaker
蕾妮·羅素 Rene Russo …… (按摩師) Fiona
Anders Holm …… (茱兒老公) Matt
JoJo Kushner …… (茱兒女兒) Paige
納特沃爾夫 Nat Wolff …… (面試官之一) Justin
亞當·迪凡 Adam DeVine …… (班同事) Jason
Wallis Currie-Wood …… Kiera
Andrew Rannells …… 卡麥隆 Cameron
Zack Pearlman …… Davis
Christina Scherer …… Becky
Linda Lavin …… (約班吃晚餐那位) Patty
Celia Weston …… (幫茱兒開車一直出包的那位) Doris
Steve Vinovich …… Miles
C.J. Wilson …… Mike
劇情簡介
由《戀愛沒有假期》導演南西梅耶斯自編自導,安海瑟薇、勞勃狄尼洛攜手演出的辦公室喜劇。
勞勃狄尼洛所飾演的70歲鰥夫班(Ben Whittaker)年輕時曾是事業有成的生意人,退休後決定不甘寂寞決定重返職場,以高齡實習生的身份加入了茱兒(安海瑟威飾)所創辦的時尚購物網站!
一開始班的存在似乎與整公司的年輕人顯的有點格格不入,但人生歷練豐富的班漸漸以他善解人意又好相處的性格,開始贏得同事間的好感與信賴。年紀輕輕就背負公司成敗的公司創辦人茱兒,被工作與家庭的負擔壓的喘不過氣,面臨失衡的生活與公司董事會的質疑,歷盡滄桑的班會如何協助茱兒認識自我的真正價值呢?
我覺得你寫的沒錯 因為太平鋪直述顯得很特意 這部電影我看著看著感到很不舒服!台灣人其實很缺乏思考、感性的人反而不適合看這部片吧~
這部作品我看到每個人都說好好看,頻率高到我都覺得自己有問題了。XD
整體來說,我最喜歡結局:深呼吸~找到你身體的平衡~
每年總會有一兩部台灣人特別喜愛的電影,我想這部應該足以代表今年的。:)
說的好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