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巨星的誕生》影評:文化差異造成評價差異

Movie, A Star Is Born(美國, 2018年) / 一個巨星的誕生(台灣) / 星夢情深(香港) / 一个明星的诞生(網路), 電影海報, 台灣

A Star Is Born(美國, 2018年) / 一個巨星的誕生(台灣) / 星夢情深(香港) / 一个明星的诞生(網路)

《一個巨星的誕生》是1937年美國電影《星海浮沉錄》的翻拍重製版,在1954年、1976年都曾重製過,連印度寶萊塢也有翻拍。故事大致講述逐漸走下坡的明星,遇到了默默無名但相當有天份的明日之星,前兩個版本是設定成演員,後兩個版本則設定成歌手。

電影在美國普遍獲得觀眾與影評的好評,入圍該屆奧斯卡8個獎項,票房表現也相當亮眼,在華人世界評價則有落差,評價落在普通。

 

觀影情報

上映:2018/10/09
片長:136分鐘
級別:輔導15級(15+)
評分:IMDb(7.9/16萬+)、豆瓣(7.1/3萬+)、爛番茄(90%/448)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29萬+)
片尾彩蛋:無,演職表約5分38秒。
裸露激凸:女神卡卡正面全裸
主要獎項:奧斯卡入圍(8)、奧斯卡得獎(1) @ 2019年奧斯卡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 | 特殊片頭宣傳發行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歌手、巡迴表演、酗酒、毒品(海洛英)、勒戒、變裝酒吧/Drag bar、葛萊美獎、經紀人;超市(Super A Foods)、私人飛機、計程車、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多次口頭提及)、重機、加油站、風力發電機、錄音室、領養寵物(狗)、求婚、教堂、大麻、鋼琴伴奏、輕生(自縊)
背景:城東@紐約、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

 

影評

文化差異造成評價差異

讓我們參考數據而非靠個人感受來說話,這部電影在 IMDb 均分為 7.9,評分人數也有16萬人以上,接近能擠進 IMDb Top 250 最低門檻(8.0),但是在豆瓣均分只有 7.1,豆瓣分數落差會比較大,這分數算普評。

就我自己的感受來說,我也不覺得電影有吸引到我,因為是透過串流媒體觀賞,甚至暫停了4、5次起來走走才能看完。對於電影在美國所穫得的高評價,當然會去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感受上的差異,以下僅為個人想法。

 

電影文化

每個國家的電影文化都不同,像印度電影片中有大量歌舞劇情,對不少觀眾(我也是)來說是突兀的、令人出戲的,但習慣電影以這種方式表現的印度觀眾來說,在觀賞電影或評價時,他們不會把這種表現方式視為扣分原因,沒有歌舞劇情他們反而看的不習慣。

像我個人會認為女神卡卡的演技是不合格的,但美國觀眾可能更重視於「現場演唱功力」這層面上的表現,甚至能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像我也會覺得《樂來越愛你》艾瑪‧史東並沒有奧斯卡影后的水準,但她還是拿下這個獎了。

 

審美觀差異

就拿我自己而言,看電影時很重視演員演技,但遇到那種會讓你有戀愛感覺的女性角色時,並不會覺得這角色登場是突兀的,或是認為演員演技太差,那是一種陷入著迷的情感狀況中。這也是為什麼除了搞笑類型外,幾乎所有的電影都會找來外貌姣好的演員,對美醜沒有喜好分別的應該算是極少數異類吧。

我會認為美國觀眾在觀看女神卡卡、布萊德利·庫柏演出時,多數都會有這樣的加分情感在,而各國審美觀多少都會有差異,在別的國家觀眾眼中可能同樣是充滿魅力,但也有可能是缺乏吸引力的,有點類似旁觀者清的狀況,不被吸引時就會去關注到其他的細節或不足處。

民族文化與個體差異都會影響審美觀,但這邊著重於族群差異的部份,這甚至是寫在基因裡的東西。

 

演員形象

除了上面提到的審美觀差異外,演員本身的形象也是影響觀眾感受的原因。像是劉德華普遍給人沒有什麼八卦緋聞、常做公益的形象,就算早期他的演技模式都很固定,觀眾也不會看到就反感。

但對某些藝人來說,觀眾對於他們喜惡是很鮮明的,不喜歡的可能看到某些人的臉就會轉台(舉個例子像偉忠幫)。

這些感受對於他國觀眾而言,不管是喜好或厭惡,多少都會有些差異,因為並沒有受到那樣頻繁文化、新聞上的影響。

 

文化共鳴與渲染力

台灣早年流行愛國電影,在那時代愛國電影除了普遍受到觀眾喜愛外,也相當受到金馬獎青睞,那是因為當然台灣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人們需要從電影中獲得希望與救贖。

而這些電影在當時若有機會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去放映,我想國外觀眾的評價不會跟台灣觀眾是一樣的,或是說若讓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台灣觀眾來看,感受也不會是一樣的。

 

結論

會提及這些,是想說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二分法的思考,常常能看到類似『你不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你看不懂』這種聲音,這除了製造對立外於社會沒有任何幫助或意義,我們應該可以去討論、分析原因的,文化差異不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嗎?這也不單純只是『得獎電影都是給文青看的』可以一分為二來劃分的。

此外舉愛國電影的例子,我會認為不管是哪種觀眾給出評分(觀眾、影評,或獎項評審),其實都是受限於自己所處的時空背景與文化去評論作品的好壞,並非每個人都能客觀、全盤性,跳脫出個人環境限制去給出評價,不用認為某個標準是舉世皆然的。

 

電影議題展現

繼兄弟情感

個人對劇中描寫繼兄弟的情感共鳴更甚於愛情,但不至於深刻到哪,或對哪些點有特別感想。不過有個這樣的兄弟,雖然嘴上總抱怨在替弟弟擦屁股,但還是費盡心力幫忙打點一切,即使吵架後依然要弟弟有需要時就找他幫忙,這種情感真的很感人。

 

明星無隱私

艾莉揍了在酒吧要前來合照的男子,又怒斥偷拍傑克的超商收銀員,對著傑克說『大家跟你講話的語氣好像你不是真人,或隨意朝你拍照』等橋段,會讓我聯想成是布萊德利·庫柏(導演、編劇、演員)或女神卡卡(演員)的心聲。

 

明星夢與星途浮浮沉沉

電影有些議題的表達,如

1, 艾莉爸爸提到許多人演唱功力並不輸那些大歌星,卻一直默默無聞。會覺得這觀察是很真實沒錯,但在表達上不夠完整,不過對於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員的觀眾來說應該很能打中他們內心。
2, 美國許多明星都因沉迷於酒精或毒品而隕落,對看慣這類社會新聞的美國觀眾來說,劇情應該是很能引起他們共鳴的。

 

電影問答

傑克森·緬因是怎麼死的?

事發前,他先是餵狗吃牛排,把車開出車庫,順便拿出放在車上的藥,接著拿著皮帶走進車庫,放下鐵捲門。從演唱會接回來的畫面為狗狗站在車庫前等待,鏡頭從屋外緩慢前進,黑夜中閃爍著藍、紅光源。

這段還蠻明顯的,傑克很明顯被艾莉的經紀人雷茲·葛倫說服,認為自己的確是在拖垮艾莉的事業,他特別為狗牛排時大概就心意已決,加上前面傑克在勒戒時,就有跟律師提到自己快13歲時曾上吊自殺,但吊燈掉落,這讓觀眾能意會到他拿皮帶走進車庫的用意。

穿著西裝筆挺、把車開出車庫,主要目的是讓觀眾以為他是要驅車前往艾莉演唱會,拿藥畫面則是誘導觀眾,讓觀眾好奇他要做什麼。但這兩者是能順利用劇情解釋的,把開車出去是為了騰出空間,吃藥大概則是減輕痛苦。狗蹲在車庫畫面,若從上方的玻璃窗仔細看,可以發現有身軀在些微晃動,藍、紅光源則表示警車來查訪與處理後續。

 

主要得獎紀錄

2019年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完整名單

入圍,最佳影片:Bill Gerber、Bradley Cooper、Lynette Howell Taylor
入圍,最佳男主角: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
入圍,最佳女主角:女神卡卡(Lady Gaga)
入圍,最佳男配角:山姆·埃利奧特(Sam Elliott)
入圍,最佳改編劇本:Eric Roth、Bradley Cooper、Will Fetters
得獎,最佳原創歌曲:擱淺帶(Shallow),音樂、歌詞:Lady Gaga、Mark Ronson、Anthony Rossomando、Andrew Wyatt
入圍,最佳混音:Tom Ozanich、Dean Zupancic、Jason Ruder、Steve Morrow
入圍,最佳攝影:Matthew Libatique

 

各種翻拍版本

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1937年04月20日 美國
星海浮沉錄(A Star Is Born) 1954年10月16日 美國
星海浮沉錄(A Star Is Born) 1976年12月08日 美國
一個巨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2018年10月05日 美國
Aashiqui 2
2013年04月26日 印度

 

觀賞平台

Movie, A Star Is Born(美國, 2018年) / 一個巨星的誕生(台灣) / 星夢情深(香港) / 一个明星的诞生(網路), 觀賞平台

觀賞平台:小豪電腦 + Catchplay 線上影音

Advertisements

無心得速記

版面介紹網址規則核心價值引用資料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